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釀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傳,而他的作者許渾,知之的人卻甚少。
許渾,字用晦,江蘇丹陽人,是晚唐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祖上曾做過則天武帝時的宰相,後家道平平。進士及第後,任當塗、太平縣令。許渾對仕途無太大興趣,加之體弱多病,故借病乞歸,雖曾幾次復出,亦因多病之軀而功業平平。晚年寄寓潤州丁卯橋,賦詩閒居,故稱「許丁卯」,其詩亦稱「丁卯體」。
許渾的詩,以五言七言律詩較多,多以懷古詠史、田園風景為主,透露著曠逸閒適、避世隱逸的情感,且多用「雨」「水」等字,故有「許渾千首溼」之稱。
1
開篇詩中就有「汀」「雨」「水」等眾多與水相關的字句,在這洇洇的溼意中,江畔的汀州、蒹葭都籠上了一層薄愁,悽迷且蒼涼。登高遠眺,曾經繁華的秦宮漢苑、亭臺高閣,早已是殘垣斷壁,在這風情雨意裡變得更加悽清迷離。
觸景生情,詩人的心中也湧上一絲鄉愁。山雨欲來,危機四伏,自己就像一葉無槳的小舟,隨波逐流在湍急的河流中,不知飄向何方。只能莫問當年事,任渭水滾滾東流。
「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秋霽寄遠》
「興亡不可問,自古水東流。」《洛陽道中》
「繞壁舊詩塵漠漠,對窗寒竹雨瀟瀟。」《送薛秀才南遊》
「一字不留何足訝,白雲無路水無情。」《乘月棹舟送大曆寺靈聰上人不及》
其中「秋水」「疏雨」「雨瀟瀟」「水東流」等飽含水意的詞語,使得本是平淡的詩句多了一絲幽怨的意味,就像一幅剛剛完成的水墨畫,帶著絲絲潮意和墨香,讓人的心也溼潤起來。
生於江南的他,詩亦像江南的春天,如煙似霧的柳枝在纏綿的細雨裡飄搖,風中都帶著一份溼潤,吹在臉上柔柔的,卻把心浸染的深沉,仿佛有千萬條愁緒結纏,解不開理還亂。
2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的一首《謝亭送別》,再一次以水來闡釋了詩的靈魂。急流的河水和漫天的風雨,無聲的訴出了詩人心中的離愁。
深秋時節的景色最為悽麗,兩岸青山巍然聳立,山上紅葉搖曳生姿,像火般熱烈。可在這絢麗的背景前,卻是一首「勞歌」送別友人,說不盡的離愁別緒。
友人乘舟而去,目送他的背影越走越遠,漸漸的模糊成山水畫中的寫意,他只能端起酒杯,用酒來溶化這份愁緒。
獨酌醉臥江邊,日暮酒醒時,友人早已了無蹤跡,只剩下江水依舊在滾滾奔流,漫天悽風冷雨中他獨自悵然的走下西樓,如此落寞、孤寂。
水,是景之眼,有水景色才會清明,山才能顯出偉岸;水,是詩之眼,有水詩句才會更加繾倦,讓人回味纏綿;水,更是許渾摯愛,在氤氳水汽中,他的才情才得以升華,詩亦更加意味悠遠。
3
他的一生,雖仕途平平,但也輾轉了多地,遊歷了許多滄桑古蹟,追撫其間留下的山河舊意,亦成就了眾多感嘆古今興亡、蒼涼悲慨的詩句。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隨著陳王朝的覆滅而一起走向終點,景陽宮外隋軍雲集,邊塞的瞭望樓已人去樓空。隋統一中原,定都長安,曾經金粉繁華的古都金陵,失去了舊日的繁盛,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只留下滿面滄桑風塵。
登高遠望,入目皆是松楸遍地,枯墳古樹,荒草殘宮,時而鴉鳴而過,顯得更加的寂靜蒼涼。石燕穿雲掠雨的拂過江面,江豚興風逐浪的在水面翻騰,一切喧鬧皆已隨著歲月更迭而去,只有青山依舊屹立無聲。
曾盛極六朝的金陵古都轉瞬間滄海桑田,變為一片荒蕪,人間還有什麼能是永遠。許渾不禁深深感嘆,浮生若夢,波譎雲詭。
4
許渾不愛仕途,偏愛田園。田園的恬靜清逸,才能讓他的心平靜。他終是通透之人,不去糾結於無法實現的空幻,留一份實實在在的純真在心。
他的《村舍二首》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天高雲淡,男耕女織的田園風情。
自翦青莎織雨衣,南峰煙火是柴扉。萊妻早報蒸藜熟,童子遙迎種豆歸。魚下碧潭當鏡躍,鳥還青嶂拂屏飛。花時未免人來往,欲買嚴光舊釣磯。
尚平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閒一日安。山徑曉雲收獵網,水門涼月掛魚竿。花間酒氣春風暖,竹裡棋聲暮雨寒。三頃水田秋更熟,北窗誰拂舊塵冠。
日暮時分,屋頂升起嫋嫋炊煙,妻子做好了飯菜,讓小兒去迎種豆未歸的夫君,像一軸歲月靜好、天倫安樂的畫卷。
晴日裡上山張網打獵,夜幕下趁月溪邊獨釣;時而約上三五老友花間小酌、竹林對弈,花香酒醇,細雨和風,人生致勝皆在這耕雲種月的鄉間野畔。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他的詩意境淺狹,格調不夠高遠,但一個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內心,隨心而活才是不枉一生。不是每個人都要建功立業,揚名立世,清淺一生,也不失為人生真諦。
人生短暫,儘量不留遺憾,宋人李之儀曾感嘆,「獨恨歸來已晚,半生孤負漁竿」,半生追名逐利,反不如孤舟獨釣,盡享清歡。
5
他雖追求閒雲野鶴的生活,但詩人生來的憂國憂民情感,亦會時常在詩中體現。晚唐朝廷動蕩,百姓流離失所,戰爭殘酷血腥,常常使他的心悲憤難安。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區區二十個字,濃縮了戰爭的悲壯,一場戰爭死傷過半,不知親人已戰死沙場,仍滿懷思念的寄來禦寒的衣物。全詩無一「悲」字,但濃濃的悲傷卻油然在心中湧起。
晚唐帝位更迭頻繁,政治黑暗,朋黨之爭、宦官專權......,雖曾有史稱「小太宗」的宣宗勤政愛民,力挽狂瀾,可依然無法扭轉大唐盛世轉衰的歷史車輪。
詩人亦是無奈,只能將心中的悲愁凝結於筆端。
6
在這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晚唐,許渾度過了自己揮毫潑墨的一生,留下了幾百首或蒼涼、或悲婉,亦或追思慨嘆的雋美詩篇。詩句音律和協、對仗工整,明朝胡應麟評價說:「俊爽若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縝密若丁卯,皆晚唐錚錚者。」
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鴉噪暮雲歸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憐緱嶺登仙子,猶自吹笙醉碧桃。
昔日的洛陽故城早已荒涼殘破,曾經的盛世大唐也已走向衰亡,身為時代的一員,他無力改變什麼,只能登臨懷古,妄自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