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國》: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17 百家號

最近劇荒了,於是就搜紀錄片看,然後就找到了這個寶藏的紀錄片。

每一集的時長一般是5分鐘半,講述了這家早餐店的故事之後,通常還會有個「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單曲循環」環節,放的都是那些很有年代感的歌,感覺很有煙火氣。

第一集是一個人小鬼大的小孩子講自己家的店子,他家位於長沙,搞的是肉絲粉。他還親口向我們演示了「嗦粉」的方式,這個對於我來說是很有記憶感的。因為我們當時最喜歡說:「走,去服務街嗦碗粉。」小時候大人也曾經教導我說,不是小口小口地「吃」粉,而是一滑溜地「嗦」粉。反正當時我沒有學會,還覺得湯汁特別燙嘴。不過現在,我也能好好地嗦粉了,算是一個挺自得的進步。

我覺得開早餐的老闆都挺辛苦的,他們常常4,5點就要起來置辦原材料,更早的是半夜就要起來和面。有老闆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每天多睡一會兒。賺錢從來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也有老闆感嘆說從母親手裡接過這個早餐店的時候,沒想到做這個這麼麻煩,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堅持下來。開店容易守店難。

但雖然守店辛苦,但是很多早餐店都開了10多20年,成為了經典的最好吃的樓下早餐店。住在附近的人都是吃著他的早餐長大的,然後結婚了又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吃。老闆們說起這個沒有一個不自豪的,是呀,他們很值得自豪呀。

我看到彈幕說:看這個紀錄片搞得我好想去中國各處去旅遊,去打卡這些美食。

我深有同感,我是一個標準的吃貨。我想旅行的意義不僅是看當地的風俗人情,還有就是品嘗一下當地的風味美食,說到這個我就很開心了,哈哈。

紀錄片裡面的早餐店大多都是夫妻一起開的店,「夫妻搭配,幹活不累。」也有一家人開的店,也有姐妹一起開的店。節目組很會搞事情,配詞很生動的感覺,很有生活氣息。

但凡是夫妻開的店,屏幕前的觀眾就有狗糧吃了,吃著吃著就不覺得餓了。但凡能把一家店做大,人心必得要齊,所以雖然生活很忙碌,辛辛苦苦。但是大家的心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就很幸福,這就是人間煙火氣。

而每一個早餐老闆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見解。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有所寄託,開早餐店的一位老闆感嘆,眼睛一閉一睜,半年一年就過去了,其實這就和孔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一個意境。

還有一位老闆平時的愛好是養鴿子,他坦然地說:「看著鴿子飛走了,我的思想也飛走了。」也有人閒暇時就陪家人四處逛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還有一個老闆是武俠愛好者,把烹煮早餐的過程講得是群英薈萃,天下英雄賢集於此,十分有趣,而他最喜歡的單曲循環也是《天龍八部》裡面的主題曲。果真是唯本色英雄方能到此,小小的早餐店裡面,深藏不露地著一位武林盟主。而他說起早餐來,也有江湖兒女的快意恩仇。

每一個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和風光,從他們的早餐裡面就可以看出來。

比如很有臺灣特色的筒仔米糕,聽了名字就讓人躍躍欲試。

還有些地方早餐是吃烤乳豬,真香。看著小乳豬的皮放在火上烤,由白色變成富有光澤的醬色,我感覺我的胃也在蠢蠢欲動了。

客家牛雜湯是做了給客人醒酒的,因為他們平時都喜歡喝酒。老闆坦言說自己也喜歡喝酒,時常起晚了,就被客人電話問候,說你怎麼還不開店。看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拍桌大笑。

還是汪老先生說得好:「四方食事,不過人間一碗煙火。」

相關焦點

  • 它是中國有名的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2次!
    我相信吃貨們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是記錄中國菜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所有的主題都是視覺和舌尖的衝突。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可以上到《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都由製作人精選,一種一種的嘗,認真寫文案等,最後完美地呈現出來。
  • 最有名的中國美味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兩次
    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流行好幾年了,我相信每個美食家都看過這個節目,一個關於中國食物的紀錄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每一集都是視覺和語言的碰撞,三分鐘的舞臺表演,十年的工作,那些在節目中呈現的美味,都是經過無數人的精心挑選,品嘗,文案,拍攝等,終於呈現在人們面前。
  • 《早餐中國》圈粉1.5億人,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一部專門記錄中國各地特色早餐的紀錄片橫空出世。拍了100集,每集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卻饞死了無數人。 觀眾都說,100集怎麼拍得完?!
  • 一碗早餐,榮登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了不起!
    一碗10幾元的早餐,憑什麼登上《舌尖上的中國》?寧夏究竟有多少誘人美食?今天早上,來寧夏吳忠的第二天,早上又去當地品嘗了當地的網紅美食——羊雜碎[笑][笑][笑]。羊雜碎,一碗普通老百姓經常吃的日常早餐,火爆程度令人有點超乎想像!即有當地人排隊來吃早餐,也有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外地人,早餐時點也是座無虛席,排起長龍[贊][贊][贊]。羊雜碎是一道著名傳統小吃,又名「羊雜燴」。是由羊的頭、蹄、血、心、肝、肺、腸、肚等羊副產品經處理混合燴制而成的一種地方傳統美食。
  • 它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了2次,算是國內很有名的早餐,難搞?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很火的節目,算得上是吃貨們最愛看的一個節目,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挑選食材,製作方法,這些都是有很詳細的播出的,看起來特別的賞心悅目,它可是走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只為去尋找很美味很有特色的美食,只要在它節目中播出的食物,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它是北方最著名的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2次,只因太難看!
    它是北方人最愛的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拒絕2次,只因不上鏡!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特別是早餐,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有些地方喜歡喝粥,有些地方喜歡吃米粉,有的地方喜歡吃麵條,有的地方喜歡吃包子,有的喜歡吃餃子,早餐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地域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杭城早餐店!明早去吃吧!
    在上城區的大街小巷裡,有著這麼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早餐店,但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很多優質餐廳,有的還上了紅極一時的「舌尖上的中國」!1.菊英麵店推薦搭配:拌麵(一碗真的夠了)地址:上城區中河南路12號(六部橋車站)「滋啦」一聲,一勺熱油倒在面上,老客心裡有了數,這拌麵的靈魂算是在了。這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麵店,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很喜歡。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抵達貴州黎平的第二天早上,當地朋友說「今天咱們不吃酒店的自助早餐,到了黎平,帶你們嘗嘗侗鄉特色的早餐」,於是他帶著我們來到一個看起來並不出眾卻人氣很旺的小店——黎平米粉。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它是國內著名早餐,卻被「舌尖」連續拒絕兩次,網友:難以置信
    中國的美食種類極多,單說早餐這一類,那就夠大家說上許久,除了米粥、包子、油條、豆漿之類的大眾性早點,基本各地都還有獨屬於當地的特色餐點,例如咱們下面所要說到的這種,它是國內著名早餐,卻被"舌尖上的中國"劇組連續拒絕兩次,網友:難以置信!
  • 中原排名第一的早餐,卻被舌尖連拒兩次,聽到原因後:難以接受
    它是中原排名第一的早餐,卻被舌尖連拒了兩次,聽到原因後:難以接受《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美食紀錄片,我想不少吃貨都是看錯的,這讓很多人了解到了祖國各地還有這麼多美食和花樣繁多的小吃。不管是早餐午餐或者晚餐。
  • 杭州最美味的早餐店大盤點,《舌尖上的中國》都來過這裡
    山美水美的杭州絕對是國內旅遊的絕佳城市,作為旅遊城市杭州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今天我們來聊聊杭州的早餐。杭州有個詞叫做:「落胃」,就是說早餐的最高境界吃完了讓人從胃到身心都覺得舒服。想要達到「落胃」那必須得跟著老杭州人的腳步一起去尋找十幾年不變的味道。
  • 看完100集《早餐中國》,憑什麼沒有正宗的蒙古族早餐!
    生活在中國不長胖太難了!看完《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我有了週遊世界,吃遍世界的夢想。看完《人生一串》和《夜宵江湖》,我吃遍了家方圓十裡的燒烤店,胖了十斤。如今,《早餐中國》又喚醒了我早起吃早餐的動力!
  • 舌尖上的福州:喜歡秦禾凱賓斯基大酒店的豐盛早餐,中西結合餐
    作為一枚吃貨,特別喜歡的是酒店的自組早餐,住進一家高級的酒店,次日上午走進早餐的餐廳,舌尖上的味蕾就歡快起來,覺得人生的幸福時光就誕生在這早餐中。三月初,住進福州的秦禾凱賓斯基大酒店,第一次走進早餐廳,感到服務生的服務特別地周到,問我喜歡喝粥還是咖啡。當我說咖啡時,就把我引到了咖啡區。確定好位置後,我就慢慢地拿起盤子,去選擇我喜歡的事物。
  • 世界早餐大比拼,中國早餐排名第一?
    早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在中國歷來就有「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說法,可見早餐在中國人心目的重要性。雖然世界各地文化風俗不同但是在早餐這件事兒上也都不含糊,可有的國家對於早餐也是相當對付。,搭配上火腿,紅茶,就成了一頓最常見的俄羅斯早餐,很難想像這樣的一頓早餐,對於提醒碩大的俄羅斯人而言真的吃的飽嗎?
  • 豆瓣8.9,早餐的意義是什麼?
    2012年,一部「綜藝正劇」《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終於有一部紀錄片將中華民族5000年以來五湖四海各不相同的美食文化細細道來。一種人文的關懷、一種質樸的珍惜、一種對食物的虔誠,甚至是一種本地文化的傳承貫穿其間,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在中國文化紀錄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早餐中國》默默關注了南京這家「不知名的」包子鋪
    默默關注了南京這家「不知名的」包子鋪「吃最香的早餐」,一檔專門介紹全國各地地方早餐的百集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25日播出第26集《江蘇南京·蟹黃包》。早餐店老闆的真功夫在食客看不見的時間裡吃早餐,不用講究氛圍和排場,也不用太在意擺盤的精緻,真正的美味往往都在街頭巷尾。紀錄片《早餐中國》裡這些小店,早飯大多不超過10塊錢,一開就是幾十年,歇一天就有食客追上門說想吃。
  • 中國,日本,韓國早餐對比後,終於覺得還是中國早餐更豐盛!
    日本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少了一些人間的煙火氣,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當地沒有早餐店。但是日本的女性地位不高,勞動參與度低,大多數女性在婚後都會選擇全職主婦。典型的日本早餐是這樣的,一碗米飯(沒錯日本人一天都少不了米飯),一碗大醬湯,兩份小菜,一份荷包蛋(或者豆腐),和一塊魚肉。在小編看來,這樣一餐是比較清淡可口,又營養豐富的。 2. 韓國
  • 豆瓣9.1分神仙紀錄片又火上熱搜!這份浙江早餐地圖請收好!
    每天的清晨的早餐時刻,是復甦味蕾,喚醒一天生活動力的時刻。早有名氣的《早餐中國》第三季終於來了! 這部被美食家陳曉卿誇讚的紀錄片,簡直就是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 《早餐中國2》中的濰坊全國矚目,這樣的美食愛了愛了
    《早餐中國》可以說是繼《舌尖上的中國》後最讓人垂涎的節目了。高逼格的色調,誘人的美食畫面加上烹飪時的音效,讓人看了便能胃口大開!從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裡的「酸湯粉」、廣東潮汕的「豬血湯」……《早餐中國》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美味的早餐,每一集雖然僅有短短的幾分鐘,卻能讓人垂涎欲滴。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要說泉州的街邊小吃,那真是多的要數大半天,每一種幾乎都讓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