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了!遠洋運價翻幾番,一艙難求……外貿出口企業的日子挺難的

2020-12-06 中國商務新聞網

李豔偉從東北到廣東闖蕩多年,現在是中山市欣爾綺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家燈具企業一路闖難關,可現在李豔偉明顯感覺生意難做,最近的海運費上漲就是擺在她面前的一道難題。

「比起之前,現在的海運費上漲了好幾倍。」李豔偉說,雖然公司採用FOB報價,由客戶及其貨代公司找船並付運費,自己不用承擔多餘成本,但運費上漲勢必通過各種渠道影響與貿易夥伴的合作。「客戶會減少訂單。有的客戶對交期催得緊,也有客戶會壓低我們的價格。」

不僅運費上漲,「一艙難求」和「一箱難求」的問題也在短期內使出口企業受到影響。廣東展豐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彭新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主要生產氣釘等產品,出口到歐洲和美國、日本等地。這些地區都處在熱門航線上,船和貨櫃都非常緊缺,需要船進港才能拿到S/O(裝貨單)。「我們有一筆貨物,五六十個櫃,壓了將近一個月才出貨,一不小心就會影響交期。」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蔡家祥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整體來看,目前遠洋運價比年初翻了好幾番,其中美東航線運價最高5500美元/箱,歐洲航線最高5000美元/箱。

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27日當周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延續高位行情,多條遠洋航線運價有不同程度上升。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為1198.72點,比前一期上漲4.6%。今年以來的情況也是屢屢突破歷年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造成缺倉位缺空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國外疫情防控措施普遍升級使得船到岸後需要滯留和查驗很長時間,很難及時返回。船從中國港口發出多回來少導致運力不足,不僅價格持續高漲,而且船艙和貨櫃難求。

這波海運行情目前給外貿企業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彭新偉透露,其對不同的企業影響不同:對於FOB報價的企業,直接影響暫不明顯,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客戶很可能重新進行價格談判。無論採用何種報價,貨物不能及時出運都會造成積壓,增加倉儲成本,而且企業需要提前生產和訂艙發貨,增加了不確定性。

蔡家祥表示,目前中國外貿企業80%~90%採用FOB報價,運價上漲對企業出口沒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運價長期漲下去勢必導致買家讓中國出口商分擔部分成本,從而侵蝕中國出口企業的利潤。」

相關焦點

  • 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去英國以前的價格是2100美元,現在要5000多,翻倍都不止,外貿企業都要賠死了,客戶是不願意承擔的。」Frank Cheng對記者說道,今年9月份貨櫃價格開始漲,幾天一個價,匯率還一直在變,成本一路飆升,年底出口旺季預計將更加緊缺。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針對此現象,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港口貨櫃碼頭,並且採訪下遊外貿企業、航運公司、貨櫃租賃公司、上遊制箱企業以及行業專家,試圖了解貨櫃緊缺的現狀和原因。  港口貨運業務反彈  為了進一步了解貨櫃供需以及周轉情況,證券時報記者來到了華南地區國際貨櫃遠洋幹線運輸樞紐深圳鹽田港。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商家的貨早都備好了,但是遲遲拿不到貨櫃,無法運出。現在不論是上海、寧波,還是鹽田、廣州,所有港口都缺櫃。」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穩定市場價格。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11月我們要出口5櫃貨,指定貨櫃代理訂了兩周都訂不到。」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紀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與此同時,訂艙難也成為外貿企業繞不開的難題,海運費在半年之內激增數倍,連創天量紀錄,並大幅擠壓了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針對上述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提問時指出,運力供需不匹配是缺櫃、爆艙、運價大幅上漲的直接原因,貨櫃周轉不暢等因素又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 10000美金天價海運費,依然一箱難求一艙難求
    一箱難求!一艙難求!如今儼然已成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近日,中歐班列搖號訂艙、10000美金的天價海運費在業內朋友圈刷屏,議論紛紛之下,無不訴彰顯著外貿人的苦與難。2021年中歐班列搖號訂艙我們都見過買房搖號、買車搖號、學位搖號……訂艙搖號!
  • 航運市場「一箱難求」怎麼破?浙江10條舉措來助力
    據悉,眼下不少浙江外貿企業深受海運、空運等跨境物流「一倉難求」、「一櫃難求」、運價飛漲所困擾。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海上絲路指數顯示,2020年11月份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530.4點,較上月上漲25.0%,較2019年同期上漲111.5%。自2020年4月份以來,月平均值累計上漲127.7%。如今,這一現象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 一箱難求,外貿出貨繼續...
    外貿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得到了多方的關注。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運費屢創新高,本是出貨高峰期 物流不暢企業出貨難眼下正是外貿企業出貨高峰期,在寧波市鄞州區一家工藝品生產企業,沒來得及運走的貨物堆滿了庫房。寧波永貿時代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個是我們德國的電視購物的客人,20個貨櫃是11月初要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明確的船期。
  • 外貿生意越來越難做 浙江出口企業轉移「戰場」
    隨著人民幣升值、國家國際貿易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紹興興豪紡織公司總經理方慶元這樣表示。據介紹,十年前一米布料的出口利潤大約為5元錢,隨著前不久出口退稅的調整,現在甚至連兩毛的利潤都無法保證。  這是以出口生意見長的浙江企業尷尬局面的縮影,隨著各種壓力的來臨,浙江出口企業不斷感到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為了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轉型和創新成為浙江出口企業開闢的「第二戰場」。
  • 外貿復甦超預期運費、船舶租金快速上漲貨櫃一箱難求
    以至於出現運費迅速上漲、貨櫃一箱難求等情況。數據顯示,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上周五跳漲158點或11%至1606點,為去年10月14日以來最高,因中國煤炭需求高企提振海岬型船運費,上周累漲約7.6%,為去年10月初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 出口猛增、貨櫃價格高企 浙江寧波發放港口通兌券為外貿企業減負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記者張鴻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海運流轉速度減慢導致航運貨櫃價格高企並「一箱難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抬高了我國外貿企業運營成本。
  • 海運價格飆升3倍仍「一箱難求」,外貿廠商焦急發愁
    浙江宏升玩具生產廠銷售經理王開滿臉愁容,他的外貿業務正遭遇「卡脖子」難題。沉寂十年的海運市場這個冬天異常火爆。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出口訂單快速轉好,國內貨櫃需求集中爆發,而海外疫情持續致全球貨櫃周轉不暢,海運價格飆升3倍仍「一箱難求」。外貿廠商成本急劇上升,出口業務大受影響。但海運屬於全球化市場,整體運力仍供過於求,造成目前的局面有其特殊性,船公司擴充運力面臨兩難選擇。
  • 貨櫃一櫃難求搶櫃如同打仗
    「最近貨櫃有去無回、一櫃難求,櫃價直線上漲到、搶櫃搶到和打仗一樣……從事外貿的人士近來承受了」甜蜜的負擔:近期中國外貿出口激增,而由於境外疫情蔓延,不少貨櫃堆積在境外港口,導致國內出口用貨櫃緊缺。記者也注意到,貨櫃出口均價已創下9年半新高,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企業早已恢復正常生產,外貿從業人士紛紛表示,現在不是沒生意,是生意很好、訂單很多,但出口物流跟不上。
  • 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導「現在中歐班列回程和去程基本上都是滿艙,12月艙位已很難訂上,要到明年1月才能有報價和艙位《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因口岸站嚴重積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12月13日在內部發布調度命令,自13日18:00起到16日18:00止,各站裝到滿洲裡、二連、阿拉山口出口的貨物除了圖定中歐班列外一律停裝。這是國鐵集團在近一個月內因口岸積壓所發布的第三道停裝令。
  • 外貿出口貨物遇到清關報關,具體該怎麼做
    外貿在做出口生意時和客戶談的都差不多了,涉及到出口運輸貨物這塊是很多外貿人頭疼的環節。應該從哪裡開始做清關報關的事呢? 第一步:就需要外貿公司負責人聯繫國內能做出口的物流公司,實際上就是貨代公司,他們是專門負責做拖車、訂艙(聯繫船公司)、報關、裝船等一站式服務的。 第二步:出口外貿負責人需要提供給貨代貨物的具體信息:貨物的件重尺、目的港等,貨代根據這些信息安排拖車、訂艙、報關等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