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房改執筆人: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將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2020-12-17 澎湃新聞

8月28日,國土資源部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下文簡稱「方案」),確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8月29日,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房改」)主要執筆人之一顧雲昌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以及近期熱議的租購同權都是1998年房改的延續,

其最大的意義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鄉土地二元結構這一「鴻溝」,先從租賃市場入手,向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邁進了一大步。而其後的深遠影響還包括推進城鎮化建設以及縮小城鄉貧富差距等。

但顧雲昌強調,無論是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還是租購同權都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指望短期內對房地產市場供需造成波動,甚至引發房價下跌的想法並不現實。

顧雲昌還指出,

與1998年房改後帶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不同,靠房地產拉動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

未來在進一步健全房地產市場的同時,健康、文化、旅遊等領域才是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新的增長點。

短期難以對房價造成波動

在方案公布之後,便有分析認為農村集體土地不用經過徵地環節直接進入市場將降低土地成本,加之房屋租賃市場完善供給增加將削減買房需求,最終導致房價有明顯降低。

對此觀點,顧雲昌並不認同。他指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並不是房地產調控政策,而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是一種長效機制。這也意味著該方案的出臺,並不會如短期調控一般對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和房價造成速效的影響。

在顧雲昌看來,在下許多人口進流入城市的建設用地是不足的,農民的集體建設用地若能用於建租賃住房,將大大緩解住房供應上的難題,同時也與租購併舉的改革相輔相成。

「除了盤活存量土地,解決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外,還能增加農民的集體收入。」顧雲昌進一步指出,方案的推出從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城鄉土地二元結構這一「鴻溝」,至少先從租賃市場入手,向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邁進了一大步。其後的深遠影響還包括推進城鎮化建設以及減少貧富差距等。

國土資源部也表示,此次試點拓展了集體土地用途,將為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拓寬增收渠道。

但顧雲昌認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對於房價的影響是有限的。「租賃市場於銷售市場不一樣,不可能馬上就影響到銷售市場。對於市場分配的平衡和供需關係的改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直接作用到房價。」

同時,顧雲昌還指出,當前強調的租購同權確實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一個大方向,但許多問題也並不是僅僅依靠租購同權就能解決,「比如學區房問題,這還牽扯到教育資源不足、分配不平等的問題,這不是僅依靠租購同權就能夠改變的。」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公布之後,立即有人將此方案與「小產權房」聯繫在一起,認為「小產權房」的租賃合法了。

對此,國土資源部曾強調,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和違法建設的所謂「小產權房」不能混為一談。

國土資源部稱,這次試點的租賃住房建設,符合規劃、依法審批,由不動產登記做保護,同時只租不售;而過去所說的「小產權房」,無論在用地上、規劃上、還是建設銷售上,都不受法律保護。

不同城市在具體政策上不能「一刀切」

根據方案,租賃住房建成後,土地性質保持不變,仍為集體所有,耕地等農用地不在試點範圍內。對於租賃房的建設,村鎮集體經濟組織可以自行開發運營,也可以通過聯營、入股等方式建設運營集體租賃住房。

顧雲昌認為,未來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發展策略上將會受此政策影響,相信有不少開發商將願意與村鎮集體經濟組織合作,這對開發商來說是一種新的選擇,但未來能不能成功還需要經過許多探索。

由於開展試點的城市共有13個,顧雲昌分析,預計13個城市在具體政策的制定上將有差距,「不可一刀切。」

顧雲昌分析,目前對此項改革需求最為迫切的當屬那些人口流入量大,住房需求大的一線城市,而這些城市在具體政策執行上也將面臨更大的難點。

「首先就是租金價格的問題,是否需要管控等等。另外,城市的交通配套是否完備也會導致試點執行效果上的巨大不同。」顧雲昌稱,由於集體建設用地多位於城郊,用於建設租賃住房後能否對改善住房市場的供求平衡起到有效作用,都將很大程度依賴於城市的交通和相關配套建設。

並非二次房改,而是1998年房改的延續

在《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出臺後,有人指出這是堪比1998年房改的第二次房改。對此,顧雲昌認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與租購同權的提出並不是第二次房改,而是1998年房改的延續和進一步深化。

在顧雲昌看來,1998年房改之後,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居者有其屋」的問題,而當下亟需解決的則是「居者優其屋」,老百姓已經對住房問題有了更高的需求。

而從宏觀角度來分析,顧雲昌認為,1998年房改之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此後中國經濟十數年的高速增長,「但未來,中國經濟依賴房地產繼續高速增長顯然是不行的。」

顧雲昌稱,無論是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還是租購同權,都將很大程度提高人們生活品質,而在提高生活品質方面,未來中國百姓將更看中文化、旅遊等領域,而這些領域將形成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新的動能和支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央政策鼓勵住房租賃市場,北京廣州加快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
    發展租賃市場,房源多寡是一個重要環節,也直接影響整個租賃市場的供需格局。為了增加租賃房源供應,除了挖掘城市存量房源外,多個熱點城市也在加快推進集體土地建租賃房試點。北京市住建委20日表示,為多渠道增加租賃房源供應,北京將加快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今年將完成39個項目、321萬平方米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供地、開工,其中豐臺區成壽寺、石景山區古城2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經開工,可提供房源1300套。稍早前的9月10日,廣州市利用集體土地建租賃房試點開始正式啟動。
  • 貧富差距之下,何時才能縮小城鄉的養老差別?
    中國的發展與西方國家的發展不同,解決貧富差距並不斷縮小貧富差距是我們一直要走的路。貧富嚴重分化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當高收入人群已經實現「國籍自由」的時候,對於內需的拉動就十分有限,很有可能隨時將絕大多數資產轉移至海外,而中低收入人群才是消費的主力,是多數企業和商家的命脈所在。那麼低收入人群就更不可能成為拉動經濟的積極參與者,貧富差距是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 收入差距縮小不等於貧富差距縮小
    原標題:收入差距縮小不等於貧富差距縮小   4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2014)》指出,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 北京等多地試水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事實上,2017年8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將北京、上海、瀋陽、南京等13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此後隨著福州、南昌等城市的加入,試點增至18個。經過三年時間,相關探索已經進入了落地階段,而陳揚熹則是這項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 順義首批集體土地租賃房力爭年內開工
    而為了解決這種「職住不平衡」的問題,本市多區正規劃和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面向周邊園區內的企業員工。記者近日從順義區住建委獲悉,該區首批4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取得立項手續,力爭在年內開工,未來建成後將主要面向周邊企業員工等群體,解決順義區內的職住平衡問題。
  • 怎樣縮小貧富差距
    2000年前後,我國在實現了翻兩番的戰略目標、達到小康水平之後,兩極分化問題日益凸顯,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關注,不斷採取各種措施,縮小貧富差距。這些措施和做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國經濟發展在地區差異上主要表現為東西部發展的嚴重不均衡,這種不均衡事實上就是貧富分化的一種根源。西部大開發就是縮短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通過西部的發展拉平地區貧富差距。
  • 北京鼓勵農民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單次租期不得超過10年
    近日,經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規土委、市住建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意見》。集體租賃住房是農民集體持有的租賃產業(租賃物業),可依法出租獲取收益,不得對外出售或以租代售。租金將參考周邊住房租賃市場水平,鼓勵籤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但單次租期不得超過10年。
  • 北京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可獲補助,首期租金不得超周邊同類均價
    》,用於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支持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改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等。 《辦法》提出,申請專項資金的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應當符合四項條件,即:符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納入北京新增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供地範圍;鄰近產業園區、交通樞紐或產業新城,具備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手續,並正式開工。
  • 日本是怎樣縮小城鄉差距的
    面對嚴峻的城鄉差距問題,日本政府不斷調整農業、農村政策,採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縮小城鄉差距,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最終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城鄉差距較小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城鄉差距較大,縮小城鄉差距的難度也逐漸加大,認真研究日本城鄉差距的治理經驗,對推動我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 北京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來了
    7月,北京成壽寺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泊寓|院兒」正式入市,這也是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目前901套房源已公開面向市場出租,第一批235套房源已於5月下旬租罄。萬科每年需要付給村集體一筆保底租金收益,如果盈利超出預期,村集體還會分享一定的分紅。一位top5集中式長租公寓高管透露,此類集體土地租賃項目的保底租金很低,約為0.1元/平方米/月。「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的土地成本近乎為0。」成壽寺泊寓負責人介紹,萬科需付一筆集體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費,但放在45年經營時間裡,這筆費用可以忽略不計。
  • 海澱清河小營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規劃方案公示中
    目前,海澱區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正在進行規劃方案的公示。 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 集體土地租賃房租金、租期穩定,又不像公租房有嚴格的準入門檻,仍然屬於市場租房,因此將來會成為穩定北京住房租賃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
  • 日本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雖然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貧困」的質量不一樣,但是,貧富差距的內涵是一樣。跟我們中國一樣,日本的貧富差距,首先是城鄉差別造成的。但是,日本解決城鄉貧富差距的時間表,要比我們中國來得早。嚴格說來,日本是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著手解決城鄉差別。首先採取的措施,是解決「教育的貧富差距」。
  • 縮小貧富差距 增加社會彈性
    中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進發,剛剛閉幕的十八大為此規劃了宏偉藍圖,並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其中,「收入倍增」計劃引人關注,這是搞好分配,縮小差距的重要步驟,更是關乎公平、增加社會彈性的大事。
  • 縮小貧富差距,「解鈴還須繫鈴人」
    5月10日《經濟參考報》報導:近些年來,我國地區、城鄉、行業、群體間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導致部分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經超過基尼係數標誌的警戒「紅線」,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正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解放後國家致力於消除貧富差距,但絕對的平均主義並不利於調動勞動者乃至全社會的積極性。
  • 清河小營將建千套集體租賃房
    各位粉絲: 集體租賃房是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型住房,提供給市民以及新北京人穩定租住的住房。 根據規劃,從2017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建設五十萬套租賃房,其中大部分為集體土地租賃房。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 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
  • 豐臺區成壽寺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的要求,2017-2021年我市將供應150萬套住房,其中租賃住房50萬套,主要在集體土地上建設。8月24日,豐臺區南苑鄉成壽寺村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全市首個實現開工的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
  • 海澱小營建材城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近日發布公示顯示,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並組織編制了項目實施規劃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公示期,結束時間為8月21日。  此次共公示兩處地塊。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在建廠房及商場等用途之外,集體建設用地上是否還允許建造住宅,供外界租賃甚至買賣,成為一些城市民眾關心之處。
  • 「房改20年」大咖談
    原標題:「房改20年」大咖談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國發[1998]23號),宣布全國城鎮從1998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全面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同時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