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獲豆瓣超高口碑

2020-12-02 中國青年網

  上周日(6月28日),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稻來傳媒製作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在廣東衛視、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更新播出。第二集《山水相逢》以山川海洋為引,以水陸之珍為重,講述了一代東莞人的命運流轉與飲食風俗。

  依山傍水,多樣的地理環境孕育出東莞豐富而獨特的食材,也塑造了人們根深蒂固的飲食偏好。片中大嶺山燒鵝、鹹姜水、香蕉扣肉和虎門蟹餅等本土美食的接連出鏡,更是讓不少網友表示:走胃又走心,美味不斷、情感真誠讓人食慾大振!

  《山水相逢》記錄東莞風土人情 美味沿山川河海綿延千年

  作為《尋味東莞》的第二集,《山水相逢》記錄了東莞多樣的地理環境對人們飲食產生的深遠影響。從山川到海洋,從水網到峰巒,是古老的地質運動和常年的江河衝刷造就了今天東莞?9?0世居的土地。獨屬於東莞?9?0的物產和風味一路綿延,靠海吃海、靠山吃山,他們將味覺習慣深深根植於血液基因中,隨著漫長歲月不斷演變蛻化。

  開闊的珠江入海口,交融的鹹淡水孕育出一批獨特的漁獲。軟嫩可口的九節蝦,用蔥姜激發風味,肉質彈牙鮮香,令食客欲罷不能;市價最高的麻蝦,或開水快灼,或輔之玫瑰露酒迅速翻炒,精準控制時間,留其清甜本味和彈潤肉質。來自南海的美味更是不勝枚舉。春夏的魷魚、「好吃不好看」的玫瑰毒鮋、體型龐大的?9?6躉等,豐富的海產讓一代代東莞人依海而生,紛繁的海味標定著他們特殊的飲食習慣。

  在東莞的大嶺山,丘陵的經典地貌則為鵝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也為東莞人培育了一道道特有風味。酸梅鵝酸甜爽口、白斬鵝清淡素雅、大嶺山燒鵝則酥脆彈潤,配上獨門醬汁,鹹鮮中微透清甜。《尋味東莞》中記錄了兩種做法的燒鵝美味:一種是用傳統的泥缸爐燒制,要經過吹皮使鵝皮肉分離,燒制過程複雜;另一種則是在家即可實現,大嶺山人巧借「鵝樓」化解複雜程序,烹飪只需不停旋轉,讓鵝肉均勻受熱。對大嶺山人而言,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收穫至味。

  水鄉麻湧的美味同樣也不容忽視。「青皮開白肉,香在齒牙間。」每個麻湧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香蕉。香蕉燜鵝、香蕉鯽魚湯、香蕉扣肉、香蕉紫菜糖水,麻湧廚師用新奇的想像力將香蕉的美味發揮到極致。除此之外,水鄉人家對做魚也有獨到心得。生滾魚片粥,滾開的白粥搭配兩毫米厚的魚片,風味最佳;水浸鯇魚,無需明火,開水加熱至斷生,肉質最彈潤;中堂魚包,魚肉成皮豬肉做餡,彈牙多汁、回味悠長。東莞人的烹飪智慧,由此可見一斑。

  《尋味東莞》聚集北漂一族與疍家人:最好吃的永遠都是人

  地理物產形成的味覺基因早已深?9?2血液。無論身在何處,它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飲食偏好和生活習慣。透過鏡頭,《尋味東莞》要尋找的不僅是被大眾忽略的東莞美食,更是人們難以割捨的飲食習慣和習慣之下的煙火故事,彰顯了東莞在「世界工廠」之外的別樣魅力。

  北漂女孩趙楓茵有著一個倔強的故鄉胃。人們無論離家多遠,對鄉土的眷戀總會沉澱在特定的食物中。被戲稱為「黑暗料理」的鹹姜水是一種腦洞新奇的石龍美食,使用米酒、酒釀、豬肝、煎蛋,甚至黃酒和鮮奶,混合六斤生薑一同熬製而成。就是這麼一份小眾的酣暢淋漓,滿足了身在異鄉趙楓茵的石龍胃。

  蕉芋對於老一輩的東莞人也有著重要意義。這種植物在六十年前被引進中國,成為當時的備荒口糧。蕉芋老鴨湯、蕉芋糕、蕉芋雞蛋水等,它的口感和味道成為了一代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而對以打漁為生的東莞疍家人來說,海鮮是他們的首選風味。疍家海鮮幹,既擁有因脫水產生的幹香,也保留了新鮮海產的彈軔口感;虎門蟹餠,雞蛋與肉沫混合,伴有九層塔的濃烈甜香,大火焗邊,肉香濃鬱。雖然疍家人早已上岸生活,但海洋帶給他們生活的影響並沒有因此褪去,新舊飲食習慣相互融合、不斷更新。這些美食與人的故事,依舊動人心扉,難怪網友都忍不住留言:「最好吃的永遠都是人啊!」

  《尋味東莞》豆瓣口碑超高! 網友:尋味系列請一定要繼續

  東莞地處南海之濱,地貌以丘陵臺地、衝積平原為主,山體龐大且分割強烈、集中成片,這裡山水相逢塑造了一代東莞人獨特的口味和對美食的理解。豐富又陌生的食材,質樸又奇妙的搭配,在他們的手中碰撞出曼妙滋味。在第一集開播後,《尋味東莞》的豆瓣開分高達9.1分,目前也保持在9分左右,節目從本土美食入手,以質樸為底色,關注食材的烹飪和烹飪食材的人物,講出了東莞人關於美食品味的不同理解,更折射出飲食背後的溫暖力量和文化差異。從口腹之歡到生活共情,《尋味東莞》不僅做到了「饞人走胃」,更是「感人走心」。

  第二集《山水相逢》播出之後,網友觀眾們的反響口碑繼續走高:「走胃又走心的美食片藏不住了」、 「高壓人群的解壓神劇!」 此外,還有不少網友表示東莞的美食存儲量超乎他們想像,建議尋味系列繼續不要停:「鵝在廣東人心裡應該和北京烤鴨一個分量吧?什麼時候也來個尋味北京」、「實名安利我們大美青島,吃海鮮哈啤酒它不香嘛」、「《尋味成都》什麼時候能安排下呢?」

  煙火升騰之處,是當地物產與生活匯聚在一起的香甜,也是治癒人心的溫暖場景。從波叔的蝦塘到鍾立枝的蕉園,從水鄉麻湧的夜宵攤到疍家漁船上的簡易廚房,《尋味東莞》的故事仍在繼續,山餚海錯,風味不變。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尋味東莞》開播,解鎖「製造名城」美食密碼
    原來,由東莞市委宣傳部策劃,聯合稻來傳媒拍攝製作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經三年醞釀後,正式火熱播出。從6月21日開始的連續三個周日晚,這場嶺南風味的「東莞之旅」,正等待大家的圍觀與探索。當前正值東莞荔枝成熟時節、端午前夕,各式粽子、荔枝等時令美食在片中均有精彩呈現。《尋味東莞》是東莞策劃推出的第二部大型城市主題紀錄片。近年來,東莞不斷創新城市形象傳播方式,探索以更加柔性、國際化的方式講述「東莞故事」,幫助外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了解東莞。
  • 紀錄片《尋味東莞》開播,解鎖「製造名城」的美食密碼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通過美食,感知不一樣的東莞。6月21日晚上,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尋味東莞》紀錄片,在廣東衛視頻道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帶領觀眾解鎖東莞這座「製造名城」的美食密碼。一場嶺南風味的探索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 《尋味東莞》探索城市美食 歡宴流轉風味長存
    火車頭湯粉網易娛樂7月6日報導 7月5日,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稻來傳媒製作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在廣東衛視播出第三集,本集主題為「歡宴流轉」,圍繞東莞幾十年的發展變遷展開,從中窺見東莞人餐桌上飲食文化的傳承與改變
  • 本土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定檔6月21日
    南都訊 記者黃曉雅 實習生蔡敏《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不久,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無縫接檔。近日,《尋味東莞》正式發布定檔海報及預告片,宣布將於6月21日起,每周日21:40在廣東衛視播出。《尋味東莞》的定檔海報就將東莞的地理位置和飲食特色展露無疑。南海之濱的東莞,水系發達、海產豐饒,開闊的珠江海帶來交融的鹹淡,孕育出獨特的水產,海鮮是東莞人鍾情的美食;而錯落的工廠展示著城市風貌,也向人們訴說著現代化的發展節奏和人口遷徙帶來的風味融合。金銀潤、臘鴨喉蘿蔔煲、香蕉扣肉這些獨具東莞特色的美食,簡簡單單的幾張劇照已經讓人垂涎欲滴。
  • 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開播 平淡質樸為底色
    螃蟹  網易娛樂6月22日報導 6月21日,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稻來傳媒製作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正式登陸廣東衛視首播。  東莞人因循時節,用淳樸的民風把天時的賜予凝聚在餐桌之上、美味之中。一道道莞式風味,刻畫出這個城市特有的菜譜和味覺記憶,片中的黃油蟹、桂味荔枝等美食也被網友馬上「鎖定住」,儼然又成為端午節的人氣之選。  《得天獨厚》記錄四季更迭  《尋味東莞》開篇的《得天獨厚》,首先就讓觀眾在紀錄片鏡頭中看到了「時間」兩個字。
  • 美食紀錄片螢屏接力《尋味東莞》定檔6月21日廣東衛視
    圖說:《尋味東莞》海報 官方圖《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餘味還在口舌之間縈繞,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便接檔而來,即將再次挑逗食客味蕾。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的《尋味東莞》今日正式發布定檔海報及預告片,將於6月21日在廣東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尋味東莞》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管窺廣府美食文化,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
  • 豆瓣高口碑紀錄片推薦五:萌寵成長記,深藍,尋味順德
    豆瓣評分:9.3《萌寵成長記》第一季,該片使用了先進的設備,並借鑑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手法,每一集跟隨三組初生的小寵物來記錄它們的生活,從出生到蹣跚學步和睜開眼睛,再到斷奶和離開母親照顧的心酸時刻,全程見證一隻小萌寵的成長過程。
  • 《尋味東莞》6月21日登錄廣東衛視,解鎖「世界工廠」的美食地圖!
    《風味人間》第2季的餘味還在口舌之間縈繞,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便接檔而來,即將再次挑逗食客味蕾。《尋味東莞》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正式發布定檔海報及預告片,將於6月21日在廣東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
  • 首部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觀後感
    文/44168  806平方公裡的順德如何能成為「世界美食之都」,一部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擔綱,歷時1年多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將在今年「五一」假期通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全國觀眾見面,而該片也是《舌尖上的中國》首個地方版本。
  • 尋味酸甜苦辣 細品百味人生
    《尋味東莞》正式收官,美食如今成為東莞這座現代城市除「世界工廠」之外的一張新名片。通過這部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全國觀眾感受到東莞鮮為人知的風土人情,也了解到城市文明與農耕傳統融合的嶺南風貌。為何選擇東莞拍攝這樣一部紀錄片?美食紀錄片如何拍出新意?如何打造美食IP的產業鏈?美食紀錄片為何青睞廣東?……帶著這些問題,羊城晚報獨家專訪了《尋味東莞》製片人李潔。
  • 豆瓣評分高達9.5!2020這些紀錄片還沒看就虧了!
    今天,紀同學帶你盤點2020上半年鵝廠TOP10新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5!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中找尋千絲萬縷的聯繫,探究相同食材的不同做法、不同食材的相同做法、不同做法的相似味道。新鮮、獵奇、鮮為人知的食材,有趣味又能學知識,觀看時不斷創造意外之喜!
  • 山海交融 莞味十足 《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昨晚播出
    觀看完《山水相逢》的魏小姐激動得飛起,她喜歡的魚包、燒鵝、海蝦、蟹餅等美食在這一集中都出現了。昨日21:40,跟隨著綿綿入耳、暖人脾胃的生動解說,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策劃、聯合稻來傳媒拍攝製作的《尋味東莞》第二集《山水相逢》正式播出,為廣大觀眾和食客帶來一番山海交融的曼妙滋味。
  • 美食節目只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這4部紀錄片豆瓣評分同樣爆表
    而各大網站中所播放出的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就成了我最下飯的最大樂趣,人不可能沒有樂趣,總得給自己找點喜歡的事情。而就這央視所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更是三季連追。發現美食,尋找美食,便成為了我出去旅遊的的唯一目的。就說這紀錄片,最有知名度的應該就是舌尖了。但是關於其它紀錄片,其它美食種類的美食,你是否都有看過。想要一枚正宗的吃貨,只知道吃,不了解美食等於冒牌。
  • 《尋味東莞》中的「太公分豬肉」歡宴盛景來自東莞塘廈鎮龍背嶺社區
    挑逗食客味蕾的大熱紀錄片《尋味東莞》播出後,東莞市塘廈鎮龍背嶺社區的「太公分豬肉」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這個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用一場歡宴,將特色美食與鄉情習俗融為一體,向外界傳遞家族親情和傳統美德的力量。
  • 《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再出紀錄片,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從《舌尖上的中國》開始,關於美食的紀錄片陸陸續續多了起來。這不僅是美食的挖掘,裡面蘊含著我們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更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央電視臺重點項目,由陳曉卿擔任總導演,李立宏配音,為人們探索中國各地美食。陳曉卿更是參與製作了多檔美食節目,《風味人間》、《早餐中國》等優質美食紀錄片。後來,陳曉卿離開央視,組建稻來傳媒,拍攝的第一部作品,便是《尋味東莞》。
  • 《他們已不再變老》新獲兩項紀錄片大獎
    1905電影網訊由《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爛番茄好評率100%、豆瓣8.8高分史詩級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正在全國熱映。上周,影片獲得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2019年最佳紀錄片導演和最革新紀錄片兩項大獎,這也是所有獲獎作品中獨攬兩項榮譽的唯一影片。彼得傑克遜用史無前例的修復技術革新了紀錄片形式,還原歷史真相,意義非凡。因此影片不僅受到各大獎項青睞,也收穫來自海內外媒體與觀眾的超高口碑:「一部近乎完美的紀錄片」,「前所未見」,「用3D技術創造的奇蹟」。影片正在全國藝聯專線熱映。
  • 《他們已不再變老》獲兩項紀錄片大獎 正在熱映
    由《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爛番茄好評率100%、豆瓣8.8高分史詩級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正在全國熱映。上周,影片獲得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2019年最佳紀錄片導演和最革新紀錄片兩項大獎,這也是所有獲獎作品中獨攬兩項榮譽的唯一影片。
  • 美食紀錄片: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這一主題也逐漸被媒體市場發掘和記錄,從2012年開始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到家喻戶曉的「舌尖三部曲系列」,中國美食紀錄片的變革者陳曉卿堅持把家鄉美食甚至中國味道帶到世界,舌尖系列的成功成為了紀錄片製作行業一個閃閃發光的新方向。 而今年的美食紀錄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數量大大增加,種類也越加豐富。
  • 首部東莞題材大型系列紀錄片《製造時代》獲評南派紀錄片最佳作品
    今日(12月11日),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東日」活動之「南派紀錄片」優秀作品評選結果發布會在廣州舉行,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策劃、廣東聲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攝製的東莞題材紀錄片《製造時代》獲評「南派紀錄片」最佳作品。
  • 《風味人間2》:最接近舌尖的美食紀錄片回來了!
    2012年,陳曉卿帶著一部紀錄片意外地火遍了大江南北,這部紀錄片用一個又一個震撼的鏡頭向人們闡釋了美食這一冷門題材獨有的魅力,這部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的爆紅幾乎是現象級的,在它之前,沒人將美食紀錄片拍的那麼有意思,在它之後,人們才發現原來中國大地有如此多的美食,這些美食不光在高檔飯店中,更在尋常百姓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