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的許多俗語,琢磨一下都是很有意思的,其中的一些,看起來還與我們的常識是相悖的。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
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但也有的地方說,「魚不相蒜」,也就是說魚和蒜其實是「不合」的,這就與我們「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的說法吻合了。
那麼,做魚的時候到底是為什麼不能放蒜呢?
魚不蒜
做魚的時候不能放蒜,其實是考慮到我們吃魚肉的時候,本質是想嘗嘗魚肉的鮮味。
想吃什麼特定的肉,肯定都是有目的的。魚肉的特色就是一個鮮字,為了保留這種鮮味,我們就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味道比較重的調味料,把魚的味道給掩蓋了。
尤其是以前的時候,大家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那麼好,可能很長時間才能嘗到一次魚的味道。這樣的機會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難得吃到一次的魚,要吃自然就得吃最原汁原味的。所以,才會有「魚不蒜」的說法。
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你想怎樣吃其實都無所謂了,畢竟都是經常吃的東西,一天換一個做法也是可以的。
牛不韭
牛不韭的意思,就是做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
其實我們平時吃牛肉的時候,本來就很少用韭菜做配菜,乍一說的話,還真想不起來,究竟有什麼菜是同時用到牛肉和韭菜的。
不過,雖然自己做飯的時候很少這樣吃,但在串串香店裡,我們倒是見過牛肉卷著韭菜的串串。
韭菜的味道有多衝,相信沒人不知道。昂貴的牛肉和韭菜一起吃,也確實品不出什麼滋味來,還是儘量避免吧。
羊不姜
這一條就讓人有點疑惑了,生薑羊肉湯,可是很好的一道冬季菜品啊。
既然味道上沒什麼問題,那可能就是出在營養成分上。
根據古人的理論,生薑和羊肉的性質其實是重合的,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人認為生薑不能跟羊肉一起吃吧。
不過說實話,生薑羊肉湯的味道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