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法院 ,作者.
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法院
關注臨潼法院微信公眾號,了解訴訟知識,法院資訊、查詢案件審理執行進度、預約查檔、獲得法官聯繫方式。
11月20日,在臨潼法院新豐法庭法官的傾心調解下,一起排除妨害糾紛案件達成調解協議,3位七旬老翁糾纏了30餘年的地畔 糾紛終於圓滿的解決。
早在1983年,村組劃分承包地時,原告黃某甲的1.87畝承包地恰好位於被告黃某乙、胡某某承包地中間,三家承包地相毗鄰。因原告在其承包地內栽種果樹,對二被告莊稼收成造成了一定影響,致原、被告長期不和。雖經村組多次協調均未能見效。2010年以後,原告為了改善收益,將種果樹改為栽種兩年一出售的小樹苗,不料二被告出於對抗原告,分別在各自承包地種植高大的桐樹和核桃樹,反過來又影響了原告小樹苗的成長,至此,原被告矛盾再次升級。從2016年開始,原告不斷起訴、上訴、申請抗訴、上訪,但問題仍未解決。2020年9月,原告以出現新證據為由,再次訴至臨潼法院。
辦案法官了解到此案的特殊背景後,決心這次一定要從根源上化解。庭審前,法官先到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樹木生長及土地作物種植規律,了解樹木和核桃的市場價格,為下一步調解打好基礎。之後又分頭與原、被告談心,向他們明理釋法。
初次調解未能成功,法官決定11月20日開庭。庭審中,原告依舊態度強硬堅持其訴請,兩位被告也情緒激動,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原、被告不但沒有讓步的餘地,反而更加劍拔弩張。針對這種情況,經驗豐富的法官並沒有急於下判,而是在庭審後將三位老人請到調解室,等他們慢慢冷靜下來後,親切的說「三位叔請坐,咱邊喝茶邊聊」,法官助理泡起了「功夫茶」,法官開始了圓桌調解。調解中法官始終保持極大的耐心,聽取當事人訴「苦」,讓他們發洩不滿情緒。在他們的反覆訴說中,法官掌握了他們的心結,一方面是年齡大了又是鄉裡鄉親,都在賭氣抹不下面子,另一方面是沒有人給他們敞開心扉充分表達的機會。法官因勢利導,一邊講遠親不如近鄰,一邊講法律政策,以及本案調解結案的好處。經過5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終於打開心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互相諒解,達成了調解協議。
在調解協議上籤過字後,老人們伸出了長滿老繭的雙手,握著法官的手含淚的說:「臨潼法院新豐法庭的法官為民辦事,使我們3個老頭子這歷時近30多年的官司終於打到了頭,並圓滿解決,由衷地感謝你們」。
官司不在大小,服務沒有止境。一個糾纏了3位老人30年的被當地群眾認為是解不開的「硬疙瘩」,就是這樣被臨潼法院新豐法庭的法官們一點點地化解了。真正體現了基層法庭「依法辦案,用情止爭」的工作宗旨。
來源:臨潼區人民法院
編 輯:康園園
責 編:程 方
審 核:翟思羽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臨潼法院:鄰裡積怨三十年 法院調解化幹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