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不好做?在社區開中醫館有人一年能掙一二百萬

2020-12-15 中國搜索河南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如今,鄭州市每年上規模的中醫館都要新開業8至10家。現在市場上開的中醫館,20%的中醫館有醫術會經營,真的能掙大錢

鄭州市一家大型中醫館的醫護人員正在熬製中藥

有人說實體店不好做了,可是,有一種店面,這幾年,圍繞著社區居民,越開越多,越開越大。

這就是中醫館。

2011年,由民營企業投資興建的第一家中醫館在鄭州市開業時,該市環社區商圈還沒有一家正規的中醫館。如今,鄭州市每年上規模的中醫館都要新開業8至10家。

「你看看,周邊人氣旺的社區哪個沒有中醫館?如果沒有,給人的感覺好像這個社區不成熟一樣。」鄭州市民趙先生這樣感慨。

故事 開個中醫館,有人一年能掙一二百萬元

李光(尊重被採訪者意願,化名)2011年從豫東老家來鄭州打拼,在鄭東新區一個高檔小區的社區診所負責中醫科室。2016年因兒子上了高中,學業緊張,他又回到老家。目前,他在老家花30多萬元買下了一處門面房,開起了自己的診所。

「買門面的這三四十萬元都是在鄭州掙的。」李光說,他當初來鄭州,就是衝著掙錢來的。

因李光為人和氣,再加上醫術高超,鄭東新區那個小區的不少業主一來二去就和李光成了朋友。業主們非富則貴,李光的醫術經業主們口口相傳介紹給親戚朋友,李光的病友越來越多。而且,不再僅限於鄭州和省內。病友們遠在外省的親朋多次相邀,出診成了李光的日常狀態。

2011年至2016年,李光稱,他有兩三年時間經常到外地出診,比如山東威海、湖北武漢、黑龍江佳木斯甚至福建等,短則一周飛兩趟,長則一兩個月都在外地。當然,出診的費用也較高。

「邀請我去出診的大部分是公司的老總,他們負責我的吃住和機票,去一個月,他們會給我介紹七八個甚至十來個患者,一趟能掙個五六萬元吧。」李光15歲開始學中醫,至今已有26年,尤甚擅長針灸、推拿,自己熬製中藥膏等。

「我這還不算掙錢的,人家幹專科的(相對綜合科,只治一種病),幹一年能掙一二百萬元,買門面房一買都是十來間。」李光說,在社區開中醫館,要想掙錢,必須得有「兩把刷子」,否則玩不轉。

數據 鄭州市每年新開上規模的中醫館8至10家

某中醫館醫護人員正在按方抓中藥

鄭州市潁河路和前進路交叉口東南角,是中原新城王府小區,該小區2010年交房,目前入駐業主3000多戶。

潁河路和前進路交叉口附近,短短的200米距離,路南和路北,就有3家中醫館。其中,路北的兩家是中醫按摩店,路南一家是中醫養生館。

採訪時,河南商報記者多次從這幾家店門前經過,透過玻璃門,只見裡面的床上或沙發上都有人在排隊,可見生意不錯。

據業內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透露,鄭州市第一家由民營企業投資的中醫館是2011年開業的。

「說實話,當時連住在這個中醫館後面的小區居民都不理解中醫館是幹啥的,沒人來。」上述人士稱,為了讓更多國人了解中醫接受中醫,國家一直在提倡中醫療法,這個中醫館為此也做了很多公益活動,轉機發生在2013年年中時,中醫館的求診者開始明顯增多,如今,坐診的中醫多時一天能接待100多個患者,少的也有二三十個。

「現在鄭州市每年都會新開8至10家上規模(面積在800至1500平方米)的中醫館。」該人士稱,中醫的好處和優點,正被越來越的社區居民所認可。

「社區周圍都有大大小小的中醫館,如果沒有的話,總感覺這個社區好像不成熟似的。」採訪中,鄭州市民趙先生這樣感慨。

林山寨社區醫院中醫科室的負責人王衍稱,最近三四年,中醫才開始被老百姓所接受。就拿該社區醫院的中醫科室來說,幾年前,每天來就診的也就三五個人,現在,每天都有二三十個人。

王衍翻著一本就診登記本說,這一本是100頁,每頁可登記14個求診者的信息,今年7月1日至8月24日,就用完了一整本,這說明不到兩個月該診室就接待了1400個求診者。

調查 進中醫館的中青年消費者佔三分之二

推拿很受歡迎

進中醫館的都是哪些人群?

如果你認為都是年齡五六十歲的退休老人,可就大錯特錯了。

伏牛路一家中醫館的負責人劉先生稱,自己剛開始開中醫館時,想著退休的五六十歲的老年人是主要客戶,沒想到在接診過程中卻發現,中青年佔了三分之二,老年人只佔三分之一。而中青年人中,女性又佔了三分之二。

為什麼年輕人和女性較多呢?

劉先生說,現在都市生活節奏較快,上班族壓力較大,經常熬夜、加班會導致很多職業病,如頸椎病、腰肌勞損等,下了班或雙休日,他們就會選擇離家較近的中醫館緩解一下。

那麼,哪些項目最受歡迎呢?

王衍說,選擇針灸、推拿、拔罐、埋線、刮痧的較多。

呂沛宛在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任副主任,平常很忙,自己雖然是中醫,可她也經常去社區中醫館做足療和按摩。

「離家近,收費不高,按按能讓身體放鬆下來,緩解一下疲勞。」呂沛宛說,國家是鼓勵基層中醫館大力發展的,所以,最近幾年,社區周邊的中醫館如雨後春筍般新開了不少,很方便。

說法 有特色的中醫館最受歡迎 什麼樣的中醫館最賺錢?

「第一,手藝得好,真能給人治病;第二,得有特色,治哪一種病特別在行。」李光稱,他觀察發現,現在市場上開的中醫館,20%的中醫館有醫術會經營,真的能掙大錢;20%的手藝不咋的還老想著掙錢,結果病沒給你治好,也沒掙著錢,幹不多長時間就關門了;另外60%的中醫館則介於這兩者之間,時好時壞,賺不了大錢但也餓不著。

劉先生認為,中醫館要想做好,和掌舵人的經營理念有很大關係。

「你是想以賣藥為主還是想以治療為主?賣藥的中醫館,一心只想著掙錢,這種功利性病人很快就會感應到。」 劉先生說,掙錢沒有錯,但中醫館和其他的生意不一樣,它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先治療再掙錢,如果把這個弄反了,這樣的中醫館很快就會關門。

劉先生認為,中醫館要想做好,還得有一個善於管理的團隊。這又是中醫館和別的店鋪不一樣的地方。別的生意,管得最多的可能是物,而中醫館,則以人為主。對內,得能讓名中醫為病人盡心盡力治療;對外,則能讓病人花錢少、見效快,這樣回頭客就會越來越多,而且,回頭客還會成為中醫館的免費宣傳員。

劉先生稱,從去年開始,國家開始抑制房產投資,這讓社會上的一部分閒散資金無處可去,加上國家從上到下都在鼓勵發展中醫,社區中醫館就成了投資熱點,所以,現在市場上的社區中醫館可謂魚龍混雜,鄭州每年新開的上規模的社區中醫館雖然有8至10家,但每年也都有中醫館在關門倒閉。

提醒 同樣是推拿,保健用和治療用手法不一樣

針灸也很受歡迎

離家近、治療方便,中草藥、花費少,這些都是中醫館的優勢,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利有弊,那麼目前市場上的中醫館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鄭州市民馬女士曾經接觸過幾位省內的名老中醫,從此對中醫頗感興趣,有一次身體偶有小恙,她就照以前中醫院醫生開的方子去樓下一家社區中醫館抓藥,但印象很不好。

「一是藥價比在正規中醫院的貴;二是同樣的方子,熬出來的藥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馬女士說,從此,她就很少再去社區中醫館了,還是選擇了正規醫院。

呂沛宛稱,據她的了解,目前鄭州市的很多社區中醫館,做推拿、按摩的比較多,佔比約80%。

王衍說,現在社區附近的中醫館很多都有推拿項目,其實,從醫學上來說,保健做的推拿和治療做的推拿手法是不一樣的,二者也由不同的部門頒發不同的證書,如勞動部門頒發的是推拿證是保健用的,而衛生部門頒發的才是治療病症用的推拿證,所以,她建議消費者做推拿時還是要仔細甄別一下,如果身體確實有不適,建議還是去正規的醫院治療。(記者 吳軍/文 張鬱/圖)

相關焦點

  • 開卡車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老司機為何都會冒險去超載?
    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看到那些能開大貨車的那會覺得他們的工資真的很高,畢竟那個時候自己連輛單車都買不起,他們就可以開載重幾十噸的卡車了。那麼現在這些大卡車司機還掙不掙錢,一年可以掙多少呢?開卡車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老司機為何都會冒險去超載?
  • 南京一年新增百家中醫館(診所)
    記者了解到,隨著政策的放開,去年一年,南京新增百家中醫診所、中醫館。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家中醫院紛紛擴容。  南京一年新增上百家中醫診所(館)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熱衷起中醫養生。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南京的街頭巷尾出現了各種大大小小的中醫館(中醫診所)。
  • 全市鄉鎮、社區中醫館100%覆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文生)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江門市中醫藥大會獲悉,江門市、縣(區)兩級衛健局逐步設立專職中醫藥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中醫藥工作的管理力量進一步充實;縣(區)級中醫醫院穩步發展,是全省較早實現縣(區)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水平的地市之一,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河南:社區醫院需全部設置中醫館
    中新社鄭州12月3日電 「現在社區醫院就有中醫推拿,孩子消化不良時,我們常來做。」3日,正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家社區醫院為孩子做保健的呂女士說,中醫館開在社區,更接「地氣」。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河南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發祥地和「醫聖」張仲景的故鄉,中醫藥發展根基雄厚。
  • 開一家民宿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
    很多朋友有開民宿的想法,也很想知道幹這一行到底掙不掙錢,一年能掙多少錢。剛好我認識很多民宿老闆,其中有兩個人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民宿我在廈門認識的第一家民宿老闆就是我開店的房東周總。他老婆賦閒在家沒事太無聊,剛好家裡也有閒錢,於是就在曾厝垵租了一棟小樓做民宿。那個時候曾厝垵剛剛起步,根本沒有現在這樣的名氣,村子裡的樓房一大堆,隨便挑隨便租。關鍵那時還不貴,一棟3層小樓租下來一個月房租才一萬多,他們一口氣跟大房東籤了10年的合同。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甚至是一些人流最多的步行街的門面,也能看到很多店鋪轉讓的廣告。有人說,如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會受到影響,曾經「一鋪養三代」的時代,將要終結了!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鋪養三代」這個說法,也就是說,在過去你只要能買一間商鋪,就能養活三代人的意思。顯然投資商鋪的回報率還是非常可觀的。因此,在過去幾年,許多人也非常青睞投資商鋪。
  • 目前投資10萬塊錢,能開一家什麼樣的實體店呢?推薦幾個供參考
    這是一個粉絲的問題,目前投資10萬塊錢,能開一家什麼樣的實體店呢?現在實體店生意都不太好做,想找一個非常好的項目確實很難。但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實體店都不能開,我這裡推薦幾個,僅供參考。10萬塊錢,開一家老年用品專賣店,主要經營就是老年用品。譬如老年輪椅,老年服飾,老年紙尿褲,老年食品,老年戶外用品,老年保健產品等等這些。因為這類產品目前還是以線下銷售為主,受電商衝擊並不大,所以,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社區便民超市10萬塊錢可以選擇開一家便民超市,這個比較穩妥。
  • 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
    本文來源:社區財經,更多請關注原創作者。原文: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近幾年,大家反映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大家把這一原因歸根於電商的出現,殊不知近幾年電商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就在近些年,大家走在大街小巷會看到很多實體店鋪轉讓,或空房出租等字樣。
  • 適合在小區開的實體店有哪些
    想了解適合在小區開的實體店有哪些,就要足夠了解社區店的消費水平和結構。 過去社區服務業沒有將用戶的需求摸得徹底,如今,玖行玖遠將打破消費時空制約,為中國近百萬量級的社區帶來智慧化、便利化、人性化的生活服務場景,引領行業加速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在小區開的實體店,擁有自身的優勢。一是速度快,商品都在家門口,基本滿足消費者的生活要求。
  • 方便老人就醫 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將設有中醫館
    中醫藥健康養老是醫養結合的重要內容,中醫館的設置可以填補居家養老醫療空白,也可以實現老人在家門口能看慢性病的願望。12月17日,江蘇發布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兩年內,江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立標準化中醫館,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看中醫。《意見》指出實現基層中醫藥服務全覆蓋。到2022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立標準化中醫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中醫綜合服務區覆蓋率達30%以上。
  • 一年新增5000家中醫館,中醫人工智慧助力破解醫館生存怪圈!
    一年5000家新醫館,存活率四分之一 國家的鼓勵,政策的放寬,讓中醫醫療市場的投資前景獲得普遍看好,中醫館成為風投機構關注的一大熱點,近兩年來的年增量均在5000家左右。
  • 5萬元左右的投資,現在開什麼實體店賺錢比較穩妥?推薦幾個
    在當前形勢下,選擇開實體店創業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但也許是一次機遇的把握。現在沿街大量的商鋪閒置,再也沒有什麼高昂的轉讓費,天價的房租費這一說。選擇在這個時期開實體店,如果能選擇靠譜的項目,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賺錢途徑。對於5萬元左右的投資,現在開什麼實體店賺錢比較穩妥呢?
  • 一個彩票店一年能掙多少錢?工作人員透露:可能比你想的多一點
    一個彩票店一年能掙多少錢?工作人員透露:可能比你想的多一點由於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速度比較迅速,因此很多實體店現在的生意都不太好,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在彩票站,仍然有許多人會在忙碌之餘進去買一注自己比較看好的彩票,都會夢想著萬一自己花兩塊錢買的彩票中了就能贏得高達幾百萬的獎金,那麼那麼多人經常花兩塊錢購買彩票,彩票店一年能掙多少錢呢?
  • 各類「中醫館」在南京扎堆出現
    薛亮告訴記者,去年,僅在秦淮區登記備案的中醫診所、中醫館就多達89家。記者了解到,建鄴區去年也新增6家中醫診所和1家中醫門診部,另有兩家中醫門診部升級為中醫院。  公立中醫院也「不斷擴容」  寬敞的大廳、藥房;針灸科、婦科兩大王牌科室的多個診間一字排開……1月15日,秦淮區中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開始投用,二期改造工程將於今年6月底完成。
  • 建在村民家門口的中醫館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賈夢妍)中醫理療室裡,三四名群眾躺臥在床上,或拔火罐,或做理療,或做艾灸……這是12月14日,記者在達坂城區西溝鄉泉泉湖村衛生室看到的情景。 泉泉湖村衛生室建在村委會院內,佔地100多平方米,其中30多平方米的一處房子被闢出來懸掛上了一塊「中醫館」的牌子。 村醫馬保英說,群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中醫特色診療服務,這多虧了達坂城區衛健委在該村衛生室投建的中醫館。目前,該村衛生室中醫照射燈、中頻治療儀、火罐等中醫診療器械一應俱全,幾乎成了一個「微型中醫院」。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受影響,「一鋪養三代」的時代過去了?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實體店老闆都認為,電商才是「罪魁禍首」。誠然,電商崛起以後,很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稱得上是一落千丈。而且隨著電商的規模越來越大,幾乎所有實體店都沒能逃脫被擠壓的命運。
  • 老鄉開飯店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
    前兩天我們來到開封王先生的刀削麵館:談起今年的生意,王先生說,來開封兩年了,今年後半年終於有了點起色,估計今年能落個15萬左右。去年一年才落了7萬,不如兩口子給別人打工好。王先生說:生意是越來越難做,看著今年掙錢了,一過年又得交房租。說到這裡,王先生苦笑著搖搖頭。
  • 服裝店生意不好做?AR虛擬試衣能挽救實體店嗎?
    經歷了去年的煎熬,2018服裝生意好做嗎?過去幾年,不少人都在抱怨服裝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電商對服裝實體店的衝擊太大,二是因為房租成本水漲船高。房租越來越高,實體店服裝價格也就不得不提高,許多消費者自然就選擇了價格更加便宜的網購。
  • 旅行社為何「燒錢」開實體店? 因獲客成本更低
    鄭佳燕是淮海路眾信旅遊旗艦店店長,她說,以前自己在線上做旅遊計調、客服時,和客戶溝通多是打電話,很少直接接觸。在大型門店駐紮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她覺得網際網路上的客戶偏年輕,對價格相對敏感,偏愛自由行;來實體店的遊客大多40歲以上,比較注重旅遊產品的品質,不喜歡走需要購物和自費的路線,對線路認可了就願意買單。
  • 南京最大舊書店壓縮店面開超市 實體店靠網店支撐
    金家永打算把書店裡的書都搬到江寧存書的倉庫裡,把店面空出來開超市,「但我這麼做不僅僅是因為書店經營的問題,早在2009年,書店就開始虧本了,要關門早就關了。」  46歲的金家永從1997年開始做舊書和特價書經營,2000年他成功開了自己的書店,儘管遇到重重阻力,但他並不想讓天宮書店關門。為了填補書店虧損的空缺,他在2011年底把1000多平米店面的一半騰出來,開了一家更能盈利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