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漢口:開了十幾年的餃子館,是山東人在武漢的美食記憶

2020-12-11 武漢美食榜

武漢總有一些深藏不露的小店,開了很多年,環境平平,門臉不起眼,桌椅三五張,招牌兩三樣,卻總有老顧客常年不斷。這是屬於一片社區的,也是這一地區幾代人的小店,你我在長大,店主在變老,味道是始終不變的。

北方人尤其是山東人,對餃子感情很深。團圓包餃子,漂泊吃餃子,無事下餃子……

漢口惠濟路,這家叫做魯味香的小店,老闆是德州人,開店已有十多年,餃子有藕、茴香、西葫蘆、鮁魚、三鮮、地菜等,更不用說普通的白菜韭菜等,要人眼花繚亂。還有多樣的涼菜,餃子配涼菜,是地道的山東特色。

來這裡的多半是老饕客,也有超帥氣的警察叔叔,不用看菜單,信口即可報出名字。

鮁魚,有著海洋的氣息,渤海與黃海包圍的山東半島,也將海魚做成了餃子,裡頭給一點韭菜,提鮮去腥,在武漢人中很受歡迎。鮁魚、黃花魚之類的餃子一般是在煙臺、威海、日照與青島地區。藕和西葫蘆等,則是山東內陸的味道。可以說有海派與陸派兩大派系。各人有各愛。

鮁魚餃子,是山東煙臺地區最有特色的餃子。春秋兩季,以新鮮鮁魚為原料,去骨刺剁成肉泥,加適量五花肉餡,給一點韭菜調製攪拌而成,出鍋的鮁魚餃子,鮮美Q彈。據說,山東半島地區男方上門提親,丈母娘如果看中了,就會親手做鮁魚餃子給他吃。如果沒看中呢,那對比起,餃子沒得吃哈!

可以說,這家餃子館,是山東人在武漢的鄉愁。

想起在青島、日照吃餃子的時光,一盤鮁魚餃子,一盤海鮮(蟶子、海腸最佳),一瓶青島啤酒,爽得很。飯後,去海邊走一走,海水沒過腳踝,寫一筆歲月靜好的海灘日記。

最後,吃完餃子,還可以去不遠處的趙家條地鐵站G口買紅燒蹄膀,老師傅燒了快三十年的蹄膀,皮子軟糯,入口肥而不膩,更神奇的還是滷水,可以讓師傅多給點,回去拌麵吃~~據說省市很多大領導都來過,好低調。(舒懷)

相關焦點

  • 武漢人不去戶部巷?漢口水塔美食街人氣旺,物價與戶部巷差不多
    武漢來了兩年,熟悉的小吃美食街只去過胡夫巷、吉慶街、江漢路步行街,只知道這樣的地方。但是在去江漢路的路上去過很多次,但從未發現周圍有這樣的「好吃的景點」。真是個更熟悉的地方,更容易忽視珍貴的東西。漢口水塔美食真熱鬧。
  • 《漢口記憶》之十九 武漢麻將
    即便是沒有了爭論,我們都還是覺得這種算番的玩法實在是太麻煩,而且好多人都不會,經常是三差一的時候找不到第四個人,於是就開始按照武漢的規則玩起麻將來了。以上所說的麻將玩法武漢人習慣稱之為「硬」玩法。這個玩法延續了好多年,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武漢人玩麻將開始有了「癩子」,又可以稱作「賴子」。「癩子」就是北京麻將裡的「會兒」,上海麻將裡的「百搭」,天津麻將裡的「混」。「會兒」、「百搭」、「混」單從字面上基本可以理解和明白,就是這張牌就是「萬能牌」,可以當作麻將裡的任何一張牌使用。
  • 「尋味戶部巷」|承載味覺記憶的戶部巷老字號,是沉澱舌尖的驚喜
    蔡林記的熱乾麵、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彼時的戶部巷,匯集了多少武漢的老字號,攢下了多少武漢人的記憶。近日,大成武昌將推出『尋味戶部巷』系列,採訪挖掘傳承人故事,找尋人們鍾情老字號的原因及戶部巷變與不變的味覺記憶。
  • 武漢美食界的半壁江山——江岸區
    地址:江岸區光華路6號 每天賣出50000多個包子的袁大頭,是武漢人心目中的「國民包子」。到現在終於有了實體店,又開了25年,去年老店拆遷又搬了新店,很多武漢二中的學生都愛來吃。 他家的皮樣薄,而且餡料也新鮮,香菜湯包做得尤為可愛,每個香菜湯包都會有一根香菜梗從湯包頂部伸出來,像是長出來的一個小芽。
  • 武漢日記.從武昌坐輪渡到漢口所見:江漢路夜市小吃街恢復煙火氣
    4月16日,距離#武漢解封#己第9天。「老劉,走!我帶你去黃鶴樓附近嘗嘗我認為很好吃的一家熱乾麵,順便帶你坐一回輪渡,到漢口看看」趙彬兄弟用微信約我。熱乾麵在武漢是很普通的一個小吃,無非麵條是否勁道、芝麻醬是否濃香…再沒太多的評價和討論。戶部巷這名字很響,以前只在新聞上看到,這次本想去看看,只可惜目前還沒對外開放,拍了張照片記錄一下。大約下午三四點,我們登上渡船,由武昌至漢口,票價每人1塊3。一同乘坐輪渡的大約20人左右。
  • 81歲李昌鈺尋味兒時記憶
    美食文化探索節目《中國味道》將於4月6日18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二期節目,本期節目中登場的尋味嘉賓是國際著名刑偵鑑識專家李昌鈺。此次李昌鈺來到《中國味道》,要尋味的是一道兒時深愛的美食——蟹黃包。
  • 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獲豆瓣超高口碑
    《尋味東莞》中記錄了兩種做法的燒鵝美味:一種是用傳統的泥缸爐燒制,要經過吹皮使鵝皮肉分離,燒制過程複雜;另一種則是在家即可實現,大嶺山人巧借「鵝樓」化解複雜程序,烹飪只需不停旋轉,讓鵝肉均勻受熱。對大嶺山人而言,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收穫至味。  水鄉麻湧的美味同樣也不容忽視。「青皮開白肉,香在齒牙間。」每個麻湧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香蕉。
  • 武漢最大的休閒公園,遍布武漢三鎮,其中漢口區域名氣最大
    而靠近龍王廟的再往前走,就是漢口地區最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江漢路步行街。一條許多遊客都十分喜歡前往逛街吃飯的一條街道。裡面集中了許多地道的老武漢美食,是許多遊客眼中的購物天堂。穿行在漢口江灘的綠色叢林裡,會發現許多供遊人娛樂的設施,比如一小片沙灘中還有好些個鞦韆和滑滑梯擺放在其中,小朋友在裡面玩耍嬉戲,即使摔倒了也不用擔心會太疼,因為細細軟軟的海灘沙子會有很好的緩衝作用。漢口江灘的綠化面積高達70%,整個園區裡綠樹成蔭,滿是花香的味道,當溫柔的江風吹進這片滿是芳草茵茵的園區裡,會讓人感到無比的舒適和愉悅。
  • 食遍中國之武漢:漢口萬松園的雪松路,在武漢各種魚的吃法
    武漢味道的鄉情與那些獨門絕技漢口萬松園的雪松路,是當前武漢美食的風向標,不到1公裡的街道有近30家食肆貼身肉搏。曾慶偉:美食家的飲饌江山一群老文青聚會,大家起身給曾慶偉敬酒:祝賀他成了「齊白石」。這是諧音武漢話中的吃白食的意思,是玩笑,也是表示尊敬。在品嘗美食這個層面上,曾慶偉在武漢類似於香港的蔡瀾,下館子不用花錢還被爭先恐後以請到為榮,對美食的評價、品嘗,他浸淫數十年。曾慶偉的頭銜很多,大多是與飲食文化相關,類似於湖北省食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委員會副主任。
  • 緊走慢走 走不出湖北武漢漢口 漢口太大了?
    緊走慢走 走不出湖北武漢漢口 漢口太大了?湖北武漢漢口 內地最海派的城市?洋氣、小資、繁華!湖北俗話,鄉裡人望漢口,還有一句話緊走慢走,走不出漢口。漢口作為一個地理名詞,是指武漢市武昌、漢陽以外的城區,包括江漢、江岸、礄口、東西湖,廣義上也包括黃陂。
  • 首部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觀後感
    文/44168  806平方公裡的順德如何能成為「世界美食之都」,一部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擔綱,歷時1年多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將在今年「五一」假期通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全國觀眾見面,而該片也是《舌尖上的中國》首個地方版本。
  • 這份武漢美食攻略,夠你吃到明年365天不重樣!
    要說武漢美食哪裡多,我投漢口一票!不吹不擂,下面這份漢口美食攻略,夠你吃到明年都不重樣!六也抄手漢派早茶江漢村老牌網紅,號稱「漢派早茶」!2014年,在武漢某報紙的熱乾麵評選裡,球場熱乾麵奪得第五的名號。球場有著獨家牛肉高湯,牛肉高湯味濃鮮香,麵條夾裹上牛肉香,口感勁道,香溢唇齒。芝麻濃鬱醇香、香而不膩,聞一下就能讓人胃口大開。
  • 冬至餃子趣味數據:「東北餃子館」多開在南方 北方更愛用「大爺...
    而全國92%帶有東北或山東地名的餃子館都開在了南方。比起媽媽和姥姥,北方的餃子館還愛用「大爺」來命名。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餓了麼了解到,其選取了北京、天津、瀋陽、青島、大連、鄭州、濟南、石家莊、哈爾濱、唐山等10個北方城市和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成都、重慶、杭州、蘇州、長沙等10個南方城市的全年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南北關於餃子的選擇有相當大的差異。
  • 漢口洞庭村-武漢民國建築
    武漢最早的機制磚瓦,是1906年由德國人漢貝和薩克斯所開設的德源磚瓦廠用德式窯(後稱輪窯)生產的。1913年,漢協盛營造廠經理沈祝三購入德源磚瓦廠,接手經營,改名阜成磚瓦廠。漢協盛營造的許多著名工程,如滙豐銀行、保安大樓、漢口電報局、四明銀行、鹽業銀行、景明大樓、武漢大學、一紗廠等都是用的阜成機制磚瓦。
  • 國慶去武漢哪裡玩?漢口這5個文藝街區,讓你一品老漢口風情!
    早上去黃鶴樓登高,下午去戶部巷吃美食,晚上去長江大橋走走,第二天去吉慶街吃美食,去江漢路壓馬路,完了之後去江灘吹吹風,坐晚上的輪渡看看武漢的燈光秀,抽空再去東湖綠道騎車……為什麼外地遊客來武漢,遊玩的路線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呢?
  • 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
    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往往寄託著遊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生活的眷戀。在吉林市的河南街,一家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餃子館,可謂是是吉林市地標性的百年老店了。這家店曾經陪伴著吉林人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就是新興園餃子館。
  • 扒一扒武漢三鎮美食街,這一年你都不愁吃!過時不候!
    人均:110元地址:洪山區卓豹路虎泉街253號(近雄楚大街)胖嫂燒烤這是一家我吃了十幾年的燒烤店 ,很喜歡他家的雞爪,每次過去都會點。街道從東至西,分布著大大小小各種學校,「學校門前必有美食」,應著這股風水,也駐紮了不少小吃店,有的一開就是二十年。
  • 武漢23條超高人氣美食街!每一條都藏著無數刁角美味!
    人均:110元地址:洪山區卓豹路虎泉街253號(近雄楚大街)胖嫂燒烤這是一家我吃了十幾年的燒烤店 ,很喜歡他家的雞爪,每次過去都會點。街道從東至西,分布著大大小小各種學校,「學校門前必有美食」,應著這股風水,也駐紮了不少小吃店,有的一開就是二十年。
  • 武漢城區吃喝玩樂街:位於漢口鬧市區,路口數碼賣場埋葬青春往事
    說起武漢的城市中心,很多人都會有不同意見,但說漢口中心城區是傳統市中心的話似乎也沒錯。漢口較之於武漢,早已遠超一兩個區的概念,尤其中心區域的江漢和江岸區,商圈和商業中心的數量非常豐富,成為鬧市區的代表。
  • 《姥姥的餃子館》演繹中國家庭多彩人生
    該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世紀長龍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王曉明執導,陳小藝、何政軍領銜主演,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橫跨四十餘年,講述了主人公薑桂芳一家開設、經營「姥姥餃子館」的故事,勾勒出時代側影下「中國家庭」的動態樣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車站國營餃子館面臨著改革,廚師薑桂芳下崗。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她開了一間小小的餃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