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幹趙公明範蠡關公,還有一隻老鼠也被尊奉為財神,它是誰?

2020-12-16 騰訊網

2020年是鼠年,小編決定湊個熱鬧,寫幾篇關於老鼠話題的小文章,為一直支持我的眾多讀者拜年,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身體「鼠」你健康,事業「鼠」你興旺,家庭「鼠」你和睦……

過年,就該多說吉慶話。

老話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其實,這話不完全對。打老鼠要分時候,至少,在過年的時候不可以打。甚至,大過年的有老鼠登門,您開心還來不及呢。

這是因為什麼呢?說起來許多人不會相信,老鼠,一度曾經被人們視為「財神」。

或者,會有人啞然,開什麼玩笑,聽說過五路財神、利市仙官、多元總管,文財神比幹、範蠡、武財神趙公明、關公,怎麼又冒出來一個老鼠財神?

其實,做為善神,在諸神譜系中,財神是個影響力巨大的家族,需要簡短的加以說明。

1593 清早期 吐寶鼠(財神)

比幹之所以成為文財神, 首先是因為他沒心的緣故。

據《史記-殷本紀》載,紂王荒淫無道,眾叛親離,比幹卻將生死置之度外,冒死進諫,紂王龍顏大怒,道:「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真的是這樣嗎?」於是「剖比幹、觀其心」。

比幹一片赤膽忠心,結果死於非命,後人贊曰:知有君不知有身,不可無比幹之諫;知有國不知有名,不可無比幹之心。

從此,比幹成了忠直諍諫的代言人。孔子感慨殷有三仁,而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三者之中,殺身成仁的比幹當仁不讓是三仁之首了。

忠貞不畏死的比幹不斷為後世統治者加封和神話,加上社會賢達、文人的推波助瀾,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轉變,逐漸被塑造成了官神。《封神演義》中,比幹被姜子牙封為了北鬥星君之「文曲」,掌管天下讀書人的功名利祿。比幹生前公平正直,因忠誠仁義而死,死後無心,後世渴望平等交易和公平分配財富的人們就把管理分配財富的權力放心的賦予了他,加上他掌管「文曲」,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幹最終被奉為了「文財神」。

文財神比幹

範蠡雖然也被奉為「文財神」之一,但與比幹的愚忠相比起來,他顯得通權達變多了。

春秋時,吳王夫差不斷與楚國為敵,楚王就派了範蠡與文種去輔佐被夫差打的滿地找牙的越王勾踐。範蠡與文種通力合作,加上知恥而後勇的勾踐臥薪嘗膽,越終於滅了吳。早瞧出勾踐不可共富貴,範蠡功成身退,「乃裝其輕寶珠玉,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從此「逐十一之利」,很快「致產數十萬」。

範蠡兩次盡散其財,最終選擇在陶地定居,從此自稱陶朱公。範蠡最終成為財神並非因為他長袖善舞、生財有道,而是他對待錢財的態度,範蠡明白錢財只是生存的手段,而非目的,他善於聚財,更善於散財。可以說,範蠡是史上最具大智慧的人生羸家。

懂得與人分享,自然被人視若神明了。

趙公明是武財神,又被稱為趙公元帥。

趙公明本來是道教人物,在《搜神記》《真誥》等道教典籍中,都是瘟神。正式成為財神也是拜《封神演義》所賜,姜子牙封神, 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 手下有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喬有明、利市仙官姚邇益等四人。

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加上趙公明,正合五路財神之數。從此,趙公明就成了武財神。

與趙公明相比較,很顯然公二爺的名氣就要大上許多了。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為《封神演義》的影響力遠不及《三國演義》的緣故。關羽、關雲長在民間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是鮮為人知的是,關羽最初也是一尊瘟神。在經過藝術加工後,關羽被塑造成了勇冠三軍、忠貞仁義的形象,先是被統治者奉為武聖,民間的關帝廟林立,成為光芒蓋過孔夫子的神祇。

近代以來,更為儒、釋、道三教所尊崇,加上以誠信為本、富甲天下晉商不遺餘力的宣揚,越來越多的人們對關羽頂禮膜拜,將之視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

仔細分析,就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是比幹、範蠡,還是趙公明、關公,最終走上神壇,無不是歷代統治者的尊崇,和商人狂熱追捧造就的。

可以這樣說,這四位財神爺與升鬥小民間還是有很大距離的,說他們不接地氣,大概無人表示異議。

武財神關公

所謂忠義、仁義,都是統治者需要的,而逐利,更是商賈的本性,謀求最大價值才是他們的本性,在利益面前,哪裡會有公平公正可言?

老百姓不喜歡虛的,他們喜歡實在,所謂「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吃飯問題,家裡有糧、心中不慌。他們視老鼠為財神,是因為他們覺得老鼠肯登門,是因為家有餘糧,甕中不空。假如真的是家徒四壁,吃了上頓沒下頓,相信老鼠也會哭著喊著搬家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對餓肚子的人宣講仁義道德,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是在耍流氓。

鼠財神的來歷是這樣的。

相傳帝釋天有一女兒,名為巴粗桑摩,帝釋天愛女心切,給了女兒很多寶貝。巴粗桑摩帶著寶貝嫁給一個名叫多聞的人,生下了多聞天王。多聞天王立下誓願,願消除救渡一切眾生之窮困。母親巴粗桑摩壯其志,給了他一隻吐寶鼠,把自己的嫁妝都讓這隻吐寶鼠吃到肚子裡,如果多聞天王看到娑婆世間有貧苦眾生需要拯救,就讓老鼠吐些寶貝出來。因此多聞天王又被叫作鼠財神。

多聞鼠財神

相關焦點

  • 關公、趙公明、比幹、範蠡都被民間供為財神,到底誰是正財神?
    送子娘娘和財神大概是中國人最常供奉的兩尊神了。這也反映了中國人一向最大的兩個願望:求子與求財。其中關於財神的說法十分混亂。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當成財神供奉。除此之外,還存在「文財神」財帛星君,「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那麼,到底誰才是人們最該拜的正財神呢?
  • 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誰才是正財神呢?
    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奉為財神,此外,還存在著武財神,文財神,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各省各地民間活動時所祭拜的財神都不一樣,那麼,中國歷史上誰才是正財神呢?這幾位大神,您拜對了嗎?一般來說,在眾多的財神中,人們普遍以趙公明位正財神!也就是我們應該要拜的那尊大神了!
  • 過年敬神,正財神有多少位?除了趙公明、關公和比幹,還有兩位
    福祿壽喜財·祿與財皆為「財神」民間比較認可的正財神就是指趙公明,其神稱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在道教裡的地位是四大護法元帥,也是玄壇首將。在正財神中,趙公明是最重要的一位,他之所以被認定為財神,源於其四位手下——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
  • 到底誰才是你的正財神,是趙公明、範蠡還是關公?
    送子娘娘和財神大概是中國人最常供奉的兩尊神了。這也反映了中國人向來最大的兩個願望:求子與求財。其中關於財神的說法十分混亂。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當成財神供奉。但到了明朝,《歷代神仙通鑑》中卻介紹稱趙公明本是終南山人,秦時避亂修仙,後來被玉帝封為「神宵副帥」,正式職業是為張天師守護仙爐,鎮守龍虎山。但同時,誰要是想求財,他也能幫幫忙。後來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太公封神時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並為其配了招寶四天尊作為副手。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
  • 趙公明、關公、比幹、範蠡、管仲等都是財神爺,我們該拜哪個?
    但由於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信仰各異,所以不同的地方供奉的財神有很多,該拜哪一個呢?今天我們撿最主要的四位說起,他們分別是:「正財神」趙公明,「武財神」關公,「文財神」範蠡、比幹。一、「正財神」趙公明。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
  • 大年初五迎財神,除了關公,想不到還有這麼多財神
    大年初五迎財神,應該有不少小夥伴都會去財神廟中拜一拜,祈求來年能夠賺更多的小錢錢。小編還記得港劇香港電影裡,經常出現供奉財神爺關公的場景,平時見得最多的財神塑像也是關二爺的。但你知道嗎?除了關公,竟然還有這麼多古代人物竟然都是財神爺。
  • 趙公明、關羽、範蠡、比幹都是民間的財神,到底誰才是正財神?
    按照中國人的習俗,每逢過年或者是開張大吉的時候,都會進行一項傳統的活動,那就是請財神和貼財神。而有財神之稱的神仙又有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分別是四位財神,分為文財神比幹和範蠡,武財神關羽和趙公明。那麼這四大財神裡哪位才是正財神呢?咱們往下看。
  • 比幹、範蠡、關羽、趙公明都是財神爺?
    接財神是北宋形成的民俗活動。歷史上最早的財神爺形象是當時北宋的權相蔡京,而蔡京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因此那時候的「接財神」就是初五。後蔡京聲名狼藉,民間便該換了信仰對象,新的財神應運而生,但「接財神」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流傳至今,民間認可的財神分文武,每組兩兩相對。文財神有比幹、範蠡,武財神乃關羽、趙公明。
  • 歷史上財神很多,但在世時真正與財富有關的,只有文財神範蠡
    也有人說,趙公明馴養了一隻曾經搔擾百姓的黑色老虎,後來成為他的黑虎坐騎。總之,趙公明因為講信用、扶貧助困、學道修行、和美處事、善於隱諱,集眾多美德於一身,後人敬其為財神。一般來說,傳統的神像和年畫中,他身邊還會跟著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兩個小財神,兩個小財神通常都是眉清目秀的少年形象,各自手持條幅,上面寫著自己的名號。舊時的銀錢業除了奉趙公明、關公為財神,還尊奉趙公明為祖師爺。民間有許多關於財神的故事都反映了上述信仰習俗。比如財神爺只允許有錢人家供奉,窮人家供奉是不會顯靈的。為什麼呢?從下面「財神爺休妻」的故事就能略知一二。
  • 關公為什麼成了中國的財神?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王亥(華商始祖),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  關公本是三國時代的一個歷史人物,史書裡的關羽只是從「將」變成「侯」,並未變成一個神。根據西晉陳壽的《三國志》,關羽是個亂世英雄,長著一臉絡腮鬍須,作戰很是勇猛。他與劉備「誓以共死」,不買曹操的帳,「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
  • 拜財神千萬別拜錯了,除了關羽和趙公明,還有七人也是財神爺
    可是比幹似乎和財神不沾邊啊?就連《封神演義》中,比幹最後也是被封為文曲星君;想必還是因為他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七竅玲瓏心能辨識一切幻術,與世界萬物交流,加上比幹的大公無私,所以被後人紀念為財神的吧。南文財神-範蠡範蠡被尊為文財神還是很能理解的,在輔佐越王勾踐完成復仇大業後,範蠡看出勾踐乃是能共苦卻不能同甘之人,於是毅然而然的離開了越國,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
  • 被奉為財神的可不止一位~!
    ~民間一般稱呼為正財神或月財神~據說,趙公明法力高強,身為財神卻能呼風喚雨、懲奸除惡、消災解難,因而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戴。文財神-財帛星君、範蠡、比幹財帛星君民間傳說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其職責就是掌管世間的全部財富~民間供奉的這位文財神都為錦衣玉帶
  • 中國「財神」中,誰的名氣最大?除了「文武財神」外,還有一個
    因為,在很多地區,初五是接財神的日子,這一時刻和除夕夜一樣熱鬧,被煙花點綴絢爛無比的天空,似乎預示著人們對生活最樸素的一種期待。其實,民間總是會將自己的想法,在節日裡盡情釋放,且帶著很虔誠的尊重。如果說,鞭炮的作用在於大年夜是「除夕」,那麼,此刻就是希望財神爺能聽見自家的「心願」。這其中,在民間最有知名度的財神,應該就是趙公明了。
  • 正月初五迎來的財神,除了關羽還有哪些神仙?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王亥(中)、比幹(東)、柴榮(南)、關公(西)、趙公明(北)。還有其它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範蠡(東南)、劉海蟾(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九路財神陣容。而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
  • 一年有倆財神節 分別為正月初五和七月廿二
    在合肥路經營一家飯店的王先生稱,他的店裡供奉的財神是「關二爺」,而緊挨著這家飯店的另一家海鮮酒樓裡,供奉的財神則是「趙公明」。「開飯店做生意講究誠信,關公在歷史上就是以講誠信講義氣出名,希望借著關公能給飯店帶來人氣和財源。」王先生說,財神節這天中午,他都會接待一些單位的聚餐,大家一起吃頓餃子,寓意吃「元寶」。  除了這兩位財神外,還有些開店做生意的市民供奉著另外的財神。
  • 比幹和趙公明這兩位財神是怎麼來的
    比幹覺得嘴幹口渴,就坐在樹下歇息,一坐下做了個夢,夢見那個老頭對他說:「比大人,你沒了心,以後做事就公道了,你就做一個公道的財神吧。』比幹醒來,回想夢中的情景,我成財神了、天下的財寶屬我管了。從這兒,他沒了心,不生是非,不管誰都一律相待。
  • 神話傳說中,文財神有兩個,武財神也有兩個,他們是誰
    說到財神爺,幾乎誰都想將其請進家中,保佑自己財源滾滾。不過,在神話故事中,財神爺不只一個,而且還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都各有兩個。他們都是誰呢?接下來我們簡單聊下。既然是財神,那就是神仙,神仙之事,當然離不開姜子牙封神的傳說了。
  • 財神不止有一個,過年別搞錯了
    武財神—關公武財神—趙公明(北路財神) 對除了關公以外趙公明文財神—比幹(東路財神) 比幹作為文財神比起武財神關羽就少有人了解了在商被滅之後的封神大典之中,姜子牙封其為文曲星,北鬥第四星,另封天官文財尊神。因為比幹是沒有心的,所以人們都相信他是絕對公平的,不會偏心會照顧每一個善人的財運,所以文財神比幹在道教地位也是比較高的,白雲觀中的「財神殿」就位於「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老天爺的)右側,十分顯眼。
  • 過年說的財神到底是誰?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你心目中是哪一位?
    俗話說「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每年初五迎財神,算是咱們最喜歡的習俗了。不過,咱民間拜的財神,那可有好幾個,比如:比幹、子貢、範蠡、管仲、王亥、白圭、關公。在宋真宗趙恆這一代,趙公明被尊奉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此外,人家還有廟號——宋聖祖。
  • 歷史上有著名的4大財神,分別對應不同人物,你知道你要供奉誰?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在店鋪裡擺放一些玉白菜啊(寓意百財),還有招財貓啊(寓意招財),還有很多的人更直接,不會擺一些寓意的,直接就是財神爺,表示一下自己對於自己店鋪興隆發財,萬事如意的意願,但是走訪一些店鋪你會發現,老闆供奉的有的是關公,有的是範蠡,還有的是趙公明,這麼多人都是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