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

2021-01-19 玉剛說

出名要趁早,很多人都聽過,但具體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除了出名以外,很多事情都要趁早,比如戀愛、買房、買車、事業。

拿戀愛來說,初中高中叫早戀,大學叫戀愛,30歲應該叫晚戀了,晚了就是晚了,很難感受那種純純的校園愛情了。

拿買房來說,早買和晚買差別就更大了。我在北京買房就算晚了,如果能早買,少說節省100萬,這樣一輛帕拉梅拉就有了。

買車也是,比如買奔馳,剛畢業就能開上奔馳,那確實屬於人生贏家。如果工作5年後開個奔馳也還算成功人士,而如果40歲才開始開奔馳,那就一般般了,這個時候內心的滿足感和優越感也會降低,所謂越年輕越裝逼嘛,就是這個理。

早,是一個代名詞。所以,在能力範圍之內,大家想做什麼,越早越好,當然前提是合法的事情。

上面說的是買房買車之類的,下面說點和大家相關的,那就是提高技術也要趁早,如果提高技術的同時還樂於技術分享,那出名也就不難了。

拿我自己來說吧,15年的時候,在百度是T6級別,這個級別和阿里P7一樣,我也算是早早地成為了技術專家。同年9月份,我出版了《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進一步提高了業內知名度,除此之外,我還開源了插件化框架dynamic-load-apk。最關鍵的是,這些成績是在我工作3年的時候做出的,厚著臉皮說,我這算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了。

既然出名要趁早,那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後面輕鬆加入滴滴負責VirtualAPK的開發,以及各大公司都有很多人認識我,認可我的技術,我不需要再通過面試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果我要換工作,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對於大家來說,儘早地提高技術,拿到一個高級工程師乃至技術專家的級別,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幫助,也更容易度過中年危機這個坎。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想法要和大家分享。

同一個級別,工作年限越短越牛逼。還拿阿里P7舉例,3年、5年和7年的P7,肯定是3年就P7最有說服力,寫在簡歷上就特別有含金量。

隨著年齡的增大,努力的成本在提高。比如說,工作的前5年,你想快速提高自己,那只需要下班後多花時間去學技術就行,但等工作7年甚至10年後,有了家庭和孩子,你再想天天熬夜寫博客學技術,那精力就很難保證了,這個沒辦法,人的精力總是在下滑的,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庭瑣事也會讓人分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出名要趁早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如果太晚,人就沒太多精力去拼,再想有所成就的難度就增加了許多。

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中,有三個坎需要邁過,分別是進大廠、技術專家和高級專家。進了大廠,就相當於鍍了一層金,以後找工作的起點和薪資都會增加很多。技術專家,也就是阿里的P7級別,年薪百萬的代表,如果一個人不求上進,那基本很難達到,有很多人會在這裡倒下。高級技術專家,相當於阿里P8,年薪接近200萬,想達到這個級別,除了努力以外,運氣也很重要,絕大部分人會倒在這裡。

最後,寫文不易,希望大家能給我點個讚。






推薦閱讀
花式實現時間軸,樣式由你來定!
程式設計師,職場上請遠離這種人
傳奇依舊上演,夢想永不凋零




編程·思維·職場
歡迎掃碼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出名要趁早,犯錯更要趁早
    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年少成名讓張愛玲再獲得大量財富的同時,也讓她活得恣意驕傲。年少成名,雖然人人豔羨,卻也未嘗就是好事。畢竟年少得志未經磨練,難免心高氣傲甚至心浮氣躁,更有可能持才傲物,將自己看得過高,卻不知道人生無法把握的東西也有很多。
  • 出名要趁早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這可以從張愛玲的性格分析,張本身是虛榮的,名利享樂哪個也不能少,張愛玲還曾對弟弟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什麼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
  • 「出名要趁早」的教育思考
    「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最早由小說家張愛玲說起。張愛玲說這句話是有時代背景的,不單單是字面意思。然而,這句話卻被世人記到了骨子。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崇拜「出名要趁早」。中國有句古話叫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還有一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不僅反映出「人要出名」這一普遍社會現象,也道出了出名的兩種方式:其一是「過」,可以解釋為一般性付出,留的名往往不經久;其二是「死」,需要巨大的付出,甚至是性命,這種留名能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投資更要趁早
    記得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幹嘛一定要出名呢?出名了說不定還會為名聲所累呢!當然這只是阿Q式的想法,出名帶來的利,肯定不是我所能想到的,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擠破腦袋要出名。然而出名很難,普通人很難出名。學投資理財時老師說,投資要趁早!
  • 我為什麼反對「出名要趁早」
    我想起了以前總是被人提起的「出名要趁早」有些人會說「早出名可以多賺錢,提前積累資源,能早日實現人生目標。」我覺得其實不然,出名不一定要趁早,有時候出名早不一定是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分析:太早的出名,限制了人生的各種可能。
  • 解讀「出名要趁早」你怎麼看?
    出名要趁早,出自作家張愛玲的-傳奇。在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2歲,身邊的同學同學們都努力地在流水線上奮鬥,混得好的也頂多是個技術員。出名要趁早,否則青春就蹉跎了,時光流逝沒有人能挽回。其實作家張愛玲的意思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奮鬥,在屬於自己的時代活出精彩,不要浪費了青春;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到了後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往往是難上加難。後來,我也想早點出名,覺得自己文憑學歷低需要升級,就在三流大學裡讀了三年,這三年青春我不知道是浪費了還是得到了更多,至少到目前,我還是沒有看到價值。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維密大模「出名要趁早」的正確教科書
    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也不那麼痛快。
  • 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2想起張愛玲的那句經典名言「出名要趁早」。不管讀沒讀過張愛玲,不管喜不喜歡張愛玲,這句話你總歸還是知曉的。在追求自我的路上,眾多年輕女子將此奉為聖經。她們奔走相告:「出名要趁早」啊!所謂「出名要趁早」,原來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它當然是適用於張愛玲本人的。可是世間有幾個人能跟張愛玲媲美呢?太多渴望年少成名的人,並無這種實力,更沒有應有的定力。三歲時能背誦唐詩。七歲時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這位老總忠告「買空調也要趁早」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這位老總忠告「買空調也要趁早」我們都知道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可你知道「買空調」也要趁早嗎?同時,今年首次大範圍高溫襲來勢,必將形成一波空調搶購潮,再次,向消費者建議「買空調要趁早,早買早裝早享受」。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讀書才更要趁早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讀書才更要趁早——趁早練就「童子功」。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閱讀史。那麼,童年和少年時期練就的閱讀功夫,就是成長的功底——它決定你的人生是否站得穩,或者是否走得遠。
  • 明星親子節目熱播 理性看待「出名要趁早」
    (5月31日澎湃新聞)  作家張愛玲曾有言「出名要趁早」。於是乎,中國許多父母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的心理,不惜傾盡精力、財力、物力讓孩子學習「藝能」或提高孩子「智能」,努力為孩子爭取「出鏡」機會,以期年少成名、出人頭地。而「出名要趁早」也成了父母為孩子「搏名」、「搏利」的至理名言。  無疑地,「年少成名」對於父母具有巨大誘惑。
  • 出名要趁早,撒嬌也要趁早
    在我看來,撒嬌這種也是要對人的啊……出名要趁早,撒嬌也要趁早,等你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明白,就很難找到想跟他撒撒嬌的男人了。一眼望過去,要麼侷促,要麼狡黠,要麼雞賊,要麼,有氣味……呵呵!我覺得這是你真實的感覺,人要跟著感覺走,這感覺不一定是跟著愛情走,而是跟著你的需要走。你現在需要一個伴侶,同進同出,走親訪友,白天可打電話,夜晚可暖被窩。你還沒好好享受過這樣又庸常又充實的生活呢!
  • 張愛玲的出名要趁早,其實我們都理解錯了,名利?
    張愛玲的出名要趁早,其實我們都理解錯了,名利?或許很多人都對「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如雷貫耳,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你爭我奪,物慾橫流的社會。前些年,常聽說這句話,來形容一些九零後作家諸如韓寒郭敬明之輩,那時恰是九零後走進大家視野的時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出名要趁早,趁早出名的張愛玲是個傳奇,也難逃命運多舛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在她的一篇散文《我的天才夢》中寫道:出名要趁早呀,不然就來不及了……「 也許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她不想再向任何人伸手要錢。由於上海處於抗戰的孤島時期,她放棄了香港大學的學業,轉向寫作。這一轉,為中國文壇開啟了一個張愛玲時代。
  • 對明星來說「出名要趁早」這個結論是否適用?
    眾所周知「出名要趁早」是張愛玲的名言,出處是1944年9月上海雜誌社出版的《傳奇再版的話》,收入《傳奇》再版本。原話是這樣的:張愛玲以前我一直這樣想著:等我的書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個報攤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歡的藍綠的封面給報攤子上開一扇夜藍的小窗戶
  • 兒童上綜藝節目引爭議:出名要趁早?
    兒童上綜藝節目引爭議:出名要趁早? 新聞背景: 「童星」一直是一個難以界定褒貶的詞彙,一方面代表這些孩子可愛得能令大多數人都喜歡,一方面又暗示了他們不平凡的童年生活。而近年來,因為綜藝節目而走紅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 關於培養孩子「出名要趁早」調查!50.0%受訪者不認同?
    中國自古就有望子成龍的說法,現在也是,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張愛玲所寫的書上看到的,那時候覺得張愛玲有一顆傲嬌,高冷,孤獨的心
  • 出名要趁早?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強加在孩子身上
    導讀:很多家長都堅信「出名要趁早」的道理,認為小孩就是要從小加強培養,各種興趣班壓上,讓自己的小孩贏在起跑線上。雖然家長本意是好的,但卻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出名要趁早」的道理,相信在座各位都曾經聽說過。小孩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接受能力是比較強的,所以有的家長便很勤快地給自家小孩加料,為的就是讓小孩早一步成為人中龍鳳,但是這種做法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還有可能會讓小孩崩潰,適得其反。那麼為什麼家長會有這種想法呢?還請各位聽小資細細道來。
  • 出名要趁早?12位名人告訴你:NO!
    文/Amber Lee「出名要趁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