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能亂用,這些服用規矩要記牢!做錯一個都會影響藥效

2020-12-10 騰訊網

近年來,中藥引發的人員中毒事件頻頻見諸於報端,令人對中藥使用的安全性惶恐不安。的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全國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民間偏方或補藥,許多民眾都對以中草藥為基礎的所謂滋補養生存在著迷信,濫用中藥、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偏方或補藥的現象不可謂之不多。而由此引發的藥物性中毒事件自然也就見怪不怪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馬兜鈴酸所致的「中草藥腎病」。

2003年,一位新華社的記者朱玉曾發表過一篇報導,當即使得全國社會為之一震,引發了極大爭議。她所撰寫的《龍膽瀉肝丸,清火良藥還是致病根源》一文,面向社會大眾揭露了臨床上由龍膽瀉肝丸所導致的腎衰竭問題,一經發表便在短短兩三天之內被500多家報刊轉載,由此引發了震驚全國的「龍膽瀉肝丸事件」。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因龍膽瀉肝丸這一種中藥產品所致患者人數便達約10萬,而究其罪魁禍首,就是其配方所含中藥關木通中的馬兜鈴酸

其實,具有毒性的常見中藥成分並非只有馬兜鈴酸這麼一種,而由此衍生出的各種各樣的中藥產品往往也不計其數。

例如,日前,一位廈門的畢先生因患類風溼關節炎多年,只要天氣稍有變化就感到疼痛難忍。萬般無奈之下,他聽信了一個民間草藥師的說法,以為附子這種中藥材對關節炎的療效顯著,於是購買了未制透的附子浸泡成藥酒飲用。飲用當時,畢先生即感覺自己舌頭髮麻,卻以為這只是藥材的正常口感,結果卻引起了中毒,導致心律失常、呼吸中樞麻痺,隨後被送入ICU搶救,經過緊急治療最終才得以康復。

中藥引發的中毒事件可謂不勝枚舉,背後的原因往往非常複雜, 涉及到多個層面。這就不得不引起每個人的高度重視,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中藥使用方面往往存在著許多禁忌,如果不遵守這些使用禁忌,則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風險。

常見中藥使用禁忌有哪些?

1、古人講究服藥時間

古代醫家曾認為,對於不同部位的病證,用藥時間是不同的:例如治療上焦的疾病(包括心、肺、頭面部等),如頭痛、感冒,應該於飯後服藥;治療中焦的疾病(包括胃、脾等),藥物應該與飯同服;而對於下焦的疾病(包括大腸、腎等),則應於飯前空腹服藥。

對於古人的觀點,現代中醫學並不完全認同。我們認為,原則上,服藥時間應該與進食時間錯開,從飯前半小時到飯後1個小時都不要服中藥,以防食物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

2、三類藥須空腹用

有三類藥物通常嚴格要求空腹服用:

首先,治療胃黏膜糜爛、胃潰瘍時,常用白芨、海螵蛸等中藥來抑制胃酸分泌,同時還可在胃內壁產生一層保護膜,因此,這類藥物應儘可能安排在飯前空腹服用。

其次,一些用於通便的藥物,如治療便秘的大黃等,也應該選擇空腹服用。

最後,滋補類藥物也建議儘量空腹時服用。一則由於這些藥物通常價錢比較貴,空腹吃將有助於機體對藥物的充分吸收;二是因為這類藥物的作用比較溫和,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較小,服用後很少出現腸胃不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也存在差異。例如,如果空腹服藥會引發胃疼等副作用,則應考慮改為飯後再服藥。

3、服藥後的飲食也應注意

具體服藥的時間選擇,還應考慮到藥物的性質和作用特點。對於一些作用特殊的藥物,則應該在特殊時間點安排服用,如安神助眠類藥物應該選擇於睡前約1小時服用;驅蟲藥也應該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時間充分殺蟲,次日可將蟲體排出體外;而治療瘧疾的藥,則應在規律發作之前的2小時服用,這樣方能有效除淨瘧原蟲,控制瘧疾的症狀發作。

此外,在服藥中還應該注意飲食上的調養。例如治療胃病時,要注意避免吃過於腥辣生冷、難以消化的食物;飲食應清淡且易於消化,如蛋羹等,使胃腸得以休息。

辯證看待中藥的價值與用法

多年的臨床中草藥使用過程中引發的一例例中毒事件無異於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要正視曾被視為是國粹的中醫藥的存在,不能僅因為中草藥為全天然成分就對其盲目濫服濫用,而是要大力提倡科學精神,遵從辯證思想對其採取去粗取精。

面對中醫藥,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長期以來,大多數國人甚至是一些醫務工作者都持有一種錯誤的信念,即「中藥沒有副作用」,認為中草藥既然主要為天然植物,肯定比化學合成的西藥毒性小、副作用少,對人體無害,長期服用亦無妨。然而,這種錯誤認識已給我國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傷害。

此外,根據前文提及的新華社報導,北京市服用「龍膽瀉肝丸」所致腎衰患者中,有相當多人缺乏專業醫生的指導,僅僅根據「經驗」自行長期買藥服用,甚至其中一位老中醫也時不時以「袪火」為目的服用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更嚴重的是,有些水平並不高的「遊醫」甚至還故意隱瞞用藥配方,使得患者不知自己究竟吃的是哪幾味藥,難以了解真相,即便造成了腎損傷,也是不知其所以然。

醫生告誡,患者有及時吃藥治病的意識是好事,但是如果不知如何有根據地科學用藥,往往就只會在想要治療一種病的同時卻使自己的身體受到更嚴重的藥物損害,這一現象應該引起每個人的重視和防範。

日常使用中藥要注意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擔任訪問學者的黃濤醫生指出,大多中藥都應空腹服用,部分藥物要遵照醫囑;服用時應忌食辛辣油膩食物,不要同時飲用茶水、蘿蔔等。她特別強調,除了醫生囑咐或補益類藥物外,大多數的中藥應該病好後停止,不可久服。黃濤還表示,中藥並非無副作用,一些中藥品種繁多,不可私自亂服,要聽取醫生意見。

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藥有沒有毒 服用中藥這些要知道
    離開中醫的指導,亂用或濫用中藥,就容易出問題。如果在醫生指導下,按照安全劑量、用藥時間服用,就不會引發毒性反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藥的時候千萬不能夠選擇鐵鍋或者是銅鍋,這些都會影響藥效。2、做好清洗工作事實上,在專業藥店中購買來的大部分藥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擔心不乾淨。如果說一定要對藥材進行清洗,那麼只需要將藥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萬不能夠浸泡著清洗。
  • 醫生提醒:吃中藥有「禁區」,尤其是這四個,犯一個都會影響藥效
    現在人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服藥規則、注意服藥禁忌才能夠促進病情康復。但是很多人在服用中藥的時候都不知道中藥的服藥禁忌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一、忌喝酒。一般來講,不管是服用中藥還是西藥患者都應該在服藥期間禁止喝酒。
  • 喝中藥時應注意什麼 服用中藥要知道這些
    很多人在生病吃藥的時候,都會選擇服用中藥。服用中藥的效果雖好,但是在煎煮以及喝中藥的時候,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喝中藥時應注意什麼、煎中藥的正確方法以及中藥有副作用嗎。喝中藥要把握服用的時間中藥都是在飯前或飯後服用,但是不管是飯前還是飯後,在時間間隔上都不能li吃飯時間太短,不然會影響藥效。很多人飯前空腹服用或飯後飽食服用,最容易嘔吐,既影響進食,又影響營養和藥物吸收。
  • 喝中藥加糖會影響藥效嗎
    一般中醫在開中藥時大多都會加入甘草作為調味。但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僅憑甘草的甜味,根本沒辦法讓他們接受中藥那種嗆鼻和苦澀的味道。這個時候,家長往中藥裡加入一些蜂蜜,讓中藥的味道能順口些,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孩子的腸胃吸收,且營養豐富,具有潤肺、潤腸等藥用價值。
  • 經期可以喝中藥嗎 喝中藥這些要知道
    中藥是很多人在生病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種。但是服用中藥是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有的時候,在女性的特殊時期,是否可以喝中藥是很多人都有疑惑的一件事情。小編給大家講講經期可以喝中藥嗎、經期中藥不應該吃什麼以及喝中藥注意事項有哪些。
  • 介紹五種服用中藥時的注意事項,望大家提高警惕
    然而,中藥雖然常見卻不能亂吃,犯了禁忌不僅會造成藥效流失,還會給身體帶來損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五種服用中藥時的注意事項,望大家提高警惕。一、忌飲酒。通常情況下,酒精進入體內後需要被肝臟代謝成乙酸,然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幾個小時來完成。
  • 淺談臨床應用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受「中成藥無副作用,比西藥安全,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不適當地應用和濫用中成藥,導致達不到應有的療效,延誤甚至加重病情,甚或產生毒副作用。因此,能否合理正確應用中成藥可直接影響其藥效。一、辨證施治 辨證施治是影響中成藥藥效的關鍵。
  • 吃中藥拉肚子 喝完中藥不能吃這些
    尤其是在吃中藥的時候更不能吃蘿蔔,當然除了一些服理氣化痰的藥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間不能吃蘿蔔,是由於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參、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蘿蔔會削弱人參等的補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療以及滋補的作用。因此經常有吃中藥習慣的人要注意,對蘿蔔必須要敬而遠之。
  • 喝中藥不能吃什麼 喝中藥這些事項要牢記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有吃中藥的習慣,那麼對於吃中藥的情況,大家有什麼了解呢?喝中藥不能吃什麼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喝中藥不能吃什麼1、生冷類食物喝中藥最好是不要吃生冷性的食物,因為這些寒性的食物主要適合有一些熱症疾病的情況,對於虛汗體質的人就要注意了。
  • 癌症患者能不能吃中藥?天然中藥不傷肝腎?這些藥物傳言是真的嗎
    那個西藥能不能服?這些是否食物吃了會有影響嗎?有腎病科的患者會問到:聽別人說吃藥最後會導致腎衰竭、尿毒症,醫生你少給我開點藥吧!也有糖尿病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會產生依賴,導致內臟逐漸衰退!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我們傳統的中醫也根本沒有說過「中藥安全」這樣的觀點,中醫認為「是藥三分毒」,這才是中醫的大智慧,任何藥物如果不對症服用,亂服用,濫服用那麼結果就是讓中藥變成了「毒藥」,同理,只要西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安全劑量,正確使用,那麼也會對人體沒有損傷。拋去劑量、功效談藥物的毒性,真是不正確的。
  • 中藥和茶能同時喝嗎,哪些情況下不宜喝茶,原來自己做錯了多年
    也有很多人想知道吃中藥時能不能喝茶,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那么喝中藥的時候能喝茶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生病了都會用中藥來治療疾病。因為大家都知道,中藥副作用小,但是喝中藥有很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同時喝茶,為什麼呢?
  • 最全中藥服用指南,快收藏!
    比如外感風寒時一定要熱服,並且服後還須蓋好衣被,或吃點兒熱粥,以幫助出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服用劑量和頻率 根據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頓服(一次性服用),還有一些特殊情況等。
  • 中藥飯前還是飯後吃 服用中藥的注意事項
    中藥是中國人都會知道的良藥,小時候家裡人都會給和中藥,但是從來沒仔細想過中藥應該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喝中藥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小編今天就教大家來了解一下,中藥應該何時喝比較好。中藥湯劑湯劑,古稱湯液,是中藥最為古老的劑型之一,在中醫臨床應用中也最為廣泛,歷經幾千年不衰。
  • 中藥怎麼煎煮 中藥煎煮注意這些細節
    中藥是很多人生病的時候,都需要用到的一種藥物,和西藥的本質區別就是一個需要用水煎,一個可以直接服用。但是中藥怎麼煎才好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怎麼煎煮、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以及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中藥怎麼煎煮煎煮中藥可以用礦泉水嗎有人說,為了讓中藥煎煮出來更加有營養,所以倒入了礦泉水,那麼礦泉水適合可以用來煎煮中藥呢?專家表示,煎中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礦泉水,這是因為礦泉水裡含有的礦物質是比較多的,這些物質有很大的可能會與中藥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藥效。煮中藥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用礦泉水,使用自來水或者是蒸餾水最好,也可以使用井水。
  • 哪些中藥西藥不能同時服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些西藥在酸性尿液中抗菌力降低;此外,有機酸與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合用,使後者分解失效;有機酸不宜與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長期合用,會增加西藥在腎臟的重吸收,加重對腎臟的毒性;不宜與東莨菪鹼、咖啡因及顛茄等弱鹼性西藥合用,會減少腎小管對這些藥物和重吸收,使藥效降低。
  • 喝中藥的同時哪些食物不能吃,五種食物,喝藥的時候不能碰
    辛辣食物不能吃其實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特別忌諱吃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生薑等食物都不能在吃藥的時候吃,因為這些食物在進入腸胃之後,會起到刺激的作用,從而會使得藥物進行分解,導致藥物的療效減弱,所以在藥物的說明書上都會標有禁忌,即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醫生也會提醒病人要忌口,不然效果會大打折扣。
  • 如法炮製:吃中藥要懂用藥的規矩
    很明顯,這個成語來源於中醫,後來人們用的是比喻義。  「炮製」的「炮」的讀音是「páo」,這也很特別,它只在這個詞中讀「páo」。   所謂炮製,就是用烘、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藥。目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便於製劑和貯藏,使藥物純淨。
  • 中藥服用方法常識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冷服:即將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涼後服用。一般來說,寒劑宜冷服,適用於熱證。凡是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均應該冷服。   3、熱服:將煎好的中藥湯劑趁熱服下。一般而言,熱劑宜熱服,適用於寒證。比如外感風寒時一定要熱服,並且服後還須蓋好衣被,或吃點兒熱粥,以幫助出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 中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 這些事項要注意
    現在雖然大多數人生病都是用西藥治療,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需要吃中藥的。吃中藥的時間是要注意的,那麼,中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呢?吃中藥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中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飯前服一般來說,吃中藥是在飯前的三十到六十分鐘,若是病位在下,應該在飯前服藥,這樣藥性容易下達、例如肝腎虛損等疾病。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飯後服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
  • 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哪些蔬菜不能吃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很多人看病都喜歡看中醫,而中藥又是中醫的主要治療方法,中藥治病雖然效果好,但是很多人並不會正確服用中藥。那麼,喝中藥應該注意哪些事呢?喝中藥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一、喝中藥能喝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