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哪些?道出年輕父母的心聲

2020-12-11 騰訊網

近日,一則話題「你認為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再次引發熱議,截至目前,該話題閱讀量已經高達1.7億,討論次數到達2.2萬。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話題無疑說出了很多年輕父母的心聲,於是年輕父母們在該話題下不吐不快。

老人帶孩子的經驗固然要比年輕人多,但是時代在發展,需求在改變,他們的很多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教育方式和社會進程。

在話題下討論度最熱的幾條分別是:

一、相信偏方,不信醫院

老人們寧願去相信偏方、神婆、遊醫,也不會聽醫生的,甚至認為醫院都是騙錢的,覺得小孩子能有什麼大問題,回家喝點草藥、找村裡哪個特別靈的神醫看一看就好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偏方耽誤了孩子的醫治時間。

而老人不信任醫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他們那個年代醫療質量還跟不上,導致了老人的科學素養不足。但是作為年輕父母,應該要相信科學,不要在孩子身上嘗試偏方,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二、寶寶要早吃鹽才有力氣

很多長輩認為寶寶要早吃鹽才能下力氣,所以早早地在孩子的輔食中添加食鹽。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實上,專家是非常不建議過早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食鹽的。

首先,母乳(或配方奶)和日常輔食中的鈉含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其次,淡口味的食物可以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睡扁頭

這一點幾乎遭到了所有年輕父母的吐槽,老人們固執地認為扁頭好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扁頭帶來的危害可不少。

首先,扁頭會影響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會影響腦容腔的發育,使腦結構發生移位,阻礙智力的正常發育;其次,影響面部、耳鼻咽喉部以及頭頸部肌肉的發育,運動方面也發育遲緩。

除了以上三條遭到吐槽的育兒經驗外,還有諸多例如「小孩子沒有六月天,要多穿點」、「滿月後就喝米糊」、「食物要嚼碎再餵孩子」等等一系列不科學的育兒方式。

而造成年輕父母與老一輩在育兒道路上出現分歧甚至爭執的根本原因,就是各自所處的時代不同。

在老一輩的成長與教育道路上,他們確確實實就是這麼把孩子拉扯大的,這是他們的切實經歷,所以他們不認為這麼做是有問題的。這時候,就需要年輕的父母們耐心地與長輩們溝通,共同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改變和努力。

你有沒有遇到過其他老一輩糟糕的育兒經驗呢?

相關焦點

  • 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害苦孩子,這些糟糕育兒建議別亂用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剛出生,新晉寶媽育兒經驗不足,往往都會聽老一輩兒的育兒建議,確實,有了這些建議寶媽們也學到一些育兒的知識。但也不能排除老人們的傳統觀點都對,很多老人的育兒經驗之談,可能對孩子沒有幫助只有危害,這些糟糕的育兒建議你遇到了嗎?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致感染,害苦了孩子小劉是兒科急診的護士,前天夜裡傳來幾聲呼喊「護士快來,看看我家孩子怎麼啦?」
  • 《知否》林小娘正應了史上最壞女人的一句話,卻道出萬千父母心聲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新劇集中,令觀眾最高興的莫過於「白蓮花天團」的主角林小娘終於領盒飯了。林噙霜這個女人,說起來也真真可恨。明明心中有千種萬種心機,面上卻表現得懵懵懂懂、純潔無辜。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道出萬千父母心聲的名言,你知道是誰說的嗎?原來竟是歷史上那個最令人痛恨的女人:慈禧。
  • 年輕媽媽育兒網絡化 熱捧論壇交流親子日記
    年輕媽媽育兒網絡化 熱捧論壇交流親子日記 去育兒論壇請教吧。寶寶的衣服又小了,該去購物網上買了……如今,在網際網路鋪天蓋地的影響下,年輕媽媽的育兒方式也全面網絡化,論壇交流、親子日記、父母群……各種網絡途徑使媽媽們獲得了豐富的育兒知識,即使足不出戶,很多問題也可以輕鬆搞定。
  • 有哪些不帶「窮」字,但一看就很窮的話?哇哈哈哈……道出心聲!
    1.有哪些不帶「窮」字,但一看就很窮的話?哇哈哈哈哈哈...道出心聲!2.妹子們,你們這樣就過分了,有什麼好看的3.大姐,這兒子你不打算要了嗎4.竟然撞衫了,不過都很漂亮!
  • 六個月內的嬰兒,需要避開哪些錯誤的育兒方式?聽聽專家怎麼說
    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開始,父母就會為寶寶做各種胎教,以此來希望寶寶能在各方面發育得更好。在寶寶出生後,新手父母的心情就更加的焦慮了,因此會產生出一些錯誤的育兒方式,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些錯誤的方式有哪些,這樣我們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才可以避免。
  • 中國父母心聲:以下傳統「孝道」全拋棄的子女,才是真正為老人好
    在這個問題上,有發言權的自然是老一輩。今天我們就結合現實中的部分案例,借老一輩之口,來看看他們定義的真正孝道:起碼要把某些傳統「孝道」刨除,子女才有資格說自己是真正為老人好。至於這些為老年人所嫌棄的傳統究竟是什麼?估計答案會讓年輕網友嚇一跳,一起來看下吧。
  • 2010年代最好的10本育兒書,並不教你做更好的父母
    但這些書不一定是最好的育兒書。事實上,其中的很多都不值得你浪費時間。在過去的10年代裡,最好的育兒書籍並不是關於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而是關於如何擺脫成為完美父母的執念,這種執念往往會造就更糟糕的父母。最好的育兒書所講述的是在做父母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好的壞的時光,關於面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障礙時如何養育孩子。
  • 一大堆育兒書籍裡,我最推薦這10本!孕媽新媽必看
    威廉·西爾斯和妻子瑪莎養育了8個孩子,而且他還是擁有40多年經驗的兒科專家,堪稱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育兒權威。  這本書從科學備孕開始,一直講到了產後恢復和母乳餵養,孕期中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涵蓋在裡面了。隨著孕周的增加肚子裡的小寶寶都會有哪些變化呢?準媽媽會出現什麼感覺?生活中又該注意些什麼……可以說準媽媽們的疑問都能在這本書中輕鬆找到答案。
  • 這位父親的話,道出多少父母的心聲
    ",不得不說這位爸爸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01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不良循環有哪些?
  • 穿開襠褲,睡扁頭,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父母順從坑的就是娃
    現在很多新手爸媽缺乏育兒經驗,因此會向老一輩的人尋求幫助。但是老人的育兒方法真的就科學嗎?我們經常能看到老人帶孩子時,會讓寶寶穿開襠褲、睡扁頭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會有什麼影響,父母如果繼續順從的話,日後坑的可是娃哦!穿開襠褲根據傳統的觀念,在夏季穿開襠褲比較涼爽,而對於剛剛會走路的孩子,如果想尿尿,直接蹲下即可。
  •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更像是私人管家
    所謂的"清單式育兒",就是我們確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吃好喝好,然後希望他們進入一所好學校、最好的尖子生班級,在好學校、好班級裡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有些家長期盼的還不止是成績,還要拿高分、獲得各項榮譽和獎項,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還要有領導力,我們還會告訴孩子:"要有創建社團精神,因為大學裡最喜歡這樣的學生"……這些都是期望中的完美
  •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這首詩道出了無數人對父母心聲
    這裡指過年之前能夠返家愧人子:有愧於自己作兒子的未能盡到孝養父母的責任,反而惹得父母為自己操心。風塵:這裡指的是旅途的勞累苦辛詩詞大意為: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然而面對父母如此殷切的詢問,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支吾良久,最終還是把所有辛酸都埋在心底。在外漂泊不易,對待父母,我們早已習慣報喜不報憂,把心裡的苦痛說出來,只會讓父母更加擔心罷了。然而我們這一代,已近而立之年,不能幫助父母什麼,還要父母反過來為我們操心。而立而不能立,心中難免有些羞愧,歸家之時,哪敢說什麼辛苦,比起父母那一代,我們這一代幸福多了。
  • 育兒其實真不難!——早教:一筆精明父母都算不好的糊塗帳
    育兒隨筆,完全原創。7年育兒的經驗和教訓與大家實時分享。我們走過的彎路,您肯定不會再走;大家育兒投入的精力、花費的金錢真正能夠得到應有的、甚至是超值的回報;同時,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博士大叔育兒),我們會不定期免費給您發送我們購買過的育兒電子資源(育兒經、經典繪本、經典書籍影印版)。當您在百度裡搜索早教的時候,各色各樣比胎教還專業的機構廣告就跳出來了。
  • 提升中國父母「育兒商」,帶給中國家庭「快樂力」
    為了提升中國父母「育兒商」、帶給中國家庭「快樂力」,金寶貝提出並踐行六大早教理念,而這六大理念也被奉為「早教哲學」、深受中國家庭的熟悉和喜歡:快樂中學習,遊戲+體驗=學習;在變化和樂趣中重複;跟隨孩子的發育步伐;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給孩子「肯定」的環境;金字塔的學習方式。  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個「金寶貝」  「很多人並不了解早教。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 「隔代育兒」最傷人的3句話,第1句影響不算大,第3句有人天天說
    這讓許多年輕父母不禁喟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孩子有了老人的幫扶,年輕父母可以安心工作,放手打拼。但是,年輕父母心中常有不安,一方面擔心老人太辛苦,影響健康;另一方面擔心老人育兒方式不科學,帶給孩子負面影響。
  •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全詩言辭懇切,道出了眾多遊子的心聲
    對於家鄉的思念是每一個離家在外的遊子的心聲,即使灑脫不羈的李白也不能例外。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春天,李白客居東都洛陽,夜晚忽聞笛曲《折楊柳》,感而作此詩。這首詩言辭懇切,感人至深,道出了眾多遊子的心聲。詩中並未對吹笛人做過多的描寫,單從「聞」字入手,描寫詩人聽到笛聲之後的感受,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
  • 家屬們,別當育兒判官,過多批評孩子的媽媽有危害!
    這些糟糕的結果,毫無疑問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會在媽媽的負面情緒和壓力中,他們或許會成為什麼也不敢做、畏手畏腳的孩子;或許就會成為脾氣暴躁、愛打人的孩子。因為媽媽長期給了他們負面的行為形式以及壓力影響。
  • 媽媽書單|10本豆瓣高分育兒書,推薦給育兒路上困惑求解的父母們
    誰都不是與生俱來就會做父母,為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也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成長成才,但僅有願望遠遠不夠的。育兒亦育己,為人父母,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育兒路上遊刃有餘,以科學的養育法,培育出優秀的孩子。
  • 育兒書讓年輕媽媽犯暈
    如今各種育兒書暢銷,80後媽媽陳果家裡以「成長關鍵期」為賣點的就有近10本,她不知道該聽誰的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為了養育好孩子,父母們花費了不少心思。可如今,眾多暢銷的育兒書籍和各種早教班、補習班,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眼花繚亂。到底該聽誰的?到底哪種比較好?  其實,專家說,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育兒方法需要在實踐中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