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供奉的財神是誰?既不是正財神趙公明,也不是文財神比幹
春節是中華民族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了,往往在春節前幾個星期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紛紛為過年而做準備了,足以能夠看出中國人民對於春節的重視,在春節期間除了要逛吃逛玩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的民俗文化,我們需要注意,我們知道在春節的時候,財神是民間最為敬奉的神仙,因為財神不僅使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寄託,更是人們在心靈上的一種祈願望,但是大家對財神是否足夠了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其實財神主要是分為兩種類型的,一種就是民間對道教的神仙的一種認定,還有一種就是歷史人物與「財富」象徵的符號的人物,也被人們信奉為財神,比如正財神趙公明,他本是道教的「龍虎玄壇真君」,因為手下有四位仙官招寶貝、納銀、招財、利市為名,因此也就有了「五路財神」的說法,後來趙公明也被人們信奉為正財神。
其實除此之外,在民間關於財神的說法還有很多種,因此財神的數量也很多,除了正財神趙公明還有商丞相比幹被人們認定為文財神,但是面對這麼多的財神,其實都是不是民間真正信奉的財神,一般供人們信奉的財神其實是「增幅相公」,也被人們稱為是「增幅財神」,被道教稱為「財帛星君」。而且他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任務,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時期。
民間信奉李詭祖為「增幅財神」,形成於兩個時期,首先是在北魏到元朝的時期,屬於小範圍的祭祀,在他生前的時候還擔任過曲梁縣令,在任的時候也是以清廉著稱,還經常用自己的俸祿來救濟當地的百姓, 後來還傳說曲梁縣有水妖,他為了剷除妖怪就在縣周圍建立了寺廟來祭祀,不僅如此,當地還傳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因此就與財富掛上了關係,在唐朝的時候,被唐明宗賜封為了「神君增福相公」,後來元朝皇帝有賜封「福善平施公」。而那個時候的影響力僅限於河北、河南以及山東等地區。影響的範圍不是非常的廣。
一直到了元朝的時候,李詭祖還只是一位人物祭祀,從人到神主要還是在元朝時期的《三教搜神大全》一書中,介紹了關於」增福相公「,配圖形象身穿朝服,還戴著丞相帽子。而書中記載的關於他的主要職責就是」人間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也就是由他來定人們每年後應有的利祿。從明清時期的時候,民間年畫上的人物就是李詭祖了。
其實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時代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於金錢的欲望會更加的熱切,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依舊時刻清楚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因此在人們努力的奮鬥掙錢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是,如今人們已經越來越崇尚科學了,人們如今的求神拜佛也不放過因為老祖宗們傳承下來的一個習俗而已,因為想要獲得財富的積累也是需要靠自己腳踏實地的,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的呢?歡迎給小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