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2020-12-17 騰訊網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他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子弟,教育兒女,在他的講座中,也有很多的訓誡是父母們深刻的牢記的,今天我也整理了11條南懷瑾老先生的養子之道分享給你們,建議各位父母們都認真的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的育兒觀是傳統的中國教育理念,是從教育孩子如何的做人開始的,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喜歡西方的教育理念,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教育方法,都被慢慢的淘汰掉了,想想《四書》和《五經》,現在多少孩子能順口就來。

1、先教孩子如何做人

看過南懷瑾老先生講座的父母應該都知道,他老人家的講座都是跟孩子的成長有關的,經常會說的一句話: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後在傳授知識和技能,順序一定不能搞錯了。

做人是一個人的根本,也是必須要學會的事情,不管你是一個孩子,以後是公司員工,還是為人子女或者是朋友,做人是必須要學會的。

2、孩子至少要有一門手藝

孩子以後的路怎麼走,有一門手藝就足夠了,至於工作上是升官還是發財,這是孩子自己去選擇,生來什麼都帶不來,死後也什麼都帶不走。

南懷瑾老先生說:我對我的孩子就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能夠獨立就可以了,其他的隨他怎麼想都可以。

3、父母把望子成龍的想法去掉

現在的父母都喜歡把自己身上沒有去實現的事情,放在孩子身上完成,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行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沒有辦法去決定孩子以後未來道路的方向。

4、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

南懷瑾老先生認為,孩子的勞動習慣的養成,應該從灑掃開始,不要一直讓孩子讀書學知識,最開始的應該是去學習規矩,這是教育的一個基礎的保障,有句話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5、父母不要去溺愛孩子

在古時候,父母都是讓自己的孩子都早早的出門獨立了,但是現在的父母,都比較的溺愛孩子,生怕磕著摔著,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6、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的這件事情上,父母不要一意孤行,尊重孩子的喜好和興趣,順其自然的發展。

7、孩子的胎教也很重要

《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母親懷孕以後,家中的陳列和擺設,以及媽媽們看的書,都要適當的改變,哪怕孩子沒有出生,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潛意識的,媽媽們也要重視孩子的胎教,在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明白了很多的事情了。

8、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媽媽其實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也是孩子成長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好的媽媽會成就孩子的一生。

9、要知道孩子的秉性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天賦都是不一樣的,父母要知道孩子的秉性是什麼,先搞清楚方向,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開端。

10、不要急於求成,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的教育不是能夠拔苗助長就可以的,更不可能會一帆風順,父母不要急於求成,多點耐心,循序進件。

11、一定要讓孩子誦讀經典

經典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南懷瑾老先生說,想讓孩子能夠學習,就要先去背誦經典。古人的智慧是比我們現在的智慧還要深奧和複雜的,文字語句都是沒有那麼好理解的,古經典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和大腦皮層的發育,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上面就是我整理的關於南懷瑾老先生的11條養子之道,每一句都是經典和智慧,父

母們可以看看,同時我也很認同南懷瑾先生的教育理念。像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我覺得是很有必要讓孩子去背誦的,因為古人的智慧和育兒理念,一直流傳到至今的。

我給我的孩子也買了一套書:《三字經》、《弟子規》、《成語故事》和《唐詩三百首》的合集。還有一套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的合集。

這兩套書都是適合6歲左右的孩子觀看的,書中還有配注拼音、標註、解析、注釋、譯文和啟迪等,如果你家孩子還不認識字,那麼可以看拼音去自己鑽研,所以也比較推薦給各位父母們。

書中還有很多插畫,緩解孩子的閱讀疲勞,吸引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幫助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大化的吸收知識。

而《大學》這套書,也是採用了漫畫的形式出現的,讓枯燥的文字和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吸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去深挖了詩文的創作背景,感受詩文的手法的運用,讓孩子可以無障礙的閱讀。也不過是父母們的一頓飯錢,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知識,背誦知識的好習慣,圖文並茂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的容易去接受。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都看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南懷瑾老先生總結的11條關於養子之道的方法: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都看看01 先教育孩子怎麼樣做人這是第一步,《大學》中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學術成就的評價。南懷瑾先生學慣儒釋道,弟子遍布天下,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也是遵從中國傳統教子觀的大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從做人、成人來著手培養孩子的老先生。
  •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一、教育孩子,先教做人南懷瑾老師,特別關心下一代成長,他經常用諸葛亮的《誡子書》、《朱子家書》、《曾國藩家書》等經典著作,深入淺出講教育孩子的道理!
  • 這些教子箴言,句句經典
    顏之推將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整理出來,傳給後世子孫。《顏氏家訓》內容豐富,見解獨特,是家庭教育的典範,可謂字字精湛,句句經典。1、夜覺曉非,今悔昨失。——《顏氏家訓·序致篇》早晨有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說明改正錯誤貴在及時。
  •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人生在世,人無完人需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個原則和標準,現在中國處於一個工商業發展的時期,現在的中國家庭觀念越來越淡薄,中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生了一個孩子,十分的嬌貴,家庭變得富有了,孩子就會嬌慣起來
  • 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
    南先生對《法華經》、《華嚴經》及淨土宗經典如《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避而不講,有的是因為篇幅太長,不容易講述,如《華嚴經》,他只選了《普賢菩薩行願品》來講;有的是因為經典裡的神奇世界、超凡境界很難講述,如《法華經》、《華嚴經》,而淨土經典宗教氣息非常濃,講究信仰。南先生重點講禪宗經典,注重開悟,注重見地,見性起修,先證法身,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 南懷瑾經典|國學大師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
    在中國的科教大典之稱的《了凡四訓》就是一部較有影響力的大作品。說起改變命運,曾對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較為精通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就有說到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堪稱經典。本文大茶經就依據南懷瑾先生這十六個方法給予簡單的闡述,看看這十六個方法是否對你有所感悟。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比如說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成功後功成名退,隱退隆中,做一方居士,追求大自然的美和道。也有些人認為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就是隨時保持開心,盡興。哪怕有不開心的事兒,都不要去計較,學會忘掉,這樣人生才會不會其他俗事所累,所煩惱。也就是一種豁達大度的態度來處世。
  • 教育大咖徐慶格到武陵源國學堂開講 支招父母育兒之道
    開講現場現場家長與老師交流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19日訊(通訊員 毛誠龍)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11月18日,武陵源國學堂邀請北京大學MBA、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後裔徐慶格先生來學堂開講,支招父母育兒之道 。課堂上,他從科學育兒方法,為家長了解孩子心理狀況、了解孩子壓力來源、同孩子和諧相處支招。
  • 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的偉大與平凡!暢銷數十年不衰
    大家好,這裡是知味讀書,今天給大家推薦《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的偉大與平凡!暢銷數十年不衰。作者簡介南懷瑾先生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 南懷瑾先生與雁蕩山
    「溫州在歷史上素來是仙靈聚居之地,山水秀麗,如有名的樂清北雁蕩山。」這是南懷瑾先生在《山川人物與永嘉禪師》一文中的描述。可見山水秀麗的雁蕩山是南懷瑾先生魂牽夢縈的故園記憶。南懷瑾先生對雁蕩山的讚美和喜愛,不僅表現在語言文字上,也體現在他對雁蕩山建設的關懷行動上。
  • 為什麼說南懷瑾先生讀懂了《道德經》(深度好文)
    首發原創|《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學習觀想《道德經》第四十五章中講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反者道之動,所謂大成若缺,大盈若衝,不外如是!其實有時候反過來想一想,老子作為聖賢,他的思想境界太高,進行的的都是終極思考,比如說,大成、大盈、大直、大巧,都是修行到了一個非常高明的境界以後,關於為人處世方面的思考。
  • 武陵源國學堂舉辦育兒之道專題講座
    活動現場紅網時刻武陵源11月19日訊(通訊員 毛誠龍)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11月18日,武陵源國學堂邀請北京大學MBA、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後裔徐慶格來學堂開講,支招父母育兒之道 。課堂上,徐慶格先生圍繞家長怎麼科學育兒方法,如何了解孩子心理狀況和壓力來源,在家如何同孩子和諧相處等內容進行精彩生動演講。現場觀眾表示,通過這次學習,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充分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同時將徹底調整心態,轉變觀念,掌握家庭教育指導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技能。
  • 林宏偉:南懷瑾先生的誡子詩
    全書雖然只有短短的86個字,但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句句美玉,讀來令人動容。文章闡述了敬業奉獻、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濃縮了諸葛亮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包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南懷瑾從12歲開始就會背誦此文,且經常滔滔不絕地給有關人士解讀。
  • 南懷瑾誕辰100周年 《南懷瑾先生年譜及其他》一書首發
    今年是南懷瑾誕辰
  • 李玫瑾經典育兒語錄20條(建議收藏)
    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因為站在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為長期研究心理學,她的觀點常常令人醍醐灌頂。整理了李教授的20條育兒語錄,希望能幫助大家。
  • 「九子皆才俊」的梁啓超,有啥獨特的教子之道?三種見識值得借鑑
    父母的人生經驗告訴了他們,怎麼樣做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他們或許錯過了機遇,遺失了時間,但寶貴的人生閱歷和學習到的育兒知識,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更好地吸收學校和社會的知識與經驗。「九子皆才俊」的梁啓超,有啥獨特的教子之道?
  • 南懷瑾:人生在世,最容易被這3個錯誤絆倒,建議中年男人多看看
    很多人都說南懷瑾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師,雖然這樣的話聽起來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如果是加上「民國」兩個字的話,那也是尚可的。南懷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造詣是非常精深的,不單單是對於儒家經典,在佛教領域上更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研究成果。
  • 視角:聽南懷瑾先生講禪
    聽南懷瑾先生講禪,無疑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然而我以為南懷瑾的演講更重要的是在「點悟」上面,南懷瑾的這次演講自然不能窮盡佛教的所有經典,他是通過運用許多有關禪的生動故事和高僧睿語,啟迪聽眾領會禪宗要義精髓,由之生發覺悟,「拈花一笑」和「頑石點頭」是禪宗的「頓悟」和「漸悟」的兩種覺悟形態。至於南懷瑾的聽眾中有多少人在今後的修行中能夠做到這兩點,那自然只有各人靠自己去努力了。
  • 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哪些?道出年輕父母的心聲
    近日,一則話題「你認為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再次引發熱議,截至目前,該話題閱讀量已經高達1.7億,討論次數到達2.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