關於土地二級市場,浙江出臺實施意見

2020-11-30 中國房產超市網

[導讀]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規範和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規範和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


    《意見》提出,到2022年底,市場規則健全完善,交易平臺功能齊全,服務和監管落實到位,市場秩序更加規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高,形成一級、二級市場協調發展、規範有序,資源利用節約集約的現代土地市場體系。


    規範轉讓行為


    規範轉讓形式


    各類導致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的行為均視為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包括買賣、交換、贈與、出資以及司法處置、資產處置、法人或其他組織合併或分立等形式涉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的,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應一併轉移,並應當籤訂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載明相關權利義務。涉及房地產轉讓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規範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需經依法批准。土地用途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不補繳土地出讓價款,保留劃撥方式,按轉移登記辦理;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由受讓方依法依規補繳土地出讓價款。


    規範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


    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出讓合同約定的前提下,應充分保障交易自由,並依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和不動產登記;原出讓合同、投資建設協議對轉讓條件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監管協議執行單位應對其出讓合同、投資建設協議等履約情況依法依規進行監管。


    規範以「標準地」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行為


    土地出讓時籤訂「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的,應達到出讓合同和投資建設協議約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和建築容積率等條件,由監管協議執行單位就是否存在「標準地」出讓合同、投資建設協議限制轉讓情形出具書面意見。


    「標準地」全部或部分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後,相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標準地」條件不變。鼓勵地方制定工業用地準入標準,提高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規範以作價出資或入股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


    以作價出資或入股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參照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有關規定執行;轉讓後,可保留為作價出資或入股方式,也可根據權利人申請依法變更為出讓方式。


    規範土地分割、合併轉讓行為


    土地分割、合併轉讓應遵循節約集約利用和高質量發展原則。土地分割、合併轉讓應符合規劃、消防安全、環境保護等相關要求,符合出讓合同約定或劃撥決定書規定。


    ●分割後的地塊應具備獨立分宗條件,涉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和使用的,轉讓雙方應在合同中明確有關權利義務;


     ●工業項目配套建設的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等附屬設施佔用的建設用地不得與整宗地分割轉讓;


    ● 擬分割宗地已預售或存在多個權利主體的,應取得相關權利人同意,不得損害相關權利人合法權益。


    合併後的地塊應具備獨立分宗條件,合併所涉及的宗地應當為界線相鄰的地塊,且土地權屬性質、使用權類型和土地用途一致。土地分割、合併轉讓實施細則,由各地依法依規另行制定。


    實施差別化的稅收政策


    各地根據本地實際,依法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完善差別化稅收政策,降低交易成本。對符合稅收減免條件的企業,稅務部門應及時按程序辦理減免稅。在省政府授權範圍內實施、完善差別化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規範出租行為


    規範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管理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構築物出租的,應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納入土地出讓收入管理。


    宗地長期出租或部分用於出租且可分割,出租時間超過5年的,應依法補辦出讓、租賃等有償使用手續。建立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收益年度申報制度,出租人依法申報並繳納相關收益的,不再另行單獨辦理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的批准手續。各地要加快制定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收益金繳納標準及管理辦法,規範申報繳納工作。


    規範以有償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管理


    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有償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或轉租的,應籤訂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轉租)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和有償使用合同的相關約定,不得改變土地用途。籤訂投資建設協議的,由監管協議執行單位就是否存在投資建設協議限制出租或轉租情形出具書面意見。


    規範以「標準地」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或轉租


    以「標準地」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或轉租的,應達到出讓合同和投資建設協議約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和建築容積率等條件,由監管協議執行單位就是否存在「標準地」出讓合同、投資建設協議限制出租或轉租情形出具書面意見。


    「標準地」全部或部分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或轉租後,相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標準地」條件不變。


    進一步提升出租交易服務質量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提供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供需信息發布條件和場所,制定規範的出租合同文本,提供交易鑑證服務,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統計分析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情況及市場相關數據,定期發布出租市場動態信息和指南。


    規範抵押行為


    規範抵押條件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依規設定抵押權,依法辦理抵押登記,劃撥土地抵押權實現時應優先繳納土地出讓收入。


    以出讓、作價出資或入股等有償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設定抵押權。


    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承租人在按規定支付土地租金並完成開發建設後,根據租賃合同約定,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連同土地可以依法一併抵押,抵押期限不得超過租賃期限。


    規範抵押範圍


    自然人、企業均可作為抵押權人申請以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辦理不動產抵押相關手續,涉及企業之間債權債務合同的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


    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設定多個抵押權人,同時設定多個抵押權人時,應明確載明抵押權順位。當事人對抵押權順位有另行約定的,從其約定。


    完善抵押權能


    各地要結合實際,探索允許營利性的養老、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領域企業以有償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設施等財產進行抵押融資,所獲融資專項用於原抵押權人自身發展,不得挪作他用。


    完善抵押權實現後保障原有經營活動持續穩定的配套措施,確保土地用途不改變、利益相關人權益不受損。探索建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風險提示機制和抵押資金監管機制,防控市場風險。


    建立健全市場體系


    建立健全「線上+線下」交易平臺


    建立由省級統籌、市縣參與的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平臺,完善與省土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和省「標準地」數字地圖等的數據共享和功能銜接。


    省級平臺實現土地二級市場數據匯集、合同備案、監測監管、信用管理和統計分析等功能;市縣級平臺實現信息發布、掛牌競價、合同籤訂以及交易事項受理、審核、監管等功能,推進線上交易。探索線上交易資金第三方帳戶託管模式,降低交易風險。


    到2020年底前,各地要建立健全包括土地二級市場在內的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交易平臺,匯集土地二級市場交易信息,完善交易配套設施,為交易各方提供良好的交易場所和一站式便捷服務。


    規範交易細則和流程


    細化土地二級市場交易規則,重點建立健全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割、合併,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收益收繳、抵押條件等方面的機制。


    建立健全「信息發布—意向達成—合同籤訂—交易監管」的交易流程。交易雙方可自行協商交易,也可委託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公開交易,其中涉及以劃撥、協議出讓、「標準地」出讓等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應納入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公開交易。交易雙方達成一致後籤訂合同,依法申報交易價格,申報價格比標定地價低20%以上的,各地可行使優先購買權。


    提升服務效能


    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加強交易管理、不動產登記和稅務徵繳等業務的銜接,積極推進不動產交易、登記、稅務、金融、涉地司法處置、涉地資產處置等數據信息匯集和共享。實行土地二級市場交易與不動產登記發證流程有機融合,提供不動產交易、登記和繳稅「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服務,精 簡受理材料,壓縮辦理時間。


    加強司法銜接和部門銜接


    加強涉地司法處置工作銜接,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積極主動協助司法機關做好相關工作,對涉及建設用地使用權司法處置的案件,及時向法院提供所涉不動產的權利狀況、原出讓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情況、土地開發利用現狀等。司法處置土地可進入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平臺交易。涉及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處置的,應先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書面意見;涉及以「標準地」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處置的,由監管協議執行單位出具書面意見。


    加強涉地資產處置工作銜接,有關單位在國有資產處置時涉及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的,應徵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意見,並將宗地有關情況如實告知當事人。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涉及國有資產的,應取得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同意轉讓的批覆文件,按照國有資產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加強監測監管和信用管理


    建立健全土地二級市場動態監測監管機制,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及時掌握市場運行情況及規律特徵,強化土地一級、二級市場聯動,加強土地投放總量、結構、時序等的銜接。適時運用財稅、金融等手段,加強對土地市場的整體調控,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制定土地市場信用評價規則和約束措施,將相關市場主體及中介服務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對嚴重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材料來源:省自然資源廳

相關焦點

  • 邢臺市出臺《關於加強中心城市規劃直管區土地整合實施意見》
    避免邊角地塊消除「城市疤痕」日前,市政府辦出臺《關於加強中心城市規劃直管區土地整合實施意見》,對擬出讓和建設的土地現狀進行調整、改造、結合,改變地塊零散、插花狀況,有效避免城市規劃建設中出現邊角地塊,徹底解決城市疤痕問題。
  • 上海市出臺《關於本市婚姻介紹服務企業登記管理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和「放管服」工作精神,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及《上海市婚姻介紹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近日,上海市民政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訂出臺《關於本市婚姻介紹服務企業登記管理的實施意見》。
  • 甘肅省出臺《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探索3+2幼...
    我省出臺《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探索3+2幼小一體五年制辦學模式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
  • 《關於推進「標準地」改革的實施意見》解讀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取得重大突破的決策部署,1月2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推進「標準地」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標誌著山西省
  • 首個建設用地交易文件出臺,明確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問題
    其中,土地一級市場體現在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的關係,土地二級市場則主要是土地使用權人之間的交易行為。改革開放以來,土地市場整體發展的建設情況看,土地一級市場日趨活躍,交易規則逐步規範健全,交易量和交易額不斷增長,但與土地一級市場相比,二級市場長期處於自發分散的狀態,面臨的問題較多。
  • 關於加快推進BIM應用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
    》(國辦發〔2017〕19號)、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建質函〔2015〕159號)和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於開展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粵建科函〔2014〕1652號)、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深府〔2018〕47號)等規定,我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關於加快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技術(BIM)應用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
  • 守好「百姓倉糧」 鎮江率先出臺實施意見
    25日上午,鎮江市政府召開了《關於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鎮江市糧食安全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鎮江市政府副秘書長楊毅在會上發布了《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中提出了五項目標,一是健全糧食行政管理機制,明確各級政府和部門保障糧食安全責任;二是認真落實生產任務,穩定種植面積和生產總量,落實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積極性,確保稻穀、小麥口糧自給率達100%。
  • 浙江出臺了《意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華煒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第三代毒品」或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或全新設計和篩選而獲得的毒品類似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部署,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省政府辦公廳把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質問題列入禁毒工作重要內容,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新精神活性物質治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治理工作。一是加強源頭管理,增強防範控制能力。
  • 揚州出臺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揚州出臺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16-10-27 09:46 來源:揚州市 字體:[大 中 小]   25日下午,揚州市《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出臺,這是省內首批出臺的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 高法負責人就《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南方網訊 記者: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6月22日正式公布了《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請您談談為什麼要出臺這一《解釋》。為此,我院從2002年開始著手起草關於如何處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實施後的房地產糾紛的司法解釋。期間,起草小組奔赴全國各地進行調研收集情況,召開座談會廣泛徵求各級法院、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土地資源部、建設部、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專家學者、律師、房地產開發企業、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等各方面意見,並通過人民法院報和中國法院網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收集問題。
  • 湖北出臺《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若干意見》
    [東湖社區] 用戶名: 密碼: [郵件] 站內檢索: 智能 作者 標題 關鍵字  首頁湖北日報日報要聞  湖北出臺《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若干意見》  (2004-12-0806:51:27)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吳志遠報導:眼下全省各地開展的完善農村土地延包試點工作,將有據可依。
  • 上海住房租賃市場實施意見發布 租購能否「同權」?
    原標題:新發布的上海住房租賃市場實施意見,這些「並舉」之策離「同權」有多遠?  9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一個引人關注的消息:上海最新出臺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 山東省教育廳關於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
    按照《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魯政發〔2020〕3號)「2020年,出臺指導意見,深化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在前期充分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廳組織起草了《關於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重慶住房租賃市場新政全新出臺
    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和構建起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頂層制度設計。經過競爭性評審,2019年重慶市成功入選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2019-2021年將獲得30億元中央專項資金支持。2020年6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正式頒布實施。
  • 《關於統一規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政策的實施意見》政策...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公平適度的待遇保障機制和健全穩健可持續的籌資運行機制,實施公平適度保障,並按照制度政策統一、基金統收統支、管理服務一體的標準,全面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鼓勵推進省級統籌」。
  • 福州市教育局召開《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實踐的實施意見》新聞...
    《實施意見》由福州市教育局、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等9部門聯合出臺,明確了福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的工作目標、基本原則、研學實踐時間、經費保障辦法、分步推進意見、安全保障措施等。
  • 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土地儲備管理工作的意見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土地儲備制度,規範土地儲備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資源科學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有效防控政府性債務風險,根據《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規〔2017〕17號)、《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土地儲備資金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綜〔2018〕8
  • 智庫·熱點|「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十三個要點分析
    「8·31大限」後,土地一級市場基本壟斷,成為一個「行政性市場」;土地二級市場在2019年7月自然資源部《關於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指導意見》提出後才啟動放活。土地要素供應中的限制有時會影響土地配置效率(開發節奏、利用效率),造成土地資源「嚴重短缺——嚴重浪費」兩方面矛盾並存。
  • 長治市就出臺《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
    長治市就出臺《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推進農村移風易俗 引領文明新風民風日前,長治市出臺《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推行婚事新辦(張瀚予 劉曉榮)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中共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並答記者問近日,中共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1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上海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
    上海今天發布《關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突出義務教育「五育並舉」,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多措並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政策協同,支持保障義務教育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