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時代到現在的資訊時代,很多賺錢的遊戲規則都改變了。在商戰中,以前是產品為王,現在是流量為王,以前是人找產品,現在是產品找人。
產能過剩,消費者的選擇面變大,商家想要持續盈利,或者是實現收入翻倍增長,就需要拼真本事了,純粹的依託產品和項目本身就能賺錢,這很快就會變成一個神話。
那些曾經賺到過一些錢,但三五年時間都絲毫沒有進步,還在固守已經過時的那套玩法,還在守株待兔的人,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不管是做網際網路項目的也好,做實體生意的也罷,不及時更新自己的思維和方法,最終都會慘敗。
現在,做項目、開實體店的普通人,面臨最大的難題並不是找不到好產品和好項目,而是找不到客戶。流量漸漸枯竭,這可能是大多數普通創業者面臨最大的難題。
不管做任何項目,只要解決不了流量問題,一切都等於零,等到把現有的流量消耗完的時候,也就是被徹底打回原形的時候。
實體店要想辦法把公域流量轉化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把線下的客戶轉移到自己的某些社交軟體上,然後通過社群的形式維護好客戶,降低流失率。
對於做網際網路項目的人來說,只要解決不了獲客的問題,所有的忙碌都是假忙碌。現在想要找到一個項目易如反掌,小孩子都能做得到。
每天在朋友圈刷十幾二十條廣告,這些動作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能做得到。每天機械式的做這些動作有價值嗎?只要解決不了流量(獲客)問題,就基本上毫無價值。
通過某信朋友圈賣產品、做項目的人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做無用功,沒多大意義,這是很諷刺的一點。
某些行業,或者某些項目,表面上看有很多人在做,競爭對手很多,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那幾個機械式的動作,不會有什麼長進。
換句話講,我們看到的競爭對手,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混日子,只要我們稍微比別人多思考一點,多做那麼一點點,就能輕鬆的超越很多人。
魚就是流量,是客戶。創業、做項目,要麼自己有捕魚的能力,要麼自己有別人需要的資源,拿這些資源跟有捕魚能力的人換魚,實現共贏,不然賺錢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對於實體店來講,如果不把現有的客戶量轉移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裡,實際上就是一種浪費。
把客戶轉移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裡,也就是某些社交軟體上,把客戶維護好,用線下+線上的模式經營自己的生意,做到這一點,生意就差不到哪裡去,至少能比大多數因循守舊的同行做得更好,賺錢更輕鬆。
做網際網路項目的老闆,想要持續賺錢,就要有從線上捕魚的能力,各大自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人流量都聚集在這裡面。
線上+線下,網際網路加實體是目前最理想的賺錢模式,實體店脫離掉網際網路,賺錢就會越來越困難,網際網路生意脫離了線下,也照樣很難騰飛起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它們也是線上+線下的模式。
當線上的巨頭開始大力向線下進軍時,假如傳統實體店的老闆還不抓緊向線上進攻,結果就是,自己的客戶很可能就會被別人搶佔掉,自己的地盤很可能也會慢慢被別人吞噬。
如果你是開實體店的,只要懂得藉助網際網路工具,稍微懂點營銷策略,把自己的實體店跟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跑贏同行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而做網際網路項目的老闆,只要比別人多思考一點,多做一點點,賺點小錢也挺簡單的。
網際網路是工具,短視頻是工具,社交軟體也是工具。運用好「工具」,同時提升捕魚和養魚的能力,實現收入增長不是什麼難事。
你有什麼收穫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讓更多牛人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