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英雄故事:藏尋找仁青崗邊貿 南亞古通道的新生

2020-12-16 人民網

  圖為熱鬧的亞東仁青崗邊貿市場。記者 王傑 攝

  2006年7月6日,隨著乃堆拉邊貿通道的恢復開通,新建的仁青崗邊貿市場同步投入使用,這處歷史上有名的中印邊貿市場重新煥發出生機,成為我區興邊富民的重要邊貿市場之一。

  從亞東縣城出發至仁青崗邊貿市場,路雖然盤山而上,但卻是寬敞平坦的柏油路,汽車開在上面既舒坦又安全。沿途上,素有西藏「小江南」美譽的亞東縣城一覽無餘,汽車穿過淡淡的浮雲,眼前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蜿蜒的河流小溪美不勝收。經過16公裡的路程,我們到達了海拔3645米的仁青崗邊貿市場。

  歷史上,仁青崗邊貿市場所在的乃堆拉山口曾經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南線的主要通道,還是中印之間的主要陸路貿易通道。在20世紀初,乃堆拉山口的邊貿一度十分興旺,每天過往行人700餘人次、騾馬1000餘匹,年進出口貿易總額1億多銀元(相當於3.3億元人民幣),佔當時中印邊貿總額的80%以上。1904年,入侵西藏的英軍也是通過乃堆拉山口進入西藏的。這條通向南亞最大的通商口岸、交通要道在歷史上扮演了多種角色。

  如今,重新開通的乃堆拉山口已經成為造福邊民的重要通商口岸,過去商賈雲集的仁青崗邊貿市場也在保留傳統的同時,迎來了華麗的轉身。

  我們看到仁青崗邊貿市場除了有交易市場和辦公區等必要場所外,相應的倉庫、銀行、通訊、聯檢和停車場等現代化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整個邊貿市場佔地6400多平方米,前來交易的邊民汽車排起了長龍等待檢查入關。自2006年恢復開關以來,經過8年的運營發展,這裡已經是一處非常成熟先進的邊貿市場。

  米瑪普赤來自亞東縣帕裡鎮,仁青崗邊貿市場開放以來她一直在這裡做邊貿生意。我們見到她時,她正坐在自己的貨車裡,準備出關前往印方的昌古市場交易。

  米瑪普赤說,在仁青崗邊貿市場還未開放之前,她家的收入一直以農牧業為主,是地道的半農半牧家庭。2006年仁青崗邊貿市場正式開放後,米瑪普赤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和村裡其他有富餘勞動力的家庭一樣,享受政府對邊民的優惠政策,通過仁青崗邊貿市場跨境前往印方昌古市場做邊貿生意。在做邊貿生意的第一年,米瑪普赤就嘗到了甜頭,賺到了自己下海經商的第一桶金6萬元。當時,她就用這筆錢在帕裡鎮開了一家小商店,把自家的大半個農田租了出去,讓女兒來經營商店。

  隨著仁青崗邊貿市場的不斷發展,她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去年,米瑪普赤一年的收入就達到20萬元。「現在我把家裡的全部農田都租了出去,還把18歲的女兒帶在身邊學做生意,讓她今後把生意做得更好更大,賺更多的錢。」米瑪普赤對邊貿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也決心讓女兒成為邊貿市場的新星。

  據她介紹,和她一樣每天前往印度昌古市場的邊民貨車有50多輛,全部是當地邊民商戶。當我們談話快結束時,前方發來開關訊號,米瑪普赤急匆匆地與我們道別。商戶車隊開始緩慢駛入印度境內的邊貿市場,與此同時,印度商戶的車隊也有序地向仁青崗邊貿市場駛來。

  來自亞東縣下司馬鎮的洛桑,正等著印度商戶前來付款取貨。

  洛桑的商鋪在仁青崗邊貿市場的交易市場內。市場裡共有鋪面和攤位34間。據他介紹,目前,印度商戶使用8間,我方商戶使用26間。年過花甲的洛桑從22歲開始就跟隨父母經商,雖然他是交易市場裡年紀最長的商戶,但洛桑寶刀未老,是邊貿市場生意最好的商戶之一。「在仁青崗邊貿市場還未開放之前,我在樟木口岸等地做生意。自從2006年開始,我的生意就主要集中在這裡。」洛桑說,1962年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關閉前,他的父母就在這裡做生意。如今他選擇回到這裡,一方面是受黨的好政策的吸引,另一方面他也想在此繼承祖業。

  作為當地居民,洛桑對仁青崗邊貿市場的效益有著深刻的見解。他說,在邊貿市場還未開放之前,當地有許多邊民通過砍伐樹木提高收入,濫伐森林的現象給亞東的生態埋下了「定時炸彈」。但是隨著邊貿市場的重新開放,以及政府對邊民的優惠政策,邊民有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許多家庭通過邊貿生意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百萬身家的邊民商戶現在屢見不鮮。

  剛開始,洛桑的邊貿生意平均每天貿易額是1萬元,如今,他平均每天的貿易額能達到30萬元,是最初貿易額的30倍。「通過做邊貿生意,我在亞東、日喀則和拉薩都開了店,現在生意呈穩定增長的態勢。」作為一位資深的老商人,洛桑對自己現在的生意非常滿意。

  在仁青崗邊貿市場內,除了當地邊民商戶,也有區內外的企業家。做林下資源等西藏特產生意的馬建榮是區內一家企業負責人,是最早來這裡做邊貿生意的區內企業家之一。馬建榮從仁青崗邊貿市場收購的商品,除了銷往區內市場,還運往上海等內地城市銷售。據亞東縣商務局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參與仁青崗邊貿市場的我方邊民商戶、企業共計62家,全年實現邊貿總額8682.95萬元,是2006年開放當年的55倍,可見增速十分明顯。

  1904年,英軍未受任何阻攔,順利通過了乃堆拉山口,直抵春丕河谷。100多年過去了,現在這裡的國門威嚴,邊貿也越發興盛。亞東縣依託「邊貿富縣」,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這座邊境縣城也越發繁榮昌盛。(丹增平措 米瑪 王傑 陳敬)

  戰事資料

  英國侵略軍在亞東完成各項入侵準備後,於1903年12月11日,在麥克唐納和榮赫鵬的率領下偷渡則利拉山口,從疏於防備的亞東、帕裡一線,直向西藏的腹心地帶挺進。12月13日,英軍進佔仁青崗(亞東縣下亞東鄉轄區),12月14日侵入春丕谷(亞東縣下司馬鎮轄區)。這時駐紮在崗巴的英國使團仍沒有撤除,其目的是吸引西藏地方當局關注崗巴而疏略春丕谷,同時也擺出一副談判的架勢。當時,西藏軍隊700多人駐紮在崗巴附近各隘口,沒有估計到英國會背信棄義地向春丕谷、帕裡一帶入侵。

  英國軍方的《泰晤士報》通訊員洋洋得意地寫道:「英軍佔領春丕谷,對西藏人是一個重大的意外事件。」

  ——據《亞東縣誌》

相關焦點

  • 西藏亞東靜待邊貿開放 藏民蓋門面重拾舊業(圖)
    在印度政府一紙貿易清單的限令下,原本期望紅火的邊貿生意變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過,新建的民房依然延續了這種建築風格。他們說,現在邊貿生意不好,也僅僅是因為印度的邊貿清單,一旦清單取消,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的貿易會出現井噴,他們需要「做好準備」。
  • 西藏亞東滿懷信心期待來年邊貿
    然而高額的房租、一萬多元的搬家費以及暫時的入不敷出並沒有對楊雪平造成太大的壓力,和其他商人一樣,他認為明年邊貿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等明年邊貿市場開放以後,騎摩託車的人多了,到這裡修車的人也會多,生意會好起來。」他充滿信心地說,「如果做得好,我還可以賣摩託車,把車賣給印度人。」
  • 在西藏中尼口岸看南亞大通道 探訪「一帶一路」重要節點
    這樣的情景讓人看到邊貿發展的活力和機遇,也顯示未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仍面臨現實性的挑戰。「唐竺古道」上的老司機們從拉薩出發,沿318國道一直向南,一面是險峻的山峰,一面是蜿蜒的雅魯藏布江。山路崎嶇,貨車司機們格外小心。
  • 直擊中朝邊貿困境
    一方面,尚待開發的邊貿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另一方面,不規則的市場和非對稱的貿易也讓中國的邊貿商人面臨風險。中朝貿易額快速上升據海關總署統計, 2008年中朝貿易額27.93億美元,同比增長41.3%。其中,中國出口20.3億美元,增加46%,進口7.6億美元,增加30.2%。目前與朝鮮開展經濟合作的國家主要是中國和韓國。
  • 中印亞東邊貿進出口總額持續增長
    圖為6月4日拍攝的中印亞東口岸新仁青崗邊貿市場大門。當地官方稱,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開通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之後,邊貿產業逐漸成為亞東縣經濟發展、邊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根據相關規定,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通關時間為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一至該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為交易日。  據悉,2019年,亞東縣通過邊貿產業收益,輻射帶動95名建檔立卡戶人口實現增收。
  • 西藏自治區外貿將分流至亞東邊貿通道
    原標題:西藏自治區外貿將分流至亞東邊貿通道   據日喀則海關關長拉巴次仁介紹,目前樟木及吉隆的邊民不能直接進行互市貿易,但可以通過與亞東當地居民合作來完成交易。吉隆鎮目前已成立的8家邊境小額貿易企業完全可以在亞東邊貿通道展開貿易活動。
  • 廣西東興:做足「邊貿」文章 創新扶貧模式
    東興位於邊境,近年來東興市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資源、以及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優勢,做足「邊」文章,因地制宜創新「邊貿+扶貧」模式,延長邊境貿易產業鏈價值,為脫貧攻堅增添新動力。2019年,東興市「邊貿+扶貧」模式被商務部選為商務扶貧典型案例。  東興市長陳建林介紹,東興市圍繞「邊貿+扶貧」模式,在六個方面創新、發力,助推邊民脫貧致富。
  • 廣西東興創新邊貿 扶貧模式 帶動邊民脫貧致富
    人民網東興6月5日電 廣西東興市官方4日披露,與越南海陸相連的東興市近年來充分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資源、以及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優勢,做足邊的文章,因地制宜創新了邊貿 扶貧模式,助推了邊民脫貧致富。其中,參與邊貿的貧困人口佔全市貧困人口的30%,人均增收2萬元以上。2019年「邊貿 扶貧」模式被商務部選為商務扶貧典型案例。據介紹,東興市通過創新「邊貿 黨建 互助組」的扶貧模式助推邊民脫貧致富。
  • 《創世兵魂》邊貿地圖怎樣超神 攻略詳解
    《創世兵魂》遊戲中邊貿地圖怎麼玩厲害?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遊戲中邊貿地圖的玩法攻略。 1.邊貿有三條路,無論你在哪扔了雷,都不要再走這條路。 2.邊貿地圖小,掩體多,屌絲朋友們可以拿個青銅M4躲在個牆角,來一個點一個。
  • 西藏迎來邊貿季 多地口岸陸續開關
    西藏迎來邊貿季 多地口岸陸續開關 2016-05-01 12:09:56  亞東口岸是中印貿易的主要通道,一直以來,該口岸作為中印雙邊的貿易通道,也被稱為「中印亞東乃堆拉邊貿通道」。  2015年,為了給印度香客赴中國西藏神山、聖湖朝聖提供便利,中方同意在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增開朝聖路線。乃堆拉山口海拔約4500米左右,海關人員還在通道處為印度香客提供了氧氣、紅景天等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設備,去年共接待香客200餘人。
  • 「邊貿+」助力廣西邊民擺脫貧窮 海洋民族京族實現整族脫貧
    中新社南寧6月24日電 (記者 楊強)中共防城港市委書記李延強24日表示,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當地官方創新「邊貿+」扶貧模式,有力帶動邊貿產業發展,促進當地京族民眾率先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實現整族脫貧。
  • 中國琿春成為中俄邊貿的「黃金口岸」
    中國琿春成為中俄邊貿的「黃金口岸」在琿春鐵路口岸,一列俄羅斯列車在卸載貨物。中國琿春成為中俄邊貿的「黃金口岸」時間:2018-09-12 17:01:32     來源: 新華社
  • 穿梭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的邊貿人
    新華網烏魯木齊2月20日電(鄒秉霖 馬煜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百年老口岸——新疆霍爾果斯,中國西北角的許多邊貿人發家致富,將西北邊境「經營」得紅紅火火。    除夕前一日10時許,霍爾果斯的天還只是蒙蒙亮。然而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方聯檢大廳門外,早已排起長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