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政府搬遷到新辦公樓,其豪華奢侈趕超許昌市政府。其超大的辦公面積與奢侈程度,引發群眾質疑。(《鄭州日報》5月29日)
時下,政府辦公大樓是一個比一個豪華。從湖南衡陽石鼓區豪華辦公樓到堪比美國白宮的安徽阜陽市潁泉區政府大樓,再從與比肩美國五角大樓的濟南政府大樓到人均辦公面積453平方米的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管委會大樓,各地豪華官邸屢見不鮮。這次,河南許昌市的魏都區也不甘落後,佔地2357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耗資1.5億元,歷時8年,建起了16層的區政府辦公大樓,其豪華奢侈趕超星級賓館。
魏都區政府新聞辦公室針對事件回應稱,為提高辦事效率,便於服務群眾,魏都區於2004年立項建設綜合服務樓,2005年通過規劃審批,2006年辦理用地手續並啟動建設,2012年完工。目前,已有教育、民政、人事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網絡管理中心等單位入駐綜合服務樓,屆時將給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僅從表面看,該區政府辦公大樓建設手續完備,又是集中辦公節約資源,為民服務,應該表揚才對,為何反引發民眾強烈質疑?只因該樓太過豪華奢侈。一個區級政府辦公大樓需要16層嗎?到底有多少政府部門在此辦公?實際人均使用面積又是多少?有沒有超出標準?這些問題不解釋清楚的話,自然難以令公眾信服。辦公樓內一間副處級辦公室房間面積近40平米,這樣的房間,是用來辦公,還是用來養尊處優?
筆者認為,政府機關新建辦公大樓的重點不應在「大樓」而應在「辦公」,高效率與優質服務才是支撐政府辦公大樓的「頂梁柱」。如果一個服務型政府只想著給自己服務好,讓自己先「舒服」,一旦鑽進堂皇明麗的大樓,也就與民脫節了。作為政府機關,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這是天職,樓的好壞、辦公條件的優劣,都不是衡量一個政府好壞的標準,16層的豪華辦公大樓不但不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反而疏離了百姓與政府的情感,刺激著公眾的敏感神經。
相信我們大家都記得網上曝光的最簡樸的縣政府大樓,只有20平米,但它卻絲毫沒有影響當地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相反,卻贏得了更多的掌聲和讚許。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改善辦公條件也未嘗不可,但凡事都要有個度,一旦超過了那個度,就會觸碰了高壓線,到時候,不但沒能成為美麗風景,相反,卻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永遠抹不掉的醜陋奢華,這真的是得不償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