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富的藩王,世襲15代人,被稱為明朝首富

2020-12-04 小淑女jk

明代有一位富商,他就是沈萬三,在歷史上,人們對沈萬三並不陌生,元朝末年,沈萬三開始經商,從此為後來的商業帝國奠定了基礎。在後人的眼裡,明朝恐怕沒有人比沈萬三更富有了。

但這麼想就錯了。明朝的時候,商人沈萬三很有錢,但他的結局並不好,當時朱元璋很討厭商人。特別是像沈萬三這樣的商人,當時沈萬三得罪了朱元璋。於是,沈萬三被流放了,不可否認,沈萬三的業務能力很高。

沈萬三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在朱元璋的一再打擊下,沈萬三很快就沒落了。後來,沈萬三的家道中落,此時的沈萬三被派往雲南充軍,在那裡經歷了人生的低谷。之後,沈萬三因病去世,沈萬三被安葬在家鄉。

如今,沈萬三的事跡大多是根據野史和傳聞,正史中對沈萬三的記載很少。所以在明朝,首富絕對不是沈萬三,而是明朝的藩王。這位藩王就是蜀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確立了藩王制度。

諸侯王類似於古代的分封制,也相當於諸侯。第一任蜀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個兒子朱椿,他的生母是郭子興的女兒郭惠妃。要說朱元璋最愛哪個兒子,恐怕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從藩王的封地來看,朱元璋肯定對蜀武情有獨鍾。

同時也代表了朱元璋對蜀吳朱椿的喜愛。如果朱元璋不喜歡這樣的兒子,就不會把這麼重要的封地給了朱椿。四川的地位非常重要,朱元璋對此非常重視。"以川平天下,一王足以,二王足以霸",足以說明朱元璋對蜀吳的信任。

所以明朝最富有的藩王是蜀王。蜀王與秦王、晉王、楚王一樣,是最古老的諸侯王。蜀王傳承了15代人,一共經歷了260多年。明代的富王不少,如福王朱常洵,但與蜀王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其實,蜀王的年薪並不多,只有萬石的年薪。如果換算成今天的錢,一年大概有兩三百萬。現在看來,這樣的收入當然不錯,但在明朝,這樣的收入並不算多,畢竟蜀王還有一大家人要養活。

相較於歲祿,蜀王真正的收入在地方,如地租、賦稅徵收等。朱春有300多個王莊,可以創收不少。到了萬曆年間,蜀王的土地更多了。成都地區11個州縣肥沃的土地是蜀王府的70%,百姓只佔10%。

其餘的土地屬於軍隊。蜀王之所以有這麼多土地,是通過朝廷賞賜、私人佔有、接受捐獻等多種途徑獲得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蜀王之地,有很多人都是獻上自己的,獻的意思就是主動把田地帶到蜀王府。

老百姓之所以把土地給蜀王府,原因就是為了逃避相關稅收,因為王府的土地是不承擔朝廷稅收的。明代出現了類似於現在的胡潤百富榜的百富榜。在嘉靖年間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就是一個天才。那人列了一張富豪榜。

在嚴世蕃所做的富豪榜中,明代首富是蜀王。其次,在明人陸機的《疾夷蠻記》中,記載"天下王夫,惟蜀夫最富"。其次,"蜀夫之富,甲於天下"。在《宋窗夢語》中仍記載"富甲至王,以一省稅銀皆為蜀夫,不失天店也。"

作為明朝最富有的藩王,在天下大亂的明末,蜀王竟然吝嗇。明朝末年,國庫空虛,蜀王卻一分錢不出,必然導致明朝的滅亡。明朝的滅亡與派系鬥爭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與藩王有很大關係。明朝末年,這些藩鎮一毛不拔,導致明朝國庫空虛,軍餉無法支付。

相關焦點

  •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窮的叮噹響,而明朝的藩王到底多有錢呢?
    明朝的藩王作為一個特權階層,廣泛生活在大明帝國的全國各地;作為朱氏子孫,他們享受著無上榮譽與奢華。自明朝建立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費盡心思的為子孫後代著想,建立了一系列裂土封王制度,給予巨額的俸祿,就怕自己的子孫後代不能好好享受這無盡榮譽與奢華。
  • 明朝藩王那些事兒
    明朝有八個藩王做了皇帝在歷代王朝中,皇帝因為多種原因沒了繼承人,就會找他們血緣親近的人即位。明朝也不例外,明朝前後有九個藩王做了皇帝。還拿軍費給他建王府,他就藩以後更加奢侈,其中最奢侈的要說他的陵墓,他的陵墓規模超過了萬曆皇帝的定陵,被稱為「中原定陵」,他的陵墓中處處能看到僭越之處。他陵墓的規格是明朝諸多藩王中最高的。
  • 富不過三代?這家族從明朝富到現在,整整富了17代,賣1000套房
    要說起中國的富二代,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王思聰,王健林給了他5億元作為啟動資金,結果王思聰卻用這5億元賺到了63億。還有7次成為中國最年輕女首富的楊惠妍等等,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富二代,其實以前的富二代是帶有一點貶義的意思,但是現在,其實所謂的富二代,也只是單純的說他們富了幾代而已。
  • 明朝最長壽的藩王是誰?
    明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時候,為了讓朱家江山能夠天長地久,封了自己兒子在全國各地做藩王。所以,明朝藩王之多,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雖然藩王在名義上沒有兵權,但是可以養兵,這也為後世埋下了隱患。在這裡,就說明朝一個藩王,壽命特別長,兒子孫子又不幸特別短命,這樣也出現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悽涼場面,以致後來差點沒有人繼承他的藩王之位。
  • 明朝禁止藩王進京,清朝禁止藩王離京,哪種做法更為高明?
    為了防止這些人謀反篡位,歷朝歷代皇帝都在想方設法的削藩,避免藩王的權力過大,以此來謀求皇權的穩固。到了清朝,藩王更是只有稱號,沒有封地與實權。 清朝作為歷史上明朝的取代者,很多制度都向明朝學習,卻在分封藩王這一點上,與明朝背道而馳。明朝將藩王分去各地坐鎮,沒有皇帝召見不得入京,清朝則禁止藩王離京。
  • 明朝最特殊的世襲武官:靠著女人的性命獲得,直到明朝滅亡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實行軍民分籍,對於那些立有戰功的武將,還會授予世襲軍官的職務。比如說名將戚繼光,他的祖上在明朝初年獲得登州衛指揮僉事的世襲職務;另一位名將李成梁,他的祖上是世襲的鐵嶺衛指揮僉事。不過,明朝有些人卻很特殊,他們獲得世襲武官的方式很特別,甚至有些殘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明朝的藩王都享受什麼待遇呢,為什麼到了後來迅速腐化了呢?
    明朝藩王待遇的最大特點就是世襲罔替,也就是說不降爵的傳遞,同時藩王還不需要承擔相應義務,又享有很大的經濟特權,這種環境之下,不迅速腐化才怪。下面宋安之來大概說說明朝藩王的特色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並能世襲罔替。
  • 清承明制,為何明朝藩王要分封外地,清朝藩王只能留在京城?
    公元1644年明朝亡於李自成之手,當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可謂是如日中天,天下大部分人都認為大順便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攻佔北京滅亡明朝以後,並沒有一鼓作氣的統一中國,反而是在清朝入關以後一蹶不起。
  •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場所
    要說大明兩京十三省哪裡最富庶?非南直隸莫屬!但要評最適合分封藩王的地區,只有河南最合適了。同樣的,明朝在河南的藩王最具代表性。到了明朝後期,河南一省就有開封周王、南陽唐王、洛陽伊王(伊國嘉靖年間除國)福王、彰德趙王、懷慶鄭王、汝寧崇王、禹州徽王(徽國嘉靖年間除國)、衛輝潞王。也就是說,河南一省除了歸德府和汝州直隸州以外,每個府都有藩王。
  •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場所
    要說大明兩京十三省哪裡最富庶?非南直隸莫屬!但要評最適合分封藩王的地區,只有河南最合適了。  同樣的,明朝在河南的藩王最具代表性。從明太祖開始分封藩王到萬曆時期藩王基本上就藩完畢。子嗣較多的皇帝基本上都有子嗣到河南去就藩。一部河南藩王史,大致可以勾勒出整個明代皇室藩王的此起彼落。
  • 明末清兵橫掃中原時,各地明朝藩王們在做什麼,為什麼不抵抗?
    >明代的藩王雖然有分封但是沒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當地的政治民生大權,享受待遇而不用管事,並且還不可以參與士農工商這些行業,最重要的是藩王的爵位是世襲罔替的。世襲罔替簡單來說就是,皇帝的兒子封親王,然後親王的嫡長子可以世襲親王爵位,其他兒子降一等成為郡王,郡王的嫡長子繼承郡王爵位,來世襲郡王爵位。其他兒子降爵成為鎮國將軍,孫子為輔國將軍,曾孫為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所以明代藩王的家族都是吃皇糧的,並且不會有什麼變化,不勞而食,可見這種情況下的藩王必然是會最終腐化的。
  • 明末清兵橫掃中原時,各地明朝藩王們在做什麼,為什麼不抵抗?
    這個時期的朱姓藩王們其實什麼也做不了,一是沒有這個能力抗清,而是在地方的藩王手裡是沒有軍隊的,沒有兵怎麼打?明代的藩王雖然有分封但是沒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當地的政治民生大權,享受待遇而不用管事,並且還不可以參與士農工商這些行業,最重要的是藩王的爵位是世襲罔替的。
  • 作為歷史唯一宗室世襲罔替朝代,明朝皇族耗費財政支出你難以想像
    明朝政權的衰弱主要是包括藩王在內整個皇族的蠶食腐化所為。明朝皇族圈地是歷史最嚴重的,而皇族佔著大量土地,卻不上稅,這就大大削弱了明朝財政收入,甚至還直接搶奪地方稅收權。對比下被吐槽的清朝,清朝只有清初八旗圈地,加在一起還沒這幾個王爺多,而且清初就禁止了,並且清初還免費給百姓分地(更名田),而明朝都到明末了皇室還在圈地。此外,在歷史唯一全部宗室世襲罔替制度下,明朝皇族耗費著大量財政支出。明朝是歷史唯一宗室世襲罔替的朝代,明朝所有皇子全部封世襲罔替親王、親王的世子不降檔承襲世襲罔替親王。
  • 明朝不讓藩王留在京城,而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好?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不顧群臣反對,將自己的兒子分封為藩王,等年齡一到,就必須就藩,沒有皇帝的召喚,不得回京,從此「藩王不得入京」就成了明朝的祖訓。明朝滅亡後,清朝建立,雖然清朝也沿襲了分封藩王的制度,但清朝的藩王卻只有稱號,並沒有實際的權力,而且必須待在京城裡。
  • 明朝最胖的一個藩王,差點做了皇帝,最後的死法卻讓人作嘔
    要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各朝各代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大大小小數十個王朝不斷地出現,不過要說哪個朝代最特別,那就首屈一指的是大明王朝了,這個由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朝代究竟有多奇葩呢?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去看看吧。
  • 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藩王對明朝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虎臣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說法:明朝就是藩王吃垮的,如果不是明末那麼多的宗室,說不定明朝還能再撐一段時間,養豬還能殺了吃肉,養這些藩王一點作用都沒有。那麼,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
  • 明朝和清朝的封王制度—明多次藩王作亂,清朝卻沒有
    明朝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北伐成功後,朱元璋將諸子冊封藩王(也稱塞王),戍守邊境,其中秦王守西安,晉王守太原,燕王守北平。西安、太原和北平均為當時的北方前線重鎮,防禦北元的反攻。雖然朱元璋朱標為太子,且配備了最優良的團隊,但是其他皇子與大臣勾結也可能會影響朱標的地位。朱元璋分封諸王的目的是讓諸子成為統兵作戰的將領,給予軍權,卻沒有給財政和行政大權,藩王依靠國家奉養。朱元璋定下的基本原則是,皇子封親王,親王子封郡王,郡王子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最低為奉國中尉。這些爵位都是嫡長子世襲,其他子嗣降級一等,但最低到奉國中尉。
  • 明朝末期的財政緊張下,「天下養朱」的現象有多嚴重?被藩王吃垮的...
    明朝,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最後的漢人王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不止,各種矛盾集中爆發,使得明朝在起義軍的進攻下最終滅亡。後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在整個中原建立起來全新的王朝。作為最飽受爭議的朝代,滅亡原因也相當複雜。而其中滅亡的原因即為「天下養朱」,而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 明朝四大首富誰最富?沈萬三隻能排第二,第一名光員工就有3萬多
    明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說起明朝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強盛時期,綜合國力可以秒殺當時世界上所有國家,許多產物、科技等都在那個時候世界第一。不管是在人口方面,國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還有金銀方面,都是數一數二的。
  • 明朝末年有多少個藩王,養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錢?
    明朝末年有多少藩王?這是個好問題。 先明確一下,藩王分為兩種,一種是親王,一種是郡王。第一代親王必須是皇帝的親生兒子,之後長子繼承其位,其他兒子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