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卻不清楚了,巧妙得讓人驚嘆

2020-12-04 大咖說史

有無數經典之作的詩詞,每一首中又會有點睛之句,一下子讓整首詩就亮眼起來了。像這樣的句子有很多,而我們也只習慣性的記住了這些亮眼的句子。

能夠隨口背得出來,但是要說出自何人之作或者是出自於哪一首詩,我們就說不出其所以然了。有時候我們的記憶會混亂,把某兩首詩的名句混到一起。

例如「烏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會把以為這齣自於同一首詩。看起來非常連貫,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但事實上卻出自於不同的詩篇。

前一句出自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而後一句出自於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那麼你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一句是什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烏雲壓城城欲摧

首先我們來看此詩的作者許渾,他本人的成就是非常高的,專攻韻律詩,以杜甫為目標,想要向他看齊。許渾一生作詩無數,而且也被稱為晚唐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不過,他所寫的作品雖然整齊對仗,有一種音韻美,但是內容卻比較空泛,而且多質量不高,甚至一些詩作還有相同的內容。因此,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有加,有肯定也有批評之處。

力贊他的以陸遊等名家為主,陸遊曾對他高度評價:「李、杜之後,尚學者許渾而已」。而抨擊他的人則多是明清文人,例如楊慎就曾評價過:「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

每一個人的喜好以及評價標準都不一樣,所以有褒貶的態度也是在正常不過了。

圖片:作者許渾

在他的作品之中,後人最喜愛的莫過於這首《鹹陽城東樓》了,至今人們都喜歡用「山雨欲來風滿樓」來表現暴風雨前的風雲變幻。當然,除了這一名句在外,此詩仍有其高明之處,那麼高明在哪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鹹陽城東樓》整首詩詞。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圖片:《鹹陽城東樓》

一篇經典好詩,在開篇之時就會給人驚喜,展現出其「不俗」的一面。此詩亦是如此,剛開篇便以大手筆的姿態點出了「萬裡愁」,此愁竟然達萬裡,可見其氣勢之恢弘。

有些作者把握不好力度,很容易大手筆之後收不回來,讓人讚嘆之後又顯鄙夷之情。但是許渾在這一方面掌握得很好,巧妙的用「蒹葭楊柳」來收尾,此愁落到了這裡,便能寄情於景了,不得不讓人感嘆他運筆的巧妙。

以情開頭,以景收尾,這是很常見的手法。正是因為常見,才難以出眾,難以脫穎而出!

但是許渾卻成功的突破了平庸,不愧是大家手筆,所以才能得到陸遊等人的高度評價。

圖片:陸遊漫畫

本詩的精華之處在於頷聯,全部精華都濃縮於此了。此詩的點睛之筆在於「山雨欲來風滿樓」,大雨揮灑之前,四周一片沉寂和蕭瑟,站在高樓之上能夠感到這凜冽的寒風。這一句是非常出名了,受後人所讚賞。

不過,此句的前一句就顯得有些平淡了。「溪雲初起日沉閣」,烏雲緩緩的從溪邊處飄來,而夕陽也開始落了下去,斜陽餘暉照映著閣樓,這淡淡的景色,看似很平淡無奇。但是仔細領略,才能發揮作者的用意。

短短七字,寫到了四種景物,小溪、烏雲、斜陽以及樓閣,這種聯繫看似風輕雲淡,實則是詩人有意而為之,看似寫景,其實也寫出了詩人此時惆悵的心情。

烏雲過溪,斜陽照樓,都充滿淡淡的愁情,而且還暗指了此時晚唐衰亡的局面,有著一語雙關之妙!

圖片來源於網絡:山雨欲來風滿樓

至於頸聯,則採用了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秦漢皇宮大殿是何等的雄偉壯闊, 現在再看卻只剩蕭條,秦宮中雜草叢生,只剩鳥兒四處亂竄;而漢宮也只有蟬在秋葉間哀鳴。

所寫之景都是落魄之景,作者用意大家都明白,就是為了借用這凋敝之景來烘託作者的感情,來諷刺現今朝廷的凋敝。

到了尾聯,作者還是沒有明著點明其意,古人都是喜歡含蓄的,不喜歡直接表露出來,而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情景寄託出來。城池仍是舊時模樣,不過卻物是人非了,只有這條渭水以及充滿活力,川流不息。

本詩開端所寫「萬裡愁」,又以「渭水流」結尾,可謂雙重霸氣。就讓這重重的哀愁隨著渭水一起向東流去吧。恐怕,這渭水也無法將全部的哀愁給帶走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雜草叢生

讀完本詩之後,惆悵之情仍然在心間揮之不去,可見許渾手法之高明,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詩人並不多見。

整首詩下來,僅用了一個「愁」字,但是全詩表達出來的愁情卻是十分濃重的。而且此詩句句寫景,但是卻又意不在景,而在於升華愁情。

另外,許渾每一句寫景也是寫一半藏一半,不點破開來,讓大家自行去揣摩體會。這樣的寫作方式能夠激發我們的興趣,更是令我們回味無窮,讀完一遍還想再來一遍,意猶未盡。

因此,眾多名家們對此詩也是給出了一致並且高度的評價:「一片鏗鏘,如金鈴千百齊鳴」。

圖片:惆悵之情在心間揮之不去劇照

很多人見到《鹹陽城東樓》是陌生的,但是一看到「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找到了熟悉之感,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也是許渾作品中的瑕疵。雖然不要求讀者能夠背誦下全詩,但是至少應該知道此詩的名字吧,再不濟也應該知道出自誰手。

但是,許多人都只知道這一句,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也許是後人專挑這經典之句來傳世吧,又或者現代人只注重精髓,而忽略掉了其他的內容。

事實上,很多人讀古詩只是為了去背誦佳句,以便於日後寫作之時能夠用得上。以這種方式讀古詩,是無法體會到詩中精髓的。

雖然我們學到了一句經典名句,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掉了最根本的東西,就是作者的心境,讀懂了心境那這一首詩你也就懂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來表現戰爭、矛盾或重大變革到來之前的緊張氣氛,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句是什麼,作者是誰?今天,一起來弄清楚全詩:鹹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很多詩詞我們很熟悉,但是卻不知道作者是誰。比如那「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是一句詩,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詩的作者乃是慈禧太后。又如「山外青山樓外樓」也是一句古詩,作者林升可能更不為人所知。如果說上述的詩句畢竟都是唐詩之後的作品,畢竟在當時詩歌的影響力較之宋詞、明清小說要弱了很多,才會導致詩句走紅而詩人不為人所知的現象,那麼值得說清楚的一點就是,即便是在唐詩當中,依然存在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一樣經典,也是7個字,美得令人沉醉
    但有些詩,古人有爭議,今人卻喜歡得很,這種詩到底有沒有水平呢?不好說!舉個例子,大詩人韋應物寫了 首《簡盧陟》,擱在古代都沒人點評它。但傳到現在,很多人卻對詩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愛不釋手。那這詩到底是真的寫得好,還是水平一般呢?其實從詩詞的格律及工整度,甚至精神內核來看,以唐宋的標準,這詩確實不算好。可放到今天,這樣的詩風就是很對咱們的胃口。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寓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晚唐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人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只見太陽西沉,烏雲滾來,涼風陣陣……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交織在一起,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怎麼做 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完成攻略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怎麼做 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完成攻略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10-29 21:24:00手機訂閱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其實更加巧妙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這樣的文學作品我們不勝枚舉。況且唐宋的詩詞大咖能人輩出,流傳下來的詩詞也浩如煙海,那麼可供小作者施展才華的舞臺就相對縮小了很多。那些未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並非是寫得不夠好、不夠精,而是競爭力實在太大了。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前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這樣的文學作品我們不勝枚舉。況且唐宋的詩詞大咖能人輩出,流傳下來的詩詞也浩如煙海,那麼可供小作者施展才華的舞臺就相對縮小了很多。那些未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並非是寫得不夠好、不夠精,而是競爭力實在太大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這樣的文學作品我們不勝枚舉。況且唐宋的詩詞大咖能人輩出,流傳下來的詩詞也浩如煙海,那麼可供小作者施展才華的舞臺就相對縮小了很多。那些未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並非是寫得不夠好、不夠精,而是競爭力實在太大了。
  • 有一種危機感叫「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歲月靜好,下句風雨俱來
    用來形容危機的成語有很多,那是十萬火急,是迫在眉睫,也是四面楚歌,而最唯美的那一種,還要屬「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這是成語嗎?沒錯,是的,當然它也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讀完全詩,反倒不覺危機重重,只剩釋然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時間:2015-03-16 13:2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老是有一些朋友在我面前裝逼,沒事整一些文鄒鄒的詩詞歌賦,討厭死了……請問「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攻略 山雨欲來風滿樓怎麼做
    《原神》遊戲中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怎麼做?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在哪 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分享
    導 讀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在哪?
  • 佳句共賞之「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敢肯定,漢字文化圈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句詩的人,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並無限趨近於百分之百。它成為了七字成語,不但經常單獨出現,而且經常與另一句由詩變成的成語連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搞得他們好象本來是一對。那麼此句究竟出自哪首詩?是何人所作?恐怕知道的人不足百分之十。
  • 趙振元 ┃ 山雨欲來風滿樓
    可以肯定地說,參加與觀看日本奧運會的人也不會多,因為人的命畢竟比體育賽事更加重要,在全球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舉辦如何大規模的體育賽事是有極大風險的。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其實已經宣告奧運會這種形式已經過時,人類無法回到從前,人類必須改變自己,必須尋找新的體育競賽方式。只要沒有從根本上有效地阻擊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現在看來,近幾年內是完全不可能的),舉辦全球的體育賽事是不合事宜的。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比下半句更美
    當被問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有的人也許會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乍一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上下讀起來也十分連貫。而實際上,這兩句分別出自不同的詩。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唐代許渾的《鹹陽城東樓》:
  • 喜歡「山雨欲來風滿樓?」卻以為是文藝範兒?網友:多讀點書吧!
    「山雨欲來風滿樓」驀然涼風突起,鹹陽西樓頓時沐浴在悽風之中,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來了。這句詩句,常常被人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成為千古傳詠的名句。也常常被人只是單純的用作山雨欲來的前奏,畫面感十分突出。
  • 忽如一夜春風來下一句是什麼?奇蹟暖暖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
    忽如一夜春風來下一句是什麼?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下面鬥蟹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忽如一夜春風來下一句是什麼 奇蹟暖暖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答案介紹,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答案介紹  問: 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  答: 千樹萬樹梨花開
  •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進不了《唐詩三百首》?大家質疑什麼?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來說指的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因而氣氛開始漸漸緊張。很多人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表示自己有危機意識。然而,如果遇到真正了解這句話的行家裡手,那些常常念叨「山雨欲來」的人,或許就要尷尬了。因為首先一個問題,他們或許就答不上來:「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
  • 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的這首詩因此聯而聞名。「山雨欲來風滿樓」,將山雨來臨之前風勢甚急寫得十分生動,不但充滿了動感色彩,更有著富於形象的哲理唐人說理與宋人說理不同,唐人不會用枯燥的議論,他們仿佛天生熱愛著自然,所以即便是議論、說理也要用自然中的形象來作比喻。
  • 影評:《樹大招風》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導演杜琪峯找了三位新導演許學文、歐文杰、黃偉傑來拍的《樹大招風》,三組編劇、三組導演、三組各自獨立拍攝。在銀河映像的杜sir與遊乃海監製下,花了五年的時間,最後在梁展綸的剪接下,開頭看似無關的的三條故事線,卻在最後巧妙、意有所指的結合,讓片中香港97前的三大賊王,成了各式香港人的代表意象。三大賊王之一是陳小春所飾演的卓子強(對照真實人物名字是張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