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霍去病、嶽飛、文天祥等人的民族英雄地位不僅不容否定,更要世世代代堅持下去!
「嶽飛為什麼不是民族英雄了?」
前段時間有一位粉絲給我留言說:他近期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說,嶽飛、文天祥不但被取消了民族英雄的稱號,反而從中學歷史教材中取消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希望聽聽我的意見。
眾所周知,精忠報國的嶽飛在中國民間有著崇高的地位,自宋以來,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心中的民族英雄,同時也受到歷代統治者的肯定和追崇。
比如,朱元璋極為推崇嶽飛,列為歷代三十七位大臣之一,配享宋太祖廟。後金努爾哈赤也是嶽飛的崇拜者,傳說他把他的兩個孫子改名為嶽突和嶽樂。雍正、乾隆都多次以不同的方式對嶽飛予以肯定。到清朝中期,嶽飛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身份,在中國整個社會中已經穩若磐石,不可撼動。
建國以後,在50年才有學者提出嶽飛不宜成為民族英雄,理由就是女真人已經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這種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本世紀初都曾在社會上引起過爭議和討論。
那麼,當前關於嶽飛、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的問題,又是從何而來呢?
01、十八年前的一則謠言
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嶽飛、民族英雄」關鍵字,出來了很多關於嶽飛被取消民族英雄以及被移除課本的文章,這些文章有幾個個共同特徵:
(1)都是自媒體人發布的。(2)新聞素材的出處和來源模糊不清,大部分以「專家認為」忽略過去。(3)除了標題之外,文章內容觀點模糊不清,部分甚至順從不知名「專家」的觀點。(4)取消嶽飛民族英雄的的原因大多雷同,同樣是「專家」認為。
很顯然,要確定這些自媒體人觀點的正確與否,只要確定以下幾個要素即可:一是官方確定;二當前教材對比。
經過反覆搜索,雷哥沒有找到近三年來國家教育部或者教材委等官方機構發布的確認信息,反而找到了18年前官方的闢謠信息:「教育部聲明:從未否定嶽飛文天祥的民族英雄地位」。
這則闢謠信息是經新華社、央視國際新聞公開報導,又經北京晨報、新浪網等報紙和網絡媒體轉載,權威性可以保證。
接下來,就是查看中學歷史教材了。在人教版的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雷哥找到了這樣一段話:嶽飛的抗金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人們將他視為民族英雄。
也就是說,「嶽飛被取消民族英雄稱號,移除中學教材」是一則謠言,而且是18年前的謠言,結果被不明真相的自媒體人利用,誤導了不知道多少讀者。
查證真相如此簡單,這些自媒體人為何還是如此「大意」?一則可能缺乏媒體人一顆追根問底,求證真相的好奇心;其次,可能是真的很懶;其三,也許知道真相,但為了吸引關注和流量,就自然忽略掉了。
02、教育部聲明:從未否定嶽飛、文天祥的民族英雄地位
「嶽飛不再被稱民族英雄」這則消息最初是由學生家長和教師透露出來,其證據來源於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配套的針對教師的《學習指導》。
據悉,為幫助教師了解歷史學界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有關方面組織部分專家、學者編寫了《學習指導》作為參考,《學習指導》收集的是部分專家、學者個人對涉及歷史教學一些問題的看法,其中就有「嶽飛不應被稱之為民族英雄」的觀點,從而引起歷史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不解和憤怒,進而在網上公開。
隨即,教育部發布聲明稱,《學習指導》並不是《教學大綱》文件本身的內容,教育部1996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以及2000年的《教學大綱》(修訂版)也都沒有具體涉及嶽飛、文天祥等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的內容。在當時2002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在這個新版《教學大綱》裡,沒有涉及到「嶽飛不再被稱民族英雄」的問題。
對於在中小學的歷史教學中如何來評價嶽飛、文天祥等歷史人物的問題。這位教育部負責人指出,嶽飛、文天祥在中國歷史上歷來被認為是民族英雄,但學術界也存在著不同的學術觀點。由於學術界有分歧,因此不宜把學術討論引入中小學教學大綱和教材。
在採訪中,這位負責人指出,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在中小學的歷史教學大綱和教材中,對嶽飛的評價都是一貫的,不存在重新定義嶽飛是否是「民族英雄」的問題。
我們進行的中小學歷史教育時,對嶽飛、文天祥這些歷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質、民族氣節始終是歌頌和尊敬的。
03、出版社主任VS宋史專家
「嶽飛、文天祥被教育部剝奪民族英雄稱號」的謠言在2002年曾大肆傳播,雖然後來教育部進行了闢謠,但這則謠言哪怕時至18年後的今天,依舊讓不少人相信,讓很多人感到憤怒和迷惑。
為何一則謠言會有這麼大的威力?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人教版歷史教科書大綱的主編餘桂元。按照他老人家的說法:
「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地分析對待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於牆,家裡打架。
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只能把反對外來侵略的傑出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稱為民族英雄,對於嶽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
這一觀點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是一種偷換概念的「狗屁邏輯」。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李鴻賓指出,史學界對於民族英雄的討論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已經基本形成一個共識,認為凡是在保衛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或反抗外國侵略中表現英勇的人物,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這個定義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針對中國歷史上的國家和民族,一個是指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和外國。
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後濱認為,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一類人是民族英雄,比如嶽飛、文天祥,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叫做民族敗類,如秦檜、吳三桂等。如果改變民族英雄的說法,那麼民族敗類的問題怎麼辦?
上世紀80年代,安徽皖淮機械廠中學歷史教師儲懷玉就曾這個問題,諮詢了我國著名的宋史專家、北京大學鄧廣銘教授。由於這個問題備受社會關注,鄧廣銘教授的回信被《安徽教育》發表在1980年第4期上。
鄧廣銘教授在信中觀點明確:「我個人意見:嶽飛被稱為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是當之無塊的。」
「在民族戰爭中,凡是站在在正義戰爭一方,而又做出了一定貢獻的,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而且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而不是只是屬於某一個或某幾個民族的英雄。」「至於嶽飛,他抵禦女真貴族的掠奪,對於保衛華北、中原和江南的各個民族免於遭受蹂躪,對於保衛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把他稱之為中華民族竹英雄更是當之無愧的了。」
百度百科顯示,鄧廣銘是中國歷史學家、著名宋史學家,是20世紀中國宋史研究的主要開創者和奠基人。鄧廣銘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特別是唐宋遼金史的研究,涉及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學術文化史各方面的重大課題,精於歷史人物傳記之作,在古籍整理方面,亦有精深的研究。他因其在宋史方面超越前人的成就,成為宋史學界的一代宗師。
而百度百科關於餘桂元的介紹只有一行字:餘桂元,男,人民教育出版社主任。
鄧廣銘在給儲懷玉的回信中同樣寫道:「只要我們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嶽飛,就比較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而有利於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我想史學界的這個定論,作為出版社主任的餘桂元肯定不知道。
更讓人驚訝的是,同樣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嶽飛,宋史專家就能得出嶽飛是民族英雄,且利於民族團結的結論,反而所謂的教育「專家」則得出相反的結論!
宋史專家鄧廣銘VS出版社主任餘桂元,你相信誰?
04、流毒無窮
餘桂元的這種「家裡打架」的觀點,儘管引起了大部分的教師、家長、史學家的反對,教育部也公開闢謠,《教學大綱》也未採用,但由於其特殊的身份,依舊讓不少家長、學生認同。
同時,也影響了不少教學參考書和習題,在青年學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亂。
比如,當年就有媒體發現,由西苑出版社出版的新編高中《總複習優化設計》歷史分冊中對民族英雄作了如下注釋:民族英雄是指在反抗外來民族壓迫鬥爭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等。民族英雄只屬於某一民族,在兩個民族交戰時,不可能存在代表雙方利益的民族英雄。
應特別注意的是,在中華民族大家庭內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和戰爭中湧現出來的傑出人物,如嶽飛、文天祥等,都不能稱為民族英雄,他們只是代表某一「民族」利益的抗金將領、抗元將領等。
此外,儘管現行歷史教材沒有否認嶽飛是民族英雄,但部分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歷史練習題在參考答案中依舊認為嶽飛不是民族英雄,其理由就來自餘桂元的觀點。
直到2018年,依舊有學生在網上反映,老師和課本中講述嶽飛是民族英雄,但在做練習題時,給出的答案和解釋都是否定的,讓人十分困惑。
更為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觀點危害的範圍在進一步擴大。
2017年,有網友反映,新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中衛青、霍去病不見了,同時消失的還有王昭君,原來它們被從初中歷史課本中刪除了,而放到了高中課本中。
這種行為引起人們的憤怒和反對,人民教育出版不得不在初中歷史課本重新恢復刪去的章節內容。
篡改歷史,否定歷史人物,摧毀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青年學生、家長、教師中引起思想混亂,對此人教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05、英雄不容否定
為了所謂的「民族團結」,就可以否定我們的歷史英雄人物?就可以肆意修改、刪除歷史教科書?那麼,按照這種邏輯,為了國家間的友誼、世界和平,我們是不是就要否定抗日戰爭的成果?那麼,我們設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還有什麼意義?
同樣的道理,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不是也需要修改?他們還能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嗎?
如果沒有大家的據理力爭,「衛青、霍去病」還會在歷史課本中存在嗎?也在將來的某一天,衛青、霍去病、嶽飛、文天祥不再成為我們的「民族英雄」,反而成為某些人口中破壞民族團結的「劊子手」。
這種結果,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常年道:欲亡其國先亡其史。30年前,蘇聯解體的時候,民眾無動於衷,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因為,在國內外反對勢力的挑唆下,人們的思想產生了混亂,否定去世的國家領導人、否定現任領導人、否定國家英雄,最後否定了整個社會制度,這個國家怎麼不會滅亡?
作為一個在全球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新中國從成立那天起,就面對國內外各種勢力的攻擊,隨著中國的強大,敵對勢力開始從文化上和思想上發動進攻,「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可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多年來,美國政府或明或暗,通過各種手段在中國招募「帶路黨」,培養反對者,資助敵對勢力,香港之亂的前車之鑑,還不夠明顯嗎?
鬱達夫曾經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個有英雄而不知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我們絕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從我們的歷史課本中刪除、篡改英雄人物、歷史名人,誰敢,誰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