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火腿、俄羅斯巧克力、日本冰淇淋、澳大利亞帝王蟹……當進博會上的參展商瞄準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帶來五花八門的全球美食,傳統和創新並存的「上海味道」也在第二屆進博會上提質增量,體現東道主的熱情待客。記者從市商務委服務業處了解到,在首屆進博會上大受歡迎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已經啟動試運行,不但新增油墩子、白斬雞、手抓餅等更多上海特色單品和品牌,入駐小吃館的老字號還承諾,館內館外一個價。
老字號新品牌撐起「上海味道」
首屆進博會期間,一站式引入「上海味道」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受到展客商好評,在進博會及之後的國家館延展期間,日均供應特色小吃約2萬份。而在第二屆進博會上,上海特色小吃館不僅對硬體設施進行了提升,引入更多體現上海餐飲文化的品牌,包括市政府實事項目「早餐工程」企業、中華老字號和上海老字號等共27家,相比去年增加了3家。
「杏花樓集團、豫園商城旗下的老字號品牌集體入駐,小紹興、小金陵、鮮得來還有糧全其美等都是首次進入。」市商務委服務業處副處長徐建春說,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上海特色小吃館將提供366種單品、73種套餐,總計439種,比去年增加近10%。「多家老字號企業還承諾不漲價,做到館內館外價格一致,人均消費三四十元就能吃飽吃好。」
記者在上海特色小吃館看到,生煎、小籠、湯圓、餛飩等上海小吃集結一堂,今年新增的鹽水鴨、白斬雞、排骨年糕、手抓餅、油墩子等更是極富特色。老盛昌為進博會研發新品「筆桿春卷」,試運營期間就獲得「老外」青睞。糧全其美的手抓餅則是中西合璧,在上海風味的蔥油餅裡夾上各種餡料,不僅出菜快,吃起來也方便。
除了微縮版的「老字號博覽會」,館內也有新網紅。「愚園百貨公司」旗下的網紅咖啡「AKIMBO」,「12街」文創茗茶空間,功德林和朵雲軒跨界合作商品等,都將代表海派文化,滿足不同需求。
記者從運營方萬有集市獲悉,為了滿足社會消費者的日常需求,上海特色小吃館還將走出進博會,今年年底前複製推廣到普陀區高陵菜市場,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上海美食文化還將在進博會同期舉行的各類會議及雞尾酒會上亮相。記者從國家會展中心洲際酒店獲悉,洲際酒店將以老上海懷舊風格為基調設計特色茶歇,從鍋貼、小籠包、蘿蔔絲酥餅等弄堂點心,到粽子糖、麥乳精、大白兔奶糖、蘭花豆等糖果小食,再到現場製作的開洋蔥油拌麵、老上海小餛飩和酒釀圓子,在高規格的宴會和接待場合中,訴說著老上海的美食故事和海派風情。
「在首屆進博會期間,約60%的參展者選擇在館內用餐,第二屆進博會預計參展客商的人數會超過首屆,對餐飲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商務委服務業處處長朱文群表示,為了保證供餐的數量和速度,今年將在展館內設置6個臨時供餐點,10個品牌提供臨時供餐,最大日供餐量4萬份。
「通過6次專題對接會議,我們已經完成了館內87家餐飲門店和68家食品原料供應商、9家物流配送企業的雙對接工作,涉及發貨供應點56個,餐飲企業預報的食品原料需求量為226噸/日。」朱文群表示,今年的臨時供餐點分布在商業廣場的一二樓、北廣場和展館8米層,還新增了可同時容納近2000人用餐的虹館,力爭縮短展客商的排隊時間。為了應對大客流,還確定了牛奶棚、711、喜士多3家為應急保障企業,可以在一樓臨時供餐點提供預包裝食品。「餐飲保障工作已經完成多次專項演習和綜合演習。」朱文群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臨戰狀態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