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多地試水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2020-12-13 新浪樂居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多方採訪獲悉,此前國家確定的北京、上海、瀋陽、成都等13個城市首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經過幾年時間已經進入到落地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激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有助於租購併舉住房制度的完善,有助於緩解城市房租上漲的壓力。同時,為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供支撐,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專家建議,應細化完善扶持政策,鼓勵引導不同市場主體加強分工協作,調動各方積極性。

  集體土地建成租賃住房亮相

  今年25歲陳揚熹來自遼寧,已在北京從事國際業務諮詢一年多的時間。雖然在京時間不算長,但她已先後搬了3次家,最近一次則是搬到南三環上的泊寓成壽寺社區,也是北京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長租公寓的第一個項目。

  「目前居住了快一個月,感覺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管家服務,物業管理,周邊配套,房間設施等等,房租支出微微有點經濟壓力,不過這個價格可以有自己的一個獨立空間,相比其他租房可能也需要差不多的價格,但是可能沒有這麼好的條件,覺得還算值得。」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事實上,2017年8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將北京、上海、瀋陽、南京等13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此後隨著福州、南昌等城市的加入,試點增至18個。經過三年時間,相關探索已經進入了落地階段,而陳揚熹則是這項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記者在泊寓成壽寺社區採訪時看到,項目均為精裝修的獨立開間,租客基本可以拎包入住。同時,還面向不同收入水平、職業特點和租住需求的細分客群,特設女生房、寵物房、主播房等個性主題房間。房屋面積20平方米和29平方米兩種戶型,單套月租金從3600元到4700元不等,約為周邊同品質一居室租金的70%-80%。同時,公寓還為年輕人提供了咖啡、書吧、健身、藝術等公共空間。在公寓的底層,商業配套正在建設,未來將引入餐飲、便利店、生鮮超市等生活服務配套門店。

  「目前覺得住得比較舒服。」陳揚熹說,她和萬科籤訂的是一年的合約,之後看底層商鋪的建設,或者工作的調動,如果沒什麼問題會繼續住下去。

 改革劍指一線城市租房痛點

  在推進「租售並舉」的政策指引下,土地供應開始向租賃市場傾斜,包括萬科在內的很多企業看準了其中蘊藏的市場機會。

  據萬科集團公共關係合伙人李鈞向記者介紹,此前一線城市的租房市場呈現出供求錯配和價格錯配兩大痛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的租賃房入市有效助力了兩個錯配問題的解決。」李鈞表示,項目保障每位租客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私密空間,而將會客、閱讀、健身等有社交屬性的功能放置於開闊的共享空間中,通過設計解決供求錯位。另外,由於項目租金將以穩定為主,過去常出現的房主頻繁漲房租或者突然需要騰房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實際上,泊寓成壽寺社區只是北京市首批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工程之一。2017年11月,北京市確定於5年內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建設集體租賃住房,平均每年供地約200公頃。

  中國人民大學城鄉發展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葉裕民表示,目前一線城市中,城中村規模巨大,部分所在區域甚至是城市較為核心地段,致使城市難以整體現代化。以廣州市為例,廣州市各類城中村577個,其建設用地相當於城區建設用地的80%,土地利用效率僅為中心城區的1/10,居住人口工資水平相當於城區的1/2,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無證建設用地和住房比例非常高,北京也基本上是同樣的現象。

  葉裕民指出,有數據顯示,流動人口住政府帶有福利性質的住房僅2.9%,比例較低,購買商品房的大概佔19%,那麼剩餘的更多的流動人口則需要市場提供租賃住房,通過農村建設用地整體規劃,一方面滿足新市民租賃需求,另一方面,也可改變此前城中村髒、亂、差的窘境。

 專家建議細化完善扶持政策

  專家認為,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的陸續開工建設和入市運營,對穩定一線城市住房租賃市場,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集體土地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將發揮積極作用。這項改革也是一次多方受益的嘗試:對於村集體而言,可以獲得長期穩定收益、享受經營分紅;對企業而言,可以通過項目追求長期經營可持續發展;對於租戶而言,在一線城市租房又增添了新的選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研究員宋迎昌認為,激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有助於租購併舉住房制度的完善,對於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部分城市先行先試已初步實現政府、村集體、農民和租戶家庭的共建共贏共享。

  不過專家也指出,集體建設用地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相關探索應規範有序,將農民的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宋迎昌認為,需建立公平合理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製度,構建各方利益平衡機制。

  此外,專家還建議細化完善扶持政策,鼓勵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企業、金融機構等不同市場主體加強分工協作,調動各方積極性。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蔡繼明表示,推進租購併舉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至關重要,應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一是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供應主體,包括發展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住房租賃業務,規範住房租賃中介機構,支持個人出租住房。二是加大力度鼓勵住房租賃消費。三是完善住房租賃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在有效風控前提下對住房租賃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支持住房租賃企業在風險可控基礎上進行直接融資,鼓勵地方政府多渠道增加低成本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相關焦點

  • 中央政策鼓勵住房租賃市場,北京廣州加快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
    北京市住建委20日表示,為多渠道增加租賃房源供應,北京將加快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今年將完成39個項目、321萬平方米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供地、開工,其中豐臺區成壽寺、石景山區古城2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經開工,可提供房源1300套。稍早前的9月10日,廣州市利用集體土地建租賃房試點開始正式啟動。
  • 北京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來了
    7月,北京成壽寺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泊寓|院兒」正式入市,這也是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目前901套房源已公開面向市場出租,第一批235套房源已於5月下旬租罄。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正是3年前住建部、國土資源部聯合為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以緩解住房供需矛盾開出的考卷,北京、上海、廣州等13個城市應約作答。2017年8月,原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 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在建廠房及商場等用途之外,集體建設用地上是否還允許建造住宅,供外界租賃甚至買賣,成為一些城市民眾關心之處。
  • 清河小營將建千套集體租賃房
    各位粉絲: 集體租賃房是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型住房,提供給市民以及新北京人穩定租住的住房。 根據規劃,從2017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建設五十萬套租賃房,其中大部分為集體土地租賃房。
  • 順義首批集體土地租賃房力爭年內開工
    而為了解決這種「職住不平衡」的問題,本市多區正規劃和建設集體土地租賃房,面向周邊園區內的企業員工。記者近日從順義區住建委獲悉,該區首批4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已取得立項手續,力爭在年內開工,未來建成後將主要面向周邊企業員工等群體,解決順義區內的職住平衡問題。
  • 北京鼓勵農民集體土地建租賃住房,單次租期不得超過10年
    布局上結合「三城一區」和產業功能區,堅持毗鄰產業園區、交通樞紐和新城的原則進行布局建設。從今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建設集體租賃住房。五年內年均供地200公頃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北京市計劃於2017年-2021年的五年內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建設集體租賃住房,平均每年供地任務量約200公頃。目前,市規土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集體租賃住房項目前期用地工作,確保完成本年度的土地供應任務。
  • 1998年房改執筆人: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將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8月28日,國土資源部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下文簡稱「方案」),確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 海澱清河小營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規劃方案公示中
    目前,海澱區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正在進行規劃方案的公示。 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 集體土地租賃房租金、租期穩定,又不像公租房有嚴格的準入門檻,仍然屬於市場租房,因此將來會成為穩定北京住房租賃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
  • 北京探索完善租購併舉住房體系新路,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運營
    2017年8月21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明確第一批在北京、上海、廣東、南京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允許村鎮集體經濟組織以自行開發運營、聯營、入股等多種方式建設運營集體租賃住房。「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租賃住房,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 豐臺區成壽寺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的要求,2017-2021年我市將供應150萬套住房,其中租賃住房50萬套,主要在集體土地上建設。8月24日,豐臺區南苑鄉成壽寺村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全市首個實現開工的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
  • 海澱小營建材城將建集體土地租賃房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近日發布公示顯示,海澱區東升鎮政府擬利用東升鎮小營建材城集體土地建設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並組織編制了項目實施規劃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公示期,結束時間為8月21日。  此次共公示兩處地塊。
  • 青島租賃房政策發布!市北等5區今年推租房建設用地
    加快推進住房領域供給側改革,擴大租賃住房建設和供應規模,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滿足多層次的住房租賃需求。據悉,青島為省內第一個出臺租賃房政策的城市。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島城將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通過集中建設、引導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建設、閒置房屋按規定改建、有序開展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等多種途徑,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改善住房供應結構,為實現租有所居提供實物保障。一是集中建設。
  • 北京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可獲補助,首期租金不得超周邊同類均價
    》,用於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支持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改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等。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可申請每套住房4.5萬元補助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單位可以申請專項資金,建設單位也可根據雙方協議委託運營單位申請專項資金。
  • 北京北五環奧森公園旁,海澱好位置,數百套租賃房獲批
    還記得海澱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規劃近千套集體租賃房的消息麼。這兩天,該項目獲得了市發改委的立項批覆,這意味著該項目將進入正式建設的階段,距離將來大家可以申請租住更近了。什麼是集體租賃房?就是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型住房,提供給市民以及新北京人穩定租住的住房。根據規劃,從2017年起的5年裡,北京將建設五十萬套租賃房,其中大部分為集體土地租賃房。集體租賃房的租金參考市場租賃,但租金、租期都很穩定。
  • 集體用地如何搞開發,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農村建設用地可以同等入市?不急,關於農村集體用地開發的門道,請聽筆者為你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來看農村用地分為哪幾種類型,與國有土地不同,農村土地屬於集體用地,分為集體農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大類,本文將為讀者解讀三類六種用地的利用開發方式。
  • 五大行進軍住房租賃市場 試水租賃服務
    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馬文靜)在「租購併舉」的政策東風之下,住房租賃市場迎來發展的新時代。除了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中介機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大舉進入住房租賃市場,並嘗試在金融服務的傳統業務之外開拓一片新天地。
  • 2019年北京房山這幾處公租房列為重點項目 用地約33.6萬平!
    2018年度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總用地面積約61213平方米,其中:綠隔產業用地面積約26442平方米,生態景觀綠地面積約7070平方米,同步實施整理用地面積約27701平方米。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40470平方米,總投資20098萬元,建設內容為集體租賃住房及配套。
  • 全國第一套集體土地長期租賃公寓正式進入城市城隍廟社區一期 共有...
    據悉,作為北京乃至全國第一個集體土地租賃房,園區住宅成壽寺社區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並於2018年3月15日獲得立項批准,2018年8月23日獲得《項目建設許可證》。總時間只有5個月,比計劃提前2個月,最終項目比綜合計劃提前6個月開工。
  • 政府不再是住房用地唯一提供者,到底啥意思?
    一般來說,從土地市場的用地來源看,主要包括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所以國土部此次表述,或是說在住宅市場的用地方面,會逐漸放開集體建設用地用於租賃類住房的供應。另外,類似用地也可能是從其他非地產開發企業的手中獲取,尤其是一些國有企業的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