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清河小營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規劃方案公示中

2020-12-08 騰訊網

海澱是最受關注的區之一。

目前,海澱區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正在進行規劃方案的公示。

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

集體土地租賃房租金、租期穩定,又不像公租房有嚴格的準入門檻,仍然屬於市場租房,因此將來會成為穩定北京住房租賃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

該項目位於海澱區西三旗街道,京藏高速小營橋與小營東路交叉十字路口的東南角,東至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清河小營校區),南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醫院),西至京藏高速路輔路,北至小營東路,總用地面積約4.51公頃。

由於附近的高新企業比較集中,清河小營一帶是不少企業員工集中居住的區域,也是「碼農」們比較喜歡居住的區域。該項目將來的租賃房可以想像將會得到青睞。

公示的項目規劃方案中,建築規模約5.26萬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約1.88公頃,規劃用地性質為綠隔產業用地F81 (集體產業用地)。容積率2.8,建築高度60米,綠地率30%,建設內容為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含社區服務配套用房)。

以集體租賃房源套均50平米估算,預計該項目可以提供大約1千套房源。

更多消息,小易也將持續關注,歡迎大家爆料~

疫情期間,安全出行,不妨試試小易為大家提供的免費預約直通車服務,專車接送。

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報名:

相關焦點

  • 清河小營將建千套集體租賃房
    各位粉絲: 集體租賃房是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型住房,提供給市民以及新北京人穩定租住的住房。 根據規劃,從2017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建設五十萬套租賃房,其中大部分為集體土地租賃房。
  • 海澱小營建材城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近日發布公示顯示,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並組織編制了項目實施規劃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公示期,結束時間為8月21日。  此次共公示兩處地塊。
  • 1998年房改執筆人: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將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短期難以對房價造成波動在方案公布之後,便有分析認為農村集體土地不用經過徵地環節直接進入市場將降低土地成本,加之房屋租賃市場完善供給增加將削減買房需求,最終導致房價有明顯降低。對此觀點,顧雲昌並不認同。他指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並不是房地產調控政策,而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是一種長效機制。這也意味著該方案的出臺,並不會如短期調控一般對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和房價造成速效的影響。在顧雲昌看來,在下許多人口進流入城市的建設用地是不足的,農民的集體建設用地若能用於建租賃住房,將大大緩解住房供應上的難題,同時也與租購併舉的改革相輔相成。
  • 北京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來了
    7月,北京成壽寺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泊寓|院兒」正式入市,這也是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目前901套房源已公開面向市場出租,第一批235套房源已於5月下旬租罄。萬科每年需要付給村集體一筆保底租金收益,如果盈利超出預期,村集體還會分享一定的分紅。一位top5集中式長租公寓高管透露,此類集體土地租賃項目的保底租金很低,約為0.1元/平方米/月。「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的土地成本近乎為0。」成壽寺泊寓負責人介紹,萬科需付一筆集體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費,但放在45年經營時間裡,這筆費用可以忽略不計。
  • 順義首批集體土地租賃房力爭年內開工
    而為了解決這種「職住不平衡」的問題,本市多區正規劃和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面向周邊園區內的企業員工。記者近日從順義區住建委獲悉,該區首批4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取得立項手續,力爭在年內開工,未來建成後將主要面向周邊企業員工等群體,解決順義區內的職住平衡問題。
  • 豐臺區成壽寺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的要求,2017-2021年我市將供應150萬套住房,其中租賃住房50萬套,主要在集體土地上建設。8月24日,豐臺區南苑鄉成壽寺村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全市首個實現開工的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
  • 中央政策鼓勵住房租賃市場,北京廣州加快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
    北京市住建委20日表示,為多渠道增加租賃房源供應,北京將加快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今年將完成39個項目、321萬平方米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供地、開工,其中豐臺區成壽寺、石景山區古城2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經開工,可提供房源1300套。稍早前的9月10日,廣州市利用集體土地建租賃房試點開始正式啟動。
  • 北京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可獲補助,首期租金不得超周邊同類均價
    》,用於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支持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改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等。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可申請每套住房4.5萬元補助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單位可以申請專項資金,建設單位也可根據雙方協議委託運營單位申請專項資金。
  • 北京等多地試水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事實上,2017年8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將北京、上海、瀋陽、南京等13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此後隨著福州、南昌等城市的加入,試點增至18個。經過三年時間,相關探索已經進入了落地階段,而陳揚熹則是這項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 北京清河小營"兩限房"開工 2009年4月交付使用
    2007-11-27 08:30 北京市今年第二批兩限房項目——清河小營兩限房昨天(11月26日)開工。
  • 北京北五環奧森公園旁,海澱好位置,數百套租賃房獲批
    還記得海澱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規劃近千套集體租賃房的消息麼。這兩天,該項目獲得了市發改委的立項批覆,這意味著該項目將進入正式建設的階段,距離將來大家可以申請租住更近了。什麼是集體租賃房?就是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型住房,提供給市民以及新北京人穩定租住的住房。根據規劃,從2017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建設五十萬套租賃房,其中大部分為集體土地租賃房。集體租賃房的租金參考市場租賃,但租金、租期都很穩定。
  • 北京探索完善租購併舉住房體系新路,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運營
    在北京眾多住房項目中,泊寓成壽寺社區身份「特別」——是北京第一個,也是全國第一個投入運營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短短兩個月後,2017年10月31日,《關於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意見》印發,從項目準入條件、申報主體、資金籌措、規劃布局、租賃模式、審批程序等九大方面進行規範,這成為集體土地租賃房建設的首份政策指引。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 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
  • 北京鼓勵農民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單次租期不得超過10年
    近日,經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規土委、市住建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意見》。集體租賃住房是農民集體持有的租賃產業(租賃物業),可依法出租獲取收益,不得對外出售或以租代售。租金將參考周邊住房租賃市場水平,鼓勵籤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但單次租期不得超過10年。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在建廠房及商場等用途之外,集體建設用地上是否還允許建造住宅,供外界租賃甚至買賣,成為一些城市民眾關心之處。
  • 北京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可申請補貼 成套住房每套補4.5萬
    原標題: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可申請補貼   本報訊(記者 趙瑩瑩)北京市住房租賃市場迎來利好消息。昨天,市住建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北京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單位可以申請專項資金,其中成套住房補助標準為4.5萬元/套。
  • 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紅石村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
    第二條徵收安置主體本項目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安置的主體是從化區人民政府,徵收部門是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化區分局,徵收實施單位是太平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工作,其餘相關單位予以積極配合。
  • 全國第一套集體土地長期租賃公寓正式進入城市城隍廟社區一期 共有...
    該項目的完成是為了「為年輕人和那些在租房和購房時代掙扎的人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和生活支持解決方案」。據悉,作為北京乃至全國第一個集體土地租賃房,園區住宅成壽寺社區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並於2018年3月15日獲得立項批准,2018年8月23日獲得《項目建設許可證》。總時間只有5個月,比計劃提前2個月,最終項目比綜合計劃提前6個月開工。
  • 5月首周海澱人氣樓盤排名 你關注的樓盤第幾名?
    房天下研究院數據顯示,大苑海澱府位列第一!據了解,該小區位于田村路與田村東路交匯口往西300米,田村路北側,目前有3個戶型在售,價格為90800元/平方米。 相信不少購房者都會在買房時感到迷茫,經常徘徊在幾個樓盤中不知道該選擇哪個樓盤好。
  • 廣東潮州集體土地租賃緣何引致連環訴訟
    三家律所認為,劉建洲作為合法承租人與佔地企業臻誠錶帶廠之間圍繞土地交付產生爭端,是典型的民事糾紛;企業佔地激起溪口四村集體維權,村民圍網建設治安房,臻誠錶帶廠視此侵犯其物權法項下通行權,依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爭端解決機制,當可訴求法院定紛止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