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越北部灣邊界劃定示意圖

2020-12-19 網易新聞

  首先有一點要明確,2001年中越雙方的北部灣劃界協議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這說明劃界其實包含兩部分,一是領海、二是經濟區和大陸架,中越雙方均是12海裡的領海國家,領海劃界爭議不大,主要爭議是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

  北部灣為中國越南環繞,長期以來(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一旦颱風來臨,許多越南漁民的漁船就會到中方位於海南和廣西港口避風,當然中方的漁船也會到越南港口避風,這說明無論是中國還是越南的漁民都是在在北部灣共同勞動,活動的範圍涵蓋整個海灣,並沒有明確的經濟界限,雙方那時之所以不發生漁業糾紛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恐怕還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越南,當時都非常落後,漁船很小,捕魚量很少,漁業資源豐富的北部灣對捕撈量很小的兩國來說是雙方取之不竭的寶庫,雙方完全可以相安無事。

  70年代後期以後,一方面中越關係惡化,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廣西、廣東的漁民最先改革,擁有的捕撈裝備的規模和捕撈量有了跳躍的增長,在加之由於經濟利益驅動,中方普遍採用掠奪性的捕撈方法,在捕魚規模上越南開始明顯處於下風,中方的捕魚區域也越來越靠近越南的海岸,於是越南開始採用控制措施,有時甚至開槍射擊,武裝沒收中國漁船。漁業衝突和政治衝突軍事衝突糾結在一起,成為中越關係難解的死結。

  90年代以後,中越關係好轉,越南也效法中國進行了改革,越方漁民的捕撈能力也有很大的發展,為了經濟利益,雙方漁民在北部灣不斷發生糾紛,越南的政府人員也參與糾紛,屢次以在越南水域非法捕魚為由出現沒收中國漁船,(但如果你留意一下,這些事件的發生地點往往在108度03分以西)。由於雙方沒有明確劃界,漁民又為經濟利益驅動,掠奪式捕撈是家常便飯,北部灣漁業資源受到嚴重破壞,長期下去對雙方都不利,一方面早日劃定專屬經濟區成為雙方健康發展的必要,另一方面中越政治合作也使劃界成為可能。

  通常的說法是,越南對北部灣的經濟取劃分要求是按照1887年清政府和法國條約所劃定的分界線,以中國的萬注為基點,沿東經108度03分18秒線向南分割北部灣,按照這種分割方法,在北緯20度以北劃分對中方有利,北緯20度以南對中國不利。雙方分割的比例是2:3。中國明顯吃虧。

  而中方主張是按北部灣的中心劃界,在北緯20度以北中方應讓一篇海域地圖上A域給越南,在北緯30度以南越方讓一片海域(地圖上B區域)給中國,雙方按各1/2的比例分割北部灣。

  雙方劃界談判最後的結果是基本上按照中方的主張劃分了北部灣,但對於漁業捕撈,雙方另有一個特殊的規定,那就是在北緯20度以南設立一個共同的漁業區(有效期12年),由雙方政府部門確定每年的捕撈量,在發給雙方確定的兩國漁船捕撈,由兩國漁政部門共同執法,以利於海洋魚類資源的保護。

  對於應對共同漁區以北(自北緯20度北),雙方同意對現有漁業活動做出過渡性安排。從漁業協定生效之日(2000年12月25日)起逐年削減在對方區域內的漁業活動,四年內全部退出對方水域。

  從總體上看,對外來看,越南放棄了按東經108度03分18秒線劃分的方案,雙方北緯20度南北區域部分海域調整後,雙方劃分北部灣的解決方案是合理的。對內來看,中方沿海各省有得有失,廣西、廣東漁民失去的多,海南漁民得到的多。

相關焦點

  • 中越劃定北部灣邊界 領土爭議只剩南沙尚未解決
    至此,《北部灣劃界協定》在中越兩國均完成法律程序,具有了法律效力。  北部灣有了法定邊界  北部灣(越南稱東京灣),位於南海西北部,是一個半封閉海灣,為中越兩國陸地與中國海南島所環抱,面積約12.8萬平方公裡。北部灣是我國大西南的海上通道,油氣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也是著名漁場。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北部灣沒有劃界,兩國漁民不分彼此在北部灣共同勞動。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本文作者李家忠長期在外交部亞洲司和中國駐越南使館工作,對於中越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是一位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中越邊界領土問題緣由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包括陸地邊界、北部灣劃分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等三個方面,本文主要講述已談判解決的前兩個方面。    中越陸路邊界全長1350公裡。
  • 我國14個陸地鄰國中僅與印度不丹未劃定邊界
    (資料圖)本報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李雪紅)日前,記者從國家邊海防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新中國成立60年來,邊海防建設成就舉世矚目。,2008年年底,正式劃定該島邊界,標誌著中俄兩國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全面解決。
  • 版圖專題 | 中國的領土邊界和鄰國
    可快速關注我們中國陸地邊界東起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口,經過黑龍江、阿爾泰山、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
  • 中國已與12個陸地鄰國劃定邊界
    中越1116號界碑就在友誼關旁邊。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第四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透露,中國已與12個陸地鄰國劃定邊界,各級邊海防部門和單位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認真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開展邊海防交往合作,促進了周邊安全穩定。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鄰國最多、邊界線最長、邊界情況最複雜的國家,陸地邊界與海岸線總長4萬多公裡。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從1977年第一次中越陸地邊界談判開始,一直到1999年《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和2009年《中越陸地邊界議定書》籤訂,中越解決陸地邊界的外交談判持續30餘年,過程曲折複雜。中越最終以歷史條約為基本依據,在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下,正式劃定1347公裡長的陸地邊界。
  • 中越北部灣劃界不涉及島嶼主權 白龍尾島歸越南
    應該說,在北部灣劃界上,中越雙方體現了互讓互利的精神。越南《人民報》2004年7月1日刊登了越南外長阮頤年就北部灣劃界的答記者問。他特地對越南國內解釋,「北部灣分界東距越南白龍尾島15海裡」,即白龍尾島享有12海裡的領海,但只享有3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另外,越南的「昏果島由於離越南海岸較近(約13海裡),因此,在劃分北部灣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時只享有50%的效力。
  • 王毅:我們願同越方把中越陸地邊界維護好、管理好、利用好
    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這是中越兩黨兩國站在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著眼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作出的重大決斷,為兩國邊境地區共同繁榮發展夯實了基礎,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開闢了前景。
  • 中越歷史遺留邊界領土問題已取得突破
    中新網10月31日電 中國前駐越南大使李家忠在今天的《人民日報》上撰文介紹中越兩國良好發展的關係時說,中越兩國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領土問題取得突破。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將展開對越南的正式友好訪問行程。
  • 王毅:借鑑陸地邊界成功實踐,中越完全有能力進一步解決好海上面臨...
    據外交部網站,8月2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王毅在致辭中表示,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 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圓滿解決 歷經8年滄桑(圖)
    越南外交部副部長武勇稱,在2009年,雙方將繼續商定早日籤署勘界立碑議定書和涵蓋地圖、勘界檔案資料等附錄,同時商定新的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及國際口岸管理協議;籤署Ban Gioc瀑布旅遊潛力開拓的合作,制定Bac Luan河口往來規章制度等。
  • 北部灣劃界可作借鑑 白龍尾島劃歸越南
    搜狐網8月3日轉載:中越北部灣劃界是雙贏 對南沙問題有指導意義  搜狐網8月4日轉載:中越北部灣劃界談判涉面積、漁業和油氣3大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年祝康報導 2004年6月30日,中越《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協定》和《漁業合作協定》同時生效。
  • 中越籤署陸地邊界勘界文件 願共同維護南海和平
    籤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籤字儀式前,楊潔篪會見了中越雙方代表團…[我來說兩句] 資料圖片:2月23日拍攝的慶祝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圓滿結束的儀式現場。
  • 中越北部灣第29次聯合巡邏結束
    近日,中越北部灣第29次聯合巡邏圓滿結束。此次聯合巡邏,中越雙方各派出2艘海軍艦艇參加。通過開展通信校驗和聯合搜救等演練,提升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問題的能力和維護北部灣海域的秩序與穩定。中越雙方聯合巡邏艦艇編隊在抵達集合點後,分別使用國際頻道互致歡迎詞表達問候和祝願,隨後雙方組成雙橫隊沿北部灣中越海上分界線開始交叉巡邏。聯合巡邏期間,雙方艦艇編隊互相通報了海區水文氣象、海空情況、編隊航向航速等信息,通過交替指揮己方巡邏艦艇編隊,完善了聯合巡邏的組織指揮程序和協同水平。
  • 中越界碑密布廣西小城 國旗彰顯邊民護國決心
    這裡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中國與東南亞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它西面與越南接壤,擁有中越之間1300多公裡陸地邊界的絕大部分。在這條邊界線的最南端是中國與越南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東興,它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僅308公裡,是中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通道。來到這裡的人會感到,「界」的概念從未如此強烈。
  • 中越完成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組圖)
    佇立在中越兩國邊境的第1116號界碑和1117號界碑,準確地標示了兩國陸地邊界條約規定的邊界線位置,這段界線還經過兩國公路的接合點「零公裡」。這兩個界碑的揭幕,標誌著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  中越勘定陸地邊界是兩國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
  • 央視點評中越陸地邊界勘定 中國讓步非不可接受
    第2頁:中越在南海開發問題上仍有爭端     回顧:中越籤署陸地邊界勘界文件 願共同維護南海和平  來源:央視網 環球視線   中越陸地邊界勘定 中國顯示大國風範  水均益:  昨天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十年的共同努力,已經全線勘定,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的籤署,在法律程序上給這項工作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此應該說山水相連的中越兩國1300多公裡的邊界線上,曾經的硝煙和戰火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回憶。
  • 中越充分肯定陸地邊界三文件的歷史性貢獻
    歐巴馬訪越之際,24日,中越肯定了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的貢獻和意義。 據新華社消息,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中越雙方對三個法律文件的歷史性貢獻和重要意義給予充分肯定,並圍繞「邊界管理與執法合作」「口岸開放與通關便利化」「跨境經濟和旅遊合作」「邊境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議題進行探討。
  • 南方周末:中國邊界談判50年(圖)
    這一輪劃界高潮之後,就只剩中蘇、中印、中不(丹)和中越邊界留待劃定了。然而,這一留就是40年。  邊界衝突30年  1960年以前,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亞非拉團結的共同願望相當程度上保證了邊境的穩定,而此後意識形態的分歧以及迅速上升的國家利益,讓邊界局勢緊張了起來。
  • 中越邊界,廣西東興市,越南一條街
    東興,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位於中國西南邊陲、廣西南部,東南瀕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東興有世界三大紅樹林示範保護區之一的北崙河口紅樹林保護區,有京島風景名勝區、屏峰雨林公園等國家4A級景區,有大清國一號界碑、中越人民友誼公園、民國「南天王」陳濟棠故居等歷史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