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誦讀《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能不能讓人擺脫煩惱呢?這要看誦讀者的心態和是否能夠長期堅持以及是否了解《清靜經》所講內容的含義。你若不信讀它何用,一年讀一次估計也沒用,不知其所云何意就算一天讀一百遍也只是浪費時間。如果你願意了解《清靜經》所說內容的含義,那就請你認真讀完全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為方便讀者閱讀而沒有把原文中的字詞分別解釋,如有疑問或不同看法可以留言探討。原文直譯如下:
譯文:容納整個宇宙從出現前到消亡後的大道雖然沒有具體形狀,它卻孕育出了我們生存的銀河星帶;能夠容納整個宇宙而任其從生到死的大道雖然沒有情感,它卻能讓太陽系長期安然的運行其中;大道雖然沒有顯赫的名聲,但它卻讓各種動植物都能在地球上生長繁衍;我不清楚是否有更好的名字來稱呼它,就按自己的理解強行把它命名為道。人們都應該清楚順道而行的所有東西中:有清晰的有混濁的,有不停運動的有長期靜止的;天空是清晰透明的大地是濁厚堅實的;天空中的氣體是一直流動的地球內部是長期靜止的。男人隨時都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立場,女人經常像黃河水中裹挾著泥沙一樣,雖然柔中帶剛但不失包容。男人為家庭和國家奔波勞碌,女人為生活安靜祥和而操持家務。讓各個星球降落到本就該屬於自己的運行軌跡上,讓地球上的微小的物質流動結合,從而生養出了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和微生物。一直都在自己的軌跡裡清晰運行安靜無聲的地球,是以相互混雜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各種生命的發源之處。為生活勞動忙碌是安靜休息的基礎,人類要是在休息的時候能讓思想清靜而沒有邪思雜念,哪麼天地間任何地方都可以作為他精神的歸依之處。

人類的精神都是喜歡清淨的,而心中的各種憂愁卻常常擾亂它;人們的心靈都是喜歡安靜的,而各種欲望卻常常牽動它。如果能時常去遣散心中的欲望,那麼心靈自然會安靜,只有澄澈掉心中的各種憂愁,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清淨。精神清淨了自然就不會再有六欲生出,最毒害人的貪圖佔有之欲和嫉妒報怨之恨以及自以為是的觀念也就會被消滅。:人們之所以不能讓精神清淨,是因為心中的憂愁沒有澄澈,各種欲望沒有被遣散掉。能遣散各種欲望和雜念的人,如果讓他的精神觀察他的內心,他會看到他的心中沒有任何邪思雜念;讓他的精神觀察他的外形,他不會覺得自己的身形與別人的身形有什麼區別;讓他用精神去觀察各種物體,任何物件都不會讓他產生用該物件與其物體進行比較的想法。對思想、身體和身外之物的觀念都能醒悟過來,就會明白看到的一切到最後都不過是一場空;看那些落空的願望本來就應該是一場空,願望落空了精神也沒有落得所謂的空曠寂寞;所謂的空就是用肉眼看不見,看不見那些難以看的見的事物你怎麼努力也是看不見;看不見那些用肉眼看不見的事物就不要去努力看了,還是把思想清湛到沉寂靜默吧;把思想沉寂靜默到沒有任何雜念可以再沉寂靜默的地步,那麼邪欲雜念還能再出現在思想中嗎?邪欲雜念不再出現在心中,那才是真正的得到了安靜。用真正的精神安靜當作平常心對待各種事物,用真正的精神安靜當作平常心才能得到人類真正的天性;把平常心應用到日常安靜的時間裡,那麼人們就可以經常得到真正的安靜了。如果能像上面說的這樣做到真正的清靜,那麼就會漸漸的進入真正的大道之門;既然進入了真正的大道之門,那麼就可以把這樣的人稱之為得道者,雖然把他們稱之為得道者,其實他們什麼也沒有得到;為了教導感化眾生,把他們稱之為得道者;只有那些能真正領悟參透這些醒世箴言的人,才可以傳授給他們聖人在人們順著人類發展的大道上,在不同時代裡所運用的各種治理世界的方法。

太上老君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爭名奪利,智慧一般的人喜歡爭名奪利;真正的德是不把行善看作積德,虛偽的德是執著於用行善的方式去表現自己是個有德之人。執著於表現自己有德的人,不配被稱之為有道德的人。很多人之所以得不到真正的道,是因為他們有妄想之心。既然有妄想之心,就難免驚動自己的精神;既然驚動擾亂了精神,就難免於執著各種事物;既然執著於各種各樣的事物,就難免希望自己活的比別人久得到的比別人多;既然貪圖的多那就難免產生各種煩惱;各種各樣的煩惱和非份的狂妄想法,都會凝結成憂愁困苦從而傷害人們的身心;人們的精神受到各種愁苦的汙濁思想欺辱,就會使人隨波逐流浪跡天涯生活無常最終忿忿而亡,經常沉沒在痛苦的大海裡掙扎,那他就永遠失去了真正的道。真正的用平常心對待一切的道,只有願意真心去參悟的人才能得到,真正願意得到道而去參悟道的人,他一定是能夠常期做到隨時都能讓精神處於清靜狀態的人。
在此為讀者解釋一下文中道和無的意思:道是過程的意思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段時間。宇宙在出現以前到消亡以後這個過程就叫道;人類在出現以前到消亡以後這個過程也叫道;一個朝代從出現前到消亡以後這個過程也叫道(如劉邦從沛縣起兵造反到漢朝建立再到漢朝滅亡這個過程);人從出生前到死亡後的這一個過程也叫道。宇宙運行的大道涵蓋著下面的那些道,在這條道上運行的人類社會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而人類社會無論怎樣變化人們追求內心光明善良和追求社會和諧的目標永遠不會改變,而這個目標也叫道。

無即是沒有的意思也是(肉眼)看不見的意思。看不見的事物有很多比如各種物質的分子,所謂的鬼神以及人們常說的名譽。道被解讀為過程時哪麼很多過程也是看不見的,比如過去和未來,而道家讓人向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人們做事的時候多為未來的人們考慮一下,我們現在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