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神,在我國信奉的神靈中應該是最多的。而對於財神的認定,主要分兩方面,一是道教認定,而是民間認定。當然這兩個分類也沒有具體區別,比如很多道教賜封的財神,很多也都是先有民間的認定。但統計一下,天下財神其實達到了20多人,各財神名稱而言,主要分正財神(文武財神)、偏財神、海外財神。這其中還有按方位劃分的「五路財神」和「九路財神」的說法。今天我們就說五位正財神。
福祿壽喜財·祿與財皆為「財神」
民間比較認可的正財神就是指趙公明,其神稱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在道教裡的地位是四大護法元帥,也是玄壇首將。在正財神中,趙公明是最重要的一位,他之所以被認定為財神,源於其四位手下——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這「珍寶財利」四字,正是財的具體所指,所以與趙公明一起也稱「五路財神」。不過以其職能和形象來說,趙公明也算武財神。
武財神趙公明·網絡供圖
另一位武財神是關公,因其在歷史上「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講信用、重義氣」,加之其忠勇形象。在他死後受到了民間祭祀,並以此被後世皇帝不斷加封;這使得他在民間的影響更加隆重;直到成為了「關聖帝君」。除了遍布各地的關帝廟,其神像更多的被商家和求財逐利者所供奉。在正月初五的「接財神」,所接的基本就是趙公明和關公這兩位武財神。
趙公明、關公和比幹財神像·網絡供圖
正財神中的「文財神」,一般為是商紂王的丞相比幹,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其陵廟為「天下第一廟」;他被稱為「國神」。據民間傳說和封神故事的影響,認定他為「文曲星」,在星相命理中此星應現著人的「功名利祿」,此四種命相皆可帶來「榮華富貴」,因此也就有了「文財神」之稱。不僅如此,因傳說他被紂王挖去了七竅玲瓏心,便可以不偏不倚的分發財富,因此也稱為「公正財神」。
文財神比幹·網絡供圖
還有一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被稱為「文財神」,他就是春秋時期的範蠡,自號「陶朱公」。曾獻計幫助越王勾踐興越滅吳,功成名就而身退。退居民間後經商,三次成為巨富,又三次散盡家財。有了這樣的經歷,他也被後世經商的人供奉為「文財神」。以上這四位「正財神」,也被統稱為「四路財神」(這和上面所說的五路財神不是一個概念),分別對應的方位為北路武財神趙公明、東路文財神比幹、西路武財神關公、南路文財神範蠡。
文財神範蠡雕像·網絡供圖
在供奉財神的講究上,以上四位正財神,多為30歲之後供奉,在傳說中認為這些財神掌管著三十歲後的財運。至於為何有這種說法,主要是這四位正財神的「承載底蘊」是比較深厚的,所謂「三十而立」,人到了這個年齡所有心性才已經算穩定。不過在民間供奉的財神最常見的還不是這四位,而是一位叫「李詭祖」的人,在道教中被稱為「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所以在五位就是影響比較深的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