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歷史愛好者,為了袒護某些人,編造了各種謠言,例如說馮子材是楚軍,馮子材在「鎮南關之戰」前是被楚軍逼走辭職回家。其實,這純粹是誤會。
馮子材屬於楚系?看看他的簡歷就能明白
馮子材1817年生,1903年去世,享年86歲。廣東人。父母雙亡後流落江湖,31歲時加入天地會。之後成為清軍。馮子材先是歸屬廣西提督向榮(1851年),之後跟隨太平軍降將張國梁。
1860年張國梁死後,歸屬曾國藩管轄。1865年前往廣東,兩個月後任廣西提督。之後的10年,馮子材都是在廣西、越南打仗。1875年,馮子材前往貴州任提督,1881年回到廣西,1882年辭職回家。
馮子材1881年回到廣西、1882年辭職,那時他已經六十四五了,這麼大的歲數長期主管軍事,其本身有個病有個災的很正常,辭職也很正常。如果你非要說他是被排擠走的,也得是馮子材的上級呀。
從上文可知,馮子材去廣西前從來就不是楚軍人馬。他倒可以被稱為是曾國藩的湘軍成員之一。
那麼,誰能逼走馮子材呢?最大的可能是就是他的上級廣西巡撫
通過,馮子材的上級廣西巡撫名錄,我們就能清楚了解:假如真有排擠,誰的可能性更大些。
從1865年開始,也就是馮子材來到廣西後,廣西的巡撫分別為張凱嵩(1862-1867,資格較老不屬於湘楚淮)、郭柏蔭(1867年二月到十月,同張凱嵩)、蘇鳳文(1867年十一月到1870年十月,曾國藩的湘系)、李福泰(1870年十一月到1871年三月,不屬於潘楚淮)、劉長佑(1871年四月到1875年十一月,他屬於江中源創立的楚勇,資格比曾左都老,左宗棠比較佩服江中源,所以立楚軍)。
到此為馮子材1875年前往貴州前的廣西巡撫,基本上沒有楚系人馬。
嚴樹森(1875年十一月到1876年三月,胡林翼手下)、塗宗瀛(1876年三月到1877年十一月,曾國藩幕府,李鴻章任江蘇巡撫後將其調走,之後長期跟隨淮系)、楊重雅(1877年十一月到1879年閏三月,此人與左宗棠關係較好,但也並非楚系)、張樹聲(1879年閏三月到十一月,淮系)。這一階段,馮子材不在廣西任職。
慶裕(1879年十一月到1882年正月,不屬湘楚淮)、倪文蔚(1882年正月到1883年九月,李鴻章的淮系)。馮子材辭職階段的廣西巡撫是這兩個人,倪文蔚任職期間,馮子材辭職。
那麼,廣西巡撫裡面到底有沒有左宗棠的楚軍人馬呢?答案是沒有。請看後面三位巡撫。徐廷旭(1883年九月到1884年二月,不屬湘楚淮)、潘鼎新(1884年二月到1885年二月,李鴻章的淮系)、張曜(1885年二月到1886年五月,他是河南「嵩武軍」的創始人,1869年到1881年跟隨左宗棠「西徵」,左宗棠生前一直對其有提攜,但也並非「楚軍」)。
由上可知,張曜是與楚系關係緊密,但中法戰爭後馮子材一直留在廣西,直到1896年後才前往雲南任提督。由此,楚系人馬與馮子材辭職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張曜是在「中法戰爭」後才被調任廣西巡撫一職
這裡面能被強行稱為左宗棠手下的只有張曜一人。張曜其實是屬於「豫軍」。同治八年(1869年)才跟隨左宗棠平定西北(之前兩年跟隨李鴻章),跟隨左宗棠達12年,算是左宗棠的手下。
張曜不是「楚軍」人馬,因為「楚軍」已經被基本解散了。先是「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楚軍留守的「二帥」楊昌濬被撤職,留在閩浙地區的「楚軍」已經被打散。在西北地區的「楚軍」人不多,左宗棠平定西北、解放新疆基本靠的隊伍是兩支:「老湘營」和「豫軍」。
張曜對左宗棠非常敬佩,自從離開左宗棠後,他和左公一樣走到哪裡種樹種到哪裡。在任山東巡撫期間(1886到1891年),他為了防禦黃河水災廣種柳樹,人稱「張公柳」。可以這麼說,他是左公手下布政使以上級別官員中最像左宗棠的人,臨死前(1891年)他還在給李鴻章寫信,要他注意山東地區歸屬北洋管轄的片區要注意增加岸防。
因為張曜在左宗棠手下學了不少「治河知識」,因此,在任山東巡撫期間,曾經長期(民間傳說300天)在黃河河工居住。死後被當地人成為「黃河大王」!
馮子材任職期間,兩廣總督是誰?
馮子材辭職期間,任廣西巡撫的是淮系的倪文蔚。他是安徽人且也屬於淮軍體系。太平軍時期回老家抵抗太平軍,之後一直在江蘇工作。1881年,他來到廣西任按察使、1882年任布政使轉而同年任巡撫。倪文蔚任廣西巡撫一職的期限是1882年5月6日至1883年7月13日。
那麼,同一時期的兩廣總督是誰呢?
張樹聲(1879年12月27到1882年4月19日任職),但其間裕寬(1879—1880年5月20日;1882年4月19日到5月6日)代理,也就是說,在1880年5月21日到1882年4月18日是張樹聲任總督,其後曾國藩在1882年5月6日到1883年7月13日任總督。
其後,張樹聲繼續擔任兩廣總督,時間是1883年7月13日至1884年5月22日。
張樹聲與馮子材沒有見過,二人應該不會有衝突。張樹聲在中法戰爭期間,在1884年年初曾經派人去請馮子材,馮子材拒絕後聽說張樹聲為官還可以便前往廣州。
這時,張樹聲已經離開兩廣總督任,張之洞作為新任兩廣總督來到廣州,立刻請求馮子材「總前敵師幹衛粵、桂。」
馮子材辭職與左宗棠毫無關係,只能與曾國荃和淮軍倪文蔚有關
除了馮子材從貴州回到廣西後,與淮系的倪文蔚(1881年任按察使,1882年任布政使和巡撫)相關外,兩廣總督曾國荃也是有一定嫌疑。因為,馮子材在剿滅太平天國期間,歸屬在曾國藩手下時並不受曾國藩器重。
曾國藩為了弄軍餉,對商人增收釐金,馮子材對此很有意見,說這種事兒關我們打仗的人啥關係,對派人增收釐金不給予支持。馮子材的部隊經常缺少軍餉,馮子材也不像其他將領那樣經常鬧,並沒有什麼怨言。他在鎮江一待就是六年,在曾國藩帳下基本是枚閒子兒。
綜上所述:馮子材的辭職跟左宗棠和他的楚系無關!
左宗棠與盛宣懷只是工作關係,更是精神聯盟
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各有不同,少荃何以拼命做官
國家借鑑:諾貝爾獎中的移民得主,德國美國都讓愛因斯坦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