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皮(資料圖片)
中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釋引起了輿論的廣泛爭議。多地也出現了財產公證、房產加名等熱潮。詳細情況,馬上中國之聲連線值班編輯徐傑峰。
盲點:婚姻法新解釋「逼人變壞」
主播:介紹一下婚姻法的新解釋在網上引起了什麼反響?
編輯:根據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釋,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在遵循「男方買房女方陪嫁」傳統習俗的中國社會,這一規定被一些媒體解讀為「公婆買房兒媳沒份兒」、「婆婆高興丈母娘失落」,從而引發強烈爭議。目前,多個地方已出現適用該解釋的案例,其中以「南京離婚第一案」最引人關注。網友紛紛對案件中「老公出軌老婆淨身出戶」提出強烈質疑,認為婚姻法新解釋在「逼人變壞」。很多持類似觀點的網友也認為,新解釋「偏向」男士,保護了強者,「對女的太刻薄」,甚至認為「會造成離婚率上升」。
房產登記一方離婚成本並未因此降低
主播:專家是怎麼解釋婚姻法的新解釋?
編輯:對於一旦離婚,女方極有可能「淨身出戶」的質疑,法律專家澄清說,婚姻法新解釋實際上旨在保護雙方個人財產,房產登記一方的離婚成本並未因此降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巫昌禎表示,婚前個人財產,男女雙方都各歸個人所有,是根據婚姻的基本理論來定的,合法財產應受到保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引玲則表示,在賠償水平上,婚姻法新解釋出臺前,沒有規定可以對房屋婚後增值部分進行分割。而依據新規,房屋增值部分的收益明確參與分割,也就是說,女方白白承擔多年貸款的情形不僅不存在,反而可以獲得更合理的補償。
引網友廣泛爭論 孰是孰非旁觀者迷
主播:網友們都發表了哪些評論?
編輯:媒體調查顯示,有超過50%的網友擔心,婚姻法新解釋中關於房產歸屬的規定,會破壞中國傳統婚姻家庭作為倫理共同體的本質。有網友看過婚姻法新解釋後直言,再美好的愛情,一旦步入婚姻殿堂,就必須面對財產清算的殘酷現實,這會讓很多人在結婚之前就對婚姻失去安全感。由於新解釋對婚姻雙方婚前和婚後財產的認定做了明晰,於是有網友感嘆:「新婚姻法是在呼喚真愛啊!」「愛情因為婚姻法新解釋而變得更加純粹。」也有觀點認為,這些新規定有效打擊了騙婚,打擊了「傍大款」、「富家子弟」的現象。
一句話點評:明確責任,無可厚非,加強法制教育或成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