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20年」大咖談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房改20年」大咖談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國發[1998]23號),宣布全國城鎮從1998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全面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同時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該文件的發布在我國住房制度改革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業界的學者們普遍認為,《關於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的頒布標誌著我國的房地產真正跨進了市場化時代,不僅快速增強了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能力,更有效解決了城鎮住房供給不足問題。

陝西房地產的發展也經過了20載,在房改20年的劃時代背景下,華商報記者專訪見證西安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專家、學者,各位大咖也在暢談20年「房改」,縱論行業的未來與發展,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自我調整中市場逐步由速度轉為效率 由數量轉向質量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教授 陝西省房地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玲燕

房改20年,陝西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98年的12.35平方米增長至2017年底的32.7平方米,也迅速提高了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基於房地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大。當然,當年的房改在快速促進住房商品化的同時,住房不公平現象也在進一步擴大,房價飆升,這就與後續國家提出的加快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力度息息相關。

目前,房地產行業最大的變化便是在市場不斷的自我調整中逐步由速度轉為效率,由數量轉向質量的轉變,市場競爭也從原先的資源競爭(以土地為主)步入產品競爭時代。未來,品牌效應、高品質、高質量等將是房地產行業追逐的關鍵屬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個人認為,美好生活應該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文化等領域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綠色、宜居、生態,高質量、高品質、可持續的。那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在更加注重高質量產品競爭的時代,個人認為行業應該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堅持創新驅動,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同時,創新性地引導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特別在人居環境與美好生活的策劃、建造、運營與管理方面不斷創新、不斷提升。住房不能僅以解決居住問題為目標

永秀智庫理事長 白永秀

1998年,「房改」這一改革舉措的推行,實現了我國住房制度三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實現了由單位分房向社會購房的轉變。在此之前,城鎮職工住房主要依靠單位的福利房來解決,而單一住房建設投資的有限供給和計劃供應的分配方式,使人們對住房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商品房的引入促進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商資本等多種市場力量的進入,極大地緩解了住房的供需矛盾,同時有效帶動了城鎮化及房地產上下遊產業諸如水泥、建材、家具、租賃、物業管理等的發展。

第二,實現了由實物分房向貨幣化分房的轉變。考慮到收入因素的影響,中央進一步完善公積金制度,使城鎮職工購房資金來源多元化,包括職工工資、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及由政府和所在單位的住房補貼等,對於生活困難的群眾,則提出構建「以商品房為主,保障性住房為輔」的住房保障體系,通過廉租房解決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問題。這一分配方式的改變,加速了住房市場化的進程,形成了市場為主的住房資源配置體制。

第三,實現了由數量型發展向質量型發展的轉變。在房改開始推行的幾年間,房地產的發展主要以滿足人民基礎性的住房需求為主,而隨著供需矛盾的緩解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房地產開始重視對於高質量型住房的供給,這一趨勢在近幾年也不斷得到加強。總的來說,1998年房改是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的配套之舉,它不僅僅是體制改革的內容,也由此盤活諸多要素市場,成為間接推動了其他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意義重大。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成為房地產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住房作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緊緊圍繞人民的實際需求來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房地產行業自身的率先轉型來引導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從某種角度來說後者可能更為重要。一是產品層次的轉型,住房不能僅以解決居住問題為目標,要通過提供品質化、便利化、生態化、休閒化的居住條件,滿足不同人群對於多種生活方式的需要。二是布局結構的轉型,以交通的通達性為首要因素,改善我國房地產的布局結構,通過發展學區房、醫區房、工區房等,提高人民的生活便利程度。三是業務的轉型,要進一步擴展房地產產業鏈,形成以房地產為核心的完整的居住產業鏈,重點放在與住房相關的服務業上。四是房地產職能的轉型,要努力成為集規劃、設計、施工、銷售、管理、經營、服務等相關職能為一體的全能房地產企業。20年從無到有成就巨大 未來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開發的可控性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馬健

房地產行業最大的變化是20年時間從無到有,繼而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居民消費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期間經歷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美好生活」應該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居住環境具有安全、舒適、友好、便利、健康、綠色、環保等特徵。房地產行業20年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著不同地區和不同開發者之間的開發水平差異,行業還缺乏統一有效的評判標準和監督機制,導致低水平的開發項目時有出現,維權現象時有發生。部分房屋設計不合理導致使用壽命過短,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房地產開發方式較為粗放,絕大多數房屋是以半成品的毛坯方式交付使用,二次裝修製造了大量的建築垃圾,造成了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房屋設計和建造質量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整個行業需要在監督管理、設計、施工、建材研發等方面繼續努力。

未來,在開發項目的立項和開發過程中,管理部門應通過有效的評判和監督機制,如針對項目開展建築策劃和使用後評估,對開發項目進行全過程監控,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開發的可控性,避免低水平開發。在住宅產品設計方面,設計師應深入研究居住者的生活特徵和需求,讓居住空間更加舒適、合理、健康、環保、智能、高效。在施工方面,積極推進集約化、裝配化和住宅產業化,避免粗放式的生產方式,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物耗。在建築結構和材料選擇方面,推進鋼結構、木結構等環保建造方式和綠色建築材料的市場應用,創造環境友好的居住建築。讓房地產行業更加以人為本,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的增長。樓市長效機制加持 一起為城市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西安創典全程地產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正茂

客觀來講,如果說改革開放是中國計劃經濟邁入市場經濟的主要標誌,那麼1998年房改就是中國房地產計劃行為走向市場調節的重大舉措。順應北上廣深等一大批城市的高速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城市居民的住房問題,更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達36.7平方米,顯然市場上的房子已經基本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但受制於城市結構、人群結構兩方面失衡的影響,一二線城市無房可住現象較為普遍。

當下,在國家加快建立樓市長效機制的大方向下,行業轉型、產品升級已成為房地產熱門話題。據悉很多大開發商開始關注地產的精細化服務,如碧桂園提出的「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萬科宣傳的「三好住宅」等等。同時,隨著社會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在買房時已不局限於滿足單一的居住需求。和善的物業服務、智能的安防設施、便捷的交通出行、良好的購物場所、優質的教育環境、先進的醫療配套等等,將成為眾多購房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將是開發商彰顯社會責任的內在驅動。

然而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近20年數以萬計的公司先後進入地產行業,但由於自身開發經驗不足等原因,致使項目運營不暢的情況不勝枚舉。鑑於此,地產顧問公司應運而生,代理房地產商的銷售業務。另外,顧問服務板塊則從地塊選取、項目定位、產品設計等維度進行綜合研判,給開發商提供專業開發建設意見的同時,為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儘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為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

西安交大房地產研究所教授 楊東朗

自從1998年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的20年,是我國房地產市場不斷發展完善、房地產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和質量不斷改善的20年。

總結房地產與城市發展、老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等工作的經驗,主要有幾條:一是黨和政府關於發展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適應了老百姓迫切改善住房條件的客觀需求。二是堅持房地產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不動搖,培育了大批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開發、經營和服務的市場主體。三是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和房地產抵押等金融支持制度,幫助廣大居民能夠買得起或租得起商品住房。四是建立公租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現價商品房及職工集資建房等保障房體系,使收入較低的居民住有所居。

但是,房地產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和矛盾。一是房地產發展增加了普通家庭購房的負擔,擠壓了其他消費升級;不斷上漲的房價造成居民財富分配差距過大,易引發社會不公的矛盾;二是房地產行業需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三是政府房地產政策要建立長效機制,從土地供應多主體、住房供應多主體、租購併舉、支持居民自住、金融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城鄉一體化政策等到完善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作用,為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800元/m2的房改初期 賣出一套房相當費力

獨立地產評論人 城市住宅運營研究專家 李連源

1998年,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大規模盤活了傳統經濟積累下的存量資產,成功地拯救了亞洲金融風暴中的中國經濟,觸發了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輪經濟增長。讓住房形式由政府分配轉向市場化,從而改善了國人居住品質,讓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市場化的「一刀切」過分倚重了賣,忽略了國人收入存在的巨大差異,保障房、租賃性住房長期短缺,使一部分人一直徘徊在市場化以外。雖然後來經適房、廉租房、公租房、限價商品房、共有產權房的跟進,但還是出現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空缺,待到政策普照時基礎價格已被抬高很多。

房改初期,商品房銷售也非一帆風順,人們從配給制到自主購買,一時很難轉過彎,花錢買房近乎天方夜譚。就西安而言,當時從800元/m2~2000元/m2,人們視而不見,賣一套房相當費力。雖然房改啟動,但土地並未完全放開,土地使用以聯營、招商居多,一般多是三五畝地開發,以多層建築為主,幾乎很少有10棟樓以上的小區。稍微大的小區多是各區「低改辦」和房地局的低改項目,或騰遷後的商品房。太白小區、太白花園、祥花苑、華清小區、西城坊等都是較早的商品房,那時只要裝了暖氣就算高檔小區。

進入2000年以後,「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營銷開始蔓延,人們開始正視房子及按揭購房。

人們購房的積極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房地產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土地市場已經放開,招拍掛成為市場主旋律,國企的引領作用開始顯現,建築形式從多層、小高層向高層遞進,設施以暖氣、天然氣為基本配套,同時注重小區綠化,同第一代住宅產品有了質的變化。高樓、電梯、洋房是這個階段的明顯特徵。

好房子可以彰顯美好生活,而好房子不僅是周邊配套齊全、環境優美、出行便利等傳統「指標」,還應該對健康、頤養(養老)、環保、智能等方方面面有所體現。

具體說來,對居家個性化需求有所體現,如隔音、上下水音噪、防霾換氣、冷暖可循環利用、智能家居管理等,只有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一應需求,才能體現美好生活,讓居家生活更加舒適。

需要強調的是,好房子不是面積大,而是能夠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其次千房一面、千房一價不能詮釋住房價值,也是「優質優價」的絆腳石。住宅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是目前樓市需要直面的刻不容緩的問題。             

(責編:許維娜、孔海麗)

相關焦點

  • 房改27年,人均住房面積增6倍,武漢房改開全國先河
    1992年房改之前,武漢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約5平方米,2019年則為36平方米。房改27年,這一數字增加了6倍多。看似簡單的數字,卻從側面折射數次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1992年,武漢房改正式拉開帷幕,對現有公房、新增住房進行改革,並實行住房保障和綜合配套。
  • 房改房如何交納物業管理費?房改房物業費收取標準
    房改房,指的是1994年國務院所實行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產物,是我國的城鎮住房由從前的單位分配轉變為市場經濟的一項過渡政策,現在又可以叫做已購公有住房。 已購公有住房,指的是我國的城鎮職工按照國家以及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有關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規定,按成本價或標準價來購買的已建公有住房。
  • 58年房改五大特徵
    近來,筆者查閱了大量有關58年私房改造運動的歷史背景資料,發現這次運動與建國以來其他運動不同,存在五大特徵。第一,唯一沒有最高指示的運動建國以來曾經開展過多次運動,從三五反運動到三大改造運動,從反右派運動、四清運動再到文化革命運動,每次運動都會有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指示。
  • 老舊小區改造意義或不亞於一次「房改」
    國辦20日公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目標任務、對象範圍、支持政策等(7月21日《光明日報》)。 城鎮居住條件將會越來越好,繼棚戶區改造後,老舊小區改造也提上日程。2017年,15個城市開展為期1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
  • 2020年廣州「品牌大家談」活動舉行 品牌專家、企業大咖等齊聚一堂
    原標題:2020年廣州「品牌大家談」活動舉行 共探品牌蝶變之路  12月9日,廣州品牌建設行動計劃之「智匯羊城·品牌賦新——2020年廣州品牌大家談」活動舉行。品牌專家、企業大咖等齊聚一堂,探討交流廣州品牌在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下的破局發展之道,共同助力「廣品」「廣貨」以全新姿態引領消費潮流。
  • 1998年房改執筆人: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將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8月29日,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房改」)主要執筆人之一顧雲昌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以及近期熱議的租購同權都是1998年房改的延續,其最大的意義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鄉土地二元結構這一「鴻溝」,先從租賃市場入手,向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邁進了一大步。
  • 健康大咖談|心梗救治,重在「三早」!11月19日上午10點來直播間,聽...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心梗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由其引發的猝死更是危險至極。一旦發現身邊有人猝死,你該怎麼辦?第一時間的救治又能給患者帶來怎樣的獲益?「健康大咖談」簡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持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科學的健康科普知識,2020年初,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向社會公布了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名單。
  • 曹操:跨界「文學大咖」
    「大咖」,是港澳傳過來的。咖是英語casting(角色)的音譯,「大咖」,即為大角色。曹操,就是三國政界、軍旅、文壇大角色,跨界「大咖」。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本文只談曹操「文學大咖」這一身份。角度太多。究竟從哪談起呢?還是跟著感覺走吧。「文學大咖」,不是天生的。讀書,啥時都不會晚小時候的曹操,就不是塊讀書的「料」。
  • 中國房改該吃什麼「藥」?
    談起不買房的理由,老邱的解釋也很 「怪」——他既非缺錢,亦非攢錢另作它用,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就是不想讓開發商和大銀行賺這個錢。」  在老邱看來,靠開發房地產賺錢的開發商和靠房屋抵押貸款賺錢的大銀行,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兩大支柱」。
  • 房改房產權可以交易嗎,交易需要什麼條件?
    房改房,又稱為「已購公房」、「上市公房」,是職工將單位以福利分房形式分配的房產以有關部門指定的價格將產權買斷為個人所有的房產類型。那麼,房改房產權可以交易嗎,交易需要什麼條件? 網友諮詢:房改房可以進行交易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 軍隊現有住房(房改房)與經濟適用住房的區別
    現有住房(房改房):總後勤部總後〔1995〕5號《軍產住房出售暫行辦法》、[1999]後營字第530號《軍隊現有住房出售管理辦法》、中央軍委[1999]19號《進一步深化軍隊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等,主要依據是2000年以前的房改文件。
  • 二次房改,還是緩緩勁再說
    二次房改,還是緩緩勁再說  3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的「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議案,已經列入本次人大會議的正式議案。根據二次房改的「三三制」設想,將會形成三種住房制度:針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針對中等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針對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體制,供地方面實行政府劃撥供地、「四定兩競」招標用地和商品房「招拍掛」供地三種方式,此外,將有三支隊伍參與建造:政府、民間非營利公益性建房機構、建築開發商共同參與。  聽起來一切都挺美,只是真要筆者舉手贊成,恐怕不會。
  • 有米大咖談|CTO蔡銳濤:大數據技術在移動營銷的應用與思考
    蔡銳濤,1989年出生的他配上一頭呆萌的捲髮和一對深邃的酒窩,儼然一副鄰家大哥哥的模樣。作為有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小濤已然擔任有米科技首席技術官多年。當《有米大咖談》欄目組邀請小濤當專訪嘉賓時,他正在和技術大牛們在部署新的技術項目方案。熬了幾個通宵的他從蘋果機三塊屏幕前面緩緩抬起頭,一邊聽著我們的來意,一雙修長靈動的手指又一邊在HHKB的機械鍵盤上歡脫地敲打了數十秒。在他辦公區域的正前方掛著喬幫主經典的託腮的大幅海報,上面用中英文印著「代碼勝於雄辯」。
  • 萬壽橋區塊鐵路房改房搬遷籤約工作完成
    7月27日,通過工作組和全體搬遷戶的共同努力,城廂街道按時完成了萬壽橋區塊41戶鐵路房改居民的搬遷籤約工作。  據了解,此次搬遷涉及蕭西路98號24戶、五道路17戶,該41戶居民在2017年彩虹大道及萬壽橋下街區塊拆遷時,因沒有房改而擱置。
  • 中國房改28年路線圖:六個階段的時代背景
    中國房改28年路線圖:六個階段的時代背景  計劃經濟下長期實行住房實物分配,公房租金低,租不養房,加以政府和企業財力不足,無法大量建房,造成惡性循環,居住條件難以改善。正如「國發[1991]30號」文件指出的那樣:「我國城鎮住房制度的改革,自從鄧小平同志1980年提出出售公房,調整租金,提倡個人建房買房的改革總體設想以來,逐步在各地展開。」  階段一1980年至1988年試點  房改的目的:實現住房商品化、社會化。
  • 勇哥談《微商大咖》電視欄目:別說你的努力,別人看不見!
    勇哥談《微商大咖》電視欄目:別說你的努力,別人看不見!隨著微商行業的發展,3000萬人已經實現了微商創業,但是,不可迴避的是,這個行業在發展,也存在一系列潛藏著的不穩定因素: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2017年,微商正式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行業內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個時候,3000萬微商人似乎都在等待著一個「答案」:微商,究竟怎樣才能做起來?我的努力,為什麼別人就是看不見?
  • 中醫文化「大咖」談中醫文化「喚醒」記
    從今天起,新華社推出「中醫文化『大咖』談」大型全媒體融合報導,集中播發一批文字、圖片、音視頻和網絡及新媒體稿件,分別從「中醫·喚醒」「中醫·健」「中醫·藝」「中醫·傳承」四大方向,全面展示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助推中醫藥現代化,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歧黃之術,華夏瑰寶。
  • 你真的懂房改房嗎?它是如何轉為商品房的?它們之間又有什麼不同
    在買房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房改房,而房改房又被稱為已購公房,是一種享用國家房改優惠政策的房屋,那到底所謂的房改房,能不能轉換為商品房,它和商品房之間,又存在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從性質上來看,房改房就是房改房,商品房就是商品房,它們本來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根本上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如果你把房改房當成商品房,那是大錯特錯,所以說,房改房是不能夠轉換為商品房的。
  • 從居者憂其屋到居者有其屋-"房改"照亮有家的路
    「1978年,中國人住房短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僅6.7平方米。」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建設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說。    顧雲昌曾多次參與國家房改政策的研究和制訂。「那時候講究先生產、後生活,高積累、低消費,住房建設的速度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長的速度。」1950年至1975年,全國住房竣工總面積僅為4.4億平方米。
  • 助力我省鄉村旅遊 甘青寧20餘網紅大咖永登越國開心農莊玩「開心」
    助力我省鄉村旅遊 甘青寧20餘網紅大咖永登越國開心農莊玩「開心」 www.lanzhou.cn2019-07-30 19:28 助力我省鄉村旅遊甘青寧20餘網紅大咖永登越國開心農莊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