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厲害!農村大叔集市上賣黍子米年糕,半天功夫就賺400元!

2020-12-19 沂蒙小姚

初冬季節,是農民難得的清閒日子。在北方農村大集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農村大叔大嬸們都挎著提包三五結伴來趕集。

剛進入集市就聽到商販們的吆喝聲,「賣香油果子咯,兄弟來點香油果子吧?」,「賣瓜子咯,剛炒出來的瓜子」,「還有火燒咯,肉餡素餡啥都有咯」。集市上人聲喧雜,商販們為了招攬顧客,每喊一句似乎都用上了渾身的力氣,生怕放走一單生意。

在集市上一路走來,快到大集中心位置的時候,綿綿不絕的吆喝聲中卻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我要三塊錢大米的」,「我要黃色的,不要大棗」,「我要五塊錢的,大米的黃色的一樣一半」,聲音來自路旁邊一個賣年糕的攤位,周圍已被圍的似鐵桶一樣。只見人群中間有一位花甲歲數的老人手拿大刀正在切年糕。老人動作迅速,割年糕,用桿秤稱,找零錢,所有動作連貫有序。

圍在攤子前的人們為了能早點買上年糕,爭先恐後的去付錢。其中有一位打扮時髦的小姑娘和同伴小聲說到「這賣年糕的竟然還用上了掃碼支付呢,嘻嘻」,不料這一句話被大叔聽到了,大叔笑著說「沒辦法啊,要跟隨你們年輕人的潮流嘛」,小姑娘又說到「那我也掃碼付錢吧」,大叔說「今天忘記帶手機,這不得勁了」,小姑娘說「那好吧,還怪有意思來,哈哈」,旁邊的人聽見也都一起笑了。

好不容易等到大叔閒下來,便跟他攀談起來。大叔說,他是附近村子裡的一位普通農民,今年已經64歲,平時還是種地為主,逢集的時候就趕集賣年糕。當說到如何做年糕的時候,武大叔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做這生意有三十多年了,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年糕,趕四集,那時候也不怎麼掙錢,畢竟大米的年糕到處都有賣,買的人也少。武大叔接著又說,直到大約十年前去縣城辦事,第一次看到有人賣黃色的黍米年糕,嘗了嘗感覺很好吃,心想集市上賣的年糕都是大米做成的,根本沒有用黍子米的,如果學會製作方法,在集市上賣黍子米年糕肯定能掙錢。

武大叔便詢問那位賣年糕的師傅,能否教他做黍子米年糕的方法。令武大叔沒想到的是,那位師傅很痛快的答應了他的要求,但前提是要付一萬塊錢的學徒費。十年前一萬塊錢不算多,但是也不少了,特別對武大叔這樣的農民來說,幾乎是種地一年所得的積蓄。武大叔再三權衡,最終沒有付這一萬塊錢。

可是武大叔沒停下來做黍子米年糕的想法,回去後他買來黍子米、糯米粉、蜜棗、紅糖等配料反覆嘗試,邊做普通的大米年糕,邊做黍子米年糕。不知道經過多長時間,多少次失敗以後,武大叔逐漸的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做出來的黍子米年糕也像模像樣了。後來,直到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嘗了他做出來的黍子米年糕,並給與認可的時候,武大叔才真正的把年糕拿到集市上去賣。

最終,武大叔做出來的黍子米年糕香甜筋道,口感極佳,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每次逢集,他做的年糕都會成為集市上最熱賣的商品,不過上午就會銷售一空。武大叔說,雖然做年糕非常辛苦,要半夜兩點鐘就起來忙活,但是每次趕集都能賺四五百塊錢,比種地要賺的多,就一直堅持到在。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叔路邊賣豆沙餅,一個豆沙餅3元,一天能賺幾百元!
    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聽到的奇聞趣事特別多,其中關於美食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在路邊發現的稱得上奇聞的美食攤,一位農村大叔在路邊賣豆沙餅,生意很紅火,十分受年輕男女的喜愛,每天都能賣出幾千個,一天能賺上好幾百元,一起來看一下。
  • 7旬農民大叔趕集遇到親姐姐,掏出200元送給她,讓人很暖心
    初冬季節的北方農村一年的忙碌告於段落,集市開始火爆起來,攝影師按照慣例也和農民一起走村串巷趕集上會,記錄著當地農村的變化。早上9點多鐘,在山西省臨猗縣角杯鄉的大街上我們看到一位農民大叔已經在路邊擺好了他的攤位,奇怪的是他明明是在賣農具,可是三輪車上卻寫著「看命院治胃婚姻所」的字樣,讓人一頭霧水,難不成他是位「神人」?上前和老人搭上了話,沒想到今天還真遇到了「神人」,大叔姓侯,今年75歲,說起自己的人生他是滔滔不絕。
  • 年年種黍子歲歲巧賺錢
    可在寧陵縣程樓鄉朱莊村,農民朱更生年年都要種一畝黍子,而且他還因此賺了大錢。    據朱更生說,黍子在割倒麥後播種,管理黍子和管理穀子的辦法相同。黍子在9月中旬成熟,畝產量一般在180公斤左右,可碾140公斤黏米,賣給包粽子的每公斤售價5元,單這項收入有700元。    朱更生還說,一畝黍子可收入四五百斤秸稈,用半斤秸稈可綁成一把很特殊的小掃帚。
  • 大叔用電鋸切割「大魚」,重量有77公斤,賣給餐廳賺70000元
    大叔用電鋸切割「大魚」,重量有77公斤,賣給餐廳賺70000元大叔用電鋸切割巨型「怪魚」,重量有77公斤,賣給餐廳賺70000元,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吧。大叔在海面上捕魚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重達77公斤的大魚,於是,大叔就叫來大夥,一起幫忙把這條大魚抬回家。回到家中,大叔心想,這麼大的魚,肯定能賣不少錢吧,於是就想把它抬到集市上去賣,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男子提醒大叔,集市上都是農民,賣不了多少錢,要賣的話就賣給餐廳,餐廳的老闆看到這條大魚,兩隻眼睛都看呆了,拿起刀子就想要進行切割。
  • 農村小夥自製烤紅薯神器,春節集市上佛系擺攤,可為啥顧客卻不多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七,再有三天就到鼠歷新年了,而這一天也是山西運城很多鄉村趕集的日子,攝影師和影友們來到當地一個集市上,一大早這兒已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吃的喝的玩的,賣什麼的都有,生意都特別好。我這鐵罐子可是件好神器,整個集市上就我一家用它烤紅薯,即輕便又快速,用它烤出來的紅薯,可是相當好吃!聽賣紅薯的小夥子說了半天,攝影師還是沒搞清楚這烤紅薯神器到底是啥做的?這時候有人過來買紅薯,那小夥子伸手很輕巧的就打開了鐵罐子,裡面分為上下兩層,最上層放著四個已經烤好的紅薯,下層應該是放炭火的,用了一個小鐵盒子暫時扣住了。
  • 河北農村的傳統食物年糕,吃起來又香又粘,有了它過年才有年味
    年糕,是北方農村過年時吃的一種傳統食物。用黍米麵摻大紅棗蒸製,其色澤靚麗,口感又甜又香又粘,有了它過年才有年味。老輩人說,年糕包含「年年高升」的寓意,過年的時候,圖個好彩頭。愛吃年糕的文人還曾為其撰寫詩句:「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 農村集市最火爆的5種小生意,日收入上千元,尤其是最後1種!
    在我們農村,如果要說什麼時候最熱鬧,那估計就是要數趕集的時候最熱鬧了,的確,在我們農村的集市上,趕集就是大家開始淘寶的時候,可能說農村人相對來說不會在網上買東西的人還是很多的,電商離我們農村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就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樣的鞋,在我們農村的集市上15一雙,簡直搶瘋了,一天最少賺一千塊錢
  • 農村8旬老人廟會上賣銀元,一塊500元,一天賣了10000元
    謝大爺說自己幼年時候父母雙亡,從小受過苦,長大後曾經參軍在部隊上服役,後來還在八一電影製片廠做過5年的鉗工,1961年返鄉務農,因為有鉗工和車床的加工基礎回到農村後他就開始自學打造銀器的手藝,這一幹就是一輩子。
  • 農村大叔自製除草「神器」,勞動力節省一半,如今村裡人家家必備
    五馬鎮楊莊村,村頭的菜地裡,村民楊大叔正和老伴在自家的田地裡除草,不過楊大叔的除草方式,和以往用鋤頭農具不同,人家採取的是「機械」除草。這種簡單的除草農具,被村裡人譽為除草「神器」,特別對於農村老年人來講,更是得力的除草助手,便於攜帶,成本低廉,隨便找一個自行車前輪,就可以改裝,使用起來也特別輕巧。
  • 農村集市上一隻凍鴨子才賣15元,都說便宜沒好貨,到底能不能吃?
    可以說,很多小夥伴的童年都是在農村度過的。雖然農村老家破破爛爛,但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們懷念農村老家的風景,老家的親人,和老家的鄉裡鄉親。以前的時候,農村的娛樂方式很少,我最喜歡的就是趕集。到集市上可以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商品,還能買到很多好吃的。
  • 農村集市上,有哪些一天能掙一千元的小生意呢?這幾個都可以
    回答這個問題,在現在農村集市上,有哪些一天能掙1000元的小生意呢?這幾種。春節之前賣對聯這個小生意大家都熟悉,春節期間大家都要買。如果一個生意人,在春節前提前做好準備,春節期間賣對聯,一天完全可以賺到一千元,這個應該不困難。
  • 農民種植五畝玉米不賣,在農村集市上用一種節能方式變現,啥情況
    照片中的集市上陳列著以節能和環保方式加工爆米花的農民名叫王新光。今年52歲,是直山縣北陽城村人。據他說,這些年來一直在農村打工,家裡種植了10多畝良田、種植的玉米、小麥、藥材等,今年由於初期雨水充足,家裡種植的5畝LA505種玉米豐收,豐收後玉米顆粒歸入倉庫,至今一粒也沒有賣出去。王師傅發現了在農村賺錢的生機。就是把家裡的玉米都自己賣了。他乘計程車來到新疆縣海川五教化市場,買了節能環保爆米花機。正在農村集市上準備炸爆米花賣自己的玉米。賣了自己的玉米。
  • 看看農村的集市,老人賣白酒邊賣邊喝,還有不少農村特色小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平日裡人們買東西都是會去到市場以及各大商場裡,這就是城裡購物常去的場所,而在農村裡就不一樣了。農村裡沒有很多一站式的商場,只有農村人才最熟悉的集市,農村集市上會有不少具有農村味道的好東西。
  • 在農村集市擺攤,目標客戶是中老年人,賣什麼最賺錢?
    農村集市相信大家都去過,在以前是農民交易的地方,如今是農民購買物資的地方。在過年的時候人流量是非常多的,不少人都有農村集市上面做生意,還別說也是挺賺錢的。那麼如果目標客戶是中老年人,那賣什麼好呢?在農村集市擺攤,目標客戶是中老年人,賣什麼最賺錢?現在農村集市上賣什麼的都有,要說賣給中老年人什麼最賺錢,莫過於藥酒藥膏了,畢竟到了中老年,身體都有點小病小痛的,農民平時都會跑去這些地方做點藥膏的。
  • 農村集市賣黃鼠狼 攤主稱60元1隻保證野生(圖)
    原標題:河北懷來集市賣黃鼠狼 攤主稱60元一隻保證野生的河北懷來集市賣黃鼠狼法制晚報訊(記者 田寶希)「保證是野生的,就剩下這一隻了,你給60元拿走。」近日,《法制晚報》記者在河北懷來縣土木鎮附近的集市上看到,一位村民在市場上擺攤賣貨。
  • 曾經的古郜國,現在淪落成農村小集市,看看集上都是賣的啥
    後人為紀念郜國,現在郜鼎集集市建有涼亭一處,亭內有墓碑一座,上刻四個大字「郜鼎遺跡」。每逢農曆的3,8是郜鼎集傳統的集會,附近和周邊的村民,都會到集市上出售一些農產品,或釆購一些日常用品,今天是農曆6月廿三,閒來無事,老杜今天帶您去趕集,看看集上都是賣的啥?
  • 農村集市上的20元一斤的手撕牛肉,買回去就變味?原來上當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一斤住進城裡面了,但是農村的大集市還是非常熱鬧。不過最熱鬧的還要數小時候,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著媽媽一起去逛集市,雖然非常擁擠,但是那種充滿人間煙火的氣氛卻是非常讓人喜歡的。以前的集市上什麼東西都有賣的,尤其是各種琳琅滿目的食物!有很多賣糖果的、還有餅乾,賣水果的也是一排一排地排好,吆喝聲不斷,而且小時候還有特別多的便宜食物,基本上都是一毛兩毛,超過一塊都是奢侈食物了!所以很多小孩子都會聚集在那些小吃攤不肯走。小編最喜歡的當然是肉了!作為一個「肉食動物」,小編覺得只有吃到肉才能快樂!
  • 農村集市上20元一根現割「牛皮帶」是真的嗎?為何很多人都愛買?
    說起農村集市上又20元一根現割「牛皮帶」,至今我都還有一根是現割的,不過已經十多年了,那個時候農村集市上不要20元,那時7塊錢一根,牛皮當然是貨真價實的了。現在20元一根牛皮帶也不貴,當然也是貨真價實的。
  • 農村集市上幾十塊錢一把的牛角梳,是真牛角嗎?怎麼辨別?
    摘要:農村集市上幾十塊錢一把的牛角梳,是真牛角嗎?怎麼辨別?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集市是每隔幾天才趕集一次的,而每到趕集的日子是相當熱鬧的。不僅附近十裡八鄉的村民回來趕集,有好多城裡的人也會來集市上做生意。
  • 豐縣鄉村集市上,那些「擺地攤」的老人們
    圖文:戴口罩的驢六月,在豐縣的鄉村集市上,因著麥收,「擺地攤」的人,大多是年邁的老人,他們中,有人售賣的大多是家裡自種的農產品,有的是批發來一些東西零售,賺點微不足道的零花錢。如今,各村都有超市,但更多的老人還是會選擇去集市上購買,也許是習慣使然,也許是趕集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會更讓人愜意一些。這位大嬸一大早就來到了這裡,一晃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才賣了6斤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