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一位富商,他就是沈萬三,在歷史上,人們對沈萬三並不陌生,元朝末年,沈萬三開始經商,從此為後來的商業帝國奠定了基礎。在後人的眼裡,明朝恐怕沒有人比沈萬三更富有了。
但這麼想就錯了。明朝的時候,商人沈萬三很有錢,但他的結局並不好,當時朱元璋很討厭商人。特別是像沈萬三這樣的商人,當時沈萬三得罪了朱元璋。於是,沈萬三被流放了,不可否認,沈萬三的業務能力很高。
沈萬三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在朱元璋的一再打擊下,沈萬三很快就沒落了。後來,沈萬三的家道中落,此時的沈萬三被派往雲南充軍,在那裡經歷了人生的低谷。之後,沈萬三因病去世,沈萬三被安葬在家鄉。
如今,沈萬三的事跡大多是根據野史和傳聞,正史中對沈萬三的記載很少。所以在明朝,首富絕對不是沈萬三,而是明朝的藩王。這位藩王就是蜀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確立了藩王制度。
諸侯王類似於古代的分封制,也相當於諸侯。第一任蜀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個兒子朱椿,他的生母是郭子興的女兒郭惠妃。要說朱元璋最愛哪個兒子,恐怕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從藩王的封地來看,朱元璋肯定對蜀武情有獨鍾。
同時也代表了朱元璋對蜀吳朱椿的喜愛。如果朱元璋不喜歡這樣的兒子,就不會把這麼重要的封地給了朱椿。四川的地位非常重要,朱元璋對此非常重視。"以川平天下,一王足以,二王足以霸",足以說明朱元璋對蜀吳的信任。
所以明朝最富有的藩王是蜀王。蜀王與秦王、晉王、楚王一樣,是最古老的諸侯王。蜀王傳承了15代人,一共經歷了260多年。明代的富王不少,如福王朱常洵,但與蜀王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其實,蜀王的年薪並不多,只有萬石的年薪。如果換算成今天的錢,一年大概有兩三百萬。現在看來,這樣的收入當然不錯,但在明朝,這樣的收入並不算多,畢竟蜀王還有一大家人要養活。
相較於歲祿,蜀王真正的收入在地方,如地租、賦稅徵收等。朱春有300多個王莊,可以創收不少。到了萬曆年間,蜀王的土地更多了。成都地區11個州縣肥沃的土地是蜀王府的70%,百姓只佔10%。
其餘的土地屬於軍隊。蜀王之所以有這麼多土地,是通過朝廷賞賜、私人佔有、接受捐獻等多種途徑獲得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蜀王之地,有很多人都是獻上自己的,獻的意思就是主動把田地帶到蜀王府。
老百姓之所以把土地給蜀王府,原因就是為了逃避相關稅收,因為王府的土地是不承擔朝廷稅收的。明代出現了類似於現在的胡潤百富榜的百富榜。在嘉靖年間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就是一個天才。那人列了一張富豪榜。
在嚴世蕃所做的富豪榜中,明代首富是蜀王。其次,在明人陸機的《疾夷蠻記》中,記載"天下王夫,惟蜀夫最富"。其次,"蜀夫之富,甲於天下"。在《宋窗夢語》中仍記載"富甲至王,以一省稅銀皆為蜀夫,不失天店也。"
作為明朝最富有的藩王,在天下大亂的明末,蜀王竟然吝嗇。明朝末年,國庫空虛,蜀王卻一分錢不出,必然導致明朝的滅亡。明朝的滅亡與派系鬥爭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與藩王有很大關係。明朝末年,這些藩鎮一毛不拔,導致明朝國庫空虛,軍餉無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