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窮爸爸」跟「富爸爸」教育孩子的故事,雖然這這是一本投資財經類的書,但是兩個教育方式完全不同的條件,孩子的成長經歷也是天差地別,只是不知道你們看了有什麼感想。
歷史方面
自古以來貧富差距的生活都是巨大的,才會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諷刺話語,為官為貴著每日山珍海味,美酒佳餚;平民百姓天天為吃飯發愁,在戰爭年代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孩子當然差距巨大:富人家的孩子出生後幾年就開始請先生教學,學完字以後四書五經,儒學六禮樣樣精通,從小開始就為「國考」準備,走向仕途。而百姓家的孩子,從會跑以後就開始跟著家裡人去勞作,從小幹到大,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就攢點聘禮就結婚了,然後每代人以此更替,只有極少數的人能衝破困苦,名列高榜,擺脫貧苦。
現代窮富孩子的差距
有人說「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一生」,說的就是出生在什麼家庭,未來也就這樣了,當然這是片面的,那窮富孩子的差距都有哪些呢?
一,首先當然是錢了:這點能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富人的孩子佔據了天然的優勢。教育方面:從小高檔幼兒園,高學歷私人教師,各種興趣方面教師;而中國大多數家庭還是只能靠九年義務教育,差距可謂是不小。所以相比之下,富孩子要比窮孩子高出不少優勢,也更容易成才,當然不排除有些熊孩子敗家。生活方面:從穿衣,睡覺,出行,玩等各方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二,眼界方面:有人說:「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未來」,不可否認,有經濟優勢基礎的人,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往往比經濟較差的人高出不少,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最難培養的。就像有人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站在小山丘上」能一樣嗎?這就是非常現實的事情了。
三,心理自信程度:說一方面吧,因為準備考公務員,我也經常瀏覽一些相關文章,其中有一篇裡面講了一個真實經歷(一位在單位的老人所述):新公務員入職四個人,三男一女,兩個城市人,兩個農村人。一來到單位從著裝上就能分辨清楚四個人的生活條件怎麼樣。後來工作一段時間發現,那兩個農村孩子會在小事上分得很清,並且在工作中略顯「自卑」,這種東西是人能體會出來的。而城市孩子,眼界放得很廣,對待同事領導不在乎那些小利小惠,很招人喜歡。所以你說,他們四個誰先升職?當然工作生活都很和諧,都沒有什麼勾心鬥角的地方。
改變不了出身,就改變命運
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自小確實有自卑過,尤其是在剛上初中,從農村到縣城裡面住宿上學。但是後來初中上了一年吧,就看得很開了,也沒有自卑,也沒有羨慕,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想要更好的就自己去拼搏咯。
其實說窮孩子跟富孩子,差的真的不僅僅是錢,父母的眼光,人脈,久而久之孩子養成的自信,眼界等才是最主要的。但是人的潛力都很大,未來是靠自己努力得,就像香港首富李嘉誠,我的老鄉許家印等等從小家裡都很困難。
「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社會上,需要你比別人努力更多的拼搏,才會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你對窮富有什麼看法呢?關注我有更多文章等您批閱。「養兒防老」為何防不了老,其實古人還說了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