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行網點關停趨勢不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關停銀行營業網點近2800個。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僅山東轄區年內終止營業的銀行網點就達115個。
不過,有縮減也有增設,年內山東轄區有96家銀行網點獲批開業。
整體來看,國有大行縮減線下網點、壓降成本、發力數字轉型趨勢明顯,數字科技能力稍弱的城商行則逐步擴大營業網點的鋪設,通過多元化渠道打通與消費者的距離。相比之下,山東農商行機構幾乎有減「無」增,發展路徑亟待進一步明確。
「目前銀行業正處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階段,線上交易、無接觸金融服務被大眾接受,物理網點在減少,符合這一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未來的銀行肯定是全功能的銀行。」12月8日,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金融學院教授陳華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城市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中心、次中心在發生變化,為滿足老百姓的金融需求,銀行機構的物理網點作出相應調整也符合規律。
關停主力為國有銀行
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已有近2800家商業銀行線下網點終止營業。這其中,將近四成是國有銀行。總體來看,銀保監會最近兩年的退出金融機構數據顯示,商業銀行網點關停數量超6280家。
具體到山東,據經濟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內山東銀保監局披露的行政許可批覆中,涉及銀行營業網點終止營業的有115家。
與全國趨勢類似,從山東轄區內終止營業的銀行網點來看,國有銀行依舊是網點關停的主力,佔到總量的四成;其次是農村金融機構,終止營業網點數量與總量的佔比超30%。
其中,六大國有銀行山東轄內營業網點終止營業共計48家,浦發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終止營業網點20家,濟寧銀行等省內城商行營業網點終止營業14家,包括農商行、村鎮銀行在內的山東本土農村金融機構終止營業網點35家。
在銀行營業網點減少的同時,ATM機等設備也處於縮減趨勢。
央行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支付體系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存量ATM機為102.91萬臺,比去年末減少6.86萬臺;9月末全國每萬人對應的ATM機數量為7.35臺,環比下降2.19%。
銀行營業網點與自動取款設備數量的縮減,與我國銀行業離櫃交易率的變化恰好呈現反比狀態。
「我國金融科技應用在許多方面已處於世界前列。行動支付、電子清算、網上銀行、數字信貸飛速發展。」在今年10月21日召開的2020年金融街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介紹,「目前銀行業離櫃交易率已接近90%。」而在2016年,中國銀行業離櫃交易率僅為84%。
在金融科技助推下,發展線上交易成為近年來銀行機構發力的方向,旨在提供更高效的線上金融服務。縮減線下網點也成為銀行業合理布局、壓降成本的一個手段。此外,今年以來疫情的影響也在助推銀行業數位化轉型提速,不聚集、非接觸的銀行服務明顯增多。
同質化競爭的「尷尬」
除數位化轉型外,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前期的「跑馬圈地」擴張存在網點分布不均的問題。
經濟導報記者選取濟南市內最新終止營業的一家銀行營業網點進行了實地探訪,以期發現銀行機構主動關停營業網點的原因。
10月19日,山東銀保監局對某城商行濟南分行綠景尚品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的請示進行了批覆。監管部門同意該網點終止營業,並表示在機構終止營業後,分行要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確保各項業務的平穩移交。同時,監管部門要求做好客戶的宣傳解釋工作,以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
12月8日,在濟南市歷下區利農莊路8號,經濟導報記者找到了這家已被同意終止營業的綠景尚品社區支行。雖然內部櫃檯已封閉,ATM機等自助機器被搬空,但從整體設置來看,銀行社區支行應有的布局依稀還在。其銀行招牌的門頭已撤掉,取而代之的是醒目的招租電話。
濟南市歷下區利農路上,兩家社區支行毗鄰而居,其中一家(右)已獲批終止營業 王雅潔攝
「這個社區支行搬走一段日子了,利農莊這邊居民挺多,在這緊挨著兩家社區支行還挺方便的。」正在這家銀行網點旁超市購物的綠景尚品社區居民孫女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自己年紀大了,操作手機或者電腦有一定難度,再加上出於帳戶安全的考量,還是覺得在網點辦理業務比較方便。
正如孫女士所說,緊挨著這家終止營業的社區銀行的,還有另一家股份行濟南綠景尚品社區支行。經濟導報記者觀察到,這家社區支行目前正在營業,大廳內除了擺放著介紹理財產品的展板外,還有諸多便民信息的宣傳牌。
社區銀行的核心服務就在於便民,利農莊路附近遍布居民社區,潛在客戶基數較大。從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的這家城商行在濟南整體布局來看,其綠景尚品社區支行的選址也算合理,覆蓋了其業務空白地帶。但兩家社區銀行毗鄰而居的布局,還是略有「尷尬」,其中一方退出的結局並不意外。
從利農莊路向東行至山大路交叉口附近,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農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均有營業網點布局。而在文化東路東首,經濟導報記者觀察到更為密集的銀行營業網點,民生銀行、工商銀行、恆豐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營業網點在100米內並排而列,馬路對面是農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社區支行也在附近500米內,另有一家郵儲銀行支行正在裝修中。
在業內人士看來,居民基數、客戶資源質量、交通條件、區域商業發展程度等要素往往決定了一個銀行營業網點的選址。在優質區域,銀行網點扎堆設點無可厚非。但在銀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當下,如何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提高市場佔有率成為核心課題。
山東城商行為增設分支主力佔比超四成
有終止營業,也有開門迎客。
實際上,雖然少於裁撤網點的數量,但今年全國也新增了不少商業銀行營業網點。數據顯示,年內全國新增2462家商業銀行營業網點。這其中,新設城商行分支的數量遠遠高於國有行和股份行,達到900家,後者分別新增431家和421家。
從山東來看,據經濟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末,今年山東轄區內開業的銀行分支達96家。整體來看,與全國趨勢相同,山東城商行成為增設分支的主力軍,佔比超四成。
數據顯示,山東城商行年內開業的分支機構超過40家。其中,今年泰山銀行開業分支最多,達16個,遠高於7個的年內終止營業網點數量,包括東平接山支行、寧陽磁窯支行、新泰福田支行等在內的多個營業網點收到開業批覆;齊魯銀行緊隨其後,年內開業分支達9個,濟南龍鼎大道支行、臨沂羅莊支行、東平支行等網點開業。
青島銀行(菏澤分行、濰坊臨朐支行、德州禹城支行、臨沂分行臨沂河東支行)和濟寧銀行(微山奎文路支行、淄博張店支行、仙營支行、汶上廣場路支行)年內獲得開業批覆的分支都是4個,東營銀行年內獲批開業的有3家分支機構(煙臺分行、濟南城西支行、濱州市東支行),威海商業銀行有2家分行(日照分行、濱州分行)獲批開業,日照銀行有2家支行(長清小微支行、濟寧金鄉支行),濰坊銀行昌邑奎聚支行也拿到開業批文。
「今年第一季度幾乎沒有業務,剛開業那段時期很難。」一家年初開業的山東城商行某分行辦公室主任在與經濟導報記者交流時坦言,因為疫情緣故,原本新開業後要拓展的業務在第一季度幾乎擱置了。與同行溝通發現,即使不是新開業的分支,今年業務壓力也非常大。
這位城商行辦公室主任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省內城商行很少有主動終止營業的網點,畢竟與國有大行相比,城商行覆蓋面要窄一些。一般來說,在未覆蓋到的區域,城商行會先申請開設小微支行,業務開展一段時間後效果通常不錯,會再向監管部門申請升為支行機構。
農商行幾近有減「無」增
「網點的去留最終還是要看業務開展情況吧。儘管上面還有管轄行扛指標,分支機構負責人要全部完成考核指標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上述山東城商行某分行辦公室主任坦言,對一個銀行營業網點的考核項多達十幾項甚至更多,負責人往往挑最重要的幾項,如存貸款、中間業務收入、手續費等核心指標完成。
在國有大行發力數位化轉型的當下,城商行科技實力雖然稍弱,也在嘗試多元化渠道打通消費者。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濰坊銀行正式上線視頻銀行,成為山東省內首家上線視頻銀行的法人金融機構。進入12月,東營銀行也宣布上線官方抖音帳號,通過多渠道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普及及宣傳活動。
此外,山東轄內獲批開業的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為14家,獲得開業批覆的國有銀行網點有7個,涉及工商銀行(4個)、建設銀行(2個)和交通銀行(1個)。另有山東農村金融機構獲批開業網點34家,其中多為村鎮銀行,農商行網點僅6家。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農商行的營業網點終止數量要遠大於開設數量。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年內,已披露的山東農商行累計終止網點數量為34個。其中,山東萊州農商行年內終止營業網點最多,達10個,接近國有大行關停頻率;煙臺農商行終止網點5個。
但在開業獲批統計中,經濟導報記者未發現山東萊州農商行、煙臺農商行的身影。
此外,包括棗莊農商行(3個)、濱州農商行(3個)、莒南農商行(3個)、諸城農商行(3個)、桓臺農商行(2個)、昌邑農商行(2個)、廣饒農商行(1個)、青州農商行(1個)、章丘農商行(1個)在內均有網點終止營業。
在銀行業強調細化市場定位、差異化發展,發力數字轉型、提高服務質效的背景下,農商行的發展路徑亟待進一步明確。
(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