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實體店生意將更加難做,除了抱怨,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2020-12-18 劉懸念故事

2020年,南方陽光明媚。

大街小巷都煥發著生機,北方的朋友打雪仗,南方的朋友吃雪糕,所有實體店的老闆則在瑟瑟發抖。曾經喧鬧無比的節慶促銷大面積啞火,光鮮亮麗的彩旗和花球失去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醒目的「轉讓啟示」「招租廣告」和「倒閉清倉」。

信息差被徹底破壁,全民電商鯨吞蠶食,開店成本快速激增。如果將市場比作一片森林,這些就是野蠻生長的參天大樹,靠著龐大的根系瘋狂汲取地表營養,利用繁茂的枝葉直接覆蓋整片天空。從9.9元包郵到5.9元包郵,實體店早已沒有春天。

那個曾經豪言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人,早已改口為「無商可經」。身邊很多做實體店的朋友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都怪無底線的電商壓低價格,沒良心的房東壓榨成本,懶惰的消費者不再進店,外加目光短淺的同行惡意競爭。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實體店,就是被這些人逼上絕路。這是很多實體店老闆慣用的說辭,尤其是那些瀕臨倒閉的實體店,老闆更是對此深惡痛絕。看似很有道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一、電商為什麼能壓低價格?

原因很簡單,這些實體店以前很暴利。

姑且不論電商的客服、美工和推廣等費用是否超過實體店的經營成本,先來看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件衣服的拿貨總成本10元,以前實體店特價賣198元,擺地攤的都敢喊價128元,現在電商只賣18元。一斤水果的拿貨總成本2元,水果店賣4元,電商賣五斤30元包郵,平均每斤6元。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全民電商的時代,越暴利的實體店就倒閉得越快,服裝店等首當其衝,薄利的實體店反而會價格倒置。

二、房東為什麼要壓榨租客?

原因也很簡單,一鋪養三代的神話破滅了。

以廣西南寧為例,五十平米的商鋪總價為150萬,以前月租4000元,年利潤3.2%,比存銀行還低。現在月租6000元,年利潤4.8%,勉強趕上存銀行。如果月租漲到8000元,他就是很多實體店老闆眼中的黑心房東。

有人會說,商鋪會增值。這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少城市的新建商鋪從幾年前「3萬元一平米限時搶購」到現在「住宅價買商鋪」,二手商鋪漲沒漲另說,能賣掉才是王道。

三、同行為什麼要惡意競爭?

價格當前,大量消費者選擇拋棄實體店。很多實體店老闆覺得這是正常的,誰都不喜歡當冤大頭。反而是那些目光短淺的同行,動不動就搞價格戰,結果雪上加霜。

這個原因更簡單,因為做實體店生意的門檻實在太低了。 只要有點小錢,就可以租間商鋪開店。連怎麼賺錢都沒想清楚,就只能跟風。看別人賣鞋子賺錢,就去賣鞋子。結果生意慘澹,只能祭出「降價促銷」這個萬能法寶,最後兩敗俱傷。

當暴利無所遁形,成本有增無減,門檻造就混亂,實體店生意不難做才是違背常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實體店已死呢?

答案是否定的,從原始社會的以物易物開始,實體店永遠都處於死亡與重生之間,沒有長盛不衰的生意,也沒有真正消亡的生意。真正倒下的,大部分都是那些只會抱怨、不思改變的實體店老闆。

抱怨只會加速實體店倒閉的步伐,思變才是實體店的生存之道。就實體店而言,改變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也不是沒有方向,以下三點可供大家參考。

一、從賺差價到賣服務

本質上,生意主要分商品和服務兩大類,均歸屬於生活服務業。商品暴利時代已經被網際網路終結,高品質和多樣化的服務才是實體店的真正命脈。從早期的訂水送飲水,到現在的做彩妝送化妝品。電商可以橫掃賺差價的實體店,卻永遠跳不過賣服務的實體店。

風險是所有生意的宿命,選擇是所有實體店的關卡。與其在沙漠中呼救,不如鼓起勇氣走出去,尋找一線生機。

二、從實體店到做電商

實體店打敗不了電商,那就成為電商。比起實體店,電商的門檻更低,只要一部手機就能入門。電商的梯隊大致為聚合平臺類、品牌專營類、普通網店類和線上服務類。這兩年泛濫的社區電商便屬於線上服務類,它們的前身大多是便利店和小超市。

恐懼來源於未知,極限取決於學習。在紛繁複雜的事物面前,但凡以不會為藉口的人,永遠都是被最先淘汰的。

三、從找生意到等出路

實體店已經徹底和膽氣說再見,拼思維的時代正式到來。就目前而言,生意越來越難做,意味著實體店的門檻越來越高,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將會逐漸消失。對於那些將實體店視為終生事業的老闆來說,不妨堅守本心,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

思變是生存的方向,盲目是失敗的根源。放下所有焦躁與抱怨,認真去思考模式與出路,謀定而後動,方能砥礪前行。

(完)

文/劉懸念故事

相關焦點

  • 服裝店生意不好做?AR虛擬試衣能挽救實體店嗎?
    經歷了去年的煎熬,2018服裝生意好做嗎?過去幾年,不少人都在抱怨服裝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電商對服裝實體店的衝擊太大,二是因為房租成本水漲船高。房租越來越高,實體店服裝價格也就不得不提高,許多消費者自然就選擇了價格更加便宜的網購。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近兩年,許多幹實體商鋪的朋友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信幹實體店時間久的人都有體會,如今開店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近幾年店鋪轉讓的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深圳某整條街的店面批量倒閉,招租了許久也沒人問津,同樣在深圳坂田五和也發現有很多店鋪在轉讓中。」其實不僅是深圳出現這種現象,其他地區也基本一樣。如今,滿大街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小廣告。
  • 難道不是你的服裝店這麼難做嗎?
    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的服裝店難做了。其實馬雲道出了真相,不是實體店難做了而是你的實體店難做了。這句話真的是一針見血,雖然很多人都在說服裝實體店沒有未來了,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做實體店。而且服裝實體店做得好的也有不少,為什麼你會抱怨實體店難做了呢?
  • 實體生意為何這麼難做了?
    實體生意為何這麼難做了?推薦語:眾所周知,就在馬雲打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口號之後,國內網際網路電商正式崛起,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實體生意開始變得每況愈下。特別是房價上漲的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實體老闆們開始抱怨:生意太難做了!
  • 2020年還在做實體店的人,才是真牛逼
    2020 年的進度條已經走了一半,都說今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全國實體經濟停擺三個月,直播帶貨崛起,全民入駐短視頻……疫情尚未結束,實體經濟尚未完全復甦。前段時間,業內甚至還流傳著一句話:「直播帶貨崛起,實體店必亡。」
  •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
    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原因有3點!隨著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購物習慣,從以前的線下消費,到現在的線上消費。這就造成很多實體店經營困難,紛紛面臨倒閉的危險,網上購物確實方便,但是為啥那些生意慘澹的實體店,不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相結合呢?這樣不就不用倒閉了嗎?原因有以下3 點!1. 不會做也不想做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體店都在想網際網路轉型了,他們也早就想到把線上和線下銷售結合起來。
  • 實體店生意難做 江西李先生租下150平開快樂星漢堡
    都說現在生意不好做,是真的麼?的確,隨著電商的崛起,實體店的生意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做服裝生意的,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家裡網購,無疑給實體店經營帶來了壓力。然而在電商縱橫的市場中,有一個行業始終巍然不動——那就是餐飲行業!
  • 趨勢:2020年以後,實體店的生意該怎麼做?如何實現收入最大化?
    馬上就2021年了,現在的實體店,如果還不開始藉助網際網路工具來加持,以後的生意必定會更難做。藉助哪些網際網路工具?某信、社群、短視頻等等,充分利用好這些工具,能夠把實體店的風險降到最低。結合線上,通過社群增強客戶粘性,形成線上+線下的模式,這樣不但能提高實體店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能實現收入最大化。其次是短視頻,5G很快就到來,短視頻是未來5到10年的風口,這是肯定的。今年的疫情期間,很多實體店的老闆把線下的生意搬到了短視頻上,搬到了直播間裡。
  • 2020年實體店開門即倒閉?
    做實體店的人覺得生意越開越難做了,網際網路廣泛滲透日常生活中,各方信息對稱交互,所有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然而僱傭員工和房租的費用卻只增不減...就當大家本以為2020年一定會好轉的時候,年前新冠肺炎突然爆發,給上班族、學生和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當頭一棒。
  • 生意越來越難做?學會這三招,生意越做越好
    為什麼生意越來越難做?有人說是淘寶搶了人,有人說是市場不景氣,其實只是市場變了,而你沒有跟上改變,又沒有做好原來的事,所以生意就越來越難做了。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說說當今市場的經濟變化有哪些,以及如何轉變。
  • 除了祝福,我們還能做什麼——寫給2020年元宵節
    趙 宇 又是一年元宵節,而此刻我們沒有太多闔家團圓的祝福心願,而是內心充滿了太多的傷感和期待。 元宵佳節,疫情肆虐,除了祝福,我們還能做什麼。我不停地問,我不停地想。我沒有專業的醫療技術,無法和白衣天使並肩作戰;我沒有豐厚的金錢財富,無法提供物質援助;我沒有條件奔赴一線,無法出人出力…… 雖然我是如此的平凡,但我可以帶頭響應國家號召,自覺遵守防控要求,立足本職助力疫情防控;我可以照顧好家人,督促好身邊人,嚴格落實防控規定;我可以積極宣傳科學防控知識和要求,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僥倖不任性,不抱怨不添亂;我可以力所能及維護好鄉村、社區防控秩序,自覺清潔公共衛生
  • 實體店生意不好做,房東也受影響,「一鋪養三代」的時代過去了?
    久而久之,除了餐館、理髮店之外,幾乎沒有實體店不受電商的影響。而隨著實體店的生意每況愈下,很多實體店主也就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了轉讓。但問題在於,現在很多人都不再看好實體店,所以出現了鋪面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情況。
  • 為什麼實體店生意那麼難做?有什麼破解的辦法嗎?
    持續這麼久了,現在看起來,深圳的很多店鋪的生意還是很蕭條的!這家包子店,還是沒能頂住,關門了…10多平方,一個月租金1萬多,做個早餐,賣包子,誰能頂得住呢?這個店從過完年來就開始轉讓,沒人敢接手,一個是租金貴,還有就是轉收費。現在,實體店太難了…東哥說,電商一個額外的就業也不會製造,只會造成大量的失業!東哥太狠了,耿直,說得也有道理!
  • 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
    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近幾年,大家反映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大家把這一原因歸根於電商的出現,殊不知近幾年電商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就在近些年,大家走在大街小巷會看到很多實體店鋪轉讓,或空房出租等字樣。
  • 自己做生意做什麼好?19歲開公司年銷1500萬
    想著一個人擺攤賣力量單薄,還不如有錢大家賺,拉著全班同學一起賺點零花錢用。於是,大家商量以5塊錢一個出售孔明燈,每賣出一個,羅敬宇給同學提成2元,自己賺2.5元。     這次銷售是成功的,僅僅幾個節假日,他們這個團隊就賺了5000多元。自己做生意做什麼好?不僅如此,那一年正趕上新課改,他也順利地完成了實踐課的課題《實踐銷售孔明燈》,因為是親身經歷,所以他的這個課題還能做不好嗎?
  • 生意越來越難做,在這種服裝行情下,怎麼開服裝店才能賺錢?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一個問題,那就是做服裝生意還能賺錢嗎?之所以很多人問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近幾年來服裝行情不太好,不少做了多年服裝生意的人生意都不好了,也有不少剛開始做服裝生意的人被嚇到了。眾所周知,電子商務和網購搶走了很多服裝實體店的生意,讓很多消費者都養成了只在網上購買服裝的習慣。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越來越多服裝從業者湧向了電商網站,可是當他們進入電商行業之後才發現,原來在電商行業服裝生意也不好做。高昂的推廣費壓得很多人喘不過氣來,大部分收入都成為了推廣費用,可是如果不推廣的話,又沒有什麼流量。
  • 網上買的衣服跟實體店有什麼區別?服裝廠家之言:這3點最明顯!
    一個行業的崛起,自然會有另外一個行業受其影響,而電商行業的崛起,影響最大的則是實體店行業。不少實體店商家紛紛抱怨,認為電商的出現,讓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少人都不愛出門逛街了。並且我們也經常可以在新聞報導中看到,某某品牌商店倒閉的消息。然而,實體店生意的好壞,對於消費者來說,卻無關緊要。
  • 農民工20萬做生意,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看看「過來人」的意見
    農民工20萬做生意,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看看「過來人」的意見最近看到有篇文章講的是一位農民工多年來攢下20萬塊錢,因為不想背井離鄉,常年在工地打工,所以想用這20萬來做生意。特別是對於農民工來說常年在工地幹活,接觸社會並不多,見識不夠廣,貿然進行投資,風險勢必比一般人還要大,那麼農民20萬做生意,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過來人」的意見吧!
  • 2020年實體店賣家轉戰跨境電商,是怎麼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經歷了太多! 2020年也是實體店經濟遭受電商打擊最嚴重的一年
  • 實體生意難做,做網際網路項目賺不到錢?趕緊提升捕魚和養魚的能力
    不管是做網際網路項目的也好,做實體生意的也罷,不及時更新自己的思維和方法,最終都會慘敗。 現在,做項目、開實體店的普通人,面臨最大的難題並不是找不到好產品和好項目,而是找不到客戶。流量漸漸枯竭,這可能是大多數普通創業者面臨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