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許多幹實體商鋪的朋友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信幹實體店時間久的人都有體會,如今開店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近幾年店鋪轉讓的也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深圳某整條街的店面批量倒閉,招租了許久也沒人問津,同樣在深圳坂田五和也發現有很多店鋪在轉讓中。」
其實不僅是深圳出現這種現象,其他地區也基本一樣。如今,滿大街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小廣告。甚至是一些人流最多的步行街的門面,也能看到很多店鋪轉讓的廣告。
有人說,如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會受到影響,曾經「一鋪養三代」的時代,將要終結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鋪養三代」這個說法,也就是說,在過去你只要能買一間商鋪,就能養活三代人的意思。顯然投資商鋪的回報率還是非常可觀的。因此,在過去幾年,許多人也非常青睞投資商鋪。
尤其是過去的近二十年,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經歷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商鋪投資也成了炙手可熱的項目。
然而讓很多投資者意料不到的是,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崛起,商鋪火熱局面似乎被澆了涼水。
近幾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大量店鋪轉讓,許多人認為是電商害的。許多實體店老闆也認為生意不好做,電商是「罪魁禍首」。
誠然,伴隨著電商的普及和崛起,許多實體店的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影響,而且隨著電商市場規模不斷在擴大,實體店行業市場份額也難逃被擠壓的命運。
比如早幾年在電商平臺購買衣服鞋帽之類的人比較多,對服裝實體的可能影響比較大。但是近兩年呢?很多人開始在電商平臺購買瓜果蔬菜、化妝日用生活用品、家電、家具等數碼產品,甚至是我們周邊附近店鋪沒賣的商品,在電商平臺都能買到。
就目前來看,除了餐館、理髮店之外,其他行業都有可能會受電商的影響。而隨著實體店生意每況愈下,很多實體店主也就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了轉讓。
但問題在於,現在很多人都不再熱衷開實體店,因此避免不了會出現鋪面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現象。
現在的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和電商的崛起肯定有關係。但是,如果把全部責任都推卸給電商,也有點說不過去。「一鋪養三代」可能將過去,和以下兩點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房租居高不下
在過去近二十年,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房價也不斷攀升,與此同時房租也跟著上漲,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比如在一些大中城市,租個10幾平米的商鋪,有的月租金就要三四萬元。試想下,一個十幾平米的鋪子一年租金就要幾十萬元,一年能賺多少錢呢?
久而久之,很多實體店就被拖垮了,許多人明白開店還不如打工賺錢輕鬆,也就避免不了大量的店鋪轉讓。
雖然許多人認為開店房租太高不賺錢,但是一些房東們可不這樣想。有些房東認為實體店生意不好與房租沒關係,如果你覺得租金太高,在合同結束後可以退出,自然會有別人來接盤。就這樣,想要讓房租下降是不可能的。
甚至有一些房東不但不降房租,如果看到你生意不錯,還想給你漲房租。其實高房租也肯定會影響到實體行業生意,畢竟房租高了,所賣的商品成本自然就高了,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因為一直以來,消費者青睞的也是物美價廉的商品。
二、商鋪逐漸增多
如今雖然我國的住房價格居高不下,而我國目前也不缺住房,毫不誇張地說目前我國有很多「空置房」。殊不知,現在商鋪也很多。雖然現在商鋪有很多,有的商鋪被稱為「旺鋪」,有的被稱為「傷鋪」。
所謂「旺鋪」指的是人流量大、地段位置比較好的商鋪。而「傷鋪」指的就是無人問津的商鋪,這類商鋪一般地理位置都沒啥優勢,許多人投資了這類店鋪,沒賺到錢還虧錢,把它稱之為「傷鋪」。
近幾年,許多新建的小區商鋪,很多都是冷冷清清的,無人問津。可以說,現在的「旺鋪」還是比較稀缺的,但那些普通的商鋪,不僅不賺錢,反而有可能成為砸在手裡的「高危資產」。
總的來說,如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與電商有關係,也與房租高有關係。之所以很多店鋪出租轉讓,也說明現階段商鋪變多了,不像前多年想到街面上開個店,卻不好找店鋪。當然了,房東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與租戶商談房租,如果能適當降低店家租房成本,或許也能避免商鋪長期閒置,「一鋪養三代」或許還能持續!
本文由社區智庫首發,任何媒體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