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 宋向樂)「河南是漢字發源地,擁有數千年連綿不斷的文字資源,品類豐富,數量龐大。但河南全省到底有多少文字材料,目前尚不明確,因為沒有完整詳細的目錄清單。」1月12日,河南省政協委員曹永彬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說。
為保護好河南這張享譽世界的重要「文化名片」,曹永彬委員建議設立「河南省甲骨文等古文字資源普查」專項文化工程,並將此作為重大文化工程立項,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督查。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文物局等部門可聯合發文,要求全省文博部門和相關機構支持、配合該文化工程的實施。
另外,組建「河南省甲骨文等古文字資源普查與集成」文化工程項目組,主要由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等單位與具備建設資料庫的文化企業承擔。文物局主要負責指導材料搜集、協調各地提供古文字原始材料;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主要負責材料整理和編撰;相關文化企業主要負責古文字資料資料庫建設。
同時,他還建議,通過對全省範圍內官方和民間所有古文字材料的大規模普查,包括文字材料的收藏點、出土地(或來源)、材質、品類、數量、時代、文字、內容、研究情況、是否著錄和公布等,進行登記,分門別類建立儘可能齊全的目錄清單,並結合實物圖片作出簡介和價值評估,編撰《河南省古文字資料總目提要》,並建立便於檢索查看的古文字資料資料庫。
在這項工程實施中,通過普查全省古文字材料,增設甲骨文等古文字專項項目等,有助於協調全省科研力量,使河南真正成為甲骨文等古文字和古文化的研究重鎮。與此同時,「甲骨文等古文字資源」的普查,也將有效推動古文字文創開發、博物館陳列展示以及古文字創意產業發展等,實現河南從古文字資源大省到古文字資源研究利用強省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