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驚蟄前打雷好不好?

2020-12-14 村東張二狗

提要: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驚蟄前打雷好不好?

驚蟄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春季之第三個節氣,驚蟄就是驚動蟄伏的動物,也就是驚蟄節氣的到來就是冬眠的動物開始爬出洞裡面出來尋找食物,所有動物睡了一整整的冬天,肚子就餓了,身上的脂肪消耗了很多,一般經過冬眠以後的動物都是很瘦弱的,因此驚蟄這一天是所有動物甦醒的日子。一般驚蟄前後都會打雷,把蟄伏在地下、山洞裡或水中等動物驚醒,因此被叫做驚蟄的節氣。

關於驚蟄的農村俗語有很多,例如「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些俗語從字面來說,這是在說氣候反常,農業會失收,糧食會貴,要早作準備,做好田,免得饑荒無糧有難。而今天剛好很多地方出現了打雷降雨現象,讓不少人產生了猜想,驚蟄前打雷到底好不好?對農業生產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都知道,驚蟄的日子一般是在陽曆的3月3號到5號之間,農曆在2月份,今年的驚蟄是3月5號農曆的2月12日。一旦進入2月份天氣就會慢慢的變暖和,溫度不斷的上升,也就預示著春天來了。畢竟萬物已經復甦,所有的蟄伏的動物已經爬出來尋找食物。如果說在驚蟄到來的這一天之前出現了雷雨的天氣,也就是雷雨的天氣在驚蟄節氣到來之前開始下雨打雷。這就說明了暖溼氣流北上與冷溼氣流交匯產生的碰撞,雲層碰撞以後的衝擊力就會產生雷電的作用,閃光的為閃電,發生的為雷聲。

驚蟄前有了雷雨的天氣,溫度就會不斷的上升,這樣就需要人們忙著種莊稼。俗話說「人誤地一季,地誤人一年」,也就是說如果人在春天不種地,就會導致了一年沒有收成。特別是在過去比較貧窮的年代,那個時候的農業生產率比較低,糧食產量就更低了,如果一年秋季收不到糧食,人們沒有糧食吃會被餓死。糧食才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的戰略物資保障,如果沒有糧食作為人類生存的物資,那麼就會出現更多的飢餓的社會現象。因此才有了農村這句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做忙做田」的說法。

同樣的俗語還有「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俗語也是說如果在農曆正月打雷的話,就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使得糧食減產以至於造成了人死亡的現象增加,堆的墳墓增多。如果說2月打雷的話,正是萬物復甦,溫度不斷的上升,也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正是農作物吸收水分,下一場雷雨天氣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有了春雨貴如油之說,畢竟在春季基本上春旱時間比較長,下了幾次雨那就立於農作物的耕種,使得麥子獲得大豐收不會挨餓。而且驚蟄節氣的到來就在農曆的2月份,所以如果驚蟄前下雷雨就是一個及時雨。

總之,驚蟄前打雷屬於正常現象,這說明了副熱帶高氣壓強於冷空氣造成了的雷雨,這樣暖溼氣流就控制住了大氣層,冷空氣也就不會來襲了,也就不會發生倒春寒的現象。對於題主給出的這句農村俗語,總體上來說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驚蟄這個節氣的農村生產的規律。

相關焦點

  •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驚蟄,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大家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嗎?作為幹支卯月的起始,正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乃生發之相也。所以驚蟄這一天陽氣上升,氣溫開始回暖,與之相伴的則是春雷乍動,萬物復甦的景象。有俗語稱:「雷打驚蟄前,生意莫做忙做田」,可見在驚蟄這一天還有很多講究。近一段時間,我國很多地區因為冷空氣的影響迎來了大範圍的降溫,甚至很多地區好不容易享受到了溫暖的陽光,結果沒幾天又迎來了降雨和降雪。
  • 農村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高興與您相識——小哥兒與你聊,農村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在一年中,「驚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節點。都說「一年之季在於春」而什麼時候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萬物復甦「春天」的開始呢?我國古人依據經驗告知,這一日即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
  • 農村俗語「雷在驚蟄前,生意莫慌忙耕田」這句話啥意思?有啥道理
    要說以前的時候,農村裡很多的老人會聚在一起談論一些明年的莊稼長勢會怎麼樣,有的時候老人們也會用一些應景的俗語來預示著以後的天氣如何,莊稼的收成怎樣,這些都是農民比較關心的事情,那麼對於農村的老人常說的「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的這句俗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說的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的農諺之中,就有一句叫做:雷大驚蟄前,生意莫做忙種田,這句老話說的是啥意思呢?這裡指的是春季的一種自然現象,打雷是我們都比較熟知的天氣變化,但冬季是很少出現打雷的現象,而且像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更是要到驚蟄之後,才會出現打雷的現象,驚蟄節氣也是差不多要到了農曆的二月,在二月二龍抬頭之後開始打雷,我們認為這才是很正常的,但打雷發生的過早,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這是反常的天氣變化,會帶來一些極端的氣候變化,對於農業生產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打雷如果出現的比較早,是要把生意、其他的事情趕緊放在一邊
  • 農村現象:「驚蟄粟,春分谷」是啥意思?驚蟄前能種植玉米嗎?
    農村現象:「驚蟄粟,春分谷」是啥意思?驚蟄前能種植玉米嗎?時間過得很快,最近常聽人們說,還沒開工大半年就要過去了,還有兩天進入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在古代驚蟄被稱為「啟蟄」,古代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驚蟄到,俗語「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啥意思?驚蟄後還冷嗎?
    驚蟄到,俗語「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啥意思?驚蟄過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2019年3月6日,將要迎來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驚蟄節氣一到也表示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各種動物也要開始驚醒了。,其意思是說驚蟄節氣到了以後,農民朋友又要開始忙著春耕了。其實古人還總結了很多和驚蟄相關的農諺,比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就是一句非常經典的農諺,那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呢?驚蟄到了還冷嗎?這句農諺的傳播還是比較廣的,小時候就常聽老輩人說起過。當時也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後來聽了老人解釋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
  • 5日迎驚蟄,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摘要:驚蟄到,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有道理嗎?下雨才好嗎?文/農夫也瘋狂進入3月份以後,氣溫也進一步上升了。在三月初還將要迎來今年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今年的驚蟄節氣是在3月5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四。驚蟄節氣就要到了,那大家可有聽過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這樣一句老俗語呢?它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驚蟄節氣下雨才好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它前面是雨水,後面則是春分節氣。當太陽運行到黃經345°時就迎來了驚蟄。
  • 驚蟄至,農諺「驚蟄打雷又打閃,麥場谷糧堆成山」,是什麼意思?
    ——唐·韋應物《觀田家》驚蟄簡介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第三個節氣,也是幹支歷卯月的起始,於公曆每年03月05日-03月06日之間交節,最初古時叫「啟蟄」,而到了西漢,為了規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而改名驚蟄,沿用至今。
  • 農村諺語「驚蟄聞雷,穀米賤如泥」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諺語「驚蟄聞雷,穀米賤如泥」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 「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準確嗎?聽聽就好別信
    問: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準確嗎?一,幾月份打雷算是正常?1,按說,打雷、颳風、下雨、下雪,應該是正常的天氣變化活動。但千百年來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會發現一些天氣變化和農業生產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於是就有了二十四節氣劃分,有了指導農事活動的農諺習俗文化,其中被農民喜聞樂見的就是農諺俗語。2,說到「打雷」,那什麼時間打雷算是正常的天氣現象呢?這個很好說,從二十四節氣劃分來看,驚蟄節氣前後打雷就是正常的天氣活動了,以後打雷就不足為奇了。
  • 俗語: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
    俗語: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我們國家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能很多東西離我們的生活都比較遠,一般人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寓意,但也有一些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在農村很多地區依舊流傳著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俗語,正巧今天就是「驚蟄」,那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句和「驚蟄」有關的俗語,它就是: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山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驚蟄
    驚蟄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0-17 16:04:28
  • 解讀節氣:「驚蟄始雷」,為什麼古代農人怕打雷?
    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淮南子·天文訓》云:「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鐘」這時節忙碌於插秧、播種等農活兒。不過,他們其實是很希望聽見春雷大響的。
  • 驚蟄前,今年舟山第一聲雷響起!四十九日不見天?然而真正雨季還沒...
    今天,大概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 打算睡個懶覺 卻突然被一聲巨響驚醒 打……打雷……了? 今天陰有陣雨或雷雨 2019年的第一聲雷 真的在今天響起了 這是春天來了嗎?
  • 驚蟄春雷響 萬物忙生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但使蟄蟲「啟戶始出」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的土壤溫度。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
  • 驚蟄三候是什麼意思?描寫驚蟄的經典古詩詞句有哪些?
    今日驚蟄,萬物復甦春光明媚。2019年驚蟄時間: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己亥年(豬年)正月三十,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一個最有靈氣的節氣,它穿越了漢唐歲月,踏著明清的月光而來,春雷一聲,春蟲萌動生命的氣息迸發而出春天開始熱鬧了。 驚蟄是什麼意思?
  •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時節邂逅十五首最美的驚蟄詩詞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韋應物《觀田家》),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 農村俗語「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是什麼意思?刮北風不好嗎?
    農村俗語「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是什麼意思?驚蟄刮北風不好嗎?有時候,真是怕啥來啥。這不,昨天在街門口一些老人坐在胡同口講究著今年開春的天氣,說是怕今年春天出現「倒春寒」現象。老人們說,這天兒往後如何,就看明天驚蟄了。到了今天,正是正月的最後一天。天兒還是霧蒙蒙似的,即使有陽光,但這北風吹著,還是感覺不暖和。老人們說,這就應了老話兒「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了。
  • 驚蟄之雷
    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物候之一,驚蟄節氣的雷有什麼特別之處?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上下對流弱,因此很少出現打雷現象。正如《禮記》中記載,「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驚蟄所在的三月初,冬去春來,大地溫度和溼度都逐步升高,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儘管溼熱空氣力量增強,但冷空氣還保留一定的勢力,這就導致冷暖空氣交匯頻繁,相互碰撞活動,從而引發雷電現象。驚蟄的氣候條件決定了這個時間易出雷聲,而這在經歷了冬天漫長的無雷季後顯得尤其可貴,因此人們會突出驚蟄的雷。