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哲學應該不應該有用?當然應該有用,否則,就不應該學習哲學。
可惜的是,西方哲學很沒用,但是我們的大學生還在學習西方哲學。
一個哲學體系有沒有用,能不能用,關鍵是看她能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慶幸的是,現代中國已經有一個哲學體系,可是她還默默無聞。今天大家不妨見識見識其冰山一角。
人世間有很多很多「問題」都是偽命題,甚至是幾乎所有「問題」都是偽命題。或者說,人世間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弄成偽命題,如果你想找「事」的話。這就是「子一哲學辯證規律」。
「子一哲學辯證規律」,簡單、通俗地講就是:任何「雞蛋」裡都可以挑出「骨頭」。
這不,近些日子,又有一些不懷好意,想找「事」的人拋出了「嶽飛不是民族英雄」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應用「子一哲學辯證規律」來說道說道。
一,什麼是辯證法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公公和婆婆說的都對,也都不對,或者說都有道理,也都沒有道理。就看你如何理解,能不能化解了。
人們常說:「船小好掉頭」,但是「船小難抵風浪」。反之就是:「船大難以掉頭,但是船大不怕風浪」。
任何事物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勢,但也是各有各的劣勢。如此,誰能簡單、武斷地說,是船小好,還是船大好呢?當然不能。此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也。
什麼是辯證法?百度百科:辯證法即辯證的方法,是西方哲學的專有名詞之一,出自希臘語δνaλεxειx τχνη,意為語言的藝術,哲學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均使用「辯證法」這個詞語,但在不同哲學家那裡,這個詞的意思是不同的。《中國簡明社會科學詞典》:辯證法,有的指一切真實存在的科學,有的指或然意見的科學,有的指邏輯,有的指世界是普遍聯繫和發展的哲學思想。
顯然,西方哲學就是一鍋粥,糊裡又糊塗,說不清,也道不明——基本上沒什麼使用價值。
什麼是辯證法呢?小編認為,辯證法就是人們在是非問題上,能夠把「好的說成壞的,或者把壞的說成好的」方法。
比如《駱駝和羊》這個寓言故事,就是一則「辯證法」的故事:
駱駝和羊他們走到一個院子旁邊。院子四面有圍牆,裡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牆外來。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牆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駱駝說:「你看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牆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裡的草。駱駝呢,跪下前腿,低下頭,使勁往門裡鑽,怎麼也鑽不進去。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矮比高好。」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通過《駱駝和羊》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
駱駝給我們展示的辯證法就是「駱駝通過伸長脖子可以吃到院牆內的樹葉,而羊不能」的例子——以此證明,高比低好。
羊給我們展示的辯證法就是「羊可以鑽過矮小的院牆門,吃到院牆內的草,而駱駝不能」的例子——以此證明,矮比高好。
二,什麼是子一哲學辯證規律
子一哲學認為,真理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能決定人們行為的意識。需要指出的是,規則、法律、定律和制度等知識,其實都是意識的結晶。
子一哲學認為,任何真理都是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的。也就是說,任何真理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可以是正確的,但是在其他「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則可以是錯誤。
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正確的真理,但是在量子力學範圍內就是錯誤的真理;比如「水在零度就會結冰」真理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正確的真理,但是在高壓情況下,「水在零度以下才會結冰」;比如「愛拼就會贏」真理在一般情況下就是錯誤真理,因為十賭九輸。,但是在少數情況下,「愛拼才會贏」也是正確真理,因為賭場總會有少數贏家。
所以,辯證法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就是一個客觀規律。此規律,我們不妨稱之為——子一哲學辯證規律。
三,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
1,嶽飛是民族英雄
按照民族英雄的字面理解,民族英雄就是在抗擊外國或外族侵略中,表現勇敢或成績顯著的人。
比如嶽飛,帶領嶽家軍奮勇拼殺,保家衛國,打出了我們的民族氣節。我們從這上面學習到的就是——為了國家榮譽,每個人都應該有不惜個人安危,勇於進取的愛國情懷。從這個層面來講,嶽飛的行為就是可歌可泣的,他的精神更是配得上我們稱呼他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也正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心中有這種精神,在面對1937年的日本入侵的時候,中華民族才湧現出了無數的至今聞之垂淚的英雄事跡,他們在面對敵人時的大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不正是嶽飛等無數的英雄兒女所留給我們每個人的愛國精神嗎?
所以,嶽飛是民族英雄應該是毫無爭議的真理。
2,嶽飛不是民族英雄
縱觀我們的歷史,我們華夏各族就像兄弟一樣,衝突,握手言和,再走向融合,最後不分你我。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對手,比如鮮卑,羌族、突厥、匈奴等,如今也只是存在於歷史文獻之中了。可是他們卻並沒有消失,而是已經和我們的先輩生活在了一起,早就分不出你我了。
比如,嶽飛當初抗擊的是金國的契丹人、文天祥對抗的元朝、霍去病打擊的匈奴人,如今都已經成為了我們華夏的一份子了。這樣的話,那些衝突就算是兄弟打架。那麼這民族英雄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嶽飛不是民族英雄。
3,子一哲學觀點:嶽飛是民族英雄,也不是民族英雄
什麼是民族英雄?百度百科:民族英雄,是指在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
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其實,這個問題,就應該像認識廬山一樣……:。
中國古代有個大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叫蘇軾。
有人會說,中國怎麼會有哲學家呢?
因為,小編有詩為證: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麼,這首詩有什麼"辯證"觀點呢?
1,同樣一座廬山,從正面和側面分別看,會有兩個不同的答案——峰和嶺;
2,同樣一座廬山,從同一面,分別從遠、近、高、低看,又會有不同的答案,或高大,或矮小,或險峻,或起伏連綿;
3,同樣一座廬山,如果在山中看,可能一葉障目,什麼也看不見,但是,如果能全面地看廬山,那麼,我們就可以「識」廬山「真面目」了。
「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的問題就像廬山一樣,從不同的角度看,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1,從宋朝的角度看,嶽飛當初抗擊的是金國(外國)的契丹人。
所以,「此一時」,嶽飛是民族英雄。
2,從現代中國的角度看,當時的宋朝和金國都是現代中國的版圖,都不是「外族」,兩「國」交戰,就是兄弟打架,就是內戰。既然是內戰,何來——民族英雄呢?
所以,「彼一時」,嶽飛就不是民族英雄了。
3,綜合、全面地看:此一時,嶽飛是民族英雄;彼一時,嶽飛不是民族英雄;而「此一時,彼一時」綜合起來呢?嶽飛,大英雄也——這一點,誰都無法抹殺。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好漢不提當年勇。也就是說,你以前是「好漢」,不能代表你現在還是好漢。
也就是說,如果嶽飛現在還活著,嶽飛也許會說:我曾經是民族英雄,現在不是了,因為契丹人現在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如果現在還有契丹民族的話。
為什麼說,「世間很多很多問題都是偽命題?」因為,很多很多問題,都脫離了——具體、實際,都是虛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任何一個真理就都可以是正確的真理,也可以是錯誤的真理——這就是子一哲學辯證規律。
子一哲學辯證規律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是「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是不是在理,是不是符合邏輯,是不是科學。
如此,哲學就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