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南宋初年,金軍三番幾次南下,目的就是為了吞併南宋,奪取南宋的政權。不過,金軍本想一舉南下,拿下中國古代「南宋」這個朝代,只可惜半道跌倒!為何?因為在當時,面對金軍的入侵,湧出了許多的抗金英雄,最典型的一面旗幟—嶽飛,他是保衛國家的民族英雄。
嶽飛,他帶領了一支令金軍聞風喪膽的「嶽家軍」,在宋金對峙當中,嶽家軍節節勝利,將近直搗黃龍府之時,被十八道金令召回,加以又被秦檜用「莫須有」罪名陷害含冤而死。其實,縱觀嶽飛的一生,他盡忠報國,對抗金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故事還流傳千百年,到如今一直受人們的敬重,他是民族英雄!到現如今,有人提出他並非民族英雄的觀點以及依據,那究竟應該如何去看待嶽飛「民族英雄」一事呢?
沒有概念,就沒有民族英雄?
首先,對於「民族英雄」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存在,既然古代沒有此概念,那麼,嶽飛自然就算不上「民族英雄」進而,還有「民主主義」概念也是沒有出現!再看與嶽飛對峙的金國,按照當時的歸屬,他們是屬於「女真族」不過,經演變至今,女真族就演變成了滿族,如此一來,嶽飛就不是對外作鬥爭了,民族英雄的頭銜這不就削去了?
其次,若以近代的角度去看待嶽飛民族英雄一事,那的確就把嶽飛給否定了,因為「民族」這個概念在近代才出現並進入中國的。如就依此推論嶽飛,那只能說明只看了其表面,而內在被忽略了,也就是說把「民族英雄」的概念給混淆了。穿梭到古代的「三皇五帝」的部落聯盟首領,秦朝的郡縣制演生的「官僚體制」,以及成吉思汗類似的遊牧部落等,這些概念在那時候,並沒有出現!
如此分析,這些概念並非古時出現的,所以,利用歷史學中學術化語言描述和分析所用的,完全是不正確的。再根據現代的史料記載以及考證「民族英雄」這個概念是在19世紀出現的,只不過很少使用,但是,到了19世紀後,大眾就普遍知曉與採用了。在19世紀同樣是屬於「古代」,18世紀,17世紀之前的古人,難道就不屬於古代的範疇嗎?因此,嶽飛的「民族英雄」被否定,就是因為概念沒有出現的問題,如果那時候有了概念,民族英雄自然就實至名歸了。
科學歷史學概念分析,有無發生歧義
分析歷史自然就要以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嶽飛,就兩大點一個是分析性,另外一個則是理論的取代敘事性,這兩者合併成為史學的特色,然而,描述性史學自然就演化出分析性史學,簡單地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當然了,用現在的歷史學分析嶽飛,自然就歸咎到了社會科學的概念。
對於歷史學而言,又得分為兩種,一種是「舊史學」另外一種就是「新史學」,前者的分析思想來源,自然是源於一些宗教之類的,還有道德倫理方面的,以及涉及政治方面的領域,來對待史學。後者,也就是現代的史學家「新史學」就會以一定的標準性去判定嶽飛,也就是科學給予的「概念」,歷史的趨勢、變遷、階級、文化等標準化術語。
「新史學」與「舊史學」這兩個因複雜而難解,但也有呈現簡單的趨勢,一個就是比較籠統性地闡述嶽飛,就是按照以前的史學觀點,而新的就會以現代相對較科學的觀點。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前者沒有「民族英雄」這個概念,而後者反倒是有,如此對照,不就形成了矛盾?把古代的「共同體」給拋棄,換句話說:就是因古代沒有民族英雄概念,從而就把嶽飛給否定了,然而,19世紀出現的概念不就出問題了嗎?同樣是屬於古代!嶽飛之所以出現爭議,就在於「有與無」。
民族意識,可讓嶽飛實至名歸
宋代往後,如果沒有西夏、遼國、元、明、清其他種族的出現,宋代之前朝代的意識,自然是無法打破的,外來的傳統觀念就不會產生變更,就沒有敵國的意識和邊界的意識。簡而言之,就是不屬於我們華夏民族的,不在我國領土之內的,然空間的意識也自然不會出現!何談民族英雄?
一切過於煩瑣,這要怎麼說呢?簡單化即是:在北宋時期,因大大小小的戰爭,致使了一種意識發展來而來,也就是促進「民族」意識的誕生。因為在那時候,對抗的都是外來的入侵,非本國的民族,這種意識也是逐漸已經誕生了,只不過沒有具體的概念,若按照現在的角度出發,嶽飛作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
再往前推一些,嶽飛並非民族英雄,那秦始皇是民族英雄嗎?如按照現在的史學角度,他也是「實至名歸」,北擊匈奴,同樣是對外。為此,在那時候這種意識產生了嗎?實際上並沒有,甚至還沒有這個概念,說秦始皇是中華英雄,這最為不過吧?反正,對於嶽飛是否民族英雄,是從史學中的有與無得來,還有就是受民族意識影響,就是因為在宋代開始「民族」的意識是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若以此否定,那你的歷史學尚未入門。
總結:
綜上所述,對於嶽飛是否民族英雄,被否定的原因就在於現代科學的影響,發展到一種專業化的地步,自然就會產生歧義,對分析歷史學自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對於嶽飛是否民族英雄的疑惑,解答自然就來了,他就是「民族英雄」。因為「民族英雄」是不需要從古代「有與無」作為前提的,如果這樣去判定,那麼,現代歷史學與古代史學你將無法分清楚。
大家又有何看法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與探討!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嶽飛
本文為狐仙說歷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
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作者推薦:
「科舉制」對比「九品中正制」有何不同?選拔難度大,但機會公平
隋煬帝走向滅亡的因素是什麼?三次下江都巡遊,災難隱患不斷加深
顧愷之有「三絕」之稱,最絕妙之處在於畫,突出了一種精神與勸誡
唐僧是西天取經的第一人嗎?可從相距380多年看出,他不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