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2020-12-22 新民晚報

說起學生時代放學後的美味,

你會想到什麼?

小儂立馬就懷念起了

油墩子、香酥雞、裡脊肉、年糕串……

那時候,

每天放學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簇擁著老闆,

大部分零花錢也都揮霍在吃的上面了。

想想真是令人懷念……

如今這批80後90後都長大了,

當年的路邊攤也漸漸消失在這座城市裡~

有人就想到了開一家小吃店,

把上海人童年記憶裡的美食都保留下來~

在上海大寧地區,

有一家「致童年 弄堂小吃」,

雖然剛開不滿一年,

但憑藉復古懷舊的裝修、

正宗的上海味道,

以及品類繁多的兒時小吃

吸引了70後80後90後前來打卡。

小店面積不大,裝修十分復古,

牆面上張貼的懷舊海報、

寫在黑板上的各類小吃

以及幾張用餐的課桌椅,

讓人一秒穿越回學生時代。

小時候的課桌現在變成了飯桌,

還記得當年你的課桌臺板下

塞的是書還是零食呀?

小店的牆上則被各種老照片海報佔據著,

既有那個年代的港臺明星,

也有當年我們百看不厭的電影和動漫,

勾起無數青蔥回憶。

據了解,

這家店是一對小夫妻開的,

他們一個80後,一個90後,

二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問起為什麼會開這家店?

店主笑著說:

「我們倆都是吃貨,經常半夜12點

都會叫上朋友去搜尋各種小吃。

但是現在越來越難買到,

於是就開始在家自己做來吃,

家裡的親戚朋友都覺得不錯,

便萌生了開店的想法。」

去年9月,

二人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

終於開出了這家屬於自己的小店。

並把自己小時候的回憶融入到了

店面的裝修設計之中。

店裡的人氣美食當屬

老上海小吃、老弄堂砂鍋、放學後炸串~

香酥雞、童年小肉、綠豆刨冰、

小年糕、老上海油墩子

都是點擊率很高的美食。

店主說,

自己最難忘的童年味道就是油墩子,

放學後咬一口油墩子的味道

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為了還原兒時的口味,

店主特地請了朋友的媽媽「出山」,

每天給店裡做一百個油墩子,賣完即止!

炸豬排也是專門請了一位上海阿姨,

保證大家吃到的是小辰光額味道。

春卷和餛飩則是

每天一大早家裡的老人現包的,

以此保證食材的新鮮。

老弄堂砂鍋系列裡,

雙檔粉絲湯很受歡迎。

兩個肉圓兩個百葉包,

簡直就是上海人舌尖上的情懷

老闆揭秘:

砂鍋湯底都是每天現熬的骨頭湯~

店裡的飲品也很有特色,

懷舊的綠豆刨冰,

天熱的時候不要太受歡迎噢~

袋裝光明可可牛奶,

迅速勾起味蕾的記憶——

小時候的課間點心時間到啦!

用牙在尖角上咬個小口,

然後嗦著喝,

到現在還能記起香濃的奶味

和甜甜的巧克力味~

「寶藏小店」有多好吃?

網友@Honey薇薇表示:

自己連續點了一個月的外賣!

「滾菜單模式」了解一下:

還有人把油墩子當公司下午茶~

這霸氣側漏啊~

不僅70、80、90後愛了,

就連10後也被順利圈粉了~

小店還有一大特色

那就是——上海話!

「上海人開的店,滬語交流親切」

網友這樣評價道

除了現有的小吃外,

店主表示,

還會陸續推出新的小吃,

真是太期待了哇。

送上地址!拿走不謝~

致童年 弄堂小吃

地址:靈石路851號

營業時間12:00-次日2:00

人均:34元/人

鐺鐺鐺~

下面是小儂的福利時間~

福利活動

請大家用上海話

讀一讀以下8種「上海名小吃」

油墩子、香酥雞、裡脊肉

炸豬排、湯年糕、

可可牛奶、綠豆刨冰、油豆腐細粉湯

點擊「儂好上海」

直達公眾號對話框界面

(新粉絲需要先關注一下喲)

回復關鍵詞xc

查看文字內容~

並將公眾號對話框切換成

「按住說話」

朗讀後發送音頻

小儂將抽出2位幸運儂粉

送上資生堂化妝品小樣1套

(共2份)

喜歡的小夥伴們趕緊衝鴨!

小儂將通過公眾號消息互動,

告知中獎幸運粉絲,

請留意查收消息。

【田小魚綜合編輯】

來源:大寧周到,評論來自大眾點評網友,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 上海人說油墩子是他們的!
    我和妹妹種的「一點紅」成熟了,趁著這個好時候,我們做了杭州老底子小吃油墩子,還有蘿蔔煲。驅散這冬日嚴寒,有它們就夠啦。杭州「老網紅」——油墩兒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上海人喜歡叫它油墩子,杭州人習慣叫它油墩兒。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門面雖小,但從內而外地透出濃鬱老上海年代特色:紅木家具,老式電臺播放著鄧麗君的歌,老式茶杯茶壺,復古風情滿滿。上菜速度極慢,老闆對於此問題的態度是:不能快!不能催!慢慢燒才能好吃。開店30年以上,這家店的老闆嘗試用當時的招牌菜醬爆豬肝的做法來做牛蛙,小饕食餮,結果做成了新的招牌菜,一口就能吃出讓人驚豔的味道!響油鱔絲的鱔絲嫩滑入味,必然光碟。
  • 超齊全上海美食地圖,收藏起來慢慢吃!
    拔草指南為民點心店:我花了8塊5毛錢,吃到了上海最好吃的鍋貼!水豐鍋貼:焦!香!脆!2平米小店17年只賣鍋貼,上海老阿姨爭著來排隊!宏玉坊:一家看不太懂的店,卻做著黃浦區最好吃的鍋貼!4.湯糰甜甜糯糯的湯糰,是上海小囡的最愛。作為老上海,最最情有獨鐘的還是鮮肉餡兒,又大又多汁,咬一口一包湯!
  • 主持人路易探食「阿姨奶茶」 體驗老上海味道
    近日,「人氣美食」主持人路易現身上海最為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旁,探食新開張的「阿姨奶茶」,體驗老上海味道。  上海的南京路旁,有幾條真正老上海人才懂的小馬路,從食品一店買好蜜餞、南北貨,拐個彎就到了廣西路、貴州路、天津路。
  • 上海老字號餐館打卡:獨屬的味覺密碼,其中味道只有本地人才懂!
    上海菜是上海人的味覺密碼,更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油爆河蝦、八寶鴨、響油鱔糊以及草頭圈子等,這些刺激味蕾的味道只有老上海人才懂。今天主要帶大家看看上海的老字號餐館,感受上海味道的「本」!燕雲樓始創於1948年的老字號京菜館,那剛勁有力、秀逸飄灑的「燕雲樓」三個金色大字,是已故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墨跡。所謂「北有全聚德,南有燕雲樓」,烤鴨自然是這裡的特色之一。鴨子皮色金黃,肉質鮮嫩,一鴨三吃則是最實惠的選擇。
  • 油墩子、白斬雞、手抓餅……更多特色小吃入駐進博會,「上海味道...
    記者從市商務委服務業處了解到,在首屆進博會上大受歡迎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已經啟動試運行,不但新增油墩子、白斬雞、手抓餅等更多上海特色單品和品牌,入駐小吃館的老字號還承諾,館內館外一個價。老字號新品牌撐起「上海味道」首屆進博會期間,一站式引入「上海味道」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受到展客商好評,在進博會及之後的國家館延展期間,日均供應特色小吃約2萬份。
  • 徐州這家老字號的糕點鋪,有100多個品種,是老徐州人才懂的味道
    徐州有不少的老字號糕點鋪,在低油低糖盛行的當下,仍然擁有很高的人氣,永康糕點是徐州不得不說的老品牌,也是徐州土生土長的美味,每個徐州人家裡,逢年過節的時候總能吃到永康味道,這家糕點鋪創建於1995年,由於生意越來越好,於是這傳統的糕點鋪做成了連鎖品牌。
  • 上海老虹口的美,只有虹口人才懂
    上海老虹口的美,只有虹口人才懂 2020-07-22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家老上海餐廳火了18年,人均50,預訂年夜飯還送100元!
    坐落於無錫博大摩登的這家和記小菜依舊傳承著上海老味道,追求著媽媽味道的完美展現方式。來到和記,你會發現這家店裝修環境老上海風味十足,讓人不由得就回憶往昔,滿目懷念。和記小菜傳承18年的老上海味道將上海味道做到最好同時又兼收並蓄的傳承無錫老味道/ 上 海 燻 魚 /
  • 武漢這家只有2平的小店,只做雞冠餃,2塊5一個,客人多得擠破門
    一罐腳一般是老面發酵,然後放入鹼做成雞冠形狀的水餃,下油鍋炸,吃起來香酥脆,入口綿軟,食用方便,以營養全面。武漢街頭做雞冠餃的店有很多家,而這家只有兩平的小店,他們只做雞冠餃,2塊5一個的雞冠餃比臉都大,客人多得擠破門。這家小店就是李記雞冠餃,這個小店位於山海關路上,這條路不起眼,卻是很多老武漢班子過早的私藏。
  • 茂名南路這家本幫菜元老級餐廳,老吃客認可的地道老上海味道
    各位粉絲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毛哥經典老上海餐館故事的時間了!在上海毛哥最愛逛的地方就是陝西南路和淮海路一帶了,因為這裡真的藏了太多老上海的經典美食,而且環境也是剛剛好,既不那麼紙醉金迷也不是那麼市井郊區,就是非常有老上海的生活氣息。
  • 上海這12家默默無聞的「神級小店」,我不說你絕對找不到!
    要問為什麼這麼一家小店,口味竟然9.1?食材是關鍵!樣樣都是潮汕空運來的,1400多公裡的路程,100%潮汕味!藏在地下室的小店,之前做港臺小吃,再從虹口搬到五裡橋,一共換了3個地方,卻一直是食客口中「滬上最正宗的沙茶麵」!
  • 滁州來安縣的這家小店,一個老鵝頭賣132塊錢,鵝肉只賣38元一斤
    安徽的滁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的美食文化同樣深厚,因此有人稱滁州是一座極具吸引力的美食城,在這裡各個縣城鄉村,不管是大酒樓還是小蒼蠅館子裡都藏著讓人驚喜的美食。來安縣城,這家名叫二宋老鵝頭的小店,不足10平方,他家的老鵝頭賣到100塊錢一斤,一隻普通大小的老鵝頭要賣132塊錢,而鵝肉則只賣38塊錢一斤,為什麼在外人眼裡骨頭多肉少的老鵝頭能賣到如此的天價呢?
  •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2020-04-26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上海的點心你知道哪些?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你吃過幾家?
    記憶中的老上海本幫點心大多是一些生煎,鍋貼,大餅,油條之類的,常見的點心。然而有些老上海人覺得的正宗上海點心,還帶有一些記憶中的味道,例如蟹殼黃和單檔雙檔。在延平路有一家80年的老店了。店家也十分捨得放料,一個蟹殼黃裡面要放一個半蝦仁,再放一些筍丁和板油,然後他們還有個秘制配方,便是在筍丁上面澆一點點麻油,這樣會讓香味更加香。還有一家是深藏在菜市場裡面的一家小店。這家店很小,很容易錯過這位於菜市場的偏僻角落中。來這吃飯的很多都是老顧客了。他們有些順便早上來菜市場買個菜,買完菜之後正好來這邊吃早點,真是一舉兩得。
  • 上海這家饅頭店太不務正業,店裡小籠包更受歡迎,12元1個不嫌貴
    ,像是什麼陽春麵、小楊生煎、銀魚炒蛋、四喜烤麩、排骨年糕、八寶鴨、油墩子等等,都是上海最有名氣的幾種美食之一,而且老上海人也很喜歡吃「本幫菜」,只不過因為大量的外來人口並不適應本幫菜的口味,所以現在本幫菜館的數量還是蠻少的。
  • 這家每天只營業3小時,只賣7道菜的店,憑什麼火了30年?
    這家店藏在老道外的一條不起眼的胡同裡,但說也奇怪,店子藏得這麼深,還是不斷有人找過來,連央視都派人過來專門報導,韓國的一些綜藝節目也經常跑到這裡來取外景。這家店的店主叫老姚,他於1986年在北四街道自家的小房子裡開了一家專賣大骨棒的小店,就是現在的「富強大骨棒」。
  • 徐州這家火了20年小店賣的把子肉,10塊錢一塊,每天100斤不夠賣
    徐州是中華飲食的發祥地之一,自然不缺美食,像羊方藏魚,霸王別姬這種高大上的特色美食就有很多,當然更多的是一些很接地氣的小吃,像把子肉,豬頭肉,燒雞,這類食物更受食客歡迎,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徐州這家門臉很小的小店,老六把子肉,已經在徐州火了20年,他家的把子肉被老徐州人公認的好吃,經濟實惠,價格便宜,現在也只賣10塊錢一塊,一塊大概有二兩重,不管是中午還是晚上,買上一塊把子肉,再添一點青菜,配上一份米飯或者是燒餅,吃的是又舒坦又便宜。
  • 味道濟南(13)這家包子每天賣5000來個,老主顧一吃就是十幾年
    上午十點,仁和包子鋪顧客逐漸多起來,因為到下午2點,小店就會關門。這家包子鋪開業29年,卻只此一家小小的店面,並且還下午早早就收攤,按老劉的話就是「不能讓別人說出不好來」。正因為如此,眾多老主顧專程而來,還心甘情願地排起長隊。  好吃秘訣是真材實料,為口碑謝絕加盟  「我們從1990年開店,還有一年就3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