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話題「你認為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再次引發熱議,截至目前,該話題閱讀量已經高達1.7億,討論次數到達2.2萬。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話題無疑說出了很多年輕父母的心聲,於是年輕父母們在該話題下不吐不快。
老人帶孩子的經驗固然要比年輕人多,但是時代在發展,需求在改變,他們的很多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教育方式和社會進程。
在話題下討論度最熱的幾條分別是:
一、相信偏方,不信醫院
老人們寧願去相信偏方、神婆、遊醫,也不會聽醫生的,甚至認為醫院都是騙錢的,覺得小孩子能有什麼大問題,回家喝點草藥、找村裡哪個特別靈的神醫看一看就好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偏方耽誤了孩子的醫治時間。
而老人不信任醫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他們那個年代醫療質量還跟不上,導致了老人的科學素養不足。但是作為年輕父母,應該要相信科學,不要在孩子身上嘗試偏方,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二、寶寶要早吃鹽才有力氣
很多長輩認為寶寶要早吃鹽才能下力氣,所以早早地在孩子的輔食中添加食鹽。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實上,專家是非常不建議過早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食鹽的。
首先,母乳(或配方奶)和日常輔食中的鈉含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其次,淡口味的食物可以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睡扁頭
這一點幾乎遭到了所有年輕父母的吐槽,老人們固執地認為扁頭好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扁頭帶來的危害可不少。
首先,扁頭會影響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會影響腦容腔的發育,使腦結構發生移位,阻礙智力的正常發育;其次,影響面部、耳鼻咽喉部以及頭頸部肌肉的發育,運動方面也發育遲緩。
除了以上三條遭到吐槽的育兒經驗外,還有諸多例如「小孩子沒有六月天,要多穿點」、「滿月後就喝米糊」、「食物要嚼碎再餵孩子」等等一系列不科學的育兒方式。
而造成年輕父母與老一輩在育兒道路上出現分歧甚至爭執的根本原因,就是各自所處的時代不同。
在老一輩的成長與教育道路上,他們確確實實就是這麼把孩子拉扯大的,這是他們的切實經歷,所以他們不認為這麼做是有問題的。這時候,就需要年輕的父母們耐心地與長輩們溝通,共同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改變和努力。
你有沒有遇到過其他老一輩糟糕的育兒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