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大型銀行宣布裁撤80%線下網點,銀行員工何去何從?

2020-12-08 中國電子銀行網

  2015年是韓國銀行網點數量擴張的分水嶺,在到達頂峰時的2015年,韓國全國銀行網點共7445家,然而,僅隔一年之久,2016年韓國銀行網點就關閉165家,下滑至7280家。

  上個月美國諮詢公司opima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25年,全球銀行業將會大量裁撤物理網點,23萬銀行員工將會失業。近期,花旗宣布關閉韓國80%物理網點,似乎印證了這一時刻的慢慢逼近。

  花旗銀行宣布在韓國裁撤80%銀行網點

  3月27日,花旗銀行宣布在韓國關閉80%銀行網點,即從126個網點削減到25個,被裁撤網點員工將進行相關調整。然而,花旗銀行一位韓國員工表示,被裁撤網點的銀行員工或將直接退休、不再予以安排工作。

  花旗銀行聲稱,此舉旨在應對數位化的挑戰,推進數字服務的使用。花旗銀行表示,如今95%的花旗客戶已經通過數字渠道辦理業務,因此並沒有必要維持那麼多線下物理網點。

  消息一出,恐慌焦慮的情緒立刻在韓國花旗銀行員工中蔓延。

  因為一旦「瘦身計劃」正式實施,意味著花旗銀行將只留下在漢城都市區21個網點,以及在大田、大邱、光州和釜山的四個網點。

  據悉,花旗銀行如此大幅度的削減韓國銀行網點,在韓國整個金融業史上是史無前例的。4月初至今,韓國已陸續有大批花旗銀行員工抗議花旗銀行裁撤物理網點。

  韓國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擔憂,並稱,如果過去的工業革命或技術進步搶走了諸如工人等體力勞動者的就業機會,那麼如今以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可能將使大量銀行員工失業。有人擔心,銀行業已經由物理網點擴張的時代步入因數字創新而導致的減員時代。

  全球銀行業步入物理網點縮減時代

  花旗銀行不是唯一一家宣布2017年將大量關閉銀行網點的銀行。

  經過粗略梳理,2017年年初至今不足4個月,已經有數十家銀行宣布了今年裁撤銀行物理網點的數目,其中比較著名的世界大行和銀行集團有:

  英國高街銀行宣布關閉至少461家銀行網點;

  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國民西敏寺銀行宣布關閉銀行網點148個;

  滙豐銀行宣布裁掉117個銀行網點;

  勞埃德銀行宣布裁掉87個銀行網點;

  法國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宣布今年年底關閉50個銀行網點,到2020年,將逐漸關閉200個銀行網點,相當於現有銀行實體網絡規模(1964個網點)的10%;

  ……

  其實,銀行關閉物理網點並非新鮮事,近幾年,全球銀行早已裁撤網點動作頻頻,據統計,美國銀行在金融危機以前擁有6000多個網點,目前僅有4629個網點;英國各銀行已經關閉近1700家分支機構;截至今年2月底,泰國商業銀行實體網點數由去年12月的7016個降至6980個。

  不僅國外,在中國,銀行物理網點也呈減少趨勢,據2016年銀行年報顯示,工行的物理網點16429家,關閉303家;農行對近1800家低效網點實施了瘦身,在12000多家網點推廣了標準化轉型;2014年,中國銀行在內地銀行機構達到歷史高點,共有10693家,其後逐年下降,2015年減少6家,2016年上半年再次減少4家。

  2017年,全球銀行網點關閉的現象會持續嗎?

  北京一家銀行員工表示,銀行實體網點在當下的依然存在巨大價值:一是,達成有關面籤等監管合規的要求,如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必須面籤和風險測評;二是,銀行自身品牌展示和產品宣傳;三是,很多對公業務依然需要到銀行網點辦理;四是,對於中老年人和一些相對來說網際網路發展閉塞的地區,大量用戶依然需要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這些都是現有網絡金融技術無法替代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即便不會出現大幅裁撤潮,銀行網點縮減也會成為一種趨勢。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技術的發展,用戶去銀行網點排隊辦業務的需求正在降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已經成為用戶辦理銀行業務的主渠道,千篇一律的「櫃檯銀行」式網點在未來將快速減少,而更多的銀行網點將是有「個性」和有「內容」的客戶服務和體驗中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網點裁撤 銀行員工何去何從?

  銀行網點曾一度是人流最為密集的地方之一,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新技術的發展,銀行的許多業務已經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用戶必須實地在銀行網點辦理的業務不斷減少,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頻率也在逐年降低。

  據長沙晚報調查,30%的受訪者表示有三個月沒進過銀行,25%的人最近半年都沒進過銀行。

  「很少去銀行辦理業務了,以前去銀行辦理最多的業務是取款,現在出門直接手機支付。以前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都要早早的去排隊,經常排一兩個小時才能排上,現在偶爾去辦理業務,排隊的時間比以前短多了,從排隊到辦完業務半個小時內就能完成,」北京某銀行支行辦理業務的客戶劉女士告訴小編。

  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和手機銀行的發展,像劉女士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因此,中國銀行業離櫃率連年攀升。

  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銀行業平均離櫃率84.31%,而從國有銀行來看,目前大部分銀行的離櫃率已經超過90%。其中,農業銀行電子渠道金融性交易佔比已達96.0%,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筆數佔全行業務筆數為92%,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的電子銀行分流率則分別為91.42%和90.74%。

  以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革命浪潮已經以不可逆轉之勢向前推進。面對行業內外的激烈競爭,銀行業紛紛主動「瘦身」和「轉型」,裁員成為銀行業前進過程中衍生的新名詞。

  「隨著技術進步和客戶習慣、需求的變遷,銀行業目前裁員的規模相對於即將到來的深層次、高頻率、大幅度網點削減潮只是小菜,一線從事個人銀行業務的員工,應該儘快修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適應未來新崗位的需求。」一位銀行從業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曉麗

相關焦點

  • 銀行網點裁撤被否!因為這個原因……
    據統計,上半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已有487家銀行網點被裁撤,佔網點總數的36.95%,裁撤銀行網點不僅在大城市表現突出,在不少地方城市也成為銀行業布局的趨勢和方向。
  • 大量網點被裁撤,銀行遲暮了?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的數據,截至11月末已經有2790家商業銀行網點被裁撤,ATM減少70000臺。有沒有一種銀行遲暮,將要退出舞臺的感覺?你有多久沒去過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了?網際網路金融在飛速發展,非接觸式支付大行其道,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特別是支付寶和微信,將銀行卡綁定,只要卡裡有錢,個人的衣食住行全部都不用擔心,只需要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行了。甚至連銀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信用創造」,似乎也被奪走了,我用「花唄」、「借唄」不香嗎?
  • 2790家銀行網點被裁撤,ATM機減少了近7萬臺,意味什麼?
    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除去包商銀行關閉的網點,已有2790家商業銀行網點被裁撤。裁撤的商業銀行網點中,國有銀行佔比最大,比例為37%,而股份行佔16%,農商行和城商行分別佔比27%和8%。雖然今年也新增了2462家商業銀行營業部,但明顯少於裁撤的數量。
  • 今年2790個銀行網點被關 ATM減少近70000臺……行業...
    今年以來,銀行網點裁撤力度未減,截至11月末,已有2790家商業銀行網點被裁撤,其中將近四成是國有大行。因此,縮減部分不合理設置的網點能夠降低銀行營運成本。不過,並非所有銀行的網點都能夠順利裁撤。近期,新疆克拉瑪依一家工行網點終止營業被銀保監會否決,理由是該網點老年及高齡人員較多。在記者實地探訪時,多位老年人表示,平時其基本上都在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並且無法使用電子銀行渠道。專家認為,未來銀行網點可能不斷減少,但同時銀行應該在市場效率與特殊人群需求之間達到平衡。
  • 全球銀行猛裁員:超70000人丟飯碗!500家網點關門,究竟什麼事?
    這家總部位於米蘭的銀行宣布了到2023年的新目標,並表示將通過派息和股票回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股東回報。此次裁員相當於該行員工總數的9%以上,部分程度上將通過關閉該行旗下500家網點來實現。裕信銀行表示,其下一輪裁員將有助於消除10億歐元(合11.1億美元)的總支出。
  • 最大銀行猛裁員,8000人丟飯碗,今年全球銀行75000人被裁
    來源:EMBA微金全球銀行大裁員。繼日本、德國後,義大利也加入全球大型銀行裁員潮,義大利裕信銀行宣布裁員8000人。至此,今年以來銀行宣布的裁員人數達到約75000人,其中八成以上在歐洲。全球範圍內的交易收入下滑、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政策、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與新技術的應用,多重因素的疊加下這波全球大行「裁員潮」來勢洶洶。
  • 網點變遷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 銀行網點是否還有未來
    銀行網點向智能化方向轉型隨著移動金融、網上銀行的加速驅動,物理網點的部分功能正在向線上擴展,尤其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更加助推了銀行業務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化,建行在半年報中表示,為滿足客戶在疫情期間無接觸、零到店業務需求,實施櫃面業務線上遷移,實現21個業務場景線上化處理。
  • 銀行線下網點「關停潮」冷思考:機會在有線上線下融合能力的銀行
    數位化浪潮之下,銀行線下網點陷入尷尬,今年一場疫情更是加劇了「關停潮」趨勢,就連無人的ATM機24小時網點也被關。第二個原因呢,由於國有銀行早期的大量擴張存在著網點分布不均的問題,那根據網點的經濟效益進行調整和縮減,也能降低銀行營運成本。上面是就最新發展情況給大家做個簡要匯報,下文是「愉見財經」就銀行線下網點的零售轉型做的一些粗淺思考。
  • 銀行物理網點快速消失 全國幾百萬銀行員工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這對銀行業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而是傳遞著傳統銀行業由興盛轉向衰落,銀行職業也由過去吃香的「金飯碗」轉變成了現在雞肋式的「木飯碗」,銀行由躺著賺錢也轉向到了越來越薄利;這還在其次,更為嚴重的現實是物理網點迅速消失向全國現有幾百萬員工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銀行前行的路到底在哪裡?傳統銀行業這杆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而最為令人深思的是,銀行機構網點的快速消失,未來銀行到底會有多少員工將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
  • 北上廣等地批量關閉社區銀行 你家門口銀行關了嗎?
    焦點大型國有銀行也悄然瘦身減員除了股份行和農商行,大型國有銀行對物理網點的瘦身也早已悄然開始。去年安永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6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網點總數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同時智能網點數量佔比進一步提升;其網點總數從2015年的70952家,降至2016年年底的70783家,減少169家。除了裁撤網點,四大行還在縮減員工人數。
  • 山東轄區115家銀行網點關停!發生了什麼?
    整體來看,國有大行縮減線下網點、壓降成本、發力數字轉型趨勢明顯,數字科技能力稍弱的城商行則逐步擴大營業網點的鋪設,通過多元化渠道打通與消費者的距離。相比之下,山東農商行機構幾乎有減「無」增,發展路徑亟待進一步明確。
  • 疫情影響下,這家銀行鼓勵員工永久「在家上班」,打工人羨慕嗎?
    這意味部分員工可選擇完全在家工作,完全在辦公室工作,或兩者混合的方式。為什麼渣打銀行突然宣布實施「彈性工作制」?一方面是由於疫情的持續性影響,不鼓勵員工到單位上班,降低感染機率。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滙豐銀行重啟3.5萬人的裁員計劃,以削減45億美元的成本,並凍結所有外部招聘;花旗銀行裁員約為2000人,受影響的員工佔該行全球員工總數的1%;
  • 花旗銀行全球裁員1.1萬 香港地區將關7間網點
    剛剛過完兩百周年生日的花旗銀行,再次選擇啟動瘦身戰略。日前,花旗銀行宣布將在全球裁撤1.1萬個工作崗位,佔其目前總公司員工數的4%。由於此次花旗將在中國香港地區關閉7間分行,因此中國內地業務是否也將受到波及就備受關注,但花旗中國昨日並未對此予以正面回應。
  • 一邊是59個分支機構獲批,一邊是裁撤分公司,財富...
    目前,越來越多的券商將實現財富管理轉型列為當務之急,券商線下服務網點也在不斷豐富自身功能,不再單純依賴開戶、交易等通道服務,反而越來越多地將產品代銷、項目承攬、投顧服務等納入業務範圍,為券商全條線業務整合提供重要保障。
  • 有「溫度」的銀行智能網點發展之路——河北銀行智能網點轉型項目
    布萊特·金認為,現在或者以後的趨勢是銀行要主動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在了解客戶需求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智能設備取代人工,櫃檯人員變身為「服務經理」,設備互聯、場景互通及線上線下互動。如何取代、如何轉型、如何互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隨處可見的哆啦A夢,簡潔舒適的家具,一排排各式各樣的智能設備,機器人「小河」將充當引路人,引導客戶辦理業務的同時還能解答客戶提問。
  •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近年來,興業銀行積極探索"智能化、社區化、標準化"的差異化網點建設路徑,2020年制定了《興業銀行智慧網點建設規範手冊》,為智慧網點建設與改造提供了標準化模板,全面加速智慧網點建設升級步伐,擁抱5G時代,打破時空界限,為客戶提供多場景、無斷點的全新體驗和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目前全行已建成智慧網點110餘家,同步著手啟動改造的智慧網點超過80家。
  • 2020年銀行網點「關停」不斷,意味著什麼?
    雖然在已經過去的11個月裡有2790家網點關閉,但與此同時,也有2462家新的線下網點開設,這一增一減折算下來,僅僅減少了328家,這對於龐大的銀行體系來說,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根據統計局公布數據,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315.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68%,其中商業銀行總資產262.4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6%,具體到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行、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其他類都出現了正向增長。有人可能會感到困惑,銀行發展勢頭如此迅猛,為何還要不斷關停線下營業網點呢?
  • 山東羅莊農商銀行: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網點轉型效能顯著
    今年以來,羅莊農商銀行以「雙線四型」網點規劃為總體指導,以優化網點功能布局為主要抓手,以完善流程、服務提升和營銷升級為核心內容,強化網點分類管理和市場營銷能力,構築布局、產品、流程、人員、營銷相結合的網點轉型體系,實現了「網點優化、人力激活、效能提升」。
  • 花旗銀行「瘦身」自救 關閉網點收縮戰線
    4月8日,深圳銀監局同意花旗銀行(中國)(以下簡稱「花旗中國」)關閉該行深圳前海支行,這是近兩個月以來,花旗銀行關閉的第三家在華支行。花旗中國表示,關閉傳統的物理網點,主要是為了提升該行數位化渠道,調整和優化營業網絡,迎合在網際網路金融崛起背景下客戶日益發生變化的消費習慣。
  • 加速網點轉型 富邦華一銀行持續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8月8日,富邦華一銀行上海新天地支行舉行喬遷開幕活動。富邦華一銀行上海業務管理中心總經理金朝暉在活動上稱,在「大零售」的戰略背景下,富邦華一銀行持續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線上通過科技賦能提高服務效率並拓展服務半徑,線下整合優化網點資源,煥新客戶體驗,穩步提升網點效能。  今年以來,銀行網點轉型升級進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