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

2021-01-19 吉林慢時光

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

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往往寄託著遊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生活的眷戀。

在吉林市的河南街,一家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餃子館,可謂是是吉林市地標性的百年老店了。

這家店曾經陪伴著吉林人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就是新興園餃子館。

前些年就喜歡買他家的速凍水餃,放在冰箱裡,想吃隨時煮,家人也很喜歡那裡的麵食。

有的時候去河南街,隨手買點豆包、中式餅或者清糖酥餅什麼的,都是老味道。

"一塊牌匾,就是一段傳奇"。新興園餃子館源起於吉林松花江畔,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傳說清光緒年間,出身吉林面點世家的董世昌開辦了首家圓籠蒸餃店 ——董家飯鋪。

後來董世昌將兩大高手王兆元、王兆吉兄弟挖到他的飯店,王家哥倆把在山東學會的圓籠蒸餃引入該店,採用秘方,做出的餃子味美至極,遠近聞名。

民國初年,吉林富商牛子厚提名"新興園",寓意"圓籠蒸餃,技藝振興"。

之後,董世昌將蒸餃秘方進行了改良升級,鑽研出了"雙杖擀皮"這一絕活,蒸餃更為鮮美。

如今,歷經百年的新興園蒸餃在製作上依然嚴格遵循董家圓籠蒸餃的秘方,這也才有了譽滿關東的"金字招牌"——新興園餃子館。

新興園也是河南街必須打卡的一處景觀店面,現在老街裝修,他也變了樣,看起來更有老字號的韻味了,可是河南街的行人卻越來越少了。

總店是樓上樓下總共三層,一樓就賣麵食,熟食,二樓是餃子館。

一樓各種麵食,種類可謂齊全,櫃檯乾淨衛生,我比較喜歡的醬肉包2.8元一個,特別經典,豬肉餡,味道很鮮美,家裡孩子也愛吃。

蒸餃水餃都不錯,蒸餃更大,餡大味好皮不算薄,這裡的餃子更接近家裡的味道。

餃子皮兒厚實筋道,白菜餡蒸餃味道不錯,我還是比較喜歡水餃,韭菜蝦仁的是首選。

還喜歡吃他家的傳統燻雞。用的是純三黃小笨雞,肉質緊緻,雞皮脆韌,很香,口感不錯。

東北人吃餃子喜歡配上一盤皮凍,很有彈性,吃著放心,不加膠,東北的特色風味。

這裡還保留著吃餃子湯喝點餃子湯的傳統,冬天還有碧綠的臘八蒜,都是免費的。

對於熟悉新興園的顧客來說,麵皮筋道、餡料鮮美、外形飽滿的新興園圓籠蒸餃是必點,更有顧客對其獨到的製作工藝如數家珍。

新興園餃子館在吉林市有很多家分店,號稱東三省最好吃的餃子館,歷史悠久。

店鋪風格統一,小到餐巾紙,大到店鋪招牌,無一不印著"新興園"的特有標記。

新興園最擅長的是做蒸餃,豬肉大蔥餡,大蔥味很淡,味道鮮美,帶湯汁,只是皮子稍有點厚,燙麵蒸餃是最能保持食材原味的做法。

新興園強調手工,餃子皮都是現場擀的,好吃的餃子都是人工做的,機器做的總是感覺差點味道。

餃子外形美觀,個頭均勻,皮薄發亮、筋道、滷汁多,滋味鮮美,吃的時候再配上一碗餃子湯,很搭。

現在,吉林市能存活下來的百年老字號越來越少了,這些老字號,見證了吉林這座城市的滄桑變化。

不管時代怎麼改變,一個人不管走多遠,家鄉的美食永遠是人們心頭最美的回憶,刻在記憶的最深處。

相關焦點

  • 看我吉林70年(印記·變遷)⑤丨古船廠,新蝶變
    吉林日報 2019.8.20 04版作為全國唯一省市同名城市,近年來,吉林市沿江兩岸高樓鱗次櫛比,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輝煌成績。2019年的吉林大橋——21世紀初的吉林大橋吉林大橋始建於1940年。2014年吉林大橋進行改造,同年11月2日新吉林大橋通車。原來的老橋保留,目前被布置成了綠化景觀。這裡地處松花江上遊中段,因水面寬闊適合大船航行,於是明朝政府3次派人到這裡造船,遂有「船廠」之稱。
  • 「龍鳳餃子館」馬精泰:餃子館就是我的家
    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兩年前放棄會計工作,和妻子一道在香港灣仔開辦「龍鳳餃子館」。如今,不少在香港學習、工作的內地人經常光顧他的餃子館,尋找地道的家鄉味道。他叫馬精泰,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 辭掉工作,和妻子一起開餃子店 馬精泰選擇開餃子館,是源於對餐飲業的喜愛。
  • 姥姥的餃子館的劇情介紹?
    《姥姥的餃子館》以改革開放四十年為時代大背景,通過講述主人公陳桂芳開辦餃子館的事,從側面勾勒出了時代背影下中國家庭的生活樣貌。無奈之下,陳桂芳還是選擇重操舊業,她開了一家小小的餃子館,並取名為姥姥的餃子館。起初,餃子館開的並不順利,先是遇到拆遷難題,後來是再次遇到死對頭許大雯的為難,好在陳桂芳沒有向困難低頭,為了整個家庭的生計,陳桂芳硬是給扛下來了。在生活方面,實心眼大女兒的生病、生意精二女兒的離婚,懦弱的三兒子的結婚,叛逆老四的離家出走,以及收養的五兒子。
  • 姥姥的餃子館紅萍結局怎麼樣了?
    在剛結束不久的熱播劇《姥姥的餃子館》中,紅萍的最終結局是和方亞新結婚,兩個人還有了一個可愛是我女兒,兩人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也是歷經波折。紅萍也終於認清了現實,變得孝順乖巧起來。《姥姥的餃子館》是由陳小藝,何政軍主演的都市家庭劇,該劇主要講述了有包餃子包的好手藝的薑桂芳帶領一家人開餃子館,撐起一家人生計,並憑此謀求幸福生活的故事。這部電視劇以餃子館為主線串起了很多人物,薑桂芳因餃子包的很好,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餃子館廚師長。後來,由於政策的改革,被專門與她作對的許大雯聯合經理把她趕走。在下崗後,她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於是憑藉自己的好手藝,又開了一家「老太太餃子館」。
  • 「花樣翻新」特色餃子館在日遍地開花
    據日媒報導,隨著餃子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各種特色餃子館在日本遍地開花。那麼,餃子在日本都有哪些花樣吃法呢?站臺上舉辦「餃子節」 食客排隊進站吃餃子在東京JR總武線鐵路「兩國站」的站臺外,等待進站的人們排起了長隊,不過他們並不是為了搭乘列車,而是來吃餃子的!
  • 廖記餃子館
    廖記餃子館就開在一條不太繁華的街道上。平常來來往往的人都喜歡到這裡吃一碗餃子。要說老廖的餃子有多好吃,也不見得,只是覺得老廖這個人誠樸、善良。韭菜瘦肉餡配上濃濃的骨頭湯,灑一撮蔥花,再加上一點風味小菜、一勺辣椒醬,讓人吃了就覺得暖心、舒心。
  • 一家東北餃子館的「憶」與「易」
    正值飯點,位於安順經開區西航路雙陽新區對面的貴飛餃子館,一股暖意撲面而來。抬眼望去,三五成群的食客坐在餃子館,有的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有的和朋友喝著小酒聊天。和面、擀皮、調餡兒、包餃子……在大廳中央的明檔廚房,隔著敞亮的玻璃窗,穿著白色廚師服的領班馬麗,帶著3位廚師正在裡面手腳麻利地包餃子,一套工序下來,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就擺在了案板上。
  • 「頭伏」火了餃子館
    餃子館唄!昨天是「頭伏」,按照「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老禮兒,許多瀋陽人都打算吃上一頓餃子,沈城各大餃子館也是一開始營業便顧客盈門,銷售量更是翻著番兒地往上升。     吃餃子 飯店開門就迎客     11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小西路的興隆軒餃子館時,店內早已客滿,門口還堆了20多盒等待領取的外賣餃子。「早上剛一開門,就有客人來吃餃子了,直到現在,人流始終都沒斷過。」
  • 這家餃子館的告示火了!
    >「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如果您遇到了困難肚子餓了這裡可以免費請您吃水餃挺過去了就知道沒有什麼大不了」近日,陝西西安一家餃子館的老闆舉手之勞說不定能給別人帶來重新開始的勇氣」「我也希望通過這件事情激勵自己絕不能被這次疫情打倒我還有這麼多員工還有指望我生活的家人只要努力什麼困難都能闖過去」李愷還把餃子館一部分隔出來
  • 餃子哪都會做,為何餃子館都開成「東北連鎖」,全叫東北餃子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餃子店的數量很多,也不存在很大的很有名的連鎖品牌,但是現在街上的餃子店,名字卻帶有統一性,全都是叫東北餃子,無論走到哪裡,若是做餃子的,幾乎無一例外就是「東北餃子館」,「東北水餃店」,「正宗東北餃子」等等。餃子哪都會做,為何餃子館都開成「東北連鎖」,全叫東北餃子館?
  • 《姥姥的餃子館》演繹中國家庭多彩人生
    該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世紀長龍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王曉明執導,陳小藝、何政軍領銜主演,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橫跨四十餘年,講述了主人公薑桂芳一家開設、經營「姥姥餃子館」的故事,勾勒出時代側影下「中國家庭」的動態樣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車站國營餃子館面臨著改革,廚師薑桂芳下崗。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她開了一間小小的餃子館。
  • 打卡人氣餃子館,1大3小41元吃撐,這家餃子館為何日常爆滿?
    豆媽在山東菏澤單縣,最近,常被身邊的朋友種草一家餃子館,說是環境好,味道好。我平常總覺得自己在家做餃子很容易,所以並未在意,直到前幾天小妹特意給打包了一份,專門的餃子包裝盒,看起來就乾淨,再加上口感也不錯。因此,這日,豆媽特意帶著三個孩子來打卡,看看這家餃子館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 姥姥的餃子館分集劇情介紹(1—40集大結局)
    姥姥的餃子館【第3集】劇情介紹經理宣布將通過民主投票表決的方式裁員三人,餃子館人心惶惶。薑桂芳回到餃子館得知自己被裁,提出異議,但敏銳的她很快從經理和其他同事手上的新手錶看出了端倪,只好在包完了最後幾蓋簾餃子後離開了餃子館。李傳玉聽說此事後持劍闖入餃子館,藉由劍的來歷恐嚇眾人,要求她們到服務局找領導澄清此事,眾人驚慌失措。
  • 小店經濟亮了:菜鳥驛站救活餃子館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每月3萬「負債」,老闆急了;陝西餃子館開菜鳥驛站自救,生意活了! 西安高新區,早上9點到晚上9點半,是橡樹街區菜鳥驛站的營業時間,也是「陝西水餃家宴」的營業時間。 餃子館是老店。
  • 市中區「哈爾濱餃子館」:北方美食口碑好
    哈爾濱紅腸  位於市中區大洲路的哈爾濱餃子館,是一家堅持製作純手工餃子的店鋪。吃餃子的同時,搭配哈爾濱紅腸以及秘制醬骨架,獨特的北方吃法,讓不少市民慕名而來。  3月20日,記者走進哈爾濱餃子館,店內,食客們吃得津津有味,對Q彈的餃子讚不絕口。  「老闆,三兩牛肉香菜餃子,多放醋。」一位食客走進店鋪。老闆呂薇薇說,她戲稱這位食客為「老三兩」,因為他經常來店裡點三兩牛肉香菜餃子,最高紀錄是連續吃了31天。  「這兒的餃子都是現包現賣,純手工製作,吃著放心。」
  • 這家餃子館,口味多又好吃,不錯喲
    天目山路131號、浙大西溪校區正門對面有家正宗東北餃子館,據說,它已經名揚海外了。餃子館名叫樂回頭,老闆謝光強是山東煙臺人,這家餃子店已經開了10年了。素三鮮、蓮藕餡、黃瓜餡、牛肉餡、韭菜餡……店裡的餃子一共有三十多個品種。
  • 這是一份東北大媽餃子館的完全攻略
    前幾天有朋友說需要一份東北大媽餃子館的完全攻略,今天我來交答卷了。東北大媽餃子館共有58家連鎖店。遍布寧夏銀川、內蒙古、西安、甘肅等地,現在已經啟動全國計劃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在全國各地看到這家店。這份攻略一定要收藏好哦!
  • 大清花餃子館怎麼樣?實力不容小覷
    大清花餃子館,可是現在的人氣美食,品牌知名度高,產品受消費者歡迎,自帶優勢讓不少喜愛美食朋友前來品嘗。大清花餃子館怎麼樣?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下吧!大清花餃子館的店面裝修風格屬於清元素主題,門口安著兩尊大炮,有點康熙時期的神武大炮的感覺!
  • 大型電視劇《姥姥的餃子館》 中影開機再現溫情
    由世紀長龍影視公司出品的大型家庭倫理電視劇《姥姥的餃子館》,於11月9日在北京中影基地開機拍攝,再塑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家庭變化發展。溫情之作找回屬於你的家庭記憶《姥姥的餃子館》將視角對準了陳小藝飾演的「被迫下崗」母親——薑桂芳,故事圍繞薑桂芳艱苦開創餃子館展開。講述薑桂芳憑藉堅韌的性格與高超的智慧帶領兒女們闖過一關又一關生活風波,餃子館在40年起起伏伏中始終維繫著一家人的情感,挫折沒有磨滅親情反而讓情感愈加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