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婚後女性一般都會面臨是否與公婆同住的問題,心底不願卻又不好拒絕。孕媽阿寧最近十分苦惱,原本公婆在老家待得好好的,聽說她懷孕了,有心來照顧她,這本是好事,但他們夫妻倆現在住的是她陪嫁過來的房子。公婆想著讓兒媳婦把陪嫁房賣掉,然後動用手裡的錢再買個更大的房子,老兩口能搬來同住。阿寧明確表示不同意,可丈夫卻想勸說她聽從父母的建議,兩人為此爭執不休。那麼這件事到底是誰對誰錯呢?我們來看看。
1.婚姻中的利益考量
以阿寧的情況為例,公婆要求用犧牲女方利益的方式換大房子的行為本身就不合理。很多男性都認為,老婆既然都嫁給他了,那他的父母就應該是她的父母,同住也不是什麼任性的要求,為什麼媳婦會這麼小氣呢?難道說媳婦怕自己的利益受損,根本就沒拿他的父母當一家人?首先,這些男性的想法就透露出了道德綁架的意味,不管是婚前婚後,女方都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同意乃是人之常情,無論是誰都沒有資格去指責女方的做法。各方都有各方的理由,只有尊重和理解才是一個家庭和睦的本源。
2.避免婆媳矛盾的爆發
婆媳同住是大部分女性的心結。因為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思想,三觀等等的不合,老一輩與年輕人之間會產生新一輪的衝突,再加上孩子出生後,兩代人萬一就孩子的教育發生口角,那矛盾就更大了,當摩擦升級時,夫妻關係也會逐漸惡化。很多時候婆婆會認為兒媳婦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兒子,媳婦則認為婆婆對夫妻二人的生活幹涉過多。況且有一句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即便是關係再好的婆媳,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能太過親密,所以女性大多是為了有效避免婆媳矛盾才堅決反對與公婆同住。
3.源於丈夫的「拎不清」
男人作為婆媳關係的中間紐帶,在家庭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拎不清」的男人會導致婆媳矛盾的升級。身為兒子和丈夫,雙重身份迫使男人必須要去平衡父母和妻子間的關係,不能只考慮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父母,而忘記婆媳同住是母親和妻子產生衝突的源頭。作為一門必修的功課,「拎不清」的丈夫顯然是不合格的,而且婆媳矛盾的背後,往往是夫妻不和,夫妻問題的擴大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不管怎樣,婆婆和媳婦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雙方用了不太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而已。只要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婆媳矛盾未必就很難化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