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並不愛財,但為什麼卻被民間尊為財神?

2021-02-10 清風明月逍遙客

在中國的神話當中,掌管財富的神祇出現比較晚,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宋代。民間崇拜的財神並不僅只特定一人,有正財神、偏財神等分別。在各尊正財神之中,以文武財神較為人所熟知,文財神通常是指比幹、範蠡,武財神則是指關羽、趙公明。

中國人的五行觀念影響深遠,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按方位分布。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

比幹是商紂王的叔父,因直言進諫而被挖心。由於先前姜子牙離開朝歌時,曾去比幹相府辭行,見比幹氣色晦暗,知其日後必有大難,便送比幹一張神符,叮囑在危急時化灰衝服,可保無虞。比幹入朝前已知有難,便服飲姜子牙所留符水,故在剖心後並未死去。比幹被剖心後成了無心之人,正是因為無心無向,辦事公道,所以被後人奉為文財神。比幹的神像為文官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鬚,面目嚴肅,臉龐清癯,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登元寶。

而另一位財神——陶朱公範蠡,大概是最具有財神氣質的一位。範蠡是春秋末期輔助越王勾踐的名臣,在成功地滅吳雪恥之後,毅然離開了可共患難不可同安樂的越王勾踐,隱名從商,富可敵國。後世的生意人把範蠡奉為財神,他進退得宜、不執著於名利的處世態度,出神入化的聚財能力正符合中國人富貴逍遙的人生理想。

明代的通俗小說《封神演義》中,趙公明協助聞太師抵抗周軍的進攻,被姜子牙用厭勝之術殺死,在封神臺上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為中路正財神;相應的偏財神則為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

但關羽並不愛財,卻被尊為財神,的確有點不可思議。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得到曹操賞識,曾經享受榮華富貴,頗有積蓄,但他毫不在意,為了「義氣」兩字,對曹操所賜財物分文不取,千裡走單騎,護嫂尋兄,義薄雲天。

民間傳說中的關羽不僅是個大英雄,還經常散財給窮苦百姓。因這個「義」字,也因他的散財於民,人們將他奉為財神。

相關焦點

  • 關羽不會做生意,也不懂得經營人心,為何卻被後人奉為「財神」?
    《三國演義》中,關羽給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五虎將之首」,他儀表威武,武藝超群。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與劉備、張飛結拜為三兄弟,起兵爭英雄。公元220年,荊州失守,關羽腹背受敵,最終兵敗被殺。他的勇猛好鬥曾威震天下,在所有人眼裡,他講義氣,忠貞不二,是一個妥妥的大英雄。
  • 武聖關羽為什麼被民間奉為財神?
    中華民眾供奉財神有很久的歷史淵源,各路財神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逐步形成的,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傳承至今。在民眾敬奉的所有財神中,武財神關公可為是影響力最大,信奉地域最廣的財神了。
  • 關羽怎麼會成為財神呢?
    關羽是武聖帝君、武財神、武聖,這個武聖可不得了啊這是與文聖孔子齊名。仔細分析一下關羽的這些封號,首先關羽身為武將後世人們給他武聖的稱號並不奇怪。其次說他能闢邪趨惡,治病除災。這可能也因為他身為武將有關,人們認為他能給人帶來安全感。而且關羽丹鳳眼,臥蟬眉,面如重棗。這樣的形象也能給人一種威懾力,但關於科舉和壽祿也太假了吧!除此之外關羽作為一個神他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法力就是財神。
  • 歷史:關羽是如何從古代的武將變成現代的財神?究竟發生了什麼?
    古代的關羽也算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可偏偏這樣的人物為什麼稱帝,並且成為了財神呢?那我來說說關羽是如何變為財神的!編輯關於關羽無論從正史還是演義之中,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關羽是一個蓋世英雄。中國古代的財神主要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陶朱公範蠡這並不奇怪,範蠡作為一個經商能手代表財神並不為過,另一個武財神就是關羽一介武將,又如何能與財富扯上關係呢?其實這也與關羽忠義的武將形象有關,因為人們都敬佩和害怕他的威名,們都敬佩關注。
  • 財神到底有多少個,關羽為什麼能成為財神
    一般來說,最為主流的說法是: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另外,還有一種說法也比較有市場:「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幹、範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
  • 接五路財神,告訴你五路財神的真相
    以及東南方向財神管仲、西北方位財神白圭、西南路財神端木賜,和東北向李詭祖。這是道教 「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財神陣營。此外,佛教裡也有財神,一般指的是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民俗中還有將日春神青帝和月財神趙公明合稱為「春福」,過年時把他們兩貼在門上。正財神姓趙公明。
  • 五大財神你知道幾個?大年初五迎財神咯
    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
  • 關羽:我一代「武聖」怎麼就變成了「財神」?
    中華民族的財神信仰源遠流長,各地供奉的財神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主要分文武兩類:文財神是比幹和範蠡,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這所有財神中,關羽是信奉地域最廣、影響最大的。 唯獨關羽,生前是位叱吒風雲的武將,「封金掛印」回歸劉備的故事經過《三國演義》的大力渲染,「重義不愛財」的形象深入人心,為什麼他也成了財神?
  • 義薄雲天的關羽為什麼能成為財神?還是郭德綱的答案最靠譜
    事實上關羽的仁慈並沒有換來手下士卒的忠誠,襄樊失利進而丟掉荊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給投降過來的于禁七軍三萬多人找飯吃,關羽無奈搶了孫權的糧倉,給了孫權撕破臉皮的藉口;二是他自己的隊伍被呂蒙的攻心計弄得人心渙散紛紛叛逃——如果關羽不讓他們娶妻生子置辦偌大家業,這夥人沒有後顧之憂,也沒那麼快跑回南郡享福。但是後世商人拜關羽為財神,也是有十分的道理和原因的,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經給出過答案。
  • 跟「財」八不靠邊的關羽,怎麼會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了呢?
    影視劇中的關羽其實,這些故事多是杜撰出來的,史上真實的關羽,他的故事遠未有這樣豐滿。《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死後,上諡號為「壯繆侯」。用《諡法解》來注釋這個諡號:「壯」,死於原野,好力致勇,武而不遂。
  • 終於知道關羽雕像為什麼都是閉著眼了!原因很可怕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 中國四大財神,就他成為財神的過程十分戲劇性!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 關羽是三國時期武將,現代人眼裡的財神,可武將怎麼就成神了?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民間就開始信奉關公,到了明代,關羽成為武廟裡的主神,與孔子文廟並肩,而這時關羽已經從一名武將,最終飛升為人們共同信仰的神明,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也都盛行供奉關羽神像,人們信奉關公,認為他能主宰人們的福祿壽,除此之外,關公還能治病、除災、驅邪、避惡。
  • 正月初五迎來的財神,除了關羽還有哪些神仙?
    按照民間的說法,初四和初五迎接的財神其實並不完全是一碼事。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這天接的是五路財神。過去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迎接五路財神,一般從正月初四日下午三點就開始準備工作,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
  • 關羽死後為啥能成為財神?這3大原因讓人不得不服!
    中國古代的財神,是民間傳說中掌管財運的神仙之一,而且,財神也並非只有一個,甚至還有「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說法。在這些財神中,範蠡、子貢等都曾經做生意發過大財,將這幾位商人奉為財神,也似乎都還說的過去。
  • 汾酒是財神專用酒,你用汾酒敬財神了嗎?┃汾酒百賢066:關羽
    《三國演義》評論家毛宗崗說三國有「三絕」,諸葛亮是「智絕」,曹操是「奸絕」,關公則是「義絕」。他論道:「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佛教奉關羽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關公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備受儒釋道三教的一致推崇。
  • 神話傳說中,文財神有兩個,武財神也有兩個,他們是誰
    不過,在神話故事中,財神爺不只一個,而且還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都各有兩個。他們都是誰呢?接下來我們簡單聊下。既然是財神,那就是神仙,神仙之事,當然離不開姜子牙封神的傳說了。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其中商朝亞相比幹,死後被姜子牙封為文曲星,雖然文曲星跟功名利祿有關,但由於比幹生前有一顆七竅玲瓏心,被妲己命人挖去之後,比幹就沒有心了。
  • 武財神是關羽還是趙公明?請財神的正確姿勢
    一般認為,武財神為關羽和趙公明。關帝閣的武財神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形象威武,義薄雲天。趙公明一手拿元寶,一手拿長鞭。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財神,即趙公元帥像。
  • 關羽很忙!黑社會祖師、武財神到護寺迦藍,還兼職巡城
    關羽民間尊其為關羽也正式獲得了和孔子並列的官方版「武聖」的地位,不再僅僅限於民間崇拜。有傳說,皆是因努爾哈赤為建州酋長時,與其子孫,八旗諸王公、貝勒;人人熟讀《三國演義》。並把這本書當做他們的軍事謀略,啟蒙教材。把關羽當做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專門向向明朝請求賜予關羽神像,並稱關羽為「關瑪法」(滿語,即關爺爺)。八旗兵每次出戰之前,必燒香拜佛祈禱關羽護佑。
  • 為什麼香港警察與幫會都要拜關羽?
    關羽長逝後,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多有褒封,清代當成「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等於。《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義絕」。 為什麼後代要拜關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