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的故事 關於中秋的故事有哪些

2020-12-05 天氣網

中秋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歷來就有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關於中秋的故事吧。

關於中秋的故事:《玉兔搗藥》、《玉兔入月宮》、《吳剛伐桂》、《玄宗漫遊月宮》、《貂蟬拜月》。關於中秋的傳統活動:賞月、觀潮、猜謎、燃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

《玉兔搗藥》: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

《玉兔入月宮》: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為其下凡搗靈藥。

《吳剛伐桂》:相傳吳剛受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但桂樹隨砍隨伐。天帝把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作為對吳剛的懲罰。另有一神話傳說,吳剛伐桂釀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人間還沒有桂樹,於是他就把桂樹的種子傳到了人間。

《玄宗漫遊月宮》: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貂蟬拜月》: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裡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相關焦點

  • 關於中秋的幾則歷史故事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非常高興,他馬上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用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 中秋節是怎麼出現的關於中秋節月餅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的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地區,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01關於中秋的起源,有諸多說法,但出於先秦時期,則沒有太大爭議。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漢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
  • 關於中秋的7大傳說故事,你知道幾個?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佳節萬家歡,吳剛捧出桂花酒,嫦娥蟾宮舞蹁躚。家鄉的月亮分外圓,團聚的月餅香又甜,重逢的日子比蜜甜。說起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大家都想到了象徵美好團圓的月餅。佳節話經典,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數下流傳最廣的中秋節七大經典傳說故事,感恩中秋,懷念先人!
  • 有一個關於中秋節的著名愛情故事,知道後中秋過的更有意義
    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人們熱得受不了。有個叫后羿的勇士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成仙飛向天宮,也觸犯了天條,被罰在在廣寒宮裡思過。
  • 記憶中關於中秋月餅的三段小故事
    很久以前,大概幾歲的時候,每到中秋前家裡就會烤月餅,我們小孩子也會在一旁幫忙,木製的模具,壓好一拍就好了。有時也順便烤些做一些長條的棒棒,我們說是幫忙不如說是在等剛出爐的月餅,每次總是很心急,圍著爐子轉。
  • 話說中秋,它是如何得來的呢,歷史上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中秋節十分的熱鬧,相信大家都過了一個美好的中秋吧,那關於中秋都有哪些故事呢?接下來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那麼你們知道歷史上的名人在這個節日都發生過些什麼事呢?
  • 關於中秋節的兒歌有哪些 民間流行的中秋節兒歌集錦
    中秋節的兒歌有哪些?中秋節月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月兒圓月兒亮,月餅甜呀月餅香。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中秋節的兒歌精選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月姑娘》月姑娘在天上,圓又圓亮又亮,花姑娘在樹上,又美麗又清香。
  • 從古至今,關於中秋究竟歷經了哪些變化與發展?
    從古至今,關於中秋究竟歷經了哪些變化與發展?馬上中秋節就快到了,很多人都很開心,因為又要放假了,可以陪陪家人了,也能出去玩了。談到中秋節大家都知道,這個是和家人團圓的日子。因為這個季節正趕上秋季的中期,所以又被稱為大家所熟知的中秋。
  • 讀團圓故事,品傳統文化,中秋傳統文化中的茶典故有哪些呢?
    關於中秋節的一些小故事,大家都聽說過,但是關於茶的故事,大家就不一定聽說過了,這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中秋節那些與茶相關的故事。中秋由來:說起來也簡單,在古代和現代差不多,也都是將一年分為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也同樣是三個月,每個月他們又都有不同的稱呼,第二個月被稱為仲月,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仲月,還是秋天,所以就被稱為「中秋」。除此之外,它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 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關於中秋的祝福語有啥
    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僅次於春節,在中秋這天所有人都會從外地趕回家,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秋的那些祝福語。1送你一個月餅,平安皮包著如意餡,咬一口快樂,咬兩口幸福,咬三口順利,回味是溫馨,餘香是祝福。
  • 古代文人關於中秋的詩詞歌賦
    單單一個中秋節,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詩人,讓他們為之暢想,為之憂愁,為之癲狂……從他們的詩詞中,我們至今尚能一窺古代中秋佳節的風俗,還有他們當時的心境。  古代詩詞中關於中秋節的內容有很多很多,但廣為傳誦、最為廣大世人所熟知的,當屬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和宋代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  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唐玄宗時,當過中書侍郎等大官,是個很有才華的人。
  • 悅聽丨第二十四期:關於家的5個故事,讓中秋有了更深的意義
    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關於家的5個故事,讓中秋有了更深的意義》。點擊此處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父母的等候,是深夜為歸家的你留住的一盞燈;  是工作壓力大時,微信裡給你寬慰的一句留言;  是每逢團圓的日子裡,一句「等你回家」的期盼。  佳節悄臨近,復沓又中秋。
  • 中秋臨近,賞月已經是一種習俗,關於月亮的詩句有哪些
    中秋臨近,賞月已經是一種習俗,關於賞月的詩句有哪些。古人更是常用月亮來表述自己的內心世界,今天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下,古人都留下了那些關於月亮的名句。——周興嗣《千字文》(這個比較出名,不過主要是用來描述客觀事實的)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這個主要說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關於中秋月餅你不知道的常識
    那麼關於月餅你又知道多少呢?1、我們先來看一看月餅起源及其名稱的變化:最早關於月餅的神話故事是嫦娥奔月:嫦娥由於誤吃長生不老藥,得以升天。后羿由於思念嫦娥,製作類似月亮的圓形餅狀物,用於寄託自己的渴望與妻子團圓的情思。
  • 中秋佳節又要來臨,有哪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中秋常識呢?
    金秋時節,桂花飄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來臨了,關於中秋是喜慶,是悲涼,是思鄉。有白居易「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的思鄉之情;有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悲歡離合;有辛棄疾「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悠然情趣,那麼關於中秋節,你又有怎樣的體會與情感呢?
  • 關於中秋節古詩詞佳句有哪些? 中秋節經典詩詞大全匯總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古代詩人也是會寫一些詩詞來紀念或者讚美中秋。那麼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是怎樣用詩句作祝福語。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懷》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 一定要告訴ta關於中秋的這3個傳統
    都有哪些意義呢?有說法稱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亦有說法稱中秋節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朝時中秋賞月開始盛行。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發展至今已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 關於中秋的說說 適合月圓夜抒發感情
    夏秋季節交替,天氣轉涼,馬上就要迎來今年的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的好句子你知道哪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描寫中秋的短句,和小編一起來文中欣賞一下吧。   篇一   1. 明月幾時有,把餅問青天,不知餅中何餡,今日是蓮蓉,我欲乘舟觀月,又恐飛船太慢,遠處不勝寒。
  • 周至美文:中秋的故事
    中秋國慶雙節日 文:系子 今年難得一遇的中秋國慶同一日,實乃是可慶可喜!她那諸多神奇美麗的傳說故事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避想。欲知她的原由還得從她的由來說起: 一、由來 舊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 中秋故事 月餅的來歷趣味多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