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娘娘和財神大概是中國人最常供奉的兩尊神了。這也反映了中國人向來最大的兩個願望:求子與求財。其中關於財神的說法十分混亂。
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當成財神供奉。除此之外,還存在「文財神」、「財帛星君」、「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那麼,到底誰才是人們最該拜的正財神呢?
一般而言,在眾多財神之中,人們普遍認為趙公明是正財神,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趙公明又稱玄壇真君、趙公元帥,是眾多財神之中影響最大的一位。明代以來,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神像。他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神像周圍常放著聚寶盆大元寶、寶珠之類的寶貝,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其實趙公明作為道教神,並非一開始便是財神。幹寶《搜神記》記載,他本是人間春夏秋冬四大瘟神之中的秋季瘟神,是個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角色。但到了明朝,《歷代神仙通鑑》中卻介紹稱趙公明本是終南山人,秦時避亂修仙,後來被玉帝封為「神宵副帥」,正式職業是為張天師守護仙爐,鎮守龍虎山。但同時,誰要是想求財,他也能幫幫忙。
後來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太公封神時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並為其配了招寶四天尊作為副手。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隨著小說的廣泛流傳,明代之後,民間開始廣泛供奉。
至於其他幾位財神,比幹本是商紂王時的大臣,因為犯顏直諫被紂王挖了心,人們認為無心之人比較公平,將其拜為文財神。文財神在中國民間所指甚多,如:範蠡、財帛星君、增福相公李詭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等。文財神多見於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大多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淨,面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堂室張掛。
文財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后奉命管理人間財帛、人世爵位。文財神大多並未進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經籍傳世。供奉文財神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所以你家常拜的財神,你知道是誰嗎?
關公作為財神主要在商人之中流行,是因為商人做生意最講究忠誠與信義,關公作為忠義精神的楷模,便被人們拜為財神,以維護商業界的道德秩序。因其本是武將,成了武財神,一般對於重情義,白手起家,一路滾摸亂爬走過來的商人,關公或許就是他的正財神吧。
範蠡本是一個商人,因善經營,人們也將他拜為財神。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範蠡自己種過地,從事過養殖業,又做過生意。他是靠勤勞、智慧發財的腰纏萬貫的大富豪,大財神。同時他又善良、慈悲、施捨,是位深受人們愛戴的財神爺。
所以現在一般大多數拜的正財神應該是趙公明,因為他就比較神話了,畢竟空想的東西比較可以寄託希望,當然不少也有重情義的商人也拜關公,那麼你拜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