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許渾的10首名詩,山雨欲來風滿樓

2020-11-20 韋某一笑是詩詞

許渾,唐代詩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五律和七律都非常好,後人稱他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的說法。

今天和大家讀許渾的10首著名詩歌。

1、

鹹陽城東樓

唐代:許渾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2、

金陵懷古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3、

姑蘇懷古

宮館餘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空苑島鳧佔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

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月東流生白波。

4、

途經秦始皇墓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5、

秋思

琪樹西風枕簟秋,楚雲湘水憶同遊。

高歌一曲掩明鏡,昨日少年今白頭。

6、

塞下曲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7、

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8、

早秋三首·其一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9、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又名: 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10、

客至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憐鞍馬照春來。

殘花幾日小齋閉, 大笑一聲幽抱開。

袖拂碧溪寒繚繞,冠欹紅樹晚徘徊。

相逢少別更堪恨,何必秋風江上臺。

你最欣賞許渾的哪一首詩歌呢?期待你的補充分享

相關焦點

  • 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讀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的這首詩因此聯而聞名。「山雨欲來風滿樓」,將山雨來臨之前風勢甚急寫得十分生動,不但充滿了動感色彩,更有著富於形象的哲理唐人說理與宋人說理不同,唐人不會用枯燥的議論,他們仿佛天生熱愛著自然,所以即便是議論、說理也要用自然中的形象來作比喻。
  • 傳世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作者許渾是茅山人
    許渾(791—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祖籍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遷居句容茅山,文宗大和六年(832 年)進士及第,先後任當塗、太平縣令。大中三年(849 年)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移居潤州丁卯村舍。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
  •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代詩人一首詩,嘆古今興衰成敗,蒼涼悲愴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代詩人一首詩,嘆古今興衰成敗,蒼涼悲愴!一個盛極一時的王朝,數千重廟宇宮殿,亭臺樓閣,數百年後,世界上留存的只有斷壁殘垣,今昔對比,總是令人嘆息。古人借詩抒情,懷古傷今,總是常見。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寓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晚唐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人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只見太陽西沉,烏雲滾來,涼風陣陣……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交織在一起,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比下半句更美
    當被問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有的人也許會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乍一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上下讀起來也十分連貫。而實際上,這兩句分別出自不同的詩。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唐代許渾的《鹹陽城東樓》:
  • 晚唐詩人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傳,整首詩的意境你知道嗎
    這就是只知其詩,不知其人,這也難怪,唐宋的詩壇名人太多,人才輩出,能脫穎而出實在不易。入選《唐詩三百首》只是極少數,沒入選的優秀詩篇不勝枚舉。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晚唐時期的詩人許渾的一首詩,要說許渾也許鮮為人知,但他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早就為我們所熟知。
  • 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傳,而他的作者許渾,知之的人卻甚少。許渾,字用晦,江蘇丹陽人,是晚唐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祖上曾做過則天武帝時的宰相,後家道平平。進士及第後,任當塗、太平縣令。
  •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時間:2015-03-16 13:2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老是有一些朋友在我面前裝逼,沒事整一些文鄒鄒的詩詞歌賦,討厭死了……請問「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
  • 只知其詩不知其人的唐詩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何人之手?
    比如這句著名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相對其他朝代詩詞的特徵,唐詩的華美是可以睥睨天下的。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亦或是送別、相思,都自有一直華美之氣。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雖然產生於晚唐時期,但是其詩歌當中卻依然有最華美唐詩的風採韻味。下面這首詩是這句詩歌的出處: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沉 通:沈)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佳句共賞之「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敢肯定,漢字文化圈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句詩的人,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並無限趨近於百分之百。這句詩牛到什麼程度?它成為了七字成語,不但經常單獨出現,而且經常與另一句由詩變成的成語連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搞得他們好象本來是一對。那麼此句究竟出自哪首詩?是何人所作?恐怕知道的人不足百分之十。
  • 許渾《鹹陽城東樓》詩賞,山雨欲來風滿樓,蟬鳴黃葉漢宮秋!
    《鹹陽城東樓》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此詩寫風雲將至,鳥下蟬鳴,勾勒出一個悽涼的意境。又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感慨。創作背景許渾生於安州的官宦世家,832進士及第,後先後任當塗、太平令、監察御史、潤州司馬、睦、郢二州刺史等職務。《鹹陽城東樓》這首詩大約就是許渾(849年)任監察御史時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來表現戰爭、矛盾或重大變革到來之前的緊張氣氛,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句是什麼,作者是誰?今天,一起來弄清楚全詩:鹹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行於晚唐,你知道整首詩的意境嗎
    我們一起來欣賞晚唐詩人許渾的一首詩,說許渾可能是未知的,但是他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我們早就知道了。《鹹陽城東樓》唐朝許渾至於高城萬裡,蒹葭楊柳類似於汀洲。一開始流雲,亭子在下沉,雨就要來了,樓裡到處都是風。鳥下綠蕪秦苑晚上,蟬黃葉漢宮秋。別問那些日子發生了什麼,故國由東向東的流動是渭水。
  •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王朝的輓歌,晚唐最後一位詩人的千古絕唱
    這句許多人耳熟卻不能詳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晚唐最後的詩人許渾的《鹹陽城西樓晚眺》。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作者許渾(791-858),字用晦,晚唐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唐文宗大和年間許渾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當塗、太平令、監察御史等職,這其間曾引兵免職,晚年歸隱潤州丁卯橋村舍閒居。許渾的詩以寫山水見長,還曾自編詩集取名《丁卯集》,當時許渾的詩很有名氣,後人甚至將他與杜甫齊名有「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之說。
  • 這位詩人登上高樓,一個千古名句脫口而出:山雨欲來風滿樓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晚唐還有一位最具影響力的詩人,後世認為他可以和杜甫齊名,他就是許渾。唐宣宗大中三年,許渾來到長安,擔任監察御史。當時的社會,吏治腐敗、農民暴亂時有發生,大唐政權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當中。這年秋天的某個傍晚,許渾登上鹹陽城東樓,脫口而出一首他最擅長的七言律詩,其中有一個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喜歡「山雨欲來風滿樓?」卻以為是文藝範兒?網友:多讀點書吧!
    近年有一部比較火的電視劇《招搖》裡面有一個樓主就十分喜歡這句詩「山雨欲來風滿樓」還經常念叨。這句詩挺適合古代的閣樓,風一吹閣樓的紗簾全部隨風舞動,十分具有畫面感。知道詩,卻不知作者,這是不對的。詩人:許渾 唐晚期詩人 這位詩人可以說是被人狠狠地劈了一頓,名聲不是特別好,被人罵了幾百年,你看怎麼說他的:明代大文人楊慎說他:「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他說許渾的詩十分的淺陋,並且還影響了許多的人,這帽子挺大的。
  • 流傳千古的「山雨欲來風滿樓」,它的下一句,你知道嗎?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個千古名句,眾所周知,人們往往在生活中面臨很大的危機,或者在戰亂年代,形容國事危急時經常用到這個千古名句。我們熟知它,但是並不知道它的出處,小編今天為大家講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來源。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經典,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聽過
    晚唐著名詩人許渾在歷史上的評價毀譽參半,褒揚者認為許渾可為「詩家之法程」。「法程」即為法則,這一評價不可謂不高,貶斥者則言:「大手筆所不屑。」許渾在唐末至明之前影響力甚大,從明開始出現了毀譽參半的現象。有唐三百年,詩歌成就蔚為壯觀,詩壇大家枚不勝舉。
  •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進不了《唐詩三百首》?大家質疑什麼?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來說指的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因而氣氛開始漸漸緊張。很多人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表示自己有危機意識。然而,如果遇到真正了解這句話的行家裡手,那些常常念叨「山雨欲來」的人,或許就要尷尬了。因為首先一個問題,他們或許就答不上來:「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