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2020-12-17 遊戲醬Ovo

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的這首詩因此聯而聞名。「山雨欲來風滿樓」,將山雨來臨之前風勢甚急寫得十分生動,不但充滿了動感色彩,更有著富於形象的哲理唐人說理與宋人說理不同,唐人不會用枯燥的議論,他們仿佛天生熱愛著自然,所以即便是議論、說理也要用自然中的形象來作比喻。其實「溪雲初起日沉閣」,也是很美的夕景,與後一句相對仗,描繪出一幅大雨將至的暮景圖,令人在其中禁不住沉思。許渾是晚唐又一名家,不過許渾作詩有自己的一個特點,就是「千首溼」(其實連許渾自己的名字都帶「水」)。《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桐江詩話》雲:「許渾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國初人士雲『許渾千首溼』是也。」

這首《鹹陽城東樓》也有「溼」,想來當是「千首溼」中的一首。不過這首詩十分著名,其中的「水」也水得有價值,因此我們不必在「溼」上過多糾纏。倒是這首詩的題目,據說還有另一個題法是「鹹陽城西樓晚眺」。周汝昌先生主張用後者,理由是。「一是醒,二是合理。看來『西字更近平情理,一而且「晚眺』也是全詩一大關目。」確實,後面我們會寫到為什麼「西樓」更合理,不過似乎《鹹陽城東樓》應用更廣泛一些。總之,詩人在一個傍晚,登上了鹹陽城的閣樓,眺望著遠方的風景。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首聯寫詩人登上鹹陽城高高的城樓,一登城就生出無限愁緒,仿佛眼前所見的景色,都染了一個「愁」字。他極目遠眺,遠處那些翠綠的楊柳,就好像圍繞水中沙汀的蒹葭。那詩人為何而愁呢?這個我們不妨到最後再說。總之,首聯起句用一個「愁」定下了全詩的色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是全詩的名句。作者自己為句中的「溪」字作注,言其指的是鹹陽城南的溪,「閣」則是指城外西邊的慈福寺閣,寫的是鹹陽城樓所見。

由此可見,既然慈福寺閣在城西,那詩人理應登西樓才是。前句寫烏雲初從皤溪上起來,太陽則從慈福寺閣後沉下去,此時已經到了傍晚時分。詩人只覺得天氣出現了變化,天空顯出了雨意,滿樓刮著大風,預示著山雨即將來臨。「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全詩的警句。寥寥七字,形象地寫出了山雨即將來臨時的情景,令讀者仿佛置身其中。後人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在大事將要發生之前,總會有預兆之事—這不是什麼迷信,而是說,很多時候,大事在發生之前,會有其他事情伴隨出現,有時那些小事就是大事發生的條件。這句詩,詩人有其比喻的目的,當時大唐王朝日薄西山,內憂外患之下,已經面臨著崩潰的危機。詩人們幾乎都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安,這分明就是要出大事的前夕。因此在他們的詩中便也常有一種不安的情緒。許渾將這種不安與將出大事的情景寫得十分到位而傳神,也難怪後人會不謀而合地用這句詩來作比喻了。

第三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寫傍晚飛鳥停息在秦苑綠蕪之下,秋天長鳴的寒蟬置身在到處都是黃葉的漢宮之中。這兩句總令我想起王維的「渭水自紫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來,只不過,各有各的意境與味道。許渾詩輕靈,而後者壯闊,再者,許渾詩有著悽清的弔古,而後者則沒有這種感嘆。這一聯是接著前面鹹陽古城來寫的,鹹陽是秦朝都城,與漢都長安只有一河之隔,因此登上鹹陽城樓,自然會聯想起秦宮漢苑。秦漢都已成為歷史,社會仍在不斷變遷著,只有渭水依舊不停地向東流去。這便是「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的結尾了。最後一聯是在議論,但是卻沒把意思說盡,而是戛然而止,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這裡也點明了詩人一上高樓萬裡愁,愁的是懷鄉之情。想詩人遊宦長安,遠離家鄉,登臨高處之時,心頭自然湧起思鄉之情。

這首詩中,有弔古的成分,以秦漢宮殿來代指唐朝宮殿;這首詩也有懷鄉之情,在詩人登樓遠眺的那一瞬間,他對蒹葭楊柳的景色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見這必是勾起了他腦海中相似的景色。而許渾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仿佛是在替大唐王朝佔ト,更成為後 人常常引用的話。不幸的是,那個時期的唐朝,真就像那樓閣一樣,眼見山雨將來,「日」益「沉閣」,大風滿樓,岌岌可危。詩人將思鄉和弔古融合在一起,令兩種感情互相滲透,營造出更加深沉的氛圍,意境更為深遠。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官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清水流。——許渾《鹹陽城東樓》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詩人在朝廷任職監察御史。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如西頹的殘陽般,有挽不去的衰頹之勢。
  • 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作者:初釀「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傳,而他的作者許渾,知之的人卻甚少。
  •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時間:2015-03-16 13:2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老是有一些朋友在我面前裝逼,沒事整一些文鄒鄒的詩詞歌賦,討厭死了……請問「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寓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晚唐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人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只見太陽西沉,烏雲滾來,涼風陣陣……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交織在一起,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 許渾《鹹陽城東樓》詩賞,山雨欲來風滿樓,蟬鳴黃葉漢宮秋!
    《鹹陽城東樓》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此詩寫風雲將至,鳥下蟬鳴,勾勒出一個悽涼的意境。又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感慨。創作背景許渾生於安州的官宦世家,832進士及第,後先後任當塗、太平令、監察御史、潤州司馬、睦、郢二州刺史等職務。《鹹陽城東樓》這首詩大約就是許渾(849年)任監察御史時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 古風美男壁紙 |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許渾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讀唐詩不可錯過的許渾15首!
    今天,要推薦的是晚唐的另一位詩人,那就是許渾。許渾的律詩也是值得我們反覆品讀的,他的構句手法,取象角度,情感的糅合方式非常獨特,圓融中透漏著理性,工整中又不忘妙趣橫生的意境,人稱「丁卯體」。他還因為詩中表達的愁緒,與現實悲情的杜甫齊名。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比下半句更美
    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唐代許渾的《鹹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本詩是許渾在大中三年秋天的傍晚,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時有感而發,寫下的一首詩。提到許渾,很多人都不熟悉。
  • 《鹹陽城東樓》許渾
    鹹陽城東樓 [唐] 許渾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
  •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前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喜歡「山雨欲來風滿樓?」卻以為是文藝範兒?網友:多讀點書吧!
    「山雨欲來風滿樓」驀然涼風突起,鹹陽西樓頓時沐浴在悽風之中,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來了。這句詩句,常常被人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成為千古傳詠的名句。也常常被人只是單純的用作山雨欲來的前奏,畫面感十分突出。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其實更加巧妙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來表現戰爭、矛盾或重大變革到來之前的緊張氣氛,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句是什麼,作者是誰?今天,一起來弄清楚全詩:鹹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有一種危機感叫「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歲月靜好,下句風雨俱來
    用來形容危機的成語有很多,那是十萬火急,是迫在眉睫,也是四面楚歌,而最唯美的那一種,還要屬「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這是成語嗎?沒錯,是的,當然它也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讀完全詩,反倒不覺危機重重,只剩釋然了。
  • 許渾七句經典語錄,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許渾字用晦,潤州丹陽人,唐代詩人,晚年退居潤州丁卯村舍,故詩集名《丁卯集》。一、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語出唐·許渾《鹹陽城東樓》。語出唐·許渾《金陵懷古》。英雄一旦離去,好話便會消失殆盡,不復存在,只有那青山,依舊像那洛中。三、眼前擾擾日一日,暗送白頭人不知。語出唐·許渾《旅懷作》。日子在紛紛擾擾中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中,送走了多少白髮老人。
  •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經典,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聽過
    即使在晚唐時期,詩歌創作依舊異彩紛呈,許渾在其中可以說是非常亮眼的存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鹹陽城東樓》是許渾任監察御史時所寫,那是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延綿國祚二百三十一年唐王朝正處在風雨飄搖之際,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許渾登上鹹陽古城,即興寫下此詩。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佳句共賞之「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敢肯定,漢字文化圈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句詩的人,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並無限趨近於百分之百。「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晚唐著名詩人許渾的代表作《鹹陽城東樓》,全詩如下: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接下來,筆者試解之。
  • 唐代詩人許渾的10首名詩,山雨欲來風滿樓
    許渾,唐代詩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五律和七律都非常好,後人稱他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的說法。今天和大家讀許渾的10首著名詩歌。1、鹹陽城東樓唐代: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氣勢,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悽美嗎?驚豔
    許渾的其它詩咱們先不說,光說這首他的成名作《鹹陽城東樓》,則顯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因為詩中的7個字他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這7個字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寫得如此有氣勢,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有多悽美嗎?讓我們來品一品全詩:《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