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很多人都聽過,但具體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除了出名以外,很多事情都要趁早,比如戀愛、買房、買車、事業。
拿戀愛來說,初中高中叫早戀,大學叫戀愛,30歲應該叫晚戀了,晚了就是晚了,很難感受那種純純的校園愛情了。
拿買房來說,早買和晚買差別就更大了。我在北京買房就算晚了,如果能早買,少說節省100萬,這樣一輛帕拉梅拉就有了。
買車也是,比如買奔馳,剛畢業就能開上奔馳,那確實屬於人生贏家。如果工作5年後開個奔馳也還算成功人士,而如果40歲才開始開奔馳,那就一般般了,這個時候內心的滿足感和優越感也會降低,所謂越年輕越裝逼嘛,就是這個理。
早,是一個代名詞。所以,在能力範圍之內,大家想做什麼,越早越好,當然前提是合法的事情。
上面說的是買房買車之類的,下面說點和大家相關的,那就是提高技術也要趁早,如果提高技術的同時還樂於技術分享,那出名也就不難了。
拿我自己來說吧,15年的時候,在百度是T6級別,這個級別和阿里P7一樣,我也算是早早地成為了技術專家。同年9月份,我出版了《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進一步提高了業內知名度,除此之外,我還開源了插件化框架dynamic-load-apk。最關鍵的是,這些成績是在我工作3年的時候做出的,厚著臉皮說,我這算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了。
既然出名要趁早,那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後面輕鬆加入滴滴負責VirtualAPK的開發,以及各大公司都有很多人認識我,認可我的技術,我不需要再通過面試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果我要換工作,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對於大家來說,儘早地提高技術,拿到一個高級工程師乃至技術專家的級別,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幫助,也更容易度過中年危機這個坎。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想法要和大家分享。
同一個級別,工作年限越短越牛逼。還拿阿里P7舉例,3年、5年和7年的P7,肯定是3年就P7最有說服力,寫在簡歷上就特別有含金量。
隨著年齡的增大,努力的成本在提高。比如說,工作的前5年,你想快速提高自己,那只需要下班後多花時間去學技術就行,但等工作7年甚至10年後,有了家庭和孩子,你再想天天熬夜寫博客學技術,那精力就很難保證了,這個沒辦法,人的精力總是在下滑的,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庭瑣事也會讓人分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出名要趁早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如果太晚,人就沒太多精力去拼,再想有所成就的難度就增加了許多。
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中,有三個坎需要邁過,分別是進大廠、技術專家和高級專家。進了大廠,就相當於鍍了一層金,以後找工作的起點和薪資都會增加很多。技術專家,也就是阿里的P7級別,年薪百萬的代表,如果一個人不求上進,那基本很難達到,有很多人會在這裡倒下。高級技術專家,相當於阿里P8,年薪接近200萬,想達到這個級別,除了努力以外,運氣也很重要,絕大部分人會倒在這裡。
最後,寫文不易,希望大家能給我點個讚。
推薦閱讀
花式實現時間軸,樣式由你來定!
程式設計師,職場上請遠離這種人
傳奇依舊上演,夢想永不凋零
編程·思維·職場
歡迎掃碼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