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和萬事興,任何一個家庭都有家裡的頂梁柱,家有男人更是女人的主心骨和依靠,因為他們是妻子的天,是給老婆和孩子安全感的人。如果男人出了意外,這個家就像塌了天,讓妻子和孩子陷入萬劫不復之中。
01
丈夫去世,38歲妻子寫遺書要離開人世,是什麼讓她拋下三個女兒選擇輕生呢?
2018年3月,朱萍的丈夫李建強和弟弟騎摩託車去工地幹活時,出車禍去世,當時肇事方同意賠償150萬,但兩年過去了,她獨自帶著三個女兒在外租房艱難生活,賠償款一直沒有到手,大女兒16歲,小女兒才6歲,家庭生活讓她無力承擔。
更讓她氣憤的是,自己新建的房子一直沒有入住,丈夫去世後,公婆連拜祭都不讓她進去,朱萍懷疑賠償款被公婆據為己有。因為在丈夫出車禍去世後,公婆指著她鼻子罵她是倒黴的,甚至指出是朱萍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她不堪忍受公婆的責罵,曾寫下遺書想追隨丈夫而去。
那麼,當年的賠償款去了哪裡,為什麼答應好的事沒有兌現呢?
朱萍說公婆重男輕女,她生了三個女兒,而弟弟家有一個兒子。
而在事情發生後,她不但沒有得到應得的賠償款,還帶著女兒在外租房居住。本來丈夫和弟弟當時的喪葬費各為10萬,應該還餘130萬,她應該得65萬的賠償,可卻一分錢沒見到。不得已她求助於尋情記節目組到公婆家了解情況。
02
朱萍的公公今年75歲,婆婆也70多歲,兩個兒子突然去世,對他們是一大打擊,說起兩個兒子的賠償款,李建強的大姐生氣地罵朱萍:「她就是心狠手辣」。對朱萍所說重男輕女一事一口否認。
按朱萍的說法,當初因為公婆罵自己害死她們的兒子逼得她寫下遺書,可老人卻說他們從未說過她害死兒子的話,反倒是朱萍的行為讓李家心寒,現在公婆卻說她想讓二老早點死要獨吞賠償款。
究竟是朱萍在上演苦肉計,還是李家人想瞞天過海?
大姐說:弟弟家的兒子腦癱,她的女兒以前也跟著公婆生活,根本不存在重男輕女一說。至於賠償款父母也會將屬於朱萍的那部分交給她。
朱萍解釋,弟弟的喪禮人情費都是大姐李素雲拿走的,雖然錢不多,但對朱萍來說就是排擠。
李素雲也很氣憤:爸爸住院她不去,我老公住院花十幾萬她不去。
朱萍說,你老公生病和我有什麼關係。大姐說,我需要錢你不還,以前借給大弟弟一萬元錢,她不認帳。現在朱萍已經拿走了十幾萬,她們娘家人還債她都給了娘家。
今年50歲的李素雲,是家中的長女,回憶兩個弟弟心中難過萬分,如今已經過去兩年時間,家人還沒從陰影中走出來。
說起賠償款,父母會把錢給朱萍,有一部分已被小弟媳凍結30萬無法取出,因為兩人生前一直鬧離婚,常年沒回家,兩個孩子一直是父母在照顧。當初因為賠償款兩個弟媳都把父母告上了法庭。朱萍這個弟媳婦一直跟家人保持著距離。
大姐說,如果這筆錢下來,我們會按規定分,該是誰的是誰的,當時第一筆賠償款30萬是直接打到當地鎮委書記卡裡,至今也沒人動,現在李家父母手裡也沒有錢,反倒是朱萍的懷疑讓他們寒了心,原來和睦的一家人徹底翻臉了。
朱萍說當初是她把丈夫和弟弟接回來,老人傷心她也傷心,但她還安慰二老接他們去新房子裡住,以後這個家由她來支撐。但她的承諾沒有得到老人的回應。
03
2017年,朱萍與丈夫一起借錢建了這套新房,弟弟當時出了3萬元錢,考慮到弟弟的情況正和妻子鬧離婚,朱萍也同意分弟弟家一半,現在看到這套房子,她哭著說為老公不值得。丈夫去世,外面的人來家討債,把新房子門都踢爛了,卻沒有得到李家父母的幫襯。
丈夫去世,這個家更沒有朱萍的立足之地,她想一家人住在一起相互照應,她要撐起這個家當這個家的女主人,可公婆對她不信任。自從家裡的兩個兒子去世,大姑姐回來照顧父母,李家現在這個家只能暫時由大姐來主持大局。
朱萍憤怒壓在心底已久,公婆之所以和她有隔閡就是因為大女兒在掌控這個家。
婆婆說,如果她嫁人了也很好,兩個兒子也沒有了,小媳婦也不回來,這個家她還希望兒媳能回來。就連鄰居也都冷嘲熱諷地說讓她嫁個人就好了。
朱萍聽到這樣諷刺的話有些噁心,她表示,我不會再嫁人,我就是這個家的主人。
04
自己丈夫去世,公婆又不過問,就連回家也受排擠,生活的重壓讓她不堪重負,聽著鄰居不堪入耳的話讓她生氣地轉身離開公婆的家。
丈夫的撒手西去,昔日的幸福恩愛不復存在,看到公婆和冷漠和言詞,如今卻讓她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她變得非常脆弱敏感,一點點小事她會放大成對方在欺負她。
她踉踉蹌蹌跑到丈夫所葬的墳地,這裡已是雜草叢生,兩年的時光,丈夫的墳墓甚至無法辨認,面對空曠荒涼的野地,她忍不住大放悲聲:「小孩子受了多少委屈你知道嗎?你知道你的孩子受了多少委屈?你知道嗎?你知道嗎?」
風在呼叫,無人應答,地上的野草似聽出了她的難過和傷心,也跟著譁譁地回應她的哭聲,一遍遍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重複「你知道嗎?」
朱萍悲傷地說:為什麼要有這筆錢?這錢真的,我寧可不要這筆錢。只要你能活過來。如果沒有這筆錢,他們家人也不會對我這樣絕情。
託爾斯泰說: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更加悲哀。
有人說錢是萬能的,但又有人說錢是萬惡之源。因為它,讓親情變得淡薄,讓愛變得無法癒合,讓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開庭後,朱萍丈夫案件的賠償款一共只有48萬,這筆錢分到朱萍母女頭上有31萬,在之前判決書的基礎上,朱萍已經拿走了16萬,還有15萬要拿回。
原來,朱萍剛開始所說的150萬調解結果並不是最終結果,最後開庭判定的賠償款為96萬,也就是說兩兄弟每家48萬。
一場本不應該打的官司,將本是一家的人心打得支離破碎,再也無法重拾信任。朱萍的公公憔悴地說:我自己的骨肉我怎麼會看不起。
結語:
看到一家人這樣因為錢而爭吵,確實讓人不忍心,一家同時失去兩個兒子,對於兩位老人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心中的痛與傷誰也代替不了,做為女兒當然最心疼自己的父母,在他們難過傷心時回來陪伴二老,給予心理上的安慰是莫大的動力。
1、人都有私心,但要相互信任
說到賠償款,老人有想法很正常,在錢財上每個人都有私心,即使他們花了也不過分,畢竟兩位老人年紀大了,將來的養老也是個大問題,朱萍的想法不錯,心地也善良,性格內向,不擅言詞,但不宣之於口很難讓老人信服。
老人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朱萍還年輕,她們害怕將來錢給了她,她再嫁人把錢帶走,她們不但得不到照顧,連身後事都無人照料,都說錢是人的膽,有這種心理很正常。關鍵是要雙方彼此信任才能妥善解決。
2、痛失親人後都在防備對方家門不幸,對於老人失去了兒子,對於朱萍失去了依靠,他們都失去了最愛的人,理應這時要攜起手來共度難關,但卻因為錢產生了分歧,並且互相懷疑、提防著對方。
做為老人,兒媳失去丈夫,就等於天塌了,還要供養三個女兒上學和生活,負擔也很大。大姐回家照顧父母心態放平,大家要互相體諒抱團取暖才對。不要把弟弟的事故當做是運氣不好的東西來強加到弟媳頭上,確實對她不公平。
3、家人對弟媳態度有問題
都說患難見真情,在他們身上我沒有看到相互攙扶著敬老愛幼,反而各說各有理,看似大姐一心為老人和這個家好,那就要有一顆公德心。
當弟媳出現時,他們的態度很冷淡一致否認曾說過的刻薄話,也說明他們內心對朱萍是牴觸的,談起賠償款,一家人矛頭對準朱萍,看來確實在防備她什麼。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個侄女沒有了爹夠可憐了,切實把弟媳當做一家人,才能打消她的顧慮。兒媳想把這個家的重擔挑起來,就應該支持和鼓勵。
建議所花喪葬費列出清單,帳目清楚就不會亂懷疑。親人已逝,悲痛難去,但還要堅強面對,朱萍也要心胸放寬,大家都以真誠待人才能放下成見。
祝他們摒棄前嫌,一家人和睦相處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